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我见(精编20篇)
行云流水
2024-02-03 06:47:37
二年级
其他

之我见(1)

妈妈说让我写生态的感受,我问了老半天生态是什么?说实话到现在也不是很清楚生态到底是个什么?

我只记得有一次到公园玩,摘了一朵花送给妈妈,被妈妈好一个教育,妈妈说:小花小草都有生命,摘它们会疼;我还记得晚上怕黑要求开灯睡觉,被妈妈拒绝。妈妈说:我们要节约用电,有些地方的小朋友都没有电用;我还发现妈妈每次洗衣服,都会把干净的水留下,再用来冲拖把。

我受妈妈的影响,从小养成了爱护花草,节约用水,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等等好习惯。

上学后,老师也教了我们许多讲文明懂礼貌的知识,使我们同学之间能够文明玩耍、友好相处;学校还组织让我们上网学习安全知识,从美丽多变的大自然到消防安全,再到交通安全等,使我们掌握安全技能,从容应对成长路上的各类危险;老师还带我们去拔萝卜等社会实践,让我们体验收获的喜悦。

最后我觉得大自然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能刮风下雨,还能长出那么多好吃的果实,我要爱护我们的大地,爱护我们的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生态奉献微薄之力。


之我见(2)

殷红的野果从山涧坠入潺潺流水,微微泛着涟漪的湖面告诉我们这是它的成熟。

青色的麦浪在田间此起彼伏,昂扬着麦尖,然而历经了春秋的洗礼后,低垂的麦穗展示的却是成熟后的谦虚。

展翅高飞的雏鹰在空中挣扎盘旋,而成熟的雄鹰却在险巇的山崖之间自由翱翔,展示着天之骄子的力量。

初生的牛犊不怕虎,而丧生虎口的往往就是他们。

花为何开得娇艳多姿,一树为何长得高大葳蕤,它们,那是在展示成熟的魅力。

成熟就是一种睿智,一种美丽,一种高贵的内在气质。

细雨霏霏,晨光熹微。薄薄的暮霭,旖旎的风光,一丝料峭的春风轻抚,仿佛来到了梦境……隐约间闪现出道道金光,时光回溯,我,走访那踟躇在湮远年代的他们。

不羁的狂笑在洌洌朔风下凝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回荡天际,不绝入耳。桎梏的手脚发出珑璁之音,他,步履蹒跚的步入刑场。他,不过一届布衣,然却有一腔热血。他,变法维新,救国就民,复兴中华,视为己任。然,大清的基业已到垂暮之年,纵有起死回生之妙药也难医此满面疮夷!于是,他为了这次注定失败的变法毅然选择了死,以死唤醒沉睡的人们。他—谭嗣同也。死则不过而立之年,然他的见识却如此成熟。以至于百年后的人们依稀的感到他生命的价值并不是在于长久,而是在于早早的拥有一份睿智,一份大气……他的成熟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委顿。或许是冥冥中的注定,他用他的生命淋漓尽致的演绎着成熟的从容与气魄。

月明星稀,波光粼粼的湖面,我看到了你满面的愁容。独倚偏舟的你,继乌台诗案后,怔忪之情,才下眉梢又上心头。此前,你是文坛巨擘,政坛新星,呼风唤雨,何等英武!琴棋书画让多少名家敛衽而拜,那是何等的潇洒!可是,你还是太不成熟!与当朝权臣意见相左,于是你便言辞讥讽,逞匹夫之勇,落此下场。但是,老天毕竟还是太眷顾你,赤壁之上让你一夜顿悟。黄州之境让你饱经世态炎凉,让你习惯困苦中的历练,让你早早的成熟,让你彰显英雄本色,于是你的成熟便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最最辉煌的篇章,于是也便有了大江东去的豪迈……苏轼的成熟,是一种收获,一笔财富,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止向周围申诉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强的厚实……

成熟,就是一种睿智,一种风度,一种哲思,一种民族意识,一种追求的心境……

荆柯,胆识非凡义薄云天,然而欠缺理智,故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

周瑜,才智过人意气风发,然而气量褊狭,故有即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吴三桂,手握雄兵,盘踞险隘。冲冠一怒,只为红颜。然而大明江山便被满人所占。

多一份理性,就不会有一去不回的悲壮。

多一份气量,就不会有活活气死的周郎。

多一份宽容,就不会有汉人唾骂的吴三桂。

成熟便是一份理性,一份气量,一份宽容……

成熟其实就是一种味道,包容酸甜苦辣。

成熟其实就是一只小帆,在岁月的长河里带着你迎风破浪,驶向前方。

成熟其实就是一坛酒,随着时间发出诱人的芬芳……


之我见(3)

现在的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手机、电脑。买东西都不用出去,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几个软件,就可以买各种各样的东西了。而我的妈妈也是如此。

“耶!抢到了!”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云霄,我吓了一跳,是妈妈!我的妈妈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购迷,有事没事就喜欢在淘宝或天猫上买东西,我们家的零食呀、书呀、桌子等等都是她从网上买来的。当我每次问她说为什么要在网上买那么多东西?她就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什么方便啦、便宜啦……妈妈说这些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改革开放,想起改革开放带来的飞速发展,想起邓小平爷爷,真的是应该好好地感谢他了。

有一次,我问妈妈:“妈妈,你能这么方便地买各种各样的东西,该感谢谁呢?”妈妈眼珠子转了一圈,笑眯眯地说:“马云!”我惊呆了,继续问:“那还要感谢谁呢?”妈妈想了又想,面色严肃地说:“应该是邓小平吧!”我抬起头,对上妈妈的目光,一本正经地说:“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老师让我们去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妈妈你能跟我讲讲吗?”妈妈愣了一下,若有所思:“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可不只网购这么点哦,还有……”

妈妈三言两语说不清,百度找了一串数字。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1986年全民所有企业改革启动;1994年住房制度改革、汇率制度改革;1997年香港回归……改革开放以后,祖国发展就像飞速行进的高铁,向全世界展示它的风采。这让我惊叹不已,更为自己能见证这一巨变感到骄傲,为自己能无忧无虑地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一切而倍感幸福。对此,我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务实学习,好好接过改革开放这面大旗,走出一条更宽更平坦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之我见(4)

近来许多教育杂志刊登了关于中小学音乐学习心理的文章,讨论研究了中小学生对音乐的需求及音乐学习的兴趣,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中的确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疑惑:为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淡薄,甚至是排斥和厌恶?这难免会令人费解。究其原因,我们也讨论了很多,思索了很多。笔者在实施新课改实验区的江苏南通经过几年教学实践之后发现:教师对教学心理的把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在当前学科整合的大环境下,将音乐与心理学科整合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来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要达到怎样的效果?《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何谓“兴趣”,“ 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上将兴趣等因素归纳为非智力因素,而这个非智力因素在音乐学习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音乐学习没有升学压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唯一动力,如果我们的学生充满兴趣的去学习音乐,那么他们必然会体会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必然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曹理老师在她的书中提到:兴趣发展有三个水平,最初的属于有趣,随着心理的发展,兴趣从有趣水平发展为乐趣,兴趣发展最高水平为志趣。这三个水平中,有趣仅仅是对音乐声响产生直接的兴趣,是不专一的兴趣,而发展为第二个阶段时,兴趣则会相对专一和趋于稳定,到第三个水平时,那就会对音乐学习充满有信心。成功的音乐教育应该是愉快的,使学生得到情感升华的教育,所以教师所需要的就是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将有趣发展为乐趣,最终成为志趣。

其次再来说说当前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及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培养音乐学习兴趣的必要性。笔者身处的学校是一个以心理教育为特色的模范初中,中央等多家媒体也曾报道其心理特色课程,给学习和掌握少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与音乐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瑞士心理学家皮尔杰把儿童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而初中学生则是属于其中的第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不同于前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是复杂的矛盾的个体,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强,情感变化不稳定;兴趣广泛,意志品质有了突出表现,自我意识有明显发展。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感知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占优势,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所以要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因素融入音乐中,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这将对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现在就目前来说,很多音乐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快乐,音乐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和升华,陶冶情操和提高人的素质,能消除疲劳,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一门令人愉悦的课程。但如果也还是让学生们感到乏味,那么音乐教育就会失去他本身存在的价值了。所以研究如何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培养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就势在必行了。

在分析了 “为什么”之后,就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谈谈“怎么办”了。首先要说的是我们所教学的内容,举音乐欣赏学习来说,当给学生放音乐时,我们不一定要求学生在一听音乐时就迅速喜欢它,因为不是每个作品都能使人“一件钟情”的,我们尚且如此,何况是十五六七岁的孩子们呢,如果他们的反应不是厌恶,那么这便是个好的兆头,应该把握好,再慢慢把他们的兴趣给激发出来。吴斌老师说过:“艺术歌曲要反复的听,音乐的兴趣在于熟悉,熟悉的东西才能产生感情,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音乐熟悉……”(《中国音乐教育》20__年3月)另外也不能一味的讲太专业太难的内容,超出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还要提的就是大多数这个年龄阶段都喜欢听的通俗或是流行音乐,也是许多音乐教师在一起经常讨论的要不要让这类音乐进课堂的问题。调查中,大约有90%以上的学生是喜欢这些音乐的,这一方面是因为通俗音乐的宣传力度大,例如许多的 vcd、电视甚至是网络都广泛传唱,另一方面是通俗音乐在创作上也是十分容易使人记住的,先不说旋律的朗朗上口,光是歌词就是感觉每首都在是为自己创作的,初中的学生把自己对外界世界的情感都寄托在这类歌曲上,因为他们对除了亲情和友情之外的另一类情感——爱情有了模糊的概念和好奇的心理,再加上歌星富有个性的演唱,精彩的表演就更加令人难以忘记了。既然如此,要让学生们对非流行音乐产生兴趣不妨也来效仿一下流行乐的传播方式,在我们的校园里利用中午时间或课余时间播放一些高雅的音乐或是教材上的一些经典歌曲、艺术歌曲等等,这样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听觉环境和学习音乐的氛围,渐渐的熟悉这些音乐并且爱上它。当然在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越是老师强制不允许的东西越是想去做的逆反心理后,我们也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健康向上的通俗音乐,而并不是完全将这类音乐完全拒于门外。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这仅仅为学生喜欢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从整体上喜欢音乐。华东师范大学戴定澄教授在《音乐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和完善多样而不凌乱、学生感兴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的能力。”国外的几种音乐教学法,例如,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奥尔夫的“声势活动”,通过拍掌、摇摆、跑、跳、蹦等律动来表现音乐,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好方法,但是在运用时要考虑到的是初中生特别是初二初三的学生愿意站出来蹦蹦跳跳的演唱表现歌曲的同学明显变少了,他们更多是愿意用相对简单的律动来表现音乐,所以我们就要启发学生,在即兴表演时不能要求太过而使他们感到勉强。举一位教师在执教《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课时的例子,在拓展环节,教师请学生到台前用沙锤、拨浪鼓、摇铃等等边唱边表现这首歌曲,但是学生们都十分的扭捏,表情也十分不情愿,只是拿在手里动了几下,之后就再也没拿出来,我想这样不顾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学生的兴趣也不会有多浓。而笔者听过的《走进非洲》一课,就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 x x杯”学生非洲音乐知识竞赛,让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模仿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的形式,通过视听问答题、实践操作题、连线题等形式让学生回顾之前所讲的非洲音乐的一些知识,这次竞赛活动很生动,形式也新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组的学生还为自己取了很个性化的名字,如:飞鹰部落、野人族、纳西部落、翱翔等,他们在主动的参与中很快巩固了之前学习非洲音乐的特点。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使学生自主的学习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乐”(音乐)即“乐”(快乐)的道理。

第三,初中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爱幻想,自尊心极强,故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关注,做到“有教无类”。不能因为某些学生相对落后而歧视嘲笑他,这样就会让一个原本也许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就如笔者在《音乐心育艺术》一书中看过:“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的一个实验,是说从一所学校随机抽出一些学生,告诉上课教师的这些学生是音乐有天分的,等过了一阵子之后,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时,结果被点到的这部分学生的音乐学习成绩明显要好于未被点到的这部分,而其实当初点出的学生完全是随意的。”这个结果表明了教师在知道被抽出的是音乐有天分的学生时,就会格外的去关注他,就会利用各种方法去诱导他,鼓励他,这样这些受到特殊关注的学生音乐学习过程就会是愉快的,轻松的,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反之,未被关注的或很少被关注的学生,他们很少能体会到被肯定的感觉,自然也会很少体会到音乐学习所带给他们的乐趣。所以对学生,无论他是否有天赋,就应该一视同仁。

另外,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表明,初中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是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转移的,学生是否喜欢自己音乐教师与是否对音乐学习有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喜欢自己音乐教师的学生都会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很多学生都指出幽默、开朗,知识丰富的音乐教师,学生们普遍感到上他的音乐课感到很愉快,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很浓。相反只是在滔滔不绝的讲课,一味的给学生灌输,并经常板着脸、上课死气沉沉的教师,学生普遍不喜欢,并因此迁怒于这门学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爱屋及乌,恨屋及乌”。加之初中学生十分的敏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教师不经意的批评就会影响他的情绪,而如果他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的赞许,比如一个微笑,一句表扬,都会让学生心理上感到自己得到了肯定,他们就敢于挑战自我,挑战身边的同学,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了解了这一心理,那么我们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相对容易多了。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还有很多,就如孔子所言:“自乐乐人,自正正人。”笔者认为在实施音乐教学时如果考虑到接收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模式等需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那这样的教学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较高审美情趣的学生;反之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会导致学生的兴趣下降。很多学生的兴趣不是与身俱来的,它是在教师教育和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了解学生,为学生设想是关键。当然这并不等于为了迎合他们的兴趣而忽视了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关键是看如何既能培养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能力了。所有这些,使我们不难认识到音乐教师责任之重,这便是新课程给我们的要求和考验。


之我见(5)

我翻过山,拼搏是翻过岩石一路一路流下的汗。我跨过水,拼搏是奔腾咆哮的江水翻不过龙门坎。

拼搏之神爱好勤奋的孩子,他把爱和关怀赠给他们。于是他们拥有一种精神叫拼搏。

毕业班学子的拼搏是最后到手的哪一张录取通知书,农民的拼搏是装满箩筐的农作物,商人的拼搏是一摞摞签成功了的合同。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早晨睁开眼是灰蓝的泛着鱼肚白的天,出门抬头看又是天天能够见到的陌生校友。每天都走得很快,吃同样的早餐,最后在教室里看向同一处听同样的话。

相同的一样的。

它们像密度均匀的厚重的空气,压在人身上,压得人忙得呼吸不过来。

心就像一面平静的湖,偶尔有小石子投下去,泛起一阵阵细微的波纹,然后再恢复平静。即使周围都贴着激励的标志性话语,也不会觉得有多震撼——对于我来说根本不存在任何拼搏的迹象。还是依然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

我要努力,我要加油,我要奋斗,我要拼搏。这些并不是没有想过。即使在心里呼喊着这些句子也会觉得有些拙劣。真是虚矫啊。

喜欢真实的人,要做真实的人,所以从来不会想要刻意模仿任何人。自然而然不想去因为别人的努力而努力,不会因为别人显赫的成功而促使自己有卓越的进步。

如果硬要我讲出自己所拼搏的话,那么努力解一道难题是拼搏吧,忍住眼泪最后没哭是拼搏吧。这样悠闲的生活,自然乐得其所。

所以说,拼搏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能尽力而为的事就该全力以赴。


之我见(6)

“时尚”是人们不断追求的时代潮流,但在追逐时尚的道路上,又有多少人懂得了它的真正内涵。

开学伊始,学校建议女生剪齐耳短发,男生剪寸头,这对于我们这些正值豆蔻年华、也想追求时尚的新生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现在的校园里,不难见到时尚的身影。女生化淡妆、染发、做指甲是“时尚”,男生卷发、长发、破洞裤也是“时尚”,但这些真的是适合我们的“时尚”吗?

我认为真正的时尚是外在的健康和内在的丰富,而绝非外表的华丽。我们现在的年龄,正是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和心思都花在外在的“时尚”上。

一位同学,每天穿戴朴素,专心学习,在一些人的眼里,她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土老帽儿”。但我认为不在物质上追求时尚的人,她在追求知识的增长,做着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讲,她才是走在时代潮流最前端的人,是真正懂得时尚的人,也是我眼中最“时尚”的人。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步入了全新的成长阶段,面对着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校,也面临着新学科、新要求、新标准。我们更应该用好时间,将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时尚有很多含义,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领悟时尚的真正含义,更应该懂得精神上的“时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尚,也只有那些学习新知识,投身祖国建设的人,才是真正的时尚者。我们要学习这种时尚,这种时尚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离开那些追求外在的没有意义的“时尚”,朝着新时代新的“时尚”奋起直追,相信它一定是任何一个时代所共同的“时尚”。


之我见(7)

书籍,为历史的载体,为现状的赞誉批判,为未来的期盼慕想。读书目的为何?为丰富愉悦自己的精神世界,丰润笔墨,饱满知识,培养内涵,修身养性。

书,为志为乐,为师为友。它是一种放松时的消遣,失落时的激励,人生路上必备的良品。刘向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好书即为一味良药,虽有时词句犀利,或一针见血,但都可破除思想滞碍,治愈精神创伤,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这些,无不对你的心进行了一场盛大的洗礼;相反,坏书则为一方劣药,表面包裹糖衣,可剖开内在,却为糜烂,不堪入目,若服入,虽无明显的表现迹象,但过了潜伏期,那怕是有什么病症,都一并发出了,那一波折,怕是少有人能承受的住。所以,读书要有选择性,勿被表面华丽质感所蒙蔽,乱了方寸,这些,都讲究“方法二字”。

选择书,首要是分类。哪些为必读、精读,而哪些为略读,取其精华,弃其累赘负担,做到详略得当。择完,切勿死读,盯着书,逐字逐句,摆出一副要豪食一番的架势,或是只欣赏其绚丽、雄伟的场景,而忘却自己的思索与体会。叶圣陶的一句“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所指出的观点,便充分证明,抓住一个点,死咬着不放并逐渐歪曲了作者的本意,那便是固执过了头了,何必?伤神费脑,怎不给自己创造一个舒服、适合自己的阅读环境,非要花这些时间,伤透脑筋,去做一些对自己没有意义的事?即使是解了,对你又有何意?

朱熹指出,读书有三到,口到,眼到,心到。读书时三者须合为一体,方可达到一定境界,调动感官感受,去了解内容的深入含义。有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与此同时要不断汲取,积累好词佳句,不断饱满“学识”的荷包。依我观点,读书要满怀激昂之情,大段大段,精神抖擞,酣畅淋漓,并印刻下自己的所思所悟的片段。切不可只因趣味,图一时之乐,一合上书,便不知刚才书中所道何事了。

朱熹对读书有独到的见解,他在《朱子语类大全》的一番话,就可以更清晰完整的表达我的意思:“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先养成读书的习惯,再运用正确方法品书,此乃人生一大乐事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多读书,陶冶情操,丰富情感,并更使学识广博,视野开拓。

品书有道,阅读,如阳光般,和煦洒下,暖了一身。


之我见(8)

假如你会完整地唱国歌,你是爱国的;假如你沉醉于祖国的山山水水,你也是爱国的;假如在“非典”,台风“桑美”袭击苍南地区等时刻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你更是爱国的……爱国的表现有许多种。

爱国是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满腔热情投身国家建设。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用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爱国是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哪怕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加入维新派后,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他与其他维新人士提出废除科举、兴学、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主张。哪怕后来因维新变法而死,依然慷慨从容、视死如归。

在我眼中,爱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方式。当我们在捍卫主权的时候,“打砸抢”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树雄心,立大志,振奋精神,发愤图强,时刻谨记现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建设更好的祖国而打基础。


之我见(9)

满分,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对于满分,我有了自己的一些小认识。

学习中,很多人总是最求满分。这时满分是一种动力,让你变成品学兼优的学生,让你读上好的初中,然后好的高中和大学,再以后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有富足的生活。

有时你也不想努力,但一想到下面的场景,又不得不努力:

看,菜市场卖肉的,卖鱼的,也多么的辛苦。他们起早贪黑,就是来准备这些食物,一天都在那里,即使收入只有十几元钱。看,那矮矮的平房,里面一团黑!吃也吃不饱,睡也睡不暖。…

生活往往不让人满意,满分也不会时时刻刻降临。我们要有追求满分的思想,但我们要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比如你的数学成绩不好,语文成绩也不优异。那如果你的体育好,那就好好锻炼,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吧,如果你获了奖,许多学校都会优先录取你,还有可能免费!若果你这些都不好,那就用其它特长吧!美术、器乐、主持、跳舞……都行。

不是学习满分,我们的人生就一定是满分!

所以,我觉得不应该总是追求满分,因为只要认真努力过,去拼搏过就没有遗憾!


之我见(10)

当我穿上新发的秋季校服走上街头时,我突然发现今天的回头率倍增。众人目光的焦点都对准了我身上的新校服,伴随着“不愧是金陵中学”的赞叹声,我的心中也情不自禁漾满自豪。端庄、得体的藏青色烘托出严谨、求实的学风,西装革履的造型让我们体验到成熟的风采,而统一着装更是体现了我们团结、和谐的集体精神。当你看到全校沉浸在一片整齐的蓝色海洋中时,你一定会觉得眼前一亮,那种气势,正像我们高呼“今日我以金中为荣,明日金中以我为荣”的口号时那样雄壮、豪迈,令人激动不已。

过去我也曾对统一着装持异议,因为我认为千人一面太枯燥,校园里应是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每个人应有自己的个性,何必强求。可是后来想想,穿不同的衣服就叫有个性吗?个性是一种内在的气质,不是外表的叛逆。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把team work放在首位,不能为一味强调个性而忽略团队精神。有人说过,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而三个日本人却是一条龙。这是为什么,想必不言而喻。日本的中小学生一直统一着装并无怨言,他们将个性和共性结合得很完美。再者,统一着装可以遏制攀比之风。大家穿着一样,名牌服饰也无处炫耀,这样安心学习岂不更好?

所以我改变了初衷。但在此我想提一些大家共同的看法:我们的夏季校服夏天穿太热,而秋季校服初秋穿太热,深秋穿又太冷,尤其是女生的呢短裙更是使人陷人一种尴尬境地。这样,这套美丽的校服便得长眠于衣橱中,实在太可惜,希望学校能给女生再配一条长裙或长裤御寒,以免出现“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冻人”场景。

以上便是我对校服的一点看法。


之我见(1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题记

在为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前,对他的定义便止于此了,单单知道他平生最为经典的一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当时对他的印象便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爱国爱民。

当然我的评价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毕竟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毕竟历史的真实性有待判定,毕竟更没有资格去批判一个历史文人。

一段视频,总能把我们与历史拉近,与鲁迅更加密切。事实上,这段视频的确让我对鲁迅有了一个新的见解。

鲁迅一家人口多,众论纷纭。听了高晓松的讲说,周作人曾当过汉奸,虽带有批判的感情色彩,但却为真。然而周建人,也就是鲁迅的三弟。一生在鲁迅的“大光环”庇佑下长大。他的一生也是大有成就,却被周作人的老婆策划了一起所谓的“酒后婚事”让两个日本女子地位大升。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我今天想讲的是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离开自己当初的大宅子后,对周作人说了四个字,大意就是现在宅里只有一个中国人了。

哦,也是。鲁迅的人品比周作人和周建人都高,他与他的原配妻子只同房过一次,也就是新婚之夜,足以可见他对婚姻其实是不满的,此类婚姻在当时也是“包办婚姻”也就是没有感情的婚姻,实属可悲。可鲁迅又是一个极其负责的人,没有像徐志摩一样花花心肠多次离婚,也没有像一些人一样幸福美满,处于中间。后对徐广平产生了爱慕之情,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好感”

朱安是鲁迅名义上的妻子,而许广平才是鲁迅的爱人,并与她有了孩子,如果此般情况放在当今社会,法律是不允许的,但当时正值改革时期,所以制度也随之变得开放。

鲁迅先生德才兼备,他讨厌小脚女人,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我觉得他并不喜欢这种女子,而是更喜欢能与他并肩作战的女子,可能他的思想比他人更加先进,又或许革命家都喜欢这般女子。

鲁迅的生平丁不止于此,含蓄,我们去“发掘”


之我见(12)

谈到克隆,想必大家都会感到很陌生吧?可我们虽然对克隆感到陌生,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又无处不在。

克隆不仅仅是人造羊、人造猴、人造鱼等等,它还有着模仿、抄这一层含义。

例如一些上课思想不集中、开小差、思想涣散的学生,他们对上课老师所教的知识一无所知。当老师叫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总是磕磕绊绊,张开嘴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当有人给他们提示的时候,他们就会照搬不误并且心里不会觉得有一丝愧疚,甚至还会庆幸有人告诉他们答案。这,就是克隆。

更加让人觉得气愤的是,他们回家以后做作业的时候,不说一个字都不会写,但大部分是肯定写的。这时候,他们不是借同学的作业抄答案,就是空着不写等爸妈教他们写,还有可能拿起手机,查百度作业帮。他们还是没有一丝愧疚,他们只是担心会不会被老师发现而被罚做额外的任务。这,还是克隆。

不仅如此,“克隆”在职场上也是常客。由于工作场上的竞争太大,为了早一点出人头地,竟然做出了窃取竞争对手的研究报告等一切对他有用的资料。也许他们会从此大展宏图,被人器重,但他们的品行却令人作呕。

克隆,这简单的两个字,一个词,却包含着这么多的含义。我宁愿失利,也不愿做出这些克隆举动。


之我见(13)

“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杏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也许李白的诗仙生涯就是由此开始的。

李白天生聪慧,年少有为,被人称作“谪仙”。后被皇帝诏入宫去,可他发现官场阴暗,自己仕途无望,在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便“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后他寄情山水,欣赏“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幽景,观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

纵观李白一生,他一心想报国,满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信心,但只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美酒的陪伴下,作诗千篇了。

但是时间终究证明了李白的价值,当人们回望唐朝的时候,站在历史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李太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谨以此雕虫之诗,追忆我心中的青莲居士。

天给予才地赐怀,斗酒千篇多慷慨。

放荡不羁真奇才,诗坛之仙李太白!


之我见(14)

幸福,是很多人穷尽毕生之力去追求的状态,有的人认为富贵即是幸福,有的人认为家庭和睦、家人安好才是幸福,与此同时,他们拼命赚钱,或是努力维系家庭关系,来换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眼中,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能感受到打心底里发出的愉悦,这便是幸福,如果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做令我们自身感到十分开心的事情,我们便是幸福的人。

在四真学堂学习将近三年了,余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体会到了在学校课堂上从未体会到的愉悦,我很幸福。在学校的课堂上,老师上课内容十分枯燥,考点与练习的死循环,让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在余老师的语文课上,余老师诙谐幽默的授课风格,既授知识又授品行的授课内容,总是让我感到开心。正因为我的开心,我可以说,余老师的语文课程,给我一种幸福感,因为我能从中获得快乐。

对于快乐即是幸福感的认知,古今亦是如此。数三国蜀先帝刘备一生的戎马之征,只因他匡扶汉室,重任在肩,一生劳碌,可惜他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白帝托孤郁郁而终;他的儿子后主刘禅却完全不同,刘禅混用无能,贪恋酒色,亲小人远贤臣,孔明死后三十年,蜀汉亡国。在晋王的宴会上,面对魏舞蜀乐,蜀官无不落泪,唯有后主刘禅喜笑颜开,说出“此间乐,不思蜀也”的话语。作为千百年后的现代人,我们批判后主的昏庸无能,批判他花花公子,不似他父亲那般有抱负。可是要说幸福,我不得不说,刘禅是一个十分幸福的人,他终生都在享乐,在帝位上做尽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很快乐,没有他父亲霸业未成的苦楚,蜀汉关我什么事?管他呢!我开心就行。看,多可笑的一个人?可是,他确实是个幸福的人。因为他在做令自己快乐的事情。

类似的情况还有,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幸的残疾人,他们或许在很小的时候,就遭受生命中最大的不幸,可当他们中的一部分就此折堕时,却有一部分人不曾放弃生命的追求,他们努力塑造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他们有人用脚弹琴,有人用脚刺绣,有人用嘴画山水,他们通过努力,用不完美的躯体获得了精彩快乐的人生,他们精彩快乐的人生让他们很幸福。这些人虽然身体上参加,但是人生却是幸福的。

如今,我想说的是,幸福来得很简单,就如人们常说的,“猫吃鱼,狗吃肉”这些都是幸福,假如我们想要幸福,我们必须为自己选择一条快乐的人生道路。


之我见(15)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对学习,对读书,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如饥似渴的精神,来认真的对待,一丝不苟的来完成好每一件事情。现在的我们,头等大事就是学习。

没有目标,你就犹如一具死尸,没有思想。人靠的就是思想,有了思想,我们才会有高远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个人要想获得最终的胜利,唯有反求于已,从学习这个最基础抓起,由内而外的全面造就自己的才能,使你在人生的各个层面表现出众。成功靠学习,靠努力,成功的路在自己的脚下,胜利的曙光在迎接着朝气蓬勃的我们,奔跑吧,少年!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自立自强。学习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有用的都得学,如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做人做事,原则态度,怎样与世人相处,我认为有了知识,你才是有涵养的人。

学习是一个调味剂,有酸、有甜、有苦、有乐,由我们自己来调节。有多少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缺少一种对学习的恒心。如果一件小事情都坚持不下来,那么,我们所做将是前功尽弃。

“不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努力拼搏学习,将来肯定会有收获。美好的未来由我们来开拓创新,丰富的生活由我们的双手来全力创造,精彩的世界由我们的双眼去发现。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学习,如何去诠释“学习”呢?“学习”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不甘落后的美德,是一种精神领域,而这个领域被努力学习的人所征服,时时伴着有志的人前行。

“志宏向远,缜思笃行”是宏远学校的校训。而我初中三年的学习时光被磨灭,美好的花季被葬送。学习其实并不难,学的人与不学的人就好比勤劳的人和懒惰的人,思想懒,就意味着你落后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安逸享乐,没有所得。勤劳上进就会有收获,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别让命运去安排我们,大多有成就者莫不如此。

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因此上学的我们要时刻不忘学习,知识改变命运,自己去拼,去搏,就会打造出一片属于我们的蓝天。


之我见(16)

作文之我见

文字是思想的表现形式,文学是由不同风格组成的交流体系,文化是一族人融入血脉的精神风俗,经久不衰。论其共性,当在一“文”字。它想必是最通俗也最高雅的精神载体了,无怪古人蘸墨挥毫,信手拈来,尽数满腔炽热的感慨。手起锋收,大功告成,邀三两文人雅士共赏,在茶茗飘香的居室中各抒己兴,实是不亦乐乎。

然则其中便有争议和困惑:作文作文,如何作文才算上乘水准?是精雕细琢,把玩不尽最为稳妥,还是一气呵成,自由不羁更胜一筹?

要说一气呵成,主席算得“千古豪放第一人”了。他有一腔练达的乐观情怀,观其手迹便可得知彼时一定是有东风伴随,豪兴徜徉,趁大好之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吐内心得胜快感。在他笔下,伤悲的秋日成为了战地黄花的盛典,零落无主的梅花成为了唤来早春的使者,压迫紧张的风尘可以召集千百万的工农,同心同力反围剿。

这样紧密结合实况的文字,真情实感早已溢于言表。可如主席一样万丈豪情多才气的人,简直寥寥。大多数人还是信奉“慢工出细活”,一字一句反复斟酌这样的境界。

又如行文简明平易,细致恳切的叶圣陶老先生。他虽然抵触繁杂隐晦的文字,但还是工于精确到标点的修润工作,两者间并不矛盾。他的童话中有一个特点,即出现多次呼应。但这相似之处又不相同,不同的部分则读来泛出淡淡的忧伤,或报以讽刺的莞尔一笑。虽然文学是一门感性艺术,但叶老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还有38次改出的“新儒林外史”《围城》、13年忍辱负重写下的《史记》、以及耗费半生心血积累出的《浮士德》......精雕细琢的文法就像品茗,呷第一口齿颊有香,再品一口更是妙不可言;而一气呵成的功底就像烈日运动后的一瓶冰水,拧开灌下一大口,清凉冰爽立刻充斥了疲惫的身体,伴随着突突直跳的心,快意无穷。但是,就于这门各有见长的“感性艺术”,难道独独囿于一种思维才是最好的吗?“不论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霸气挥就的才情要有,静心伏案的定力也要有。作文作文,以思想托起志向的形式,为的不正是内在的流露吗?我们都在向诗和远方奔去,可是有谁规定必须坐上那班“开往春天的地铁”吗?(结尾略显啰嗦,建议锤炼文字,使情感简洁明了)


之我见(17)

音乐,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听音乐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了。我想大家之所以爱听音乐是因为,它有着……奇妙之处。

它会给你带来快乐。当你心情不好时,可以放开心去听听音乐。比如:潘玮柏的“”,教会你怎么去快乐,让我们不要为了生活中一些琐碎的烦心事而感到愁眉苦脸,要乐观的去对待,去面对。还有在你寂寞时,音乐伴随着你走过,最孤独的心;当你害怕时,它就像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给你安慰,给你壮胆;当你情绪低落时,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听听一些雄伟壮观,振奋人心的歌曲,那样做会有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奇迹(我国号召解放的歌曲使全国人民站起来去为解放事业而奋斗。)

我认为音乐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它会给你带来很多很多的惊喜。希望今后我们能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之我见(18)

列夫托尔斯泰是我崇拜而且非常喜欢的一位文学巨匠,能见到他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有一次放学,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把刚刚写完的作文掉在了地上,正好被刚巧从此处过来的托翁拾到了,便拿回家仔细地看了看。没想到,第二天托翁来到我的学校,按照我本上的资料找到了我,把本子还给了我,当我翻开本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托翁写的那密密麻麻的红笔字。

下课了,我和托翁边走边聊了起来。“我很羡慕你的才华,长大后我想成为您一样的文学家。”我说。托尔斯泰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耐心地说:“你有这样远大的理想很好,但是你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你要一直向前,就会离你的理想越来越近,若是退缩,你就会离你的理想越来越远。”

上课铃响了,托尔斯泰便说:“孩子,去上课吧,记住要认真听讲。”我望着托翁远去的背影,心里升起深深的敬意。


之我见(19)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在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这是但丁对道德的看法。“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这是字典对道德的诠释。“有一种东西,只有在美与丑、善与恶较量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来。这种东西就是人的道德良心。”这是我对道德的理解。

陶行知说过:“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即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认同这句话的说法,是的!只要人人都有良好的品德,良好的想法,那么社会就不会想海面上那么的危机四伏,而将成为新人们大展鸿图,大展身手的地方。

“这要灯光亮一些,黑暗就会少一些。”这是广告上的一句话。对!这要我们从小养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想法,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所说的“灯光”感染他人,减少黑暗。

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只要我们以班级体为主,做到“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心理,那么我们就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了。


之我见(20)

有一天,我和妈妈走在街上看见了一个卖鸟的叔叔,我看他身上背着几笼鸟,我很喜欢这些鸟中的一只鸟,它站在笼子的最里面,它的名字叫芙蓉鸟。

芙蓉鸟的全身仿佛穿了件橘红底色、带着橄榄条纹大衣。小脑袋上有一对又黑又亮的小眼睛,小眼珠不停在转动,像是在打什么主意。尾巴上的羽毛是白色的,模上去很光滑。它不停地在笼子里飞来飞去并不断地望着天空,好像在想什么时候可以自由飞翔。它吃的食物我知道的一种是谷子,叔叔给我们介绍说:“它吃食物很有趣,把食物撒在笼子里,它会先把头抬起来看一下人,再看看食物,认为人家对它没有敌意后,才放心吃起食物来。”叔叔还给我们介绍了芙蓉睡觉的姿态很美丽,它站立着,一只脚蜷起来,像金鸡独立,它睡觉时眼睛闭得很紧。

我真想亲眼看看它吃食睡觉的样子,可惜妈妈有事,硬把我拉走了。芙蓉真有趣!我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