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贫困为话题(优选5篇)
你曾是少年
2024-03-21 07:25:03
其它
话题

以贫困为话题(1)

人生是一种攀登的历程,需要昂首阔步的信心,还要有低下头,弯起腰,做好攀登的韧劲,只有这样自己的人生才能走出一片光明的坦途!人生又是一种尝试,不要轻易的服输,不要说“我不行”,而要坚定的说我行!没有挫折的人生其实并不完美,只有真正尝试到了失败的痛,才能彻底领悟到成功的甜,才有了酸甜苦辣的交汇,人生才会更深刻,更有意义,更值得回味。

我是一个从平凡的乡村走出来的孩子,父母亲都不是文化人,也就只能干力气活把我和妹妹供着上学。可凭着家里的几亩田和这些力气活赚的那几个钱是无法供我们姐妹上学的,父母一再坚持要送我们上大学!他们一遍又一遍对我们说,就是拼尽全力也要让我们完成大学学业,可我们姐妹俩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是那么容易挣得的,尤其是对于他们——年近半百的父母来说更是天文数字!但是,他们毅然决然的接受了这份重担!

踏进大学校园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在这里,我要做个坚强的人,不要让家里的父母操心,时刻谨记父母为我所做的牺牲!

的是,我获得了国家三等助学金,它像一阵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给我带来了言之不尽的鼓励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爱心的受益者也必然会成为爱心传递者。

目前我虽承受着贫困,但我明白出生的家境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富足的家庭,衣食无忧,然而现实不是这样绝对如人所愿,每个人甚至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我虽贫困,但我明白贫穷并不是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我来!奋斗,我行!其实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所以——坚定信念,才是开创理想的顶点。

在茫茫人海中,我相信天道酬勤总能做到那些想做的事情,自强不息总能活出自我。只要心够坚定,意够坚决,又何惧天高地阔?


以贫困为话题(2)

贫困分两种,一种是物质贫困,另一种是精神贫困。同样是贫困,一种表现为物质短缺,生活无着落;另一种表现为精神匮乏,生活无动力。

上个月,我们以“援助”的名义去了国家级贫困县,昆明市附近的寻甸县塘子乡塘子中学。这是一所建在山上的中学,一所满院菊香的中学。

我们给他们带去了书和文具,他们用山里人特有的质朴来欢迎我们。他们黝黑的脸上充满了笑容,那笑容比满院盛开的菊花还灿烂。

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他们的教室没有洁白如雪的墙壁,也没有明亮的电灯,有的只是布满裂痕、年久月深、发白的黑板,印着“贫义工程”字样的桌椅破烂不堪。而我们的教室是何等的宽敞明亮,我们也用不着十几个人同宿一间二十来平方米的屋子。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还能安心坚持学习?不像我们,生活、学习条件那么好,还满心杂念、满身铜臭,不好好学习,早已迷失了自我。相比之下,差距何其显着,有天壤之别。

我们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虽然一直在下意识地掩饰城里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但还是流露出一些自以为是。我们凭什么骄傲?我们花的每一分钱,穿的每一根丝,没有一件是自己的辛勤所得。而同样年幼的他们,却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学习之余还要辛勤劳作,填补家用。

我无语。却在怀疑我们此行的目的,所为何来?这究竟是谁在援助谁,谁更应该接受援助?我们的精神世界如此贫瘠,难道不应该成为帮扶对象,也接受一点精神援助吗?

总之,我们是比他们富裕,但没有他们生活得那么充实。


以贫困为话题(3)

在我国山区里,有许多许多的儿童因为家庭经济收入很少上不了学,有的上学后又失学了。

我们从网上看到贫困地区那儿的儿童十分可怜,有的在炎炎烈日下种地,有的在崎岖山路上背柴。有的虽然在读书,但那儿的学校也只有两栋破破烂烂的旧木房,十几个学生。他们的学校雨天漏水,冬天很冷,夏天很热,没有电,没有灯。从图片上看,小学生的手十分干燥,而且非常脏,上面还有小黑点儿。那里的小朋友冬天还穿着我们夏天捐过去的凉鞋。

姑妈看了以后,第二天就帮助了两个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岔河社区的小女生。一个叫杨学花,她今年11岁。按年龄来说应该上四年级了,可是她的妈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她爸爸种3亩地的收入撑着,年人均收入才300元左右。而且还有姐姐和妹妹。她姐姐也要上学,钱不够,所以才上一年级。另一个叫罗丽,今年10岁,读二年级。她有一个弟弟。爸爸妈妈每天种田,家庭经济情况仍然极为困难,年人均收入在320元左右。

她们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衣旧鞋,有的还是其他地区捐赠的。而我们是大鱼大肉还嫌不好,吃不下饭。她们的生活比起我们来真是天壤之别了。爸爸妈妈决定,按宁蒗县慈善机构的要求,小学每人每学期捐150元;上中学时,每人每学期捐250元;上大学时一次性3000元。解决她们的读书费用。

我想,我们这里的儿童,只要少吃一餐肯德基,少去一回麦当劳,少买一件新衣服,就能多帮助一个贫困儿童不失学。


以贫困为话题(4)

听,细细地听,用心去听,是小城发出贫困地呐喊。——题记

我回到了我的故乡——这个贫困的小城,小城的人们匆匆地奔赴在家与工作之间,根本没有闲情去享受一下生活——听听音乐,或是去郊游。对这些人来说,唯一的享受便是今天发工资、明天发奖金。所有人的生活全部被金钱充斥了,“有钱能使鬼推磨” 是这里人们推崇的至理名言。

人们都挤破了头想迈出这条贫困的门槛,为此,他们都像头牛一样,辛苦地工作,不分昼夜,不知疲倦,与牛不同的一点,他们是为了自己,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他们开始不择手段,终于,向地下伸出了魔爪,他们疯狂地开采地下资源……

结果是,他们发财了,他们在这里乱采乱挖,小城的煤窑越来越多,红的、黑的,这里的土地却变得满目疮痍、遍体鳞伤,小城变成了灰色,于是有些人们开始富起来,他们靠私自开采地下资源发财,发了财的人们走出了小城,去了北京、天津,越来越多的人的脱贫致富却是把贫困埋在小城的深处,那些出不了小城的人努力的挣扎着,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地下资源越来越少,小城的人们一次一次挣扎在温饱线上。领导都是满怀信心地来,叹息着走,小城看着它的资源越来越少,小城越来越贫穷……

听小城在呐喊,一声一声心碎地呐喊,一声声啼血地呐喊,救救小城,究竟,有没有人听到。


以贫困为话题(5)

世人都会明目张胆的高喊“人穷志不穷”的口号,但是真正能做到坚守原则的人却寥寥无几,相反,为了生存、为了利益、为了私心,他们总是会放任自己同流合污、随波逐流、自甘堕落、自我沉沦,这样的选择让人觉得心寒和心凉。但是亲爱的朋友啊,我就是相信你可以选择当一个君子,因为正义需要你的一份力量,人间需要你的一份心力。

而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个不失善良、不失志气、不失尊严的流浪汉,尽管他做着人们眼中最卑微、最低等、最可怜、最不屑的职业,但是谁也无法企及他高贵、自傲、自尊、自强的灵魂,因为在他高大的人格和灵魂面前,就连代表正义的警察都在一瞬间失去了颜色。

这个流浪汉捡到一个钱包之后就立刻送到警局去了,当工作人员问他钱包里有什么的时候,他说自己不太清楚,因为他只看到里面有一些现金,他这样至纯至善、至诚至热的模样让警察不由得语塞。警察检查过钱包后发现里面有2000元的现金、一个身份证和两张银行卡,于是他就替失主像流浪汉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和衷心的感激,不过当他得知眼前可爱的人已经挨饿受冻两天之后就忍不住红了眼眶,于是赶紧给可怜的男子准备了一顿午餐。

虽然餐食很简单,但是流浪汉很是感激和开心,于是他道谢之后就大快朵颐起来,可是不管怎么饥饿,他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和涵养,他吃的规规矩矩、礼礼貌貌不说,他还知足的不肯再要其他的好意和善意,他这样自强不息、自我敬重的素质和品德让人觉得自愧不如、自惭形秽。

倔强、好强、善良、高傲的流浪汉默默地退场了,但是他伟岸、挺拔、高傲的背影却永远定格在了世人眼中。是啊,这个平凡的人教会了人们一个不平凡的道理,从他身上所有人都能看到真正的“人穷志不穷”,因此他值得所有的赞美和表扬。

那么你愿意想这样的人学习吗?如果贫穷还没有压弯你的脊梁、没有击垮你的底线、没有摧毁你的梦想、没有磨灭你的道德、没有泯灭你的人性、没有隔绝你的善良、没有污染你的心灵、没有亵渎你的灵魂,那么恭喜你,你还是一个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坦坦荡荡、磊磊落落、正正直直的人。如果曾经你也因为一些挫折和艰难迷失过,那么这一刻我希望你可以真正懂得放下,然后从头再来,做一个有志气、有原则、有坚守的翩翩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