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想(汇集20篇)
情比纸薄
2023-11-10 02:46:50
高三
随笔

端午随想(1)

悠悠艾香,浓浓棕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今年的端午节,雨噼噼啪啪下了差不多一天,赛龙舟是指望不上了,粽子唱主题,成了节日最重要的仪式。

粽子有很多种,叉烧粽,玉米粽,蛋黄粽,豆沙粽……荤的素的`,咸的甜的应有尽有,我最喜欢包粽子了,提前几天,妈妈就把粽叶洗的干干净净,到端午节的那天拿出来直接用,糯米,红豆,花生等材料也是提前一天泡水里面的,这样包好的粽子熟起来快,也入味。包粽子开始了,我学妈妈先把粽叶卷成圆锥样的空,再往里面放上糯米和瘦肉,要放得不多不少,放多了包不住,放少了不好吃,放好后开始卷粽叶,把材料全部包住,然后再用一根一尺长的线把它捆起来,一圈,两圈……打个结,成功了。包粽子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记得刚开始学包粽子的时候,我手忙脚乱,折腾的额头都冒汗了,才包好一个可怜兮兮的粽子,小且难看,糯米还一个劲往外漏,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把它扔进了垃圾桶,后来,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包成功了一个,然后就越来越熟练。

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煮沸的水中,大火煮了一会儿,需文火慢煮两个小时,不一会儿,棕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厨房,馋的我不时揭开锅盖看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终于等到出锅了,妈妈先用筷子夹出来几个放到盘子里晾着,我往往等不及它冷却,就急不可待地开吃,真好吃,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粽子,不像衣服那么华丽,也不像豪车那么高贵,它十分平凡,毫无张扬之意,却撑起了一个隆重的节日。

吃着吃着,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邻居,一位默默行善的老人——王大爷,去年冬天,鹅毛大雪下了一夜,早上起床,我非常担心道路滑,会迟到。没想到我下来楼后,一条没被积雪覆盖的小路直通公交车站牌处,下雪的那几天,天天如此,我们这些学生,没有弄湿鞋,没有滑到,更没有迟到,后来才知道是王大爷每天早早起床扫雪,为此,他还被冻感冒了,我们几个小朋友用零花钱买了一些水果,去看望了王大爷。王大爷就像这粽子,悄悄地散发着幽香,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端午随想(2)

端午节可热闹了。家家户户包粽子。大人买来白糯米给米泡上一晚上。加入酱料和大肉就是好吃的大肉粽。加入红豆和红枣,就是香甜的豆沙粽。裹上碧绿的粽叶儿。放在锅里煮一晚,我到早上掀开盖。粽子的味道满堂香。啊!我最喜欢的豆沙粽出炉了。我咬上了一口真是又香又甜。你喜欢吃哪个呢?我问妈妈粽子代表什么?妈妈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啊。

阿姨送我了好多香袋。这味道和普通的香味不一样。我闻到了一股药味,妈妈说这是雄黄粉。可以驱虫辟邪。端午那天许多村里都有赛龙舟,好几艘龙船都在一条宽阔的大河里停泊着,上面坐着好多划船的选手。只听一声令下。选手们齐声喊着“嘿呦嘿呦”的节奏,所有龙舟一起向前划去。刹那间锣鼓声大作,水面搅起阵阵波澜。河岸边的观众齐声呐喊加油!加油!最终,3号龙舟先到达了,大家欢呼声不断,看的真带劲。端午节活动掀起了一阵高潮!

桃儿红,杏儿黄。粽子香,包五粮。这儿划舟,那儿划舟,龙舟下水喜洋洋。拨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端午随想(3)

篇一:端午节随想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篇二:端午节随想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随想(4)

今天是五月初五,中国人特有的节日——端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这个节日,全国各地的风俗亦同。

听爷爷说,相传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一生才华横溢而投报无门,他痛恨朝廷腐败无能,愤然投江自尽。人们怀念这位才子,惧怕他的尸体被鱼虫啄噬,遂投喷香的肉粽疏散鱼群的注意力。故事就是这样,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今年的端午节,我跟爷爷一起过,因为爸爸妈妈太忙,不能回来团聚。奶奶离开我们有很多年了。这些年来,爷爷和我相依为命,我们家并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却有滋有味。爷爷也因为有我这么个听话的孙子而自豪,逢人便讲。可是只要讲到我学习上的忙,他就无能为力了,还好爷爷的建议,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爷爷给我找了家教老师,以弥补我学习上的缺陷。

今天爷爷早早地买来了粽子、还准备了我根本就没有见过的东西——雄黄、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东说说,西问问,好像当年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好奇。爷爷没有因为我“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边整理这些东西,一边跟我说话。

只见爷爷用棉花棒从雄黄酒里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额头、手臂和脚背上,说是可以防蚊虫叮咬的;接着又讲雄黄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说是可以防止和驱逐蜈蚣、昆虫和蛇之类的害虫“入侵”。

听爷爷说起,端午节还是天气变化的分界岭,有古话说得好,“吃过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说,过了端午。天气会慢慢转暖,不再有冷空气空袭了,人们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学着爷爷的样子,把细线慢慢解开,褪去粽子的“外衣”后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里,先将早就不听话的鼻子往前凑了凑,好歹也先让鼻子“享受”下这天下无双的美味吧。一缕缕粽子的香味随即飘逸过来,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闭上眼睛,慢慢品位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记了旁边还有一位爷爷。

“快吃吧,亮亮!”我被爷爷的话语打断,这才睁开双眼,用筷子夹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来。“嘉兴肉粽,飘香万家”,一点不假,我吃的就是嘉兴肉粽。


端午随想(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来了,岳麓山脚下人群欢呼,粽香四溢,淡淡的温暖漫入心头。也许这小小的县城里,只有这里才能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沉睡的情绪被唤醒,来接纳新型场景,无论是缅怀悼念,或者是欢悦庆贺,我都会用异常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天,因为节日的习俗已在心里定格,这一天是个非凡的日子,这一天是对生命慰劳的'日子,那一丝丝所感触到的余热,也会成为内心刻骨铭心的记忆。

家家户户门头插上了杨柳,把门口点缀得分外起眼,街道上摆满了粽子,人们大包小包的拎着粽子,回去和家人团圆。小孩子的手腕上都系上了五彩线,快乐蹦跳着的节奏,激活了节日的情趣。所有所有的这一切,都飘着浓情蜜意。在这柳絮飞扬、绿意盎然的季节,人们的心情是极其易感的,每个人心里既有悲痛的一面,也有幸福的一面,悲痛是因为缅怀伟大诗人屈原,幸福的是,我们借着端午节的名誉,又站在了一个崇上的精神境界,通过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让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这是一个真正值得留香的日子。

从文学史上来讲,端午节是一个纪念屈原的日子,弘扬民族气节的时刻,借景生情,丰富了端午的内涵。对于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我从小记忆犹新,对他轰轰烈烈的生死决择,让我感慨万千,却被迫于时局的束缚之下,透不过呼吸,但让我惺惺相惜的却是一个游吟不止的灵魂,用自己的生命放出最后的呐喊,在这样的节日里,他和他的历史传奇铺天盖地。今天,他仍旧一身长衫,大义凛然的站在云端,活在世人心里。他的故事点染了人性最柔软的一面,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思索,我们又何惧岁月的风波。他的铮铮风骨早已留在世人心中,如今又被重复的刻印了一次。如果没有诗意的情怀,我们又怎会感受到端午节的特殊意义?如果不是那飞扬的诗章在心头激荡,在心底沉沉作响,我们的泪水一直堆积在心窝里,生活依旧缠绕着心灵不能顺畅,我们又怎会滋生新的希望?

节日,就像一个假期,抹去之前的种种纠结,让生命在另一个节点上重启,正因为有这些锁碎的仪式,才会一点点带动起心底的那点热气,正因为在乎这个日子,我们才会更加执着的守护着生命的热气。节日的心境应该是开怀尽兴的,唯有今天,那一幕惨烈的悲剧在心里的涌动不息,让我感受到了浓烈的乡情,从山谷里涓涓流来,让我懂得了付出与舍取,让我懂得了大爱,就算印在心里的是深深遗憾,对这种连光阴都磨擦不平棱角,唯有一种保全的方式,那便是让心中的感动,成就一个高贵的灵魂,成全一段千古佳话,留给世人眷眷绵绵的心理波纹,在起伏的情绪中去久久的怀念……

浮世渺渺,苍白得只剩物欲,历史文明的气息早就寥寥无几,幸好还有这样一个节日,提醒我们去回顾历史,触及心中的那块的圣地,我们便多得了几分深沉和感慨,便多了一片开阔的精神领土。我们一路匆匆走来,却没有来得及回味走过的人生,没来得及梳理那些错落的足迹,幸好还这样一个节日,能让我们去触摸传统中的那点芬芳和幽香,轻轻闭上眼睛,节日的节奏在远古时空中深沉的回响,这便是独具魅力的端午情思,盖去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端午随想(6)

端午节本来是一个热闹的日子,可是我们回到了老家,就不热闹了。

我在家除了上网就是挨骂。原因是因为我上网。我们家没有买粽叶,糯米,甚至蜜枣。所以,这个端午节实在是,恩,没意思。粽子是买的现成的,这里没有一点热闹的气氛,真讨厌。我每一回到老家就是打扫卫生,我真是受够了。

我家就是不一样在,没有欢聚一堂的感觉,没有粽子的`清香,没有关心的话,也没有吵闹的笑骂。

这个端午节,哼,我家可真是不一样。


端午随想(7)

我乘船伫立在江边,岸上,是一望无际的菖蒲。

少倾,他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的沿江边走边唱,那声音沙哑而又悲戚,倾诉着主人无尽的愤懑与惆怅……

那是他吗?

是那个操吴戈披犀甲,车错毂短兵接的他吗?是那个惟草木零落,恐美人迟暮的他吗?是那个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的他吗?他又为谁何苦沦落至此?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我问,他看着我,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说罢兀自摇头苦笑。

可我无法理解他,不知他的悲愤,亦不知他愁苦从何而来?他为何放弃那大夫之位,又为何将那“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的翩翩少年熬成垂垂老者?为了所谓真理?百姓?亦或者,为了楚国?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世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我问。他答道,声嘶力竭:“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我有些恍惚,只得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说罢,我便撑船离开了……

夕阳映照出了他茕茕孑立的身影,在暮色的掩映中分外凄凉。江水被微风吹皱,继而恢复平静。恰如我的心事被他掀起了波澜。

翌日,我听闻他投江自尽,心中像被重槌砸过——我奔向江边,只见人们将粽叶裹着糯米投入江中,又佩戴起香囊,划着船追赶他的身影……

我心中怅然,为他而扼腕叹息——他终不能在“旌蔽日兮敌若云”的战场上热血报国;也未能“既遵道而得路”。当国土被践踏,自己被贬谪,也只能空叹“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最终,他只能叹息世事浑浊,纵身一跃以全报国之志……

我不懂他的“矢志坚守”,可他却震撼了世人,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在两千年前最揪心的感动!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而今我明白了,屈子投江那一刻,就已经被升华成了“民族魂”,几千年岁月流逝,不变的是那盘中泛黄的粽叶,和那汨罗江滚滚流水。我也愿意包粽子,佩香囊,插艾草,来缅怀他,缅怀这位爱国的先驱者!

而今我也明白了,所谓的传统,不过是亘古未变的民族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端午随想(8)

端午时节,天山雾色,往事如烟,但儿时对端午的情感却依旧散发着别样的味道。

小时无知,并不知道这个带给小孩子快乐的节日,与一个悲愤投江的大诗人屈原有关,也不知道有吃粽子的习惯,大概是家穷包不起粽子的缘故吧,只知道端午节似乎是专门给小孩子设置的,比六一儿童节还好,虽然没放假,但有金蛋吃。那一天,家家户户用五味草和蛋草煮蛋,煮出来的蛋,外壳呈金黄色,像披上金灿灿的外衣,十分好看。家庭条件好的,还会买来五色的网兜把蛋装起来,让小孩子提着去上学。端午节还是女孩子的时装节呢。学校里的`女同学个个都会穿起漂亮且崭新的夏装,如冬天过年初一早穿新衣一样,十分惹眼。可惜,绝大多数男孩子就没那个福分,衣着依旧,一身土气。只有金灿灿的鸡蛋,让男生女生一样平等享受,幸福感陡升。有的人舍不得吃,但笑意会多挂在脸上好几天呢。对于大人们而言,过端午节,就是给小孩子煮金蛋,煮完了,节也算过完了,而后他们依旧面对黑土背朝天地忙着农活,与平常无两样。

对这个节日,还有一个难忘的印象,那就是上山采五味草的经历。老家位于壶公山下,读小学时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有一天,端午节前夕,我与一个同学相约到山里采五味草和蛋草。一大早,我俩就溜出家门往山上跑。远眺青山,云雾缭绕,却不知惊恐万状的事正紧随其后。从家里出来,不到半小时,我俩便爬到了邻近黄庄山的半山腰,然后各走一路,分头采草。山上五味草很多,蛋草却很稀少,找了老半天,也看不到蛋草的影子。就在全神贯注采草的时候,忽然,一团团浓雾如潮水般向我涌来,一下子把我包裹起来,蒙蒙雾气似乎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我身上从头到脚不断翻腾,时聚时散,一下子,我的头发全淋湿了,眼睛看不见前方。手一摸头,一串串水珠掉下来,真是挥发如雨。瞬间被雾重重包围的我有点吓呆了,站在原地脚不敢向前挪动一步,生怕不小心跌落深坑中。更可怕的是,那个时候,脑海中忽然闪现一种恐怖的画面:披头散发的鬼或山里的动物此时若跑出来,那我该往哪里跑。我赶紧喊同伴过来,却听不到同伴的回应,急得有点魂不附体。不知过了多久,我继续拼命地喊,才听到了同学的回应。于是,在层层叠叠的浓雾之中,我俩凭着声音的方向,慢慢地相互靠拢。同学说,他也被雾罩住了,路都不认得,看不到我,也在找我呢。人说雾里行走,如入仙境,腾云驾雾,宛如神仙,别有一番情趣。而我在雾中,却是吓出一身冷汗。

人若心里有鬼,再美丽的仙景际遇,也是无乐可言的。


端午随想(9)

落叶无声,风过留痕。在永恒的时光里,日子如流水一般飘浮在风里,我重拾记忆的碎片,拼接成美丽的云锦,编织成端午的彩线,晕染爱的光影!远远地海平线上升起一线微光,太阳红韵的面庞仿佛一个孩子最初面对世界的娇羞。清凉的海风无声的润了窗帘,清晨的雨雾还未散尽,母亲就在这个端午的早上轻踱到我的床边。

晨光熹微,倾洒在妈妈的身上,她轻轻地执起我的手,放在她软软的腿上。又从桌上拿起早已准备好的五彩绳,手指灵活的穿梭于那各色的细绳之间,仿佛蝴蝶在花丛中翩跹。红光蓝绿紫,五色彩绳拧成一流动的光影,细上缀着一颗灰褐色桃核,隐隐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妈妈一边抬起我的手,一边将拧好的五彩绳绕过我的手腕,在上面轻轻地打个结。她用中指挑着绳子,用食指和拇指捏着线头,往两边一使劲,绳结就更结实了!我眯缝着睡眼,发现母亲曾经光洁的额头如岁月小径,斫痕依稀。时光与辛劳在她眼角织上了细密的皱纹。

母亲将桃核移到我的手腕中间,端详着,一抹微笑就像清泉的波纹,从她嘴角的小漩涡里溢出,漾开……五彩绳绕过我粗粗的手腕那是母亲用爱圈起的藩篱。从蹒跚学步到走进校园而今的我早已高过母亲一头,我从顽劣的孩童长成了大小伙子,但母亲的慈爱不曾被岁月消磨,也没有被艰辛的生活蚕食,每年的端午,五彩线都会在黎明之际绕上我的手腕,不曾迟到,不曾缺席。

荏苒抹不掉尘封的记忆,断断续续;诗歌道不尽仲夏的美丽,章章节节。母亲是那挺立在风雨中的荷叶,用爱擎起我成长的空间。五彩线,缠绕手臂,萦绕心间,将爱绵延……


端午随想(10)

今天是端午节,我非常兴奋!

早上,妈妈带我去学包粽子。可是,到那里时,包粽子活动刚刚结束。不过这没有破坏我的兴致,我和妈妈配合,玩了个贴鼻子的游戏,我们玩得太棒了,得到了一个属于端午节的奖品——香囊。我还用赞美小丑手艺的方法,赢得了两个气球——小狗和爱心。

回家后,我们就把从活动现场领来的粽子煮了当中饭。饭后,从礼品袋里取出艾草挂在家门口,听说端午节挂艾草有辟邪作用,更好的是蚊子非常怕艾草的味道。因为有两个新香囊,我送了一个给别人,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才好。

这个端午节,我吃了粽子,挂了艾草,送了香囊,玩了游戏,只差赛龙舟就非常完美了!


端午随想(11)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这不,我们一家人带着外婆、舅舅、舅妈、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镇观看赛龙舟。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举办赛龙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镇。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赛龙舟改在了下午。爸爸见我对赛龙舟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介绍起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划手。有26个划手,1个舵手,2个鼓手,还有1个喊号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下午,我们走出客栈,来到了河边。河边的吊脚楼悬在岩石上。为了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家家户户的阳台顶上都挂着蓝布。我们走过了石桥,继续向前走去……

“哇!看到龙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龙舟的颜色各不相同:鲜艳的红、明亮的黄、黯淡黑和清爽的蓝。原来,龙舟的颜色是跟据四海龙王的颜色刷的漆来定的.。

我们刚一来到河边,划手们就出场了。喝,一个个都非常强壮。并且不同的龙舟上的人都穿着不同颜色的背心。“请参赛选手入座!”裁判员用扩音器叫道。划手们按照序号坐好位置。“123!出发!”

顿时,鼓声大作,观众的喊声和运动员的呼声汇成一遍,响彻云霄。参赛队员们用力把木桨向后划。紧接着,船慢慢地移动起来渐渐地,渐渐地,每条船都越来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一丝波纹。渐渐地,渐渐地红色的龙舟慢慢地超过了其它龙舟。黑色的龙舟显然是体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龙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红色龙舟遥遥领先,蓝色龙舟又追赶上来,两条龙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蓝色龙舟领先了。最后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蓝色龙舟赢了。蓝色龙舟的划手们下船后,都拥抱在一起,表示他们心中的喜悦。看完比赛,我念念不舍地离开了风景如画的中山古镇。

我觉得今年的端午节最好玩、最有趣。因为这一次的端午节让我领阅到了民俗风情。


端午随想(1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说说端午节吧。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认为是为了纪念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权威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重庆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早已踮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我在网上查了查,知道了我们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还有春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并且知道了这些节日的来历和纪念方式。我为我们悠久的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随想(13)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那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时间,来历,食物和习俗吗 假如你不知道的话,就听我讲讲吧!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吧,那就是粽子!可你知道粽子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吗 ?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你知道它含有几个角,几个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对,4角,4平面,6棱。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国王不予采纳。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投江自尽。人们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来,每年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格和爱国精神。


端午随想(14)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永流传。”

这是一首儿时奶奶教我唱的一首儿歌。那时的我还太小,并不理解那些复杂的习俗的意义,只记得天还未亮大人们便出了门,待我醒来后门前已挂了一些带有香气的草。

而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识,是我稍大一些,从爸爸在停电的夜晚,望着月亮,伴着虫鸣,讲述的童年往事中得到的。

在爸爸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和当时的我一样,是一个充满神秘与好奇又日日盼望的日子。每到那一天,家家户户齐聚在院子里,剥开一个粽子,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躺在老人的身边,聆听着声声蛙鸣。老人们摇着蒲扇,讲述着那个百听不厌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中国大地上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深爱着祖国的诗人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怀着家仇国恨,抱石跳入了汩罗江。这位诗人就是屈原。爱戴他的百姓为了不让鱼儿破坏屈原的躯体,纷纷将裹着糯米的竹叶投入江中,渐渐的就成为了今天端午吃的粽子……故事讲到这儿,老人们便会手指一颗明星,对孩子说:“看,那颗星星就是屈原。”孩子们便会随着手指,若有所思地望着无边的夜空。

现如今,又到了绿粽飘香的端午节,可又有几个孩子对端午节有所期盼呢?吃着香甜的粽子,能否品出那段故事呢?遥望星空,是否能隔着雾霾看到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呢?

当韩国人将端午节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网络上有多少“愤青”猛然起身,抨击韩国“不要脸”,将别人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但却没有一个人在自己身上寻找错误,自我反思:这些原本就属于我们的节日我们怎么过的?又还记得什么呢?

当你嘻嘻哈哈向朋友做恶作剧度过快乐的愚人节的时候,是否记得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呢?

当你在为挂满五颜六色的小礼物的圣诞树新增装饰的时候,是否记得再过几天就是春节呢?

我们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节日呢?

说到国庆节先想到的是七天的假期,却又有谁想想几十年前革命的胜利呢;

说到春节先想到的是香喷喷的饺子,却又有谁想想饺子包含的合家团圆呢;

说到端午节先想到的是多样的粽子,却又有谁想想屈原的满腔爱国豪情呢?

就像这样,我们对于自己的节日只记住了能使自己开心的事情,却忘记了它本身的意义。祖国的文化在慢慢流失,而一些人却在当“网络超人”,逞一时之豪气,却从不思考引起问题的原因。

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拔地而起,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寻觅到一条潺潺溪水环绕身边,睁眼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闭眼是淙淙水声交织着悦耳虫鸣的地方了。

是啊,时光的长河正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而端午节是否也在钢筋水泥间被挤压进这条长河中,越来越远,越来越淡呢?

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父辈们小时那种对端午节的期盼了。我们身处的已不是那个只有端午节才能吃粽子的年代了。只要想要,各种形状、馅料任你挑选。可即使是这样,粽子已无法勾起我们的食欲,取而代之的是麦当劳、肯德基等洋食品。只要想听,各民族、各语言的歌曲任你听,可即使再美妙,也无法找回儿时奶奶教我儿歌的乐趣了。

如果,我们再不试图挽回,恐怕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传统节日。随之而去的还有我们的快乐、向往与追求。你可曾知道,我们正在闪烁的霓虹灯中迷失方向!


端午随想(15)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随想(16)

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是在写作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等,来表达一定的中心的一种文体形式。优秀的记叙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随想_初中记叙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随想(17)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认为是为了纪念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权威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重庆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早已踮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我在网上查了查,知道了我们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还有春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并且知道了这些节日的来历和纪念方式。我为我们悠久的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随想作文【二】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随想(18)

粽子有很多种,叉烧粽,玉米粽,蛋黄粽,豆沙粽……荤的素的,咸的甜的应有尽有,我最喜欢包粽子了,提前几天,妈妈就把粽叶洗的干干净净,到端午节的那天拿出来直接用,糯米,红豆,花生等材料也是提前一天泡水里面的,这样包好的粽子熟起来快,也入味。包粽子开始了,我学妈妈先把粽叶卷成圆锥样的空,再往里面放上糯米和瘦肉,要放得不多不少,放多了包不住,放少了不好吃,放好后开始卷粽叶,把材料全部包住,然后再用一根一尺长的线把它捆起来,一圈,两圈……打个结,成功了。包粽子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记得刚开始学包粽子的时候,我手忙脚乱,折腾的额头都冒汗了,才包好一个可怜兮兮的粽子,小且难看,糯米还一个劲往外漏,我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把它扔进了垃圾桶,后来,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包成功了一个,然后就越来越熟练。

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煮沸的水中,大火煮了一会儿,需文火慢煮两个小时,不一会儿,棕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厨房,馋的我不时揭开锅盖看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终于等到出锅了,妈妈先用筷子夹出来几个放到盘子里晾着,我往往等不及它冷却,就急不可待地开吃,真好吃,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粽子,不像衣服那么华丽,也不像豪车那么高贵,它十分平凡,毫无张扬之意,却撑起了一个隆重的节日。

吃着吃着,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邻居,一位默默行善的老人——王大爷,去年冬天,鹅毛大雪下了一夜,早上起床,我非常担心道路滑,会迟到。没想到我下来楼后,一条没被积雪覆盖的小路直通公交车站牌处,下雪的那几天,天天如此,我们这些学生,没有弄湿鞋,没有滑到,更没有迟到,后来才知道是王大爷每天早早起床扫雪,为此,他还被冻感冒了,我们几个小朋友用零花钱买了一些水果,去看望了王大爷。王大爷就像这粽子,悄悄地散发着幽香,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端午随想(19)

奶奶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有人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也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的。总之,类似的说法五花八门,但最具有说服力的是纪念屈原。

爷爷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渔夫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百姓为了不让鱼虾等啃食屈原的尸体,就把蒸好的米团丢入水中,一位老医师把雄黄酒倒入汨罗江,说药晕蛟龙鱼兽,不让它们吞食屈原的尸体。

妈妈说,端午节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了,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中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把这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爸爸带我去看龙舟赛。观看场地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我和爸爸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水上的龙舟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有的张牙舞爪,有的仰天怒吼,有的直冲云霄……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不但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还可以向屈原致敬。我也要像屈原那样,好好学习、奋发图强、永不懈怠,为祖国作出巨大的贡献!


端午随想(20)

随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过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被后人所纪念,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宁波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们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我们的节日》一书,还为我们介绍了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建党节,建军节,七夕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等节日的和活动方式,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气氛中领略了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节日,对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印象,更让我们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指导老师:戴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