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作文(集锦17篇)
了结
2024-04-26 04:44:34
其它
游记

都江堰的作文(1)

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们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当我们到达时,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雾蒙蒙,就像一位披着纱巾的少女。一进大门,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路的两边立着各个时期修建、维护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诸葛亮……走进陈列室,这里陈列着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并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走出陈列室,远远的就听见轰隆隆的水流声,顺着台阶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它是李冰带领广大民众用了8年时间,用火烧、水浇、人橇的办法,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开一个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从上游流下多余的水从这里分流,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从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个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经过一座桥,我们就到了“飞沙堰”,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现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头最大能达到一吨左右,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鱼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一样,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就变得平稳和缓慢了。到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览完了。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都江堰的作文(2)

都江堰的水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糊口中,大家最不目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由压缩的扼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留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顿的`都江堰的水作文,欢迎阅读与珍藏。

在大千世界里,有着许多迷人的景象,如:云南的夜晚,江南的早晨……可我最喜欢的,仍是江南的山水。

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玉垒山。到门口时,新鲜的空气迎面而来,“玉垒山”几个刚毅的大字清楚可见。进到景区内部,两排鲜花整整洁齐地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像小朋友的巴掌在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跟着层层石阶,我们拾级而上。在一处叫“魅星点斗”的地方,中间有一棵高大的乌木树,它腰间缠着一根红色的丝带,树冠则宛如人的头,而右边的枝丫如同人的手臂。更奇异的是它的手上竟握着一枝差不多半米长的巨型羊毫,那气魄如同一位判官。在乌木的周围,围了一大圈石栏柱子,柱子上缠满了各种许愿的丝带。

我们顺着石级来到半山腰,通往山顶有两条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一条是倾斜的泥泞小路。该走哪条呢?仍是走泥泞的小路吧!我这么想着。由于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顺着坑坑洼洼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山顶,放眼望去,我感觉自己已处身于仙人极乐世界。站在山顶,俯视整个都江堰,只见它四面环山,头顶的太阳如天使一般晖映着我和整个都江堰。

出了玉垒山,我们来到了都江堰的宝瓶口——它因像一个瓶口而得名。滔滔江水,似东海龙王的怒吼,又似开天辟地的大帝,更像千万匹脱离缰绳的骏马,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为我们吹奏着一首雄心壮志的歌,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到了傍晚,我们返回了成都,可都江堰宝瓶口的水还在我心中流淌,玉垒山那层层石阶依然如书本一般在我眼前一页页翻开,等待我一次又一次地阅读。

都江堰,我会再来看你的!


都江堰的作文(3)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迷人的都江堰游玩。

到都江堰后,我们下了车。在车里呆了很久的我,疲倦地在路上走着。突然,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抬头一看,山上的棵棵绿树,给山峰穿上了一件件绿衣。接着,我艰难地攀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我的视线突然开阔起来:远处是一条热闹的大街,山下是碧波万顷的湖水,岸边还有几位老人在专心钓鱼。更远处是一座白色的大桥。桥边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树:树上只有十几片叶子,但那叶子很大,每片叶子都有一人多高。

下山后,我朝那条热闹的大街奔去。要去大街首先要通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水又不深,于是我便脱下鞋子,踩着凉爽的河水,快乐地向对岸走去。我感觉水在飞快地流动,我努力寻找水的源头。我突然看见这条河好像分成了两半。我走进一看,水的源头竟然在这儿!突然,我一不留神,被飞奔而来的水冲倒。当我站在一起时,几只小螃蟹正在向我逼近。我急忙去抓小螃蟹,不久就抓了好几只。


都江堰的作文(4)

x月x日,我随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姥姥家——四川眉山。

我姥姥家在乡下,但是那里风景很优美,四面环山,山下流着一条大江—岷江,听说那条江是从都江堰流过来的。

我从书上早就听说了闻名遐迩的都江堰,所以我和我的家人一

起去了美丽的都江堰,都江堰是李冰父子修建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如果没有都江堰,就没有美丽的天府之国。听导游讲,都江堰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飞沙堰、宝瓶口、鱼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宝瓶口,它不愧叫宝瓶口,因为那里的大坝非常像宝瓶。沿着河堤,我们来到了飞沙堰,飞沙堰的前面,有一块广阔的土地,专门用来防止水灾,起泄洪作用的。最后我们看到的是鱼嘴,鱼嘴的作用是把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有效起到防洪的作用。

李冰父子真了不起啊!他们修了又抗震又防洪的伟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作文(5)

大年二十九,爸爸带着我们一家人去了成都都江堰景区游玩。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俩建造的,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我对此景区向往已久了,今天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芳容。

早上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景区里面的离堆公园。里面景色美不胜收,古色古香的建筑被绿树环绕,旁边池塘清澈见底,一群色彩斑斓的'鱼张着大嘴向我们游过来,列队欢迎我们西安来的游客。穿过一条鱼嘴喷泉的直道,我们来到了伏龙观前。只见两棵参天大树立于伏龙观前面,好像是两位卫兵在站岗把守。爬上四十二级台阶,我们就来到了伏龙观的面前,我们就来到了庄严肃穆的伏龙观大门前。进入伏龙观后,在高处我们可以远眺宝瓶口处的降水涛涛地向远处流去,还可以一览飞沙堰的壮丽景色。

我带着弟弟继续往前参观,走过了像一条鱼一样的金刚提,我们来到了鱼嘴。听导游讲,鱼嘴这块是最能体现李冰父子治水智慧的地方。鱼嘴的主要功能是分流,它把岷江一分为二,东侧为内江,西侧为外江。内江主要用来灌溉农田,外江用于排泄洪水。2000多年来,鱼嘴一直持续发挥着它的分流作用,造福了千秋百姓,这真是了不起的智慧结晶呀!

参观完鱼嘴,我们就来到了安澜索桥。安澜索桥总共四段,长度约200米,是用模板和绳索组成的吊桥。我跟弟弟在上面蹦来蹦去的,桥也跟着晃来晃去的,吓得弟弟赶紧往爸爸怀里钻。游客们在上面都玩得很高兴,但是爸爸妈妈 提醒我们说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索桥上摇晃,出门游玩安全是第一位的。

过了安澜索桥,我们参观了秦堰楼和二王庙,这儿的建筑都非常有特色。秦堰楼总共五层,我们爬到了第四层,在这儿可以一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真是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呀。

参观完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后,我们都被里面的历史及景观震撼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分流和排沙的功能,灌溉着成都的农田,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呀!


都江堰的作文(6)

青城山的夏天是美丽的,因为绿油油的草地和树木把它装扮得更加青葱翠绿。然而我觉得冬天的青城山更为美丽的,因为白茫茫的雪让它穿上了雪白的棉袄。我们刚走到山脚下就看见它穿着白棉袄,寒风把雪花当成了一个个白色的小音符,呼呼呼,呼呼呼,谱成出一曲曲冬天的歌。

接着我们向山上走去,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欣赏着风景。突然我看见一个地方那里有人在玩雪,我就让妈妈和爸爸带我过去,他们很快就答应了我,还为我运来雪,把雪堆成了一个不像样的小雪人。然后我们又运来雪打雪仗。我对爸爸和妈妈说:“我们来比赛打雪仗,比赛规则是:三人分别拿雪,然后听见我说开始后向另外两人投雪,也可以躲避雪球。”

听我说完规则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开始吧!”

于是我们开始竞争起来。几局过后爸爸就败下了阵来。然后我和妈妈展开了决战,几局过后妈妈也败下阵来,“我赢了!”我兴奋地叫起来。

看完雪回家,我对妈妈说:“冬天的青城山真美呀!以后我还要到那里去看雪!”


都江堰的作文(7)

成都锦里是川西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我很荣幸在这次旅行中看到它的风采。

锦里两侧的建筑古色古香,很大气。周围竹林葱郁,路边鲜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清香。

因为是节日,锦里人潮水般涌入,几乎没有免费的地方。我妈开玩笑说:“人不会因为没地方就倒在这里!”为了防止迷路,我把家里人的衣角拉得紧紧的,就这样,我好几次都差点散了。锦里街两边做了很多大排档。我吃了好几种食物,基本上都是辣的。现在我来介绍三种最有特色的小吃:“龙旭糖”。卖家将糖浆放入美味的炸粉中,像拉面一样拉伸糖浆至细如龙须,然后拉成规则的小圆柱体,整齐地放入盒中。可以吃。感觉像是入口即化,口中留香,只是有点粘。“心痛果冻”,用豌豆做成的果冻切成条状,配以特殊的麻辣调料。吃的时候感觉这个果冻真的名副其实,很伤心。眼泪都出来了!名字怪怪的“三大枪”,是一种现实的制作方式。把煮好的汤圆丢进装满炸粉的大簸箕里,让上面盖着炸粉,像三个大元宵节一样,然后放入准备好的食材里,每个碗里三个汤圆,于是三炮得名。配料里放了很多红糖、芝麻、花生等东西,感觉很爽但不油腻。

金利有很多卖手工艺品的商店。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卖蚕丝被的小店,当场做的。一个穿着蓝白花的阿姨正在整理蚕茧。她只看到她把已经掏空了心的熟茧,用手放在手上吐丝,动作优美敏捷。店里的人熙熙攘攘,但她专心工作,连头都不抬。这真的意味着非同寻常的事情。

难怪金立会吸引这么多人。真的很好吃很好玩!


都江堰的作文(8)

你问我四季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春是贺知章笔下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是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是苓参笔下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我独爱春天。

春没有下那么炎热,没有秋的那么气爽,没有冬的白色海洋,但春有鸟语花香,百花齐放。都江堰的春天是唯美。春日的阳光照在花海上,称为花海的光照在人们灿烂的脸上,都江堰的三“遗”美景在春天浮出了水面。

2000年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城市。

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在春秋时期秦朝的将军白起命令修建的,在成都平原西泯江上,2000多年发挥灌溉的作用。

远近闻名的宝瓶口,起到节制水闸的作用,能起到控制水量,是玉垒山伸向岷江的一个开口,因此瓶口功能奇特,所以叫“宝瓶口”。

走过宝瓶口就来到了岷江分城两部分的地方,这里就是都江堰最重要的一个地方——鱼嘴。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浮在江中,像鱼的嘴,因此取名为“鱼嘴”。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

另一个水利工程——飞沙堰,在唐朝盛唐时期叫“侍郎堰”,后来一次次改名叫做飞沙堰,它具有泄放洪水和排沙子的功能。

四川大熊猫也是遗产,它不但是遗产,还是唯一哺乳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皮,厚厚的体型丰腴富态,头圆尾短,有大大的黑眼圈,黑白相间,体色不易被天敌发现,其他国家想借一只熊猫都很困难,我们要好好保护动物。

这就是我喜爱的都江堰春天。


都江堰的作文(9)

今天,我们来到都江堰市,参观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是秦国李冰父子率领数千名军民修建的。据说当年的山切断了岷江向东的水,造成岷江水源源不断的推乐山地区,造成乐山人民遭受水灾;然而,成都平原地区一滴水也没有。旱灾来了,皇帝也没办法。

李冰和儿子看到了,觉得不好意思,就开始导水。因为四川的山主要由钟乳石组成,所以这块石头具有易燃性的特点,李冰巧妙地利用了这个特点开始烧山。李冰冬天下山时,河水严寒,一起发生“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山砰的一声炸开了。这样,闽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两部分,内江流向成都平原,造福百姓;外江在汛期分洪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路上,我们沿着岷江往上走,水“猛扑”的声音,非常悦耳。来景区的时候,我和哥哥在露天喷泉池里玩了一场大戏。然后,我们又去了宝口口,才看到闽江的水气势逼人,可以和长江相比。然后,我们走到沙飞堰,这是二级分流的地方。而内江多余的水会在泄洪时排出,凤栖窝没排出的泥沙会排出,这样流入内江的水只含少量泥沙;我们的旅行是逆流而上的,所以我们最终来到了第一个分支,——余醉,它以其极其像鱼的地形而得名。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两部分,内江是当年李冰挖的,外江主要起到泄洪排沙的作用。在“凤栖窝”的过滤下,内江的沙子很少,然后沙子第二次通过沙飞堰排出,这样灌溉农田的水中只有一点点泥沙,这意味着水果和蔬菜会更健康,人们可以更安全地吃东西。总之,鱼嘴的特点是分洪46,排沙28。

如今成都平原人人靠它,灌溉农田,吃好……可以说像甘露,浇灌着成都人的生活。李冰的壮举代替了中国,他对世界说:“中国强大,伟大!


都江堰的作文(10)

在巴蜀大地上存在着许多辉煌灿烂的成就,它们的光芒闪耀让我们不得不想起古时人们为此做出的不懈努力。你看见那些建筑上的斑斑点点了吗,那就是他们曾经滴下的汗水。千古名古都江堰就是这些伟大作品的杰出代表。

进入都江堰的那一刻我就兴奋不已了:都江堰很大,人声、水声融合在一起,哗啦啦地,好像隐约还能能听见人们的赞叹声。一路上江风吹着,慢慢地我便走到了分水鱼嘴边,两侧的江水急急汇入一条更大的江流,江面广阔,好像一条巨大的腰带,系在成都平原的身上。分水鱼嘴像一条航船不断地向后退着,如此急速的水,就是我们从小喝到大的水,就是灌溉成都平原的水,就是养活了三千万成都平原的水。在如此宏大的景观面前,我震惊,我感叹,我热泪盈眶,我无语凝噎。

都江堰是李冰父子在前人鳌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的一项大型的水利工程。他分别是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我们坐上了观光车,一路风景优美,我们心满意足,除了喟叹还是喟叹。我们所到达的每一处都很神奇,看着路边的解说牌,我了解了不少它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还是成都平原上最美的点缀,它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那里。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观光车到站了,我们下车继续慢慢地走着,最终我们离开了都江堰,像孩子离开了家。都江堰,千古名留都江堰,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成都平原上都江堰不会被遗忘,而且永远不会被遗忘,它会一代又一代的,连绵不断地传承下去。


都江堰的作文(11)

今天,我们来到了都江堰市,游览举世闻名的浩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秦国李冰父子率成千上万的军民建成的。话说当年,群山层层把岷江东去之水截断,造成了源源不断的岷江水直逼乐山地区,使乐山民众遭受洪水之灾;而成都平原地带却终日期不见滴水,大旱降临,皇帝爱莫能助。

李冰父子见状,甚是于心不忍,于是开始导水。由于四川地带的山主要由钟乳石构成,这种石头一大特点就是易燃,李冰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开始烧山。李冰浇山时在冬天,江水冷得刺骨,高温的火和冰冷的水在一起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山“砰”的一声就炸开了。这样,岷江水被分成了两部分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向成都平原,造福于百姓;外江起到汛期分洪的主要作用。

一路上,我们顺着岷江水往上走,水声“哗哗”,十分悦耳。来到景区,我和弟弟在开放的喷泉池里大玩一通。然后,我们参观了宝瓶口,只见岷江之水气势汹汹,竟可与长江相媲美;接着,我们走到飞沙堰,这是二次分流处,泻洪时在内江多余的水会被排出的同时,在凤栖窝未排除的泥沙会被排出,使得流入内江的水只含有少量的泥沙;我们的游览是逆流而上,所以最后来到了第一个分流处——鱼嘴,因其地势极其像鱼而得名,它把岷江水分成两部分:内江,便是当年李冰开凿的,外江主要起泻洪、排沙作用。内江在“凤栖窝”的过滤下有极少的沙子再经过飞沙堰的二次排沙,使灌溉农田的水中只有一丁点的泥沙,这也就意味着瓜果将更加健康,老百姓食品吃得更加放心。总之,鱼嘴的特点是四六分洪,二八排沙。

今天,成都平原的百姓人人靠它,灌溉农田也好,饮食也好……可以说,它就像清甜的甘露,浇灌着成都百姓的生活。李冰这一壮举更替中国向世界说了一句:“中国是强大的,伟大的!


都江堰的作文(12)

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浅盘。任何一天街道,一条巷陌,一个季节都在记忆里留下了道道痕迹,而夏天就是其中一道最深的痕迹。

夏天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是紧张的、燥热的,而我的家乡——都江堰的夏季却是另一番景象。

都江堰四面环山,水系发达,空气湿润,但夏天一点都不闷热。太阳到了这里,仿佛要把大地考熔似的,毒辣辣地照耀着,树儿们便撑开巨大的绿伞,肩并肩连成一排和太阳作斗争。人们一个个都出来了,边泡着一杯“青山绿水”茶,边躲在树荫下乘凉。有下棋的、打牌的、边听收音机边打盹的,还有闲谈龙门阵的。孩子们则不然,这捉捉昆虫,那爬爬大树,欢笑声在原本安静的环境里碰撞,竟然引来了调皮的夏风——嘻嘻哈哈地笑着,嗖地一生就从人们的耳边跑过,让人们彻底地感受到了夏季的可爱。

余秋雨先生曾说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水对于夏季的都江堰是补课缺少的。340公里的岷江浩浩荡荡地奔涌而来,无数的水珠跳跃、撞击、重叠、飞溅,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水墨画。但过了飞沙堰,就立即被这里朴素的人民给征服了,温柔、驯良地奔向田野、树林和城镇: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最后组合成了一条条清澈透明的`小溪孩子们顽皮地跳入水中,洒水,嬉戏,仿佛和水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水加快了步伐,如丝带一般滑过双脚,清爽之极。一些大点的孩子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不停地用手抚摸那轻柔的水流,心中充满了欢乐;垂柳也争先恐后把自己的倩影留给这个夏天。而岷江,不仅灌溉了成都平原,还从岁月的深处缓缓而来,流向人们的心田……

在夏夜的都江堰,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走,喝夜啤酒去!”的确,在夜晚,夏季的都江堰最热闹,炒大虾、吃烤鱼、喝酒、唱歌、买小吃等等,都构成了都江堰的河边文化,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店里炒菜的锅铲摩擦声,河浪拍岸的击打声,混合形成了一曲夏夜交响曲;灯下的河,幽蓝深邃,灯间的人,欢乐祥和,灯上的天,璀璨夺目。走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个人的心间都埋藏着幸福。多么闲适的夏夜啊!

我的家乡都江堰是如此得迷人,那里的夏天时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都江堰的作文(13)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五一小长假,我们全家来到了闻名遐迩的都江堰,拜一拜那道神奇的生命之水。

虽然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但激动的心情丝毫未减退。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从后门爬山直接来到二王庙背后的观景台。

啊!这就是我们向往已久的都江堰。站在观景台俯瞰,都江堰的全貌尽收眼底。江水就像一条丝带,从远处“飘”来。爸爸用手机扫了景区二维码,我就可以边走边听讲解了。原来这是李冰父子在公元前256年,带领川西广大劳动人民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沿着观景台顺坡而下,远远望去,两座索桥宛如两道彩虹,横跨江面,好一派壮观的景象啊!两旁古木参天,树木苍翠,千姿百态。沿路直走就到了安澜索桥,只见江水湍流而下,索桥似乎成了一艘大船。走在桥上望着滔滔不绝的江水,气势磅礴的景象让人赞叹。

走过内江索桥,我们来到了金刚堤。金刚堤好像一条鲸鱼卧于江心,堤坝顶端形状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主要用于灌溉,外江主要用于排洪。

我们漫步在林荫夹道的金刚堤上,向飞沙堰走去。飞沙堰泄洪水、排沙石,将岷江水源源不断送往灌溉区。隔水观望都江堰的门户——宝瓶口,它是人工开凿的,形状像个瓶口,主要是引水供下游使用,同时与飞沙堰联合控制内江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三者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面对这样宏伟的引水工程,我不由思绪万千,仿佛看到来势凶猛的洪水被“离堆”迎头拦下,转向飞沙堰泄入外江,进入宝瓶口又被驯服流向四面八方。

看着都江堰,我心里默默地呼喊着:都江堰,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是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

我爱你,都江堰!


都江堰的作文(14)

大年二十九,爸爸带着我们一家人去了成都都江堰景区游玩。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俩建造的,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我对此景区向往已久了,今天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芳容。

早上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景区里面的离堆公园。里面景色美不胜收,古色古香的建筑被绿树环绕,旁边池塘清澈见底,一群色彩斑斓的鱼张着大嘴向我们游过来,列队欢迎我们西安来的游客。穿过一条鱼嘴喷泉的直道,我们来到了伏龙观前。只见两棵参天大树立于伏龙观前面,好像是两位卫兵在站岗把守。爬上四十二级台阶,我们就来到了伏龙观的面前,我们就来到了庄严肃穆的伏龙观大门前。进入伏龙观后,在高处我们可以远眺宝瓶口处的降水涛涛地向远处流去,还可以一览飞沙堰的壮丽景色。

我带着弟弟继续往前参观,走过了像一条鱼一样的金刚提,我们来到了鱼嘴。听导游讲,鱼嘴这块是最能体现李冰父子治水智慧的地方。鱼嘴的主要功能是分流,它把岷江一分为二,东侧为内江,西侧为外江。内江主要用来灌溉农田,外江用于排泄洪水。2000多年来,鱼嘴一直持续发挥着它的分流作用,造福了千秋百姓,这真是了不起的智慧结晶呀!

参观完鱼嘴,我们就来到了安澜索桥。安澜索桥总共四段,长度约200米,是用模板和绳索组成的'吊桥。我跟弟弟在上面蹦来蹦去的,桥也跟着晃来晃去的,吓得弟弟赶紧往爸爸怀里钻。游客们在上面都玩得很高兴,但是爸爸妈妈 提醒我们说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索桥上摇晃,出门游玩安全是第一位的。

过了安澜索桥,我们参观了秦堰楼和二王庙,这儿的建筑都非常有特色。秦堰楼总共五层,我们爬到了第四层,在这儿可以一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真是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呀。

参观完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后,我们都被里面的历史及景观震撼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着分流和排沙的功能,灌溉着成都的农田,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呀!


都江堰的作文(15)

有一次,我去了都江堰玩。

都江堰是古时候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这三大部分构成。

首先我们先来到了“宝瓶口进水口”,听说这是古人用火烧岩石,再用江水冷去的办法,把坚硬的山石软化,然后凿出来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飞沙堰溢洪道”,它看起来想鸟的翅膀,它有泄洪排沙的功能,所以在都江堰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鱼嘴分水堤”,它的外型就像一个鱼嘴,把珉江的水一分为二,分成了内江和外江。

最后通过了过江索桥,游玩了都江堰的其他景点,一路经过了城隍庙,二王庙等,玩了那么多景点,我们就回家了。


都江堰的作文(16)

清明来到都江堰,放眼望去,缀着点点翠绿的山峦向着天边延伸去,蜿蜒的岷江卷着淡淡的细沙从两岸的山间流过,都江堰则似一叶扁舟,静静地横卧在岷江的臂弯里。

正是在这里,战国的李冰父子历时数十年,留下了这震撼人心的“分水岭”。不论是都江堰这浩大水利工程的壮阔,还是李冰父子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国家的热忱,都令我敬畏不已。

一座小楼立在江边,红漆已是斑驳不堪。沿着狭窄又陡峭的楼梯上至三楼,一个巨大的窗子映入眼帘。我不禁想到,当时的蜀郡守李冰隔着这窗,望着滔滔江水流过,为中原人民干旱缺水、土地贫瘠而忧虑,又为自己对都江堰的建造还不能十拿九稳而叹息。

走过横跨江面的索桥,踏着脚下吱吱哑哑的木板,仿佛耳边响起了李冰父子引着百万余民众走过索桥的声音,民众们则接连扛着工具,一支支激昂的山歌从夹岸飘过……

终于来到都江堰“鱼嘴”最前面的平台上,如今它用坚实的水泥筑起,鹅卵石在水泥上错落有致地镶嵌着。可是彼时的人们又是如何修筑它们的呢?历史课上老师曾讲,人们在岸上把巨大的鹅卵石装进编好的竹笼,用小舟载着划到江心,再一起把这些竹笼一个个投至江底。他们也曾有过绝望,有的人甚至在这里被浪花吞噬,但这一切都不曾阻挡他们一步步前进,都江堰工程也最终落地。不知李冰若站在现在高大而又牢固的都江堰上,心中是否也同我一样汹涌澎湃?

青石板路的两旁,一座座刻满文字的石碑林立,一个个锈迹斑斑却还神情如生的雕像耸立,那路旁一串串大小脚印连起……无不喻示着历代君王、丞相为都江堰作出的不可比拟的功贡献。都江堰带来的不仅是纯净的水源,更是为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希望与憧憬。我竟走过了他们曾走过的小道,正如我们踏上他们踩下的道路,走向光明的未来。这里的一切都似一卷摊开的陈旧史册,向我讲述着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历史。而正是这一幕幕历史、一座座石碑、一个个雕像和那一串串脚印,让我不免心生无限的敬意!

别了,岷江的浪涛击打都江堰的声音还在我耳旁萦绕,却似乎更加清晰、坚定而有力。



都江堰的作文(17)

一大早,我们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当我们到达时,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雾蒙蒙,就像一位披着纱巾的少女。一进大门,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路的两边立着各个时期修建、维护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诸葛亮。走进陈列室,这里陈列着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并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走出陈列室,远远的就听见轰隆隆的水流声,顺着台阶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它是李冰带领广大民众用了8年时间,用火烧、水浇、人橇的办法,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开一个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从上游流下多余的水从这里分流,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从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个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经过一座桥,我们就到了“飞沙堰”,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现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头最大能达到一吨左右,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鱼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一样,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就变得平稳和缓慢了。到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览完了。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

看着这么壮观巨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全靠人们的双手建造,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下午,我恋恋不舍离开了都江堰,路上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为一个有着灿烂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

在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7月20日的早晨,我们一家满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震后的都江堰,那里让我感受到了地震对人们的危害有多么大,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有多么大,但这些都压不垮我们四川人民的。

我在车上看见好多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裂缝,甚至有些房子都倒塌了,变成了废墟,人们在忙着清理废墟,我还看见不少人还住在帐篷里,人们脸上少了很多笑容。我还听一位买面的老板说:“石油街那里震得惨不忍睹,当时房子得摇晃声、倒塌声,人们的呼救声、哭喊声、呻吟声……混成一片。”我可以想象地震当时的情形,我心里好难受,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生在成都的幸运。

不过还好的是都江堰古代水利遗址受到的影响还不是很大,还可以让游客领略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还有那里的灾民已经开始了生产自救,重建美好家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江堰又将变成一座美丽的最佳旅游城市。

您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