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窑洞(汇总8篇)
半根烟
2023-11-25 05:07:26
其它
其它

家乡的窑洞(1)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上,这里的风光虽比不上南方的秀美,但是也有它独特的一面。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独一无二的窑洞。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虽小,却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土窑洞是早些人的住所,现在人们住的窑洞大多是砖石结构的。从远处看,一排排的窑洞依山而建。掩映在一片片的枣树、梨树和一些不知名的果树丛中,成了我们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的顶部凿成弧形,这种结构经久耐用,住在里面冬暖夏凉、非常舒适。

走到近处,我看到它的窗户是半圆形的,却用雕工精致的木条隔成一个个小方格。贴上窗纸,裱上窗花,十分漂亮。

一走进去,里面别有一番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方形的大床,几乎占了房子的三分之一,这里的人把它叫做炕。旁边还有一个小灶台,炉火正旺,想必坐到炕上一定很暖和吧!炕是陕北人晚上睡觉、休息的地方,也是女人们闲暇时聊天、做针线活的地方。试想:两三个妇女坐在温暖的炕上飞针走线,说着、笑着,好是温馨!因为这里是她们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对炕的装饰也是最讲究的。炕四周的墙上围了一圈颜色鲜艳的纸,有两尺左右高,叫炕围子,这是窑洞里最重要的装饰,还带有花边哩!墙上贴着传统的年画,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偶尔还会有兽类的剪纸,据说可以辟邪呢!

听外婆说以前地板是土夯的,一扫一堆的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都换成了瓷砖,闪闪发光。屋里原来每家每户都有的水缸也不见了,因为引进了自来水,据说以前,水缸可是窑洞里不可缺少的陈设,因为水源很远,必须存有足够的水,但是现在,伸手一拧,就有优质的饮用水流出来,又方便,又快捷,所以水缸也已淡出了陕北人的生活。

以前一到天黑就只能睡觉的人们,现在也有文艺晚会看了。一到晚上,便会有美妙的音乐和人们的欢笑声从窑洞飘出。就连用来糊窗户的纸也换成了晶莹剔透的玻璃,在阳光下闪烁着透亮的光泽。虽然从纸换成了玻璃,但贴窗花的习惯还是传承了下来,只是贴在了玻璃上,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就是家乡的窑洞。祖国在改变,我的家乡也在改变!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窑洞!


家乡的窑洞(2)

这次的山西之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窑洞了。

以前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窑洞的样子,黄土高原上的土山上凿出的一个个弧形的窑洞,有的窑洞门前还挂着金灿灿玉米的丰收景象。不过,我眼前的窑洞似乎和电视上的有些不同。

这里的山没有我想象中的荒凉,虽然不是郁郁葱葱,放远望去也是绿油油的山,这里的房子都是用大石砖垒砌成的,窑洞在房子的下面,我听爷爷讲,这里就是爷爷他们住的地方,不过现在人少了,都住在房子里,窑洞就成了储物的地方了。

我特别想看看窑洞,体验窑洞的感觉,于是对窑洞进行了亲身观察。窑洞确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外面火红的太阳高照,酷暑难耐,但只要走进窑洞,马上感觉凉爽,甚至还有一些些冷飕飕的寒意。这里面视线比较暗,有些黑,洞壁有些粗糙,摆放极少的家具也是灰沉沉,极其简陋的。

我发现窑洞里面还有左右各一个的小隔间,我本想跟着大伯走进去瞧一瞧,可是爸爸不让我进,过了一会,就见大伯出来,手里拿着两个青花瓷碗,大伯是做陶瓷生意的,他说这两个碗都是清代的,我兴奋地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名堂,就是个有些漂亮花纹的碗罢了。

爷爷说另一个屋子里还有一些祖爷爷他们以前所留下来的物品,以前还有金条呢,不过都已经给家里的人们分了,一听爷爷的话,大伯更开心了,也不顾得脏不脏,就直钻了进去。这一次,我可就没有那么急了,我发现了从窑洞外面的窗户那里就可以看得见他,于是,我便走了出去。刹那间,我浑身感到热乎乎的,感到周围的热浪都像我扑过来,有些喘不过气。

从窗户那里,我看见大伯正用着电筒对着一些纸张照来照去,眼前的情景,一下子让我想到考古学家挖掘宝物的情景,感觉大伯越来越像费尽心思寻找宝物的考古人员了,终于,大伯披尘带土,很是狼狈地出来了,大伯还真找到了一些泛黄的兑票,还找到了一个他认为有价值的碗。忙乎了一阵,这才发觉天色已晚,这时再看四周的山,四周的树,四周的屋,四周的窑洞,仿佛都披上了薄薄的面纱,神秘而宁静。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温馨祥和的家乡。


家乡的窑洞(3)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下面小编顿收集了家乡的窑洞作文,欢迎阅读!

家乡的窑洞作文1

家乡的村子有许多老窑洞,过去住有人家,现在前提好了,都搬进了小平房。窑洞老了,不再住人了。

据说保存至今的老窑洞有几百年的历史,窑洞经由漫长的岁月,大多已经褴褛不堪,但有些依旧保存原貌,大窑里有小窑,小窑中有更小的窑,它们曾经是庄户人家存放物品和栖身的场所。也有人说村子里的老窑洞修筑于北宋初年,曾是穆桂英及父亲穆羽等名将储存粮食和刀兵的地方,当战事徐徐远去,人们争先加以改造,用土坯和草泥交织垒堵,安上形式各异的木门,便可居家安舍了。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住了下来,老窑洞的人家日渐增多,一片片、一道道山梁上的老窑洞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村庄,村村之间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穆桂英在穆柯寨古城扎营屯兵、苦练杀敌本领的那些事儿。

从我记事起,我就和小伙伴一起爬老墙、钻隧道、捉迷藏,最感爱好的是那东躲西藏的游戏,到西家、看东家,每到一处老窑,发现外形各有不同,有的口小室大、有的口大室小,里面可养牛羊,可存放各式农具和粮食。有的老窑深达二三十米,盘有三四个土炕,多则可供十多人,少则可供五六人栖身,一家人热热火火地过着小日子,老窑洞也算村子里每户人家的一笔大家产。

村子里的白叟曾经给我讲过,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一大户人家,据有几面老窑洞,窑洞的里面设立小茶座,逢年过节常邀一些文人墨客,南北客商谈天说地,也有客商来村子采购粮油常用驴运了出山,这让邻近村庄庶民风光了好几年。忽然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来了许多骑大马的人,个个穿戴一身毛皮袄,腰里别着盒子枪,袭击了村子的品茗谈笑的那户人家,鸡飞狗跳,哭叫一片。他们打死了不少人。

老窑洞在岁月中徐徐远去,它像一辆老式的马车,走过了多少风雨,经受了多少磨难。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它依然是一部史书,记实着沧桑和岁月。

家乡的窑洞作文2

这次的山西之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窑洞了。

以前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窑洞的样子,黄土高原上的土山上凿出的一个个弧形的窑洞,有的窑洞门前还挂着金灿灿玉米的丰收景象。不外,我面前的窑洞好像和电视上的有些不同。

这里的山没有我想象中的荒芜,固然不是郁郁葱葱,放眺望去也是绿油油的山,这里的屋子都是用大石砖垒砌成的,窑洞在屋子的下面,我听爷爷讲,这里就是爷爷他们住的地方,不外现在人少了,都住在屋子里,窑洞就成了储物的地方了。

我特别想看看窑洞,体验窑洞的感觉,于是对窑洞进行了亲自观察。窑洞确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外面火红的太阳高照,酷暑难耐,但只要走进窑洞,马上感觉凉爽,甚至还有一些些冷飕飕的寒意。这里面视线比较暗,有些黑,洞壁有些粗拙,摆放极少的家具也是灰沉沉,极其简陋的。

我发现窑洞里面还有左右各一个的小隔间,我本想随着大伯走进去瞧一瞧,可是爸爸不让我进,过了一会,就见大伯出来,手里拿着两个青花瓷碗,大伯是做陶瓷生意的,他说这两个碗都是清代的,我高兴地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名堂,就是个有些漂亮花纹的碗罢了。

爷爷说另一个房子里还有一些祖爷爷他们以前所留下来的物品,以前还有金条呢,不外都已经给家里的人们分了,一听爷爷的话,大伯更开心了,也不顾得脏不脏,就直钻了进去。这一次,我可就没有那么急了,我发现了从窑洞外面的窗户那里就可以看得见他,于是,我便走了出去。刹那间,我浑身感到热乎乎的,感到四周的热浪都像我扑过来,有些喘不外气。

从窗户那里,我看见大伯正用着电筒对着一些纸张照来照去,面前的情景,一下子让我想到考古学家挖掘宝物的情景,感觉大伯越来越像费尽心思寻找宝物的考古职员了,终于,大伯披尘带土,很是狼狈地出来了,大伯还真找到了一些泛黄的兑票,还找到了一个他以为有价值的碗。忙乎了一阵,这才发觉天气已晚,这时再看周围的山,周围的树,周围的屋,周围的窑洞,仿佛都披上了薄薄的面纱,神秘而宁静。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温馨祥和的家乡。

家乡的窑洞作文3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上,这里的风光虽比不上南方的秀美,但是也有它独特的一面。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唯一无二的窑洞。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夫的象征。过去,一位农夫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筹划家务、生儿育女。窑洞虽小,却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土窑洞是早些人的住所,现在人们住的窑洞大多是砖石结构的。从远处看,一排排的窑洞依山而建。掩映在一片片的枣树、梨树和一些不着名的果树丛中,成了我们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的顶部凿成弧形,这种结构经久耐用,住在里面冬暖夏凉、非常恬静。

走到近处,我看到它的窗户是半圆形的,却用雕工精致的木条隔成一个个小方格。贴上窗纸,裱上窗花,十分漂亮。

一走进去,里面别有一番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方形的大床,几乎占了屋子的三分之一,这里的人把它叫做炕。旁边还有一个小灶台,炉火正旺,想必坐到炕上一定很温暖吧!炕是陕北人晚上睡觉、休息的地方,也是女人们闲暇时聊天、做针线活的地方。试想:两三个妇女坐在暖和的炕上飞针走线,说着、笑着,好是温馨!由于这里是她们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对炕的装饰也是最讲究的。炕周围的墙上围了一圈颜色鲜艳的纸,有两尺左右高,叫炕围子,这是窑洞里最重要的装饰,还带有花边哩!墙上贴着传统的年画,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糊口的憧憬和向往。偶尔还会有兽类的剪纸,据说可以辟邪呢!

听外婆说以前地板是土夯的,一扫一堆的土,跟着糊口水平的进步,现在都换成了瓷砖,闪闪发光。屋里原来每家每户都有的水缸也不见了,由于引进了自来水,据说以前,水缸可是窑洞里不可缺少的陈设,由于水源很远,必需存有足够的水,但是现在,伸手一拧,就有优质的饮用水流出来,又利便,又快捷,所以水缸也已淡出了陕北人的糊口。

以前一到入夜就只能睡觉的人们,现在也有文艺晚会看了。一到晚上,便会有美妙的音乐和人们的欢笑声从窑洞飘出。就连用来糊窗户的纸也换成了晶莹剔透的玻璃,在阳光下闪烁着透亮的光泽。固然从纸换成了玻璃,但贴窗花的习惯仍是传承了下来,只是贴在了玻璃上,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就是家乡的窑洞。祖国在改变,我的家乡也在改变!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窑洞!


家乡的窑洞(4)

窑洞是陕北的特色建筑,它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距今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土坡上,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窑洞也越来越少了。

所谓的“窑洞”,就是在土坡上用特定的工具刻出一个规则的大半圆,然后用铲子一直挖,再用石头在内壁固定结实,最后用混凝土和石灰把墙面处理光滑。建成的窑洞一般是高4米,宽3.5米。以前的人们会把几个窑洞连在一起,把窑洞前的杂草除掉,再把前面修建平整,这便是他们的庭院,非常适合一大家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生活,如果再建一个窑洞的话,也是绰绰有余的。

窑洞以土为主要建造材料,而且又是在高处,所以一般不容易被找到,这样人们就会有安全感,不怕被野兽攻击。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非常适合人们居住,这里的冬天非常寒冷,当外面寒风呼啸的时候,窑洞里却是非常暖和的。而在夏天,外面骄阳似火,窑洞里却非常凉爽。真是“冬暖夏凉”!

窑洞的门窗是非常好看的。在窑洞建造完成之后,那些善于雕刻的人们,通常会选择一些优良的木材,构成一个门窗的框架,最后再用刻刀刻上形态各异的花纹,窑洞装上门窗,才算完整。

窑洞在中国的住宅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历史底蕴无比深厚。虽然它们越来越少,但它们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窑洞让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家乡的窑洞(5)

还有几种建筑是靠挖掘而成的呢?

还有几种建筑是真正做得到冬暖夏凉的'呢?

还有几种建筑是建在崖边,甚至在地下的呢?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山大沟深,万壑纵横。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就有了窑洞。

自远古开始,人类就已经学会了挖掘窑洞。人们挖掘出一个宽3.5米,高3-4米,深5-9米的窑洞,前面装上门窗,冬天不怕下雪,夏天不怕阳光。有些窑洞还会在内部贴纸或窗花装饰。

那么,窑洞是如何挖成的呢?

要挖掘一个窑洞,首先要做的同样是挖地基,但是这“地基”却不能算真正的地基,要根据你所要的窑洞类型确定。地基挖成,就开始打窑洞。把崖面刮平,然后一点一点地把窑洞的形状挖出,把土运走。至此,最主要的步骤也就完成了。最后,即是对窑洞做一些简单的修整,在墙面上抹泥与安装门窗等。

虽说都属于窑洞,但各种窑洞却都有自己的名称。

首先是崖窑。“崖窑”即靠崖式窑洞,顾名思义,这些窑洞经常折线或曲线靠山或沿着沟排列,如果山的高度允许,可以往上多挖几层,类似现代楼房。

下沉式窑洞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窑”。先在平地上往下挖个四方的坑,再向四壁凿出窑洞,一般中间种树,形似“地下四合院”。

最后一种窑洞是独立式窑洞,又叫“锢窑”,看起来像土堆的平房,无须靠山依崖,自身独立,方方正正,也还保存着窑洞的优点。

说到窑洞,《从鲁滨逊飘流记》里的鲁滨逊住的就是崖窑。

窑洞,这历史悠久的建筑,建在崖边与地下,冬暖夏凉,挖掘而成,自古至今仍保留着相同的特点,伴随着陕北的炎黄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的文化。


家乡的窑洞(6)

屋外,清风习习,枝繁叶茂,天空格外晴朗。远望,一排排窑洞整齐划一。

窑洞建筑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分宽敞,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窑洞是由砖所砌成的,无论是从外面看,还是从里面瞧,都是拱圆形。房顶以灰色居多,室内墙壁雪白。窗户是纸糊的,正因为是纸糊的,所以在屋里时不会觉得闷,反而会有一种清凉的感觉,是你精神焕发。

大多数人家最起码有四间窑洞,其一间为储存房,剩余的房间就为卧室。一大家子住在一个院子里,这里处处都被和睦、友爱笼罩其中。

院内,每家每户都会种些蔬菜、水果,各型各色,婀娜多姿的花朵儿。微风轻轻掠过,就算你在街,只要细细品味,就一定能闻到这浓浓的香气。

窑洞冬暖夏凉,在寒风凌冽、狂风怒号的冬天,你就在屋里,会热的如夏天一样,使你感到汗流浃背。酷热的夏天,睡午觉时,只要开一点窗户,就沧沧凉凉,倍感舒适。这样一来,既可以防止被蚊子咬,又很清凉。所以,夏天我最喜欢在窑洞里睡觉了。

窑洞,成为了全村人不可缺少的房屋。


家乡的窑洞(7)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窑洞一般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白晃晃的,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贴着一些绘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将其称为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它们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而又得体。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透进来。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家乡的窑洞(8)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栽了很多栽树木和花草。

靠崖式窑洞(崖窑)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现代楼房。

下沉式窑洞(地窑)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凿出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里的树梢,看不见房屋。

独立式窑洞(锢窑)

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够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独立式窑洞(箍窑)。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

家乡的窑洞作文2

家乡的村子有许多老窑洞,过去住有人家,现在条件好了,都搬进了小平房。窑洞老了,不再住人了。

据说保留至今的老窑洞有几百年的历史,窑洞经过漫长的岁月,大多已经破烂不堪,但有些依旧保留原貌,大窑里有小窑,小窑中有更小的窑,它们曾经是庄户人家存放物品和居住的场所。也有人说村子里的老窑洞修筑于北宋初年,曾是穆桂英及父亲穆羽等名将储存粮食和兵器的地方,当战事渐渐远去,人们争先加以改造,用土坯和草泥交织垒堵,安上形式各异的木门,便可居家安舍了。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住了下来,老窑洞的人家日渐增多,一片片、一道道山梁上的老窑洞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村庄,村村之间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穆桂英在穆柯寨古城扎营屯兵、苦练杀敌本领的那些事儿。

从我记事起,我就和小伙伴一起爬老墙、钻地道、捉迷藏,最感兴趣的是那东躲西藏的游戏,到西家、看东家,每到一处老窑,发现形状各有不同,有的口小室大、有的口大室小,里面可养牛羊,可存放各式农具和粮食。有的老窑深达二三十米,盘有三四个土炕,多则可供十多人,少则可供五六人居住,一家人热热火火地过着小日子,老窑洞也算村子里每户人家的一笔大家产。

村子里的老人曾经给我讲过,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一大户人家,占有几面老窑洞,窑洞的里面设立小茶座,逢年过节常邀一些文人墨客,南北客商谈天说地,也有客商来村子采购粮油常用驴运了出山,这让临近村庄百姓风光了好几年。突然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来了许多骑大马的人,个个穿着一身毛皮袄,腰里别着盒子枪,袭击了村子的品茗谈笑的那户人家,鸡飞狗跳,哭叫一片。他们打死了不少人。后来听人讲,说那是一帮革命党在老窑洞里开会,谋划着大的事情,由于消息泄露了出去,遭受一伙匪徒偷袭。

老窑洞在岁月中渐渐远去,它像一辆老式的马车,走过了多少风雨,经受了多少磨难。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它依然是一部史书,记录着沧桑和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