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坯(集锦5篇)
风中百合
2024-03-24 03:29:09
小学
其它

拉坯(1)

今天早上,天空万里无云,柔和的阳光映照在每一个同学的脸上,大家都笑得那样开心。八点五十分,我们六年级全体师生来到了盼望已久的“河头实践基地”。

参加完了“开营仪式”,我们班同学怀着满肚子的好奇和兴奋,来到了第一个活动的地点——拉坯活动室。

开始上课了。一位年轻英俊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先向我们介绍了陶瓷以及它的烧制过程,然后,他给我们讲解了拉坯的过程和难点要点,并将拉坯的器械展示给我们看。最后,老师将拉初坯的动作仔细地作了示范。接下来,该轮到我们动手了,我们一人一块领到了泥巴。我看着手里的这团软绵绵的泥巴,心想:要想把手里这团泥塑成精美的花盆坯子,谈何容易?我能做好吗?一边想着,我一边开始进入紧张的“搓泥”

这一步骤。这团不听话的泥巴在我手中翻滚着,可总是不愿意变成我想要的形状。我好不容易把这团泥巴揉成了圆柱体状,且水分均匀,好像是挺像老师所讲的那么回事了。但我一不小心,刚搓好的泥团被一屁股坐成了一张“武大郎烧饼”了。我只好“卷泥重来”。终于,第一步完成了,我领来了小盆和海绵,进入到更难的第二步——“拉坯”。我小心翼翼地开启了机器,转盘飞快地旋转起来。我找准了泥巴中心,双手一合,按老师教的方法准备把泥竖起来。很快,泥巴在转盘上竖起来了,变成了个标准的圆柱体。该在圆柱体上掏空了。我把手沾湿,用大拇指把泥巴狠狠地揿了下去,再慢慢拉薄,一个精巧坛子就展现在眼前。看着自己的作品,我十分满意,但心中却又犯难了:是不是还要继续修改?看到同学们都还在努力地忙活着,我这样草草收笔岂不是过于早了?我端详着我的杰作,又认真地修改了起来。谁知,这恰巧是画蛇添足之举,坛子的中心偏离,前功尽弃。唉!没法子,只好重新来过喽!经过我的再次精心制作,泥巴终于团结了起来,又变成了一只精美的坛子。为了美观,我还特意在花盆上加上了花边。该将它取下来了,这次我吃一堑长一智,果断地将坛子从转盘上取了下来。成功喽!我深深地吁了口气。

通过这一次制陶坯的亲身体验,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

就是无论做什么事,在关键的时刻,就一定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就跟过马路的时候,得要过快过的道理一样。

愿同学们都能吸取我的前车之鉴,别再故戏重演啦!


拉坯(2)

很多人家里都有陶罐、陶瓶,看着很不易做,对吧?不!虽说不是难得让人受不了,可是过程还是比较复杂。

要想把陶泥做成容器,就得先把陶泥做成圆柱体。我把陶泥放在电子转盘上,边用脚踩踏板,边用手轻轻把陶泥“拨”成柱型,旋转过程中,陶泥会被做成圆柱体。

接下来,要把陶泥柱子做成想要的高度。(想要)高一点,就把双手慢慢靠近;(想要)矮一点,就要把一只手放在圆柱顶端慢慢往下压。我想做个大肚子陶罐,就把右手放在柱顶上慢慢下压。压到了最高半尺、最宽半尺的时候我就把手放开了,这正是我想要的大小。

接着,我在想做瓶颈的地方,两只手各伸出一根手指,夹着泥慢慢靠拢,夹到了直径大约3厘米的时候将手指移开了。我又将手指放在矮柱底部,把底部压到了直径约5厘米。小罐的外形已经完成了。

我伸出一根手指,在瓶口中心位置压了个洞,又伸出几根手指慢慢把洞扩大,直到能多放几根手指。我把除大拇指外的手指全伸进去,把里面做成空心的,一个小泥罐完成了。

我将泥罐用木板拿上一张桌子,拿起一些泥装扮泥罐:鸟、树、梅花、“喜上眉梢”四个大字。完成!我喜滋滋地把装扮好的小罐放到讲台旁,就等着烤成型后上彩了。

我学会了做拉坯泥罐,开心不已。我明白了,做事要努力、细心,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最后会有收获的。


拉坯(3)

今天,我的心情就好像放飞的小鸟一样欢快,你猜我今天要干什么?没错,我是要去做拉坯呢!

什么是拉坯呢?我们每天用的碗盘等瓷器是由一堆泥转变的,而这转变的过程之一就是拉坯,我要为大家讲讲我做拉坯的亲身体验。

我们从文思出发,乘车去淮工陶艺实验基地。一路上自然是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到目的地了。

进入陶然吧后,引入眼帘的是各种陶器和专业设备,看得人眼花缭乱,制作好的成品令人爱不释手。老师极有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做拉坯的工序,并介绍了陶瓷的起源。大家都听得非常专注,恨不得立马就做一个试试。

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开始做准备工作,找位置、领瓷泥、打热水,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各自工作陆陆续续开始了。我先把瓷泥搓成羊头形,接着再把羊头搓成圆柱体,我来回搓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最后在老师的细心指引下,终于做成了。

我把搓好的瓷泥直接放到机器上,打开机器开关,机器便飞快旋转起来。我学着老师娴熟而熟练的动作,双手扶着瓷泥胳膊放到腿上做支点,找到瓷泥的中心把大拇指从中间按下去,另一只手扶瓷泥,我试图做个碗,做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做了一个小盘子。

时间飞快,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实践活动就结束了,大家还一直沉浸在拉坯的快乐中,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

如果有机会再来,我一定会自己独立做一个漂亮的碗。


拉坯(4)

今天是个大晴天,在景德镇的上空,太阳正用它火辣辣的阳光晒着大地。我们夏令营的孩子们要去学习拉坯。

老师告诉我们,拉坯是做瓷器正式开始的第一步,并且演示给我们看。先把专门做瓷器的高岭土(黏土)放在一个会旋转的平台上,然后接通电源,平台开始匀速旋转,右手用大拇指把泥块的中心压下去,左手轻轻护着泥块。比如说做碗,如果想让碗的口子大一些,只要用食指轻轻放在碗边往外压,随着平台的旋转,碗口就越来越大了。如果想让口子小,只要两只手抱住碗口轻轻向内压就行了。

我想做一个杯子,于是我把大拇指压在泥块上面,随着平台不停地旋转,口子越变越大,越变越深,光滑的坯体在我手中“溜”过,像泥鳅一样滑。我觉得杯子已经足够深了,便开始修理外形。这时我的手越来越干,我赶紧往手上洒了一些水。水可以让手变得湿润,帮助我们减少手和坯的摩擦力,但是水一旦放得太多,坯体就会软掉,甚至塌掉。我先把不平整的瓶口修平,然后拿起海绵吸干了杯底的水。等我的杯子全部完工了,变成一件出色的坯体后,老师要把我的坯取下来。先把平台速度放慢,老师用一根细细的绳子快速在平台上一刮,就切断了坯体和平台的连接,这样坯体就可以取下来了。

接着,我又做了好几个东西,有杯子、茶叶罐、花瓶和碗。做茶叶罐和做杯子基本相同,因为出来游学前爸爸叫妈妈买几个好看又实用的茶叶罐回来,但我想,我做的茶叶罐虽然不怎么精美,但爸爸一定更喜欢我亲手做的。

拉坯课结束了,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荡漾着喜悦的心情,充满了成就感。我们的作品要经过老师的精细修整、上釉、烧制,才能完成。我多期待看到我的成品啊!


拉坯(5)

什么是拉坯呢?我们每天用的碗盘等瓷器是由一堆泥转变的,而这转变的过程之一就是拉坯,我要为大家讲讲我做拉坯的亲身体验。

我们从文思出发,乘车去淮工陶艺实验基地。一路上自然是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到目的地了。

进入陶然吧后,引入眼帘的是各种陶器和专业设备,看得人眼花缭乱,制作好的成品令人爱不释手。老师极有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做拉坯的工序,并介绍了陶瓷的起源。大家都听得非常专注,恨不得立马就做一个试试。

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开始做准备工作,找位置、领瓷泥、打热水,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各自工作陆陆续续开始了。我先把瓷泥搓成羊头形,接着再把羊头搓成圆柱体,我来回搓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最后在老师的细心指引下,终于做成了。

我把搓好的瓷泥直接放到机器上,打开机器开关,机器便飞快旋转起来。我学着老师娴熟而熟练的动作,双手扶着瓷泥胳膊放到腿上做支点,找到瓷泥的中心把大拇指从中间按下去,另一只手扶瓷泥,我试图做个碗,做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做了一个小盘子。

时间飞快,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实践活动就结束了,大家还一直沉浸在拉坯的快乐中,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

如果有机会再来,我一定会自己独立做一个漂亮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