《端午见闻》(精品15篇)
作风高深
2024-02-06 02:49:01
其他
其他

《端午见闻》(1)

今天去奶奶家的时候,在楼道里闻到一阵清香,咦?什么这么香?原来是每家的门上挂了一束束青绿色的叶子,那是什么呢?奶奶告诉我那是菖蒲和艾叶,我问奶奶:“为什么要挂菖蒲和艾叶呢?”奶奶说:“因为艾叶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而菖蒲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所以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喜欢在门口挂这两样东西。”然后奶奶又问我端午节的来历,我摇摇头,奶奶接着告诉我:“你知道屈原吗?他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后来他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哦,原来是这样,他还真伟大啊。”我不禁感叹道,端午节原来是这样来的啊!

每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们国家端午节的习俗是在河里赛龙舟、全家相聚一起吃粽子、在家门口挂艾叶草、我们小孩要佩香包,特别是爸爸妈妈今天烧了好多的艾叶水给我和弟弟洗澡,妈妈说“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小孩洗了艾叶水一年都可以不长痱子和疖子。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呢?妈妈帮我上网查了资料,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纪念屈原,二是迎涛神,三是龙的节日等等。

家家户户粽叶飘香,香味扑鼻。我们家过的端午节可真热闹呀。舅舅、舅妈和都来我们家过节了。爸爸妈妈早就预定好了西苑宾馆的五楼包厢,带着我们一起十个人去那里吃晚饭。宾馆的大厅里有图书馆,真让我不可思议呀。还没有吃饭的时候,我和哥哥去花园里散步,正好下雨了,我们又没有带伞,哥哥有帽子,我什么都没有,一滴滴的小雨点散落在我的头上,突然没有雨了,我觉得很奇怪,抬头一看,原来是哥哥把手放在我的头上,哥哥对我说:“妹妹,我们到小亭子里去躲躲雨吧!”我说:“好呀!”后来我们两个手牵手到了亭子。

吃饭的时间到了,爸爸妈妈点了许多我爱吃的菜,有花螺、烤乳鸽、锡纸排骨、小炒肉、粉丝、醉鱼干、芝麻糖包子、煎饼等等,好丰盛呀。当然在这两天我们也吃了不少各种味道的粽子,有红枣馅、肉馅、原味的,真是人间美味呀!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


《端午见闻》(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快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就用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当时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中午饭,吃完中午饭,出去看龙舟,龙船里面的老人,有的敲鼓,有的划船,个个都想拿到第一名,岸上就更加热闹了,你挤我碰,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看龙舟。看到他们齐心协力,争分夺秒的在划龙船,我们都在给他们加油,纳喊,最后在观众的激励下,二号龙船拿到了第一名。

端午节过去后,我盼望着下一年的端午节来临。


《端午见闻》(3)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主要习俗是包粽子,赛龙舟等。

端午放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了。

奶奶提前买了粽叶和糯米,我们回去后就可以包好吃的手工粽子了。奶奶首先把粽叶和糯米泡在水中,粽叶泡一晚上,糯米泡一天。泡好之后,就开始包了:她们把粽叶卷成圆锥形,然后把糯米装进去,最后放上一个枣(蜜枣),然后卷起来,用线缠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大火煮开水,转小火煮1—2小时,出锅,香喷喷的手工粽子就可以吃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就是好吃。

吃完粽子了,该去看看爷爷养的小动物了,老家的小动物们有:调皮的鸡、可爱的松鼠、勤劳的燕子。

我先看的是小鸡,这些小家伙们可调皮了,我给它们喂食,它们却把我的手当成一条大虫子,一口下去,那才叫疼!后来用食桶来喂,可它们又老往食桶上跳,我只能用苍蝇拍赶它们下去,真是调皮啊。

接下来就是看小松鼠了,它正在“啃”核桃。只见它双手抱核桃,四颗牙很快地张合,吃完了就趴在那里,像面包一样,其他事一点也不干。但长得特萌。

再就是看在此安家的小燕子了,它们生小燕了,一共有四只,它们常常唧唧地叫。在现在大燕子一直在外面捉虫子给小燕子,可忙了,真是勤劳啊!

这就是我老家的小动物们,调皮、可爱、勤劳。

端午节回家,既和爷爷奶奶团聚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还看望了我喜欢的小动物,收获真不小啊!

祝大家端午快乐!


《端午见闻》(4)

今天,是我国一年一度的具有伟大纪念意义的怀念故人屈原的日子——端午节。

一大早,爸爸就带我们回奶奶家了,还没进门就闻着奶奶家不时传出的清香,我赶忙三步并作两步迈进屋,我的口水差点就“飞落三千尺”了,一会奶奶端来了清香四溢,热气腾腾的粽子,只间有菱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为了好区分粽子馅,有的用桑皮缠的,有的用玉米绳缠的,还有的用线绳缠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个大大粽子,三下五除二就剥开棕皮,看着鲜红的大枣,粘滑的糯米,飞扬的热气,我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奶奶的手艺可真算得上精益求精,绝妙无双,我狼吞虎咽的吃完一个,又顺手拿起一个。

“加油!加油!”听见门外的叫喊,我诧异的探出头,原来是小孩子们在小河边赛“龙舟”啊!我也和姑家弟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只见一个个纸做的精巧别致的小船漂在水中,每个小船都被画得五颜六色,还起上了好听的名字,看着一个个名字浮在水上,“神龙号”,“白虎号”……,甚至还有一些时髦的名字,如“潮人号”,“神马浮云号”……一个个小船顺着水而下,又接连着被浪给打翻,激起了一阵阵水花,哗哗声,嘻嘻声,吆喝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热闹极了。

一些老人将棕皮放在水中,看着它顺江而下,听奶奶说,这叫“避水”,让水里的妖魔鬼怪吃饱,以后就不会缠着我们,不伤害人们了。

不一会,奶奶有约我回家吃荷包蛋,只见奶奶用艾蒿、麦穗、猪垭槽等五种珍奇异草熬成的汤,再放上红糖,吃完蛋,再喝汤,喝了能治头晕,我其实肚子早已撑得鼓鼓的,没胃口再吃了,可迫于奶奶热情和谆谆教诲,还是勉强喝了点。不一会,邻居家伙伴都来找我玩,奶奶让他们吃粽子,荷包蛋,他们都说自己家有,吃过了。

以前我记得每年端午节,农村很少有包粽子的,奶奶每次煮一大锅粽子,光送亲朋好友和邻居就送去一大半,现在新农村变化可大了,不光是体现在街道、楼房,家电、生活物质上,农村的乡村文化大院也体现着农村的精神文明,也体现着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体现着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端午节,是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劳动与品质的象征,是中国的自豪凝成的宝贵钻石,看着农村人家也如此重视这个纪念故人的节日,由此可见,屈原可真是一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必定会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


《端午见闻》(5)

无论赛龙舟的号子喊得有多响,无论糯米粽的清香飘得有多远,想来,大凡有点诗心、诗情和诗性的人,都会在心中辟一块静地,面对清风明月,在意念中燃一炷祈愿的线香、把一盏惜别的薄酒。不为别的,只为祭奠北川那50位被震灾夺去生命的诗人,企盼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寻到魂灵的归依。都说时间是抚平精神创伤的良药,可一年时间过去了,对逝去诗人们的痛惋和怀恋之情,在诗歌发烧友的心中,依然未有丝毫缓减。

不是因为小小县城竟然拥有一个诗社所带来的惊撼,也不是因为心存诗性者的情感都太过脆弱,而是由于,逝去的北川诗人们用他们的生命,吹皱了泛娱乐化时代日渐落寞诗坛的一泓春水,让诗歌悄然滑向边缘的尴尬处境发生了微妙改观。

正因为此,北川诗人们的离去才让人尤感不忍,他们定格在人间的最后一个片断才令人唏嘘不已。虽然至今还不知晓他们每一位的名字、性别和年龄,然而,在爱诗写诗人的心中,却早已为这些对诗歌持有拳拳之心的无名氏,树起了一座无形碑碣,并镌刻上“北川诗人”这四个蕴有特定含义的铭文。

过去的北川县城没有了,伤碎得再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原样;昔日的北川诗人也飘逝了,匆忙得没来得及留下一点声息。尽管物非人非,但我们相信,这并不意味着失去的不会再来,当北川的新城既起,当北川的幸存者重踏上如常生活的节拍,在这片富有灵性和激情的土地上,很快会成长起一批诗歌的唱和者。

因为,震灾可以摧毁山川地貌,吞噬生灵性命,但却切割不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诗歌,作为文化的一个强劲符号和载体,一样已经潜浸在了新北川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或许,只有等到同乡们恢复了作诗、吟诗、赏诗习惯的那一天,甚或只有到了新诗社成立、新社员们续写上复苏和振兴诗歌梦想的那一日,被无情自然力夺去生命的北川诗人飘逝的灵魂,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安息和告慰。我以为,这一天依稀可见,不会太远。


《端午见闻》(6)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人去了金山岭长城。这个长城在河北省承德市,离北京好远呢,我们早上五点多就出发了。

到了景区,我看见一座人像,介绍说,这是明朝的戚继光将军,我萧然起敬。爬了一会儿,我又看见一座戚继光将军骑马的塑像,旁边还有五门大炮,好威风!再往上爬一会儿,终于看到长城啦!我看见一排短墙,可以躲猫猫,真好玩。妈妈看了介绍,告诉我这个叫障墙,敌人攻下马道时,可以躲在障墙后面进行反击。到了将军楼,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城楼。城楼的出枪口分上、中、下三种,士兵们可以用站着、蹲着、跪着三种动作射击敌人。

我想在长城上建造一座屈原的塑像。因为屈原和戚继光一样,是爱国主义者。屈原忧国忧民,戚继光打败倭寇,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


《端午见闻》(7)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接下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陕西汉中佛坪县人天3她她天4五年级:jhlj3


《端午见闻》(8)

无论赛龙舟的号子喊得有多响,无论糯米粽的清香飘得有多远,想来,大凡有点诗心、诗情和诗性的人,都会在心中辟一块静地,面对清风明月,在意念中燃一炷祈愿的线香、把一盏惜别的薄酒。不为别的,只为祭奠北川那50位被震灾夺去生命的诗人,企盼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寻到魂灵的归依。都说时间是抚平精神创伤的良药,可一年时间过去了,对逝去诗人们的痛惋和怀恋之情,在诗歌发烧友的心中,依然未有丝毫缓减。

不是因为小小县城竟然拥有一个诗社所带来的惊撼,也不是因为心存诗性者的情感都太过脆弱,而是由于,逝去的北川诗人们用他们的生命,吹皱了泛娱乐化时代日渐落寞诗坛的一泓春水,让诗歌悄然滑向边缘的尴尬处境发生了微妙改观。

正因为此,北川诗人们的离去才让人尤感不忍,他们定格在人间的最后一个片断才令人唏嘘不已。虽然至今还不知晓他们每一位的名字、性别和年龄,然而,在爱诗写诗人的心中,却早已为这些对诗歌持有拳拳之心的无名氏,树起了一座无形碑碣,并镌刻上“北川诗人”这四个蕴有特定含义的铭文。

过去的北川县城没有了,伤碎得再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原样;昔日的北川诗人也飘逝了,匆忙得没来得及留下一点声息。尽管物非人非,但我们相信,这并不意味着失去的不会再来,当北川的新城既起,当北川的幸存者重踏上如常生活的节拍,在这片富有灵性和激情的土地上,很快会成长起一批诗歌的唱和者。

因为,震灾可以摧毁山川地貌,吞噬生灵性命,但却切割不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诗歌,作为文化的一个强劲符号和载体,一样已经潜浸在了新北川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或许,只有等到同乡们恢复了作诗、吟诗、赏诗习惯的那一天,甚或只有到了新诗社成立、新社员们续写上复苏和振兴诗歌梦想的那一日,被无情自然力夺去生命的北川诗人飘逝的灵魂,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安息和告慰。我以为,这一天依稀可见,不会太远。


《端午见闻》(9)

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过午饭,我们兴致勃勃地到行政中心去看赛龙舟。只见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河岸的两边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有些小孩钻进人海中,索性爬到了护拦上。我望着起了点点风浪的河面,焦急地等待龙舟划来。

随着一阵响亮的敲鼓声,赛龙舟开始了。一条条打着鲜艳旗帜的龙舟乘风破浪,徐徐前进,仿佛一条条真龙在水面上雄纠纠,气昂昂地游行。船尾的白旗上“凭吊屈原”这几个字格外显眼。划浆手鼓作了气,胀红了脸,使劲地划着船浆。每条龙舟的龙尾,都有一名摇着一把大刀似的船橹的舵手,脸上的表情显得非常沉着。弟弟指着一个白色的划浆,兴奋地说:“划浆上有一条俯卧的青龙,看起来多像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啊!”我愣了一下,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渐渐地,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我和弟弟也为划浆手们加起油来,连声喊:“加油,加油!”划浆手们听到了呐喊声,更加用力划了起来,冲到桥头,摘下了从桥上垂挂下来的红球,然后稳稳当当地调了个头,又奋力划起浆来,向终点驶去……

龙舟赛接近了尾声,比赛结果揭晓了,我们也在喊闹声中慢慢离开了行政中心。这时,我想到了家中还有各种口味的绿豆糕等着我们去品尝,心情又变得特别兴奋了。


《端午见闻》(10)

一年一度的动物界龙舟大赛又拉开了序幕,大家都忙的不可开交——龙舟大赛,有的在造龙舟,有的在招募人选,有的在制定作战计划……无数努力都是为了那一个龙舟大赛的奖品——一个超大的巨型粽子,甚至有不少教练还把这个当,使一些嘴馋的小动物精神振奋。

比赛还没开始,几十架龙舟已耀武扬威地立在水上,选手们望着眼前的终点,偷偷在想:“第一名非我莫属!”

“砰!”随着一声枪响,竞争激烈的龙舟大赛在烈日炎炎下开始了,鸡队率先,一边“喔喔喔”的叫,一边向前冲,猴队也不甘示弱,马上超越了鸡队,没过多久老鹰队又很快冲向第一……一直落后的猪队发出了“绝招”,“大伙们,为了粽子,冲啊!”猪老大拼命地叫。本来就饿坏了的猪队“哇”的一声口水就流下来了,大家使出吃奶的劲,居然得到了一!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森林,比猪强大的虎族不服气了:“猪族不配做冠军,他们肯定做弊了!”森林狮子说话了:“每个动物都有拼搏的潜能,让我们虚心的为他们庆祝吧!”虎族听了,不得不服气。

在接下来的虎族捕猎跑步比赛中,虎老大为了使好吃懒做的虎兄虎弟回到往日的矫健,把比赛现场搞得危机重重,惊喜连连,说在终点放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礼包,使虎兄虎弟斗志高昂,各个以惊人的速度冲到终点,打开礼包,一看,全愣了——礼包里什么都没有,可是在刚才的舒展筋骨的拼搏过程中,他们觉得勇猛好斗是自己应有的天性,为什么还要这么懒惰?


《端午见闻》(11)

学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妈妈问我:“明天是什么节?”我冥思苦想了许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节!”妈妈又问:“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又回答说:“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国和其他的国家打仗了,屈原见自己的祖国即将要被毁灭而自己又只能干瞪眼,于是就抱着一颗大石头跳河了,楚人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许多粽子,扔到河里让鱼吃。后来人们还做了许多木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没找到。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把屈原跳河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会做许多粽子扔到河里,时间长了,变成今天的端午节了”。

妈妈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明天带你去外婆家玩。”我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开车带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了高兴地叫:“快进来,快进来!”妈妈提着几个串粽子给了外婆,并说:“祝您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拢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团和气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几个粽子,我和弟弟见了馋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乐进来了,我见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夺过粽子和可乐,弟弟见没吃的了,就使出狮子吼功出来,“哇哇大哭”眼泪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聋了,我佩服的说:“哇!不愧是狮子吼功。”弟弟说:“算你识货”便一把夺过粽子。

忽然,外婆说:开饭了!其实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了,一听吃饭了,箭一般冲了过去,棹子上摆满了好我最喜欢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鸡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弟弟见了也过来了,大人们都也吃饭了。


《端午见闻》(12)

端午节在阴历5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和“春节”、“中秋”并称为一年中的“三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时候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屈原是国内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是“楚辞”这种文体的创立者。屈原非常爱国,他眼看着我们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阴历5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传闻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大家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之后每年的阴历5月初五,大家以划龙舟比赛来纪念屈原。百姓们还拿出筹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大家觉得让鱼蛟虾蟹吃饱了,它们就不会去咬屈医生的身体了,后来大家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

这就是端午节为何要赛龙舟和吃粽子。端午节这天,南京人会在门前挂上艾叶、菖蒲除秽驱邪,用滴了雄黄酒的清水洗双眼等等。还要吃粽子、绿豆糕,儿童颈项上要挂五色丝络,络中装咸鸭蛋。南方人主要吃“五黄”,而南京人却吃“五红”,指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关于“五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五毒”:蛇、蜘蛛、蝎子、蜈蚣和壁虎,它们在端午时来到人间,刚到一户人家门口,就听见女主人说:“快吃,这是油炸五毒。”五种毒虫听了这话,大吃一惊,看见桌上有五道红红的菜,五毒以为是它们的血,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南京人在端午节吃“五红”是为了吓走“五毒”。


《端午见闻》(13)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一大早,妈妈也给我们做了香喷喷的粽子,我觉得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中午,我们去香蜜湖度假村参加山西老乡端午聚会。一去那儿,就收到小记叔叔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张688元的`儿童摄影券,我开心地跳了起来。

聚会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威风锣鼓,我觉得好像奥运会开幕式上敲的鼓,鼓的声音很大,屋顶都似乎要被震翻了。我连忙捂住耳朵。

接下来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登台演唱,他梳了一个很酷的发型,身上背着一把吉他,他的歌声又好听又宏亮。我一定要向那个小男孩努力学习呀!

这时,一盘盘好吃的菜端上来了,我们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欣赏着精彩的节目,桌子上还有各种口味的粽子,我觉得过端午节真好!

聚会结束了,我又跟哥哥去海岸城溜冰。看着又光又白的冰,我好紧张啊,因为我好久没来,有点忘记怎么滑了。我穿好溜冰鞋,就进去溜了。一开始,我溜得不太好,后来就慢慢得适应了。我在上面像一只小燕子在飞舞,真过瘾!

溜完冰,我们就回家了,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有意思!


《端午见闻》(14)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我们家就开始包粽子,准备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虫”了。说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节的'知识,就让我这个大博士来告诉你们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吧!

说起端午,我们还得请出一位诗人让他来帮我们先开头说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呀!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还是再来说说端午节赛龙舟的故事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怎么样这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识,现在大家对端午节有一定的认识了吧,现在大家是不是该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朽的诗篇,可是屈原的纵身跳入洗干净了人们的心,他留下来的不仅是悲壮的诗歌还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我相信伟大的爱国诗人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端午见闻》(15)

端午节回到家乡去看望奶奶,那种情感在心中流动。在这个平常的一天里,感悟到了节日之中的与众不同,亲情在作者与奶奶之间流动着,流过春夏秋冬。

寻常日子里,我踏着夏阳,乡土的清香让我回忆起童年的味道。我赶着端午回到老家。透过密密层层的新叶,我又看见了那条故乡的小河,还有那熟悉的背影。

“奶奶!”我匆匆跑了过去。奶奶见了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此时,我闻到了一股清香奶奶拍了拍河边的石板让我坐下。原来奶奶正在洗糯米呢。

潺潺的流水声在耳畔回荡,奶奶一手搓一手摇,那白花花的米粉流入水中,引来了不少小鱼。这是多么令人怀念奶奶头顶着炎炎烈日,满头的白发被照得闪闪发光。汗水缓缓滑落,浸湿了衣角。

回到家里,奶奶拿出一盆黄绿色的粽叶,一双筷子,和那刚洗好的糯米。奶奶又跑回屋子,她来到床头,翻开那老木柜,抽出了一条白花花的细绳。那就是裹粽子用的线了。

“摇手圏,塞里头,粽叶小短包上头,一条乡思裹心头。”奶奶哼着乡歌,她那娴熟的手法让我不禁赞叹不已。不一会儿,桌上便摆满了粽子。

奶奶的辛勤换来了全家人的欢心,一份默默的坚守,印证了时间的记忆。

老屋的房顶冒着阵阵炊烟,锅中的亲情在无限酝酿,奶奶看了看墙上的老钟,走了过去。

奶奶打开木盖香气瞬间溢满了整个屋子。锅里的水变成了黄色,沉在锅底的粽子似乎凝聚了这种情感膨胀了许多。粽叶的清香,糯米的醇香,还有那一份亲情,都在此刻感悟。

奶奶端来了一碗白糖,我挑了一个粽子,解开尼龙绳,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的粽子让我垂涎欲滴。轻轻滑过白糖。我咬上一口,心中如绽开了一丛花朵依旧是那童年的味道。

那些寻常的人陪伴我们走过的春夏秋冬,总会让我们刻骨铭心,就在那寻常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