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的作文(精选15篇)
旧人不归
2024-05-02 02:41:52
其它
其它

兰州的作文(1)

以前,我不知道吃过多少回牛肉拉面。今天,我又以作文为借口,又品尝了一回那令人回味无穷、百吃不厌的牛肉拉面。

兰州牛肉拉面是我们这儿的风味小吃。牛肉拉面不仅味道好,看相也好。米黄色的面条浸在褐色的汤里,一片片闪着小亮点的红烧牛肉伴着绿油油、散发着清香的香菜,黄色的榨菜散落其间,着实令人垂涎三尺。

面条的做法比较复杂:先用小刀在一块大面团上切下一部分,把面团使劲压成扁扁的椭圆形,往上面浇一些色拉油,下面就是精彩的时刻了:师傅用双手各捏住面团两边,使劲甩,把面条对折,(面条)带着一种惯性,自然地旋成里麻花形,如此反复多次,就会变成细细的面条了。再用刀把两端切掉一些,放进锅里煮。将煮熟的面条捞进碗里,再用漏勺舀出半勺的牛肉。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师傅面对7、8种调料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用勺子在每个佐料上如蜻蜓点水般的碰一下。眨眼间,一碗香飘十里、色、香、味俱全的牛肉拉面就做好了。

吃牛肉拉面时,我喜欢用筷子夹起一片牛肉和十几根面条,一起放入嘴里,慢慢地品味。品味那然外筋的面条;品味那嚼劲十足的牛肉;品味那充满浓香的卤汁。吃到满嘴是油才依依不舍、意犹未尽的离开。

朋友,你是不是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那就赶紧来这儿尝尝吧!


兰州的作文(2)

牛肉面俗称“牛肉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

随食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面条,喜食圆面条的,可以选择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选择大宽、宽、韭叶3种款式;想吃出个棱角分明的,拉面师傅会为你拉一碗特别的“荞麦楞”。拉面是一手绝活,一个面节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

观看拉面好像是欣赏杂技表演,拉到最后时的“一拉一闪”又仿佛是舞蹈演员在挥舞着彩带。牛肉拉面的优劣取决于清汤。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熬汤时常选用草原上出产的肥嫩牦牛肉或黄牛肉,加大块牛头骨和腿骨,再按比例加入牛肝汤和鸡汤,在特大罐形铁锅内熬成即可,则肉汤气香味浓,清亮澄澈。

食用时只选用清汤,加入清煮萝卜片和调味料。煮熟的拉面浇上萝卜清汤,佐以牛肉丁(或片)、香菜和蒜苗,调入红亮的辣椒油即可食用。兰州清汤牛肉面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即牛肉汤色清气香;萝卜片洁白纯净;辣椒油鲜红漂浮;香菜、蒜苗新鲜翠绿;面条则柔滑透黄。兰州人似乎对醋特别偏爱,端来一碗面,先操起大腹醋壶。调入一股香醋,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吃出牛肉面的酸辣清香。吃牛肉面往往要超出平常的食量,一碗面直吃得发梢冒汗,还要将酸辣的清汤喝个精光。如此美味,实在不忍浪费。不过,忌食酸辣的食客恐怕难以品尝到牛肉面的酸辣清香。


兰州的作文(3)

兰州拉面是兰州最著名的美食之一。清朝时,有人赞美它“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从这诗中便可以看出兰州拉面的独特魅力。

星期六晚上,妈妈有事不会来做饭,我便来到一家兰州拉面店。只见一个叔叔将揉好的面团放在一个铁板上,用双手面团两端,拾起它用力在铁板上摔打,发出“啪啪”的声音,像炸弹爆炸一样,震耳欲聋。那个叔叔将面团拉长后,两端对折,继续摔打,如此反复几次后,他将拉好的面团洒上清油,随后便开始做面条了,只见那个叔叔面团两端,手臂均匀用力,迅速地拉长,然后两头对折,两头放在一只手的指缝里,另一只手钩住另一端,手心朝上翻,面条成了绞索状,那个叔叔又把一端套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继续拉长面条。不知不觉,一根面条在我的面前变成了两根,两根变成了四根,四根变成了八根,八根变成了十六根……越来越多,数也数不清了。

这时,那个叔叔又把拉好的面条快速地扔进汤锅中,这一根根面条,活像一条条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过了一会,那个叔叔将面条捞出,放在调制好的汤汁中,撒上香菜,加上牛肉,一碗兰州拉面就做成了。我迫不急待地尝了一口,发现好烫,便深吸了一口气,浓浓的香味沁人心脾,令我垂涎欲滴。我的眼睛盯着那面,只见那面堆在碗中央,牛肉盖在上面,好似一座小山周围的香菜宛若一片树林,那汤汁好似一汪碧水,刚从山上泻下来。这碗面好似一幅山水画,好看极了。我看着那拉面终于忍不住了,便舀上一勺辣酱,放在碗中搅拌均匀,然后急切地吃上一口,光亮透滑的面条从我的齿间穿过,麻辣滚烫,牛肉“刺”得舌头直发麻,鲜绿的香菜又激起一股清爽的感觉,我觉得我的心仿佛在燃烧,血在沸腾是的。吃完几口,我觉得爽翻了,便一口气吃了个底找天,一滴汤汁都不剩。

兰州拉面可是天上少有、地上绝无的美食。你们一定要尝一尝。


兰州的作文(4)

面条起源于中国,几千年来,在劳动人民不断丰富创造之下,形成了悠久的面条饮食文化。它既可以奉为正餐,也可以当作快餐。面的种类同样十分繁多:苏州的阳春面,重庆的小面,四川的担担面……而今,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还属中国十大面条之首的兰州拉面。

已是深秋时节,秋网萧瑟,金叶遍地,如果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那是最惬意不过的事了。随意走进一家面馆,食客高朋满座,生意兴隆火爆。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后厨师傅制面的完整过程。

雪白的面团铺在案板上,师傅先是双手各执一端,用力在案板上反复摔打,直至面团松软。然后手上沾少许面粉将面条均匀搓成长条。接下来是考验师傅臂力的时候了,看似松软的面团富有韧性,非一般人可以拉开。当面团被拉成长条时,一只手同时抓住面条两端,另一只手的手指伸入面条弯曲的中间,把面折叠后再拉长。如上述,这样的步骤被称作“一扣”,不同的拉面根据工艺不同、扣数不同。最后,拉面师傅还会即兴表演甩面绝技,几十根面条被放在两只手中,变出了千姿万态的花样。时而如气势磅礴的瀑布飞流直下,时而如灵活凶猛的银蛇上下飞舞,时而又好似一条神龙盘旋翱翔。然后,就可以下锅了。

没等多久,手脚麻利的师傅将面端上了桌。嗬,还真是传说中的“一清二白三红四黄五绿”,汤色澄清,白嫩的面条与红艳的辣油形成鲜明的对比,黄色的雪菜与绿色的葱花相映成趣,汤面上还飘着几片薄如蝉翼的牛肉,整碗面香气逼人。

挑起面送入口中,吸收了汤汁精华的面条滑入食道,温暖了每一寸肠胃。牛肉,自然要与雪菜同吃,粗犷的原始风味让人联想起广阔无垠的西北大草原,月夜苍穹下的牛肉烧烤。精制的酸菜,仿佛让我们走进蒙蒙细雨中的江南小院,豪放的气概和雅致的格局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两种味道虽然天差地别,但因为面条的撮合,简直是天衣无缝。

面汤在最后,那是压轴的味道。所有食材的味道都汇聚于此,浓郁而不厚腻,鲜香而不过咸。一口喝下去,正是极致享受。

面,是一切美味的开始,又是一切美味的根源。在这个转瞬即逝的娑婆世界中,一碗拉面似乎是人最后的奢侈。


兰州的作文(5)

有戏言传说:“兰州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兰州拉面。”虽说是戏言,但此言非虚,兰州拉面的确是兰州的一块招牌。像兰州这样既无秀丽山水,又无名胜古迹的城市,想吸引外人的确需要一块招牌,而兰州拉面就是这样一块招牌。

在兰州大街小巷的餐馆里,特色小吃数不胜数,但若无兰州拉面,那就算不上是一家合格的餐馆。兰州人汁拉面可谓情有独钟。在兰州,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拉面,才两三块钱,真是物美价廉。那些做得好的餐馆,啥时候去都人满为患,这非但未使兰州人望而却步,反而使之食欲大增,在餐馆门口排起了长蛇阵。管他有无座位,来一碗再说。只听见不时从厨房里传来店小二的吹喝声:“热腾的牛肉拉面来了,毛细的(面粗细的等级),请问是谁的?”“我的,我的。”热腾腾的拉面上漂着一层辣油,可是人们还是拿起勺子拼命地往碗里放辣椒酱,拌一拌,便呼拉呼拉地吃了起来。吃起拉面,人就有些狂,似乎一嗅到拉面的味儿,这人就仿佛如黄土高原一般粗犷豪放,这放辣椒也就没了量,吃得鼻涕眼泪啼溜啼溜的,一身汗流下来,那滋味可真是爽途了。当你走出面馆被凉风一吹,又不禁留恋那浓浓的拉面味。这面真叫人上瘫,吃了上顿就想下顿。

这拉面好吃,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兰州有句俗语:“下岗工人满地走,拉面师傅还不够。”一个好的拉面师傅要经过多年学艺,功夫才到家。在深圳,没有一个(我见到的)拉面师傅比得上兰州本地的。好的师傅能将面拉得如牛毛一般细,且富有弹性,吃起来还特爽口。一个拉面师傅手上功夫可不得了,光是揉面就需要许多技巧,如面与水要适量,和面的时间要恰到好处,还要放一种叫“硼灰”(兰州话)的碱等等,这其中的学问真不少。

吃拉面不但是一种味觉享受,还是一种视觉享受。看拉面师傅拉面,真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拉面师傅用娴熟的手法,拿着一大论面团渐拉渐长,那面如游龙在空中狂舞,不时溅起一阵白雾,有时还伴随几声“雷鸣”。于是,这面就汲取天地(黄土地)之精髓,希望多欣赏一会儿这样的奇观。几声霹雳让人得到了心灵的震撼,这声音真神了!

我别离那厚重的黄土地虽已有几年,可那细长细长的拉面却一直牵引着、渗透着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黄土地上的人们,用妙趣横生的拉面充实着自己单调的生活。也许什么时候你来到黄土地,会惊讶地发现:这厚重的黄土地竟被这拉面的敲打声震得轰隆隆直摇,兰州的上空不时出现“龙飞凤舞”的画面。


兰州的作文(6)

我多想去兰州吃拉面,因为爷爷奶奶在兰州。以前每一年妈妈都会带我去兰州,爷爷奶奶经常还带我去吃兰州拉面。

我清晰地记得爷爷奶奶带我和小姑还有妈妈进一家比较有名的兰州拉面馆,爷爷在跟店员点餐:“给我来一碗二细的,不要辣子,一碗韭叶子,要辣子的,再一碗二宽,不要辣子的,还有一碗二宽,要辣子的。”店员手指不停地敲打收款机器,并计算着价格。爷爷回到座位后,我疑惑地问爷爷:“爷爷,爷爷,你点的是什么拉面啊?”爷爷笑笑地抚摸着我的头说:“我点的是兰州拉面啊,拉面有分粗细的,比如圆面条:粗、二细、三细、细、毛细,扁面条:大宽、二宽、韭叶子。”

店员叫到了我们的号,爷爷跟妈妈去端我爱吃的拉面了,爷爷一边吃着一边又给我讲:“之所以兰州拉面可以称“中华第一面”,因为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我挠挠头问:“那又是什么?”爷爷笑了笑说:“一清就是清汤啦,二白就是水萝卜,三红就是一勺辣椒两勺油,四绿就是香菜和蒜苗,五黄就是面啦。”我惊讶的表情把爷爷奶奶跟小姑和妈妈逗笑了。

自从我上小学后就离开了那个以拉面著称的城市,至今还没有回过兰州了。我多么想念兰州拉面啊,更想念爷爷!


兰州的作文(7)

忽然想起,很久没有吃到“兰州拉面”了。

我一直是“兰州拉面”忠实粉丝,为了解解馋,为了重温那丝丝香浓的味道,于是,我乘着这吃晚饭的空档来到了那一家好久没有踏进去的店门。

还是原来的那条路,两边的梧桐树已是枝繁叶茂,夏日的阳光从枝叶的罅隙间洒下斑驳的光影。耳机里还是播着那首老歌,舒缓悠扬。走进了面馆,店里的布置一如从前,依旧是那么的熟悉那么温馨。我找到以前坐的那个老位置,依旧点了一碗以前每次都吃的牛肉面。店里的兰州老板娘还是盘着头发,戴着面纱,用带着异国风情的口音,朝门口那几个年轻力壮的拉面小伙喊着菜单。好久没来这里了,但是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变,钟还是挂在原来的地方,单调地嘀嗒着,空调上还是摆着两只牦牛玩偶,逗人喜欢。筷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绿色,干干净净。碗还是原来一般大,敞开着大嘴。门口的大面锅里还是冒着腾腾热气,泛起阵阵面香。拉面的师傅还是带着可爱的小白帽,卖力地拉着长长的面条。

转过身子,摘下耳机,开始欣赏拉面师傅的那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只见师傅卖力地掰下一大块面团,抹上一些油,用力地在桌上响亮地拍了几下子,便开始拉伸这团面。只见他两手张开一抖,就把那一团面给拉开了。然后,他把那拉开的面条对折、拎起,又在桌上狠狠一拍,一粒粒面粉随着响亮的声音扬起,飘成一团面雾,将师傅包裹了起来,在面雾中,师傅继续拉伸那一团面,然后对折,面条的数量在一次次拉伸、对折中不断地倍增,面条就魔术般地变得越来越细,丝丝如线。师傅好似一个在打太极的武林高手,面粉的雾气随着他的动作不停地在震荡,好像气场一般保护着他。就在最后几声啪啪声入耳之后,面条也拉伸完毕,一团面转眼便成了一丝丝细细的面条,最后,师傅像大师一般收回功力,面粉的颗粒飘落回至桌上。师傅伸手把面放进门口的面锅里。拿出那双长长的筷子,在大锅里随意地搅动几下,丝丝面条在筷子的拨弄下,像鱼儿一样快乐游弋着,香气阵阵地飘来,让人迷醉,诱引着食客的味蕾。

回过头看着店里其他吃面的客人,他们一个个都埋着头,筷子不停地往嘴里夹面,传来“哧溜哧溜”的交响。有的吃得满头大汗,但还是不忘往嘴里送面;有的则拿出手机对着面条就是一阵猛拍,然后迫不及待地和微信分享,勾引好友的胃口;有的吃完了面,还要捧起碗,津津有味地把汤喝个精光;还有的像我一样焦急地等待着,吮吸着空气中面香,还有孜然和牛肉的香气,盼望能早一点上一碗面,好让我大快朵颐。

我的面在千等万唤中终于出锅了,浇上一大瓢浓香的汤汁,撒上一撮绿绿的葱花,放几片精道喷香的牛肉,点缀几片翠绿的香菜,再添加一勺鲜红的辣椒酱。一碗香气扑鼻的牛肉面就做好了,被热情地老板娘端到了我的面前。拿起筷子,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口直往嘴里送,真是心急吃不了热面条,结果被烫了个正着,我狼狈地吐了吐舌头,又对着面条,深深地吹气,小心翼翼地送入嘴里,面条筋道而有弹性,汤汁鲜稠美味,牛肉极有嚼劲,香菜清香满口。真是“此面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不到几分钟,一碗面就下肚了,连汤喝了个精光,真是意犹未尽。我起身付了钱,价格还是老样子,便宜而实惠。

我慢步走出店门,回望着那与记忆中一样的小面馆,氤氲在阵阵香气之中,回味着它那永远不变的味道,感受着它那永远不变的温暖……


兰州的作文(8)

今年国庆8天假,我们一家临时决定来一趟说走就走的短途游。10月2日早晨, 我们6点准时出发,去往“拉面之乡兰州”。一路上,天阴沉沉的,太阳公公好像也放假了,在家里睡懒觉呢!出了陕西地界,道路两边都是黄土高坡,只有几座山上有那么可怜的几棵小树苗,这让我感觉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自驾了70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兰州。我们入住蘭博梁山酒店,这是一家欧式装修的新酒店,环境优美舒适,同学们你们有机会去兰州,不妨可以去试试,我诚意推荐,非常不错。

我们在酒店休息了一会,经人介绍去吃了当地的一家最有名气的正宗牛肉拉面。一到店里,一股浓浓的牛肉汤的香味扑面而来,头发丝粗细的面条根根分明,蒜苗香菜在牛肉汤的浸泡下,颜色翠绿翠绿的非常诱人。本来不是特别饥饿的我看到这色香味俱全的牛肉拉面瞬间食欲大增,不知不觉就把一碗牛肉拉面连汤带面吃了个精光,真是人间美味呀!当天晚上我们还去了当地有名的夜市,道路两旁全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有名的牛奶鸡蛋醪糟,羊杂碎、小土豆,每一样都特别美味,让人记忆深刻。第二天早晨我们前往兰州的有名景点黄河第一大桥,当看到黄河的那一刻,让我突然想到了三字经里面的一句话:“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黄河母亲,她就在我的眼前是那么的亲切!兰州的黄河大桥是用金属制成的,它全长233.33米,宽7米,是黄河上的第一座铁桥,历史悠久。我们一家在桥上合影留念后就离开了兰州。

这次旅游时间虽然短促,只有两天,但是我了解了黄河大桥的来历和结构,也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文化,同样觉得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有机会我还要再去兰州吃拉面!同时我更觉得保护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漂亮、美丽要从我们小朋友做起,从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做起,从保持身边的整洁环境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兰州的作文(9)

整日忙碌于一些琐事,一个假期眼看着就要结束了,老婆说她大半辈子了,连一趟省城都没有去过,我心里很是愧疚,就决定带老婆和小儿到省城一游。八月十三日止十六日,经历了金城三日游,期间受到了亲友热情的接待,归来之后,感动之情一直萦绕于心,草就《逛兰州》三篇短文,权作对兰州亲友的感谢。——小引

十三日中午一点许,我们到达了兰州东站,由于事先给四弟打过电话,虽然他人在银川开会,但还是委托他的下属给我们登记好了宾馆,免去了下车之后东奔西走找住处的劳苦。我们到达“八一宾馆”,四弟的人资部主任已经等候多时了,简单的洗把脸,就出去吃午饭。

下午三点多,我们到五泉山去溜达,主要是为了让小儿看看动物园。仅仅两年时间,兰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楼大厦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五泉山上已经葱茏一片,再也看不到光秃秃的黄土山包了。听公园里的大妈说,山上全是滴灌,树木才长得好。站在山上,鸟瞰金城,整齐壮观,更使我兴奋的是金城也能看到蓝天白云啦——这是我前几次到兰州从未看到过的美丽!蓝天白云之下的金城,更加美丽更加迷人!

正在动物园看孔雀时,老乐兄打来电话,说是约好了几个朋友要在一起坐坐,要我尽快赶到报社那一块去。下午的五泉山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挤出来,急匆匆地往城关那边赶。老远的就看见老乐兄在天桥那边等候,握手问候之后,老乐说还有三个朋友在饭馆等候,拦住一辆出租车,急火潦草地赶到城关的“老兰州”饭馆。饭馆不是很大,人头却攒动,走进包间,果然有两个朋友在等候,致以深深的歉意之后落座,老乐说还有一个朋友在往来赶。简单的介绍之后,才晓得老侯是陇南的朋友,陪夫人在兰州治病多日了,另两位是老乐的好友加同事。不一会,后来的朋友到了,就开始点菜,开始吃喝。菜是兰州的特色菜,酱猪手、排骨、老碗鱼……摆满了一桌,酒是茅台酒。席间,老乐兄向另外三个朋友不住地介绍我的情况和我的文章内容,说之所以点了这么多肉,是因为他从我的《猎獾记》里知道我喜吃肉,其实那是四十多年前的情景,现在由于血压偏高,吃肉已经很节制了,但是老乐兄的盛情使我未饮先醉了。王先生不善酒,老乐兄也喝的少,两瓶酒大多被我和陇兰的老侯和陈先生分享了,而我又是三人中喝得最多的。

我和老乐的友谊开始于十年前,那时我是农报的作者,老乐是编辑,素昧平生。十年前跟随我们学区组织的到兰州实验小学学习,我给老乐打了个电话,说是想见一面,老乐很爽快地答应了。在约定的地点,老乐拿一份农报作为相认的标志,很有点神秘。打那以后,我们成了好友,早先多以电话交流,后来加为好友,遇到了就聊几句。对于我的作品,老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鼓励,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写作的动力和支撑。非但如此,老乐还经常向身边的朋友推介我——两年前我到榆中拜访金吉泰老先生,陪同我的尤效清兄就说起老乐到榆中为文学青年做讲座时,就不止一次的介绍我。两年前我到兰州拜访老乐时,他已经不再编副刊了,但是我们的友谊依然坚固,我俩在文化宫的茶摊上待了一个下午,吃完晚饭,又漫步在滨河南路,欣赏金城夜景至深夜。人生难得一知己,在人心不古,社会浮躁的今天,我能拥有老乐这样的好友,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运啊!我是乡村小学教师,他是省城资深报人,虽然他编发过不少我的稿子,却没有得到过我的一丝馈赠,而且每次我到省城,他都在忙中抽空接待我,惟其如此,他的学品和人品是我仰慕的榜样。我虽痴长老乐几岁,为了表示我对他的敬意,一直对他以兄相称。

走出“老兰州”饭馆,已经是夜晚十点多了,和老乐兄及诸友人握别之后,打车返回宾馆。茅台酒伴着热烈的友情,使我的心情处于亢奋的状态,为了珍存这份友谊,我抑制着自己,在花灯璀璨的金城,沉沉入睡。


兰州的作文(10)

今天,我们一家人和兰州的舅舅去雁滩公园旅游。

一到雁滩公园门口,我就被里面的美景给迷住了。舅舅带着我从那条木头路上走过,因为是十一国庆节,所以到处人山人海,一路上,溪水碧波荡漾,杨柳依依。这时,我看到湖里有许多白鹅以及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水鸟在嬉戏,就问舅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鸟啊?”舅舅问我:“那你知道我们今天去的地方叫什么吗?”我说:“雁滩公园啊。”舅舅又问我:“那你知不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叫雁滩公园?”我说:“不知道。”舅舅摸着我的头说:“因为很早以前这里就是大雁的栖息地,后来很多的水鸟也到这里来安家了,所以这个地方就叫雁滩公园。”

舅舅带着我们把公园的亭台楼阁都转了一遍,看着我有点累了,就对我说:“浩华,想不想去捉鱼啊?你会捉吗?”我瞅了舅舅一眼说:“捉就捉,舅舅,你就看看我多厉害吧。”我们走到湖边,舅舅拿起渔网,放到水里,往上一舀,好多的鱼就捞到网里了。舅舅把渔网递给我,说:“轮到你了。”我学着舅舅的样子,把网放进水里,明明看到好多鱼,可往上一拉,小鱼们居然逃得一个都不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舅舅看着我灰心的样子,就鼓励我说:“加油了,小伙子,动作一定要即轻又快,才能捉到鱼。”

在我的多次尝试下,终于有两条鱼上网了,我得意地笑了起来。舅舅挑衅地看着我说:“能网到鱼不算什么,能抓到泥鳅吗?”我疑惑地看着舅舅说:“泥鳅是什么东西呀?”舅舅说:“跟我来你就知道了。”舅舅带着我来到了一块浅浅的泥潭边,在那里挖了一个小坑。我问舅舅:“舅舅这么大了也喜欢玩泥巴吗?”舅舅不吭声,只是带我去边上的亭子里吃东西,喝果汁。我吃饱喝足后,舅舅让我去那个小坑里看看。哇,有好几条黑色的、有点像小棍棍样子的东西,舅舅说:“这就是泥鳅呀!”原来如此,这就是泥鳅。

这次旅游我可开心了,雁滩公园如画的风景陶醉了我,我还学到了网鱼和捉泥鳅的本领呢。我期待下次再去雁滩公园玩,我想,下次次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和发现的。


兰州的作文(11)

太好了,我们终于要去旅游了!伴随着我一声声欢呼,我和妈妈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城市,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

一说到兰州,你们一定想到了兰州拉面,的确,来到兰州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吃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不过,你一定不知道一碗好的兰州拉面得有这几个特点: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让我来为你解释一下吧,一清,指汤要清,二白,指萝卜片要白,三红,指辣椒油要红,四绿,指韭菜、香菜要绿,五黄,你们谁也猜不到,是指面要金黄,要记住正宗的兰州拉面是不放葱的!

晚上,我们去了兰州市区的“小吃一条街不夜城”。一到那里,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垂涎三尺!那里有香脆可口的章鱼小丸子、金黄爽口的香米糕,麻辣过瘾的烧烤、搭配独特的鸡蛋牛奶醪糟汤、土生土长的灰豆子……琳琅满目的美食真让人应接不暇呀!不过,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杏皮茶,它的味道非常像酸梅汤,比酸梅汤更酸,略带一丝甘甜。杏皮茶不仅味道好,而且可以帮助消化,如果你晚餐吃多了,千万不要忘记喝一杯呀!当然了,吃得再饱,我也不会忘记再来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当夜宵!

今天晚上,我用自己的舌尖品尝了兰州,这可真是大饱口福了。小朋友们,你流口水了吗?那就快来吧!


兰州的作文(12)

我的魅力家乡在兰州,又称金城,它不仅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历史名城,也是唯一的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然而此次介绍的重点并不是黄河风景线,而且兰州不仅只有黄河、牛肉面、《读者》,更多的是人文风景。在我看来兰州最美的风景是兰州富丽多彩的夜文化。

兰州的夜晚,缭绕着老茶馆的淡淡茶香,传承着百年老店醇厚底蕴,迎受着晚风带来的水草淡韵,眼见着大把辛香的烤肉,只要你愿意享受这样的夜色,这座城市总会让你感到闲适,温暖,而夜文化由此开启,忙碌一天的人们,在黄昏,结二三友人在老茶馆中,饮一两盏淡茶,娓娓道出今天的新鲜趣闻,聊聊近期的计划,没什么大志远报,有的只是简单生活,节奏渐渐慢下来。而后去老店中体会文化的深厚,蕴藏的点滴,感受一切沉淀,心也徐徐温尔。

但在黄河边又是另一番景象,河岸边,三五一伙,坐在茶摊上,全然没了之上的悠然淡静,桌上推杯换盏,互划酒拳,把把烤肉,河鲜,鲜香辛辣,人们高谈阔论,激进喝出自己的心情,大志,好不快活,西北人的豪迈,淋漓尽致,吃完烤肉,迎着晚风,水草淡淡的韵味,迎面扑来,在路上,继续刚才没聊完的话题,情景交融,对这座城市的爱,道不完金城的夜,仿若一位多才的诗人,挥墨将金城分为婉约与豪放两派,但不论哪派,金城魅力都引人向往,流连忘返。夜文化可不止老店、烤肉,夜市,兰州的夜景在夜文化中亦不可或缺。

兰州的夜市人们个个摩肩接踵,可就连这也浇不灭人们逛夜市的热情,或许夜市听着给人感觉嘈杂,脏乱,但这只是片面之间,怀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看看,却淘到了梦寐以求的小玩意,回回都有收获,如同孩童收到糖果般的满足,足以唤来人们所追求的幸福,逛完夜市,夜景的重头戏一一兰州夜景,西起银滩黄河大桥,途径象征兰州历史文化的水车园、金城关,黄河铁桥,东到森地国际大厦环楼LED灯光显示屏、雁滩黄河大桥。金城的代表从前古朴,豪迈,到如今的发展尽收眼底。

生于华夏兰州,醉于夜景金城。我的家乡,美丽兰州,我爱我的家乡,我生长的地方。


兰州的作文(13)

“亲爱的旅客们,兰州车站到了,有下车的乘客请准备好”一下车,兰州美丽的景色就吸引了我。那里的街道繁华无比,一些车辆密密麻麻的“爬”在马路上,像似蚂蚁们在开大会,尽管如此,兰州的空气还是很清新的。最引人注目的,就数广场的景色了。树木们在比赛长个子,竹子长的葱葱茏茏,又高又绿,看来冠军非她莫属了。

也许是饿了吧,突然问到了一股香味扑面而来,仔细一瞧,哇!大街上到处都是牛肉面馆,进去一看,大家吃的热火朝天,还时不时“啊”一声,有的人甚至你叫一声他就当你没存在一样,也忘不住点了一碗,面来了,你也会像大家一样,头也不抬的吃起来。

吃饱再去广场里瞧瞧吧!广场中央有一个喂鸽场。小鸽子们像被一条看不见的线牵着,无论它们飞到哪里,总是能飞回来。只要有人拿着食来喂它们,它们就会飞到你的手上,与你照相呢!在喂鸽场旁边,还有一个美丽的大水坛,人们常在水坛旁边盛凉、欣赏美景。

瞧!兰州这个城市是不是很美呢?


兰州的作文(14)

今日星期二,妈妈早早准备好了晚餐——一碗兰州拉面。

面条随着电饭锅连汤带面一起流入我的碗底,面条看起来很稠,不一会儿就填满了碗口。

面条很白,看起来很爽滑,我加好了作料,面条就变成了富有光泽的酱油色,用手拉一拉,很有弹性,可能是闷得太久了,我随手抓起一把,每根面条都很黏稠,但又不失圆润。

我随手抓起一把,细细品尝:一点儿猪油味,一点儿咸味,味道在嘴里打转。轻轻一咬,随着弹性的节奏,蹦断了。我用筷子夹起一把,放在嘴里,那汤汁随着面条流入我嘴里,那油腻的猪油像一股奶油,流进了我嘴里,那滋润着汤汁的面条在我的肚子里像很快消化了一样,保证我想吃第二口,第三口。

我又尝了含有辣酱的'那部分,顿时有了四种感觉:咸,浓,纯,微辣,这四种味道结合在一起,简直流进我的心扉了!

我顾不着细细品尝了!我已被它的口感所征服,便像饿狼般的大吃起来,那感觉,太陶醉了。

我特别爱我妈妈煮的兰州拉面!


兰州的作文(15)

今年寒假,我有幸与妈妈来到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兰州。近几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兰州注入了勃勃生机,使它成为了高楼林立、道路宽阔、工商业繁荣的现代化大都市。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到处都是车水马龙。兰州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兰州最有名的旅游景点——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铁桥,其下的河面非常宽,景象也非常壮观。尤其是那座中山桥,它是由钢铁铸成的,形状是由许多拱形组合而成的,下面是一条很长的过道。据说以前还可以通车,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铁桥的承重能力下降的缘故,现在就只能过人而不能过车了。黄河水看起来不像大海那样波涛汹涌,它看起来非常平静。河面上微波粼粼,在水位较深的地方还不时有一个小漩涡。黄河上建有许多的娱乐场所。在人们闲暇时间,可以去那上面放松放松。在离大桥不远处,有一个小岛,人们可以通过小桥走过去,在小岛上玩耍。黄河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座黄河母亲的碑像了。它屹立在河中心,看起来栩栩如生。黄河铁桥的周围有许多建筑物,到了晚上,铁桥四周与黄河两岸都是五颜六色的灯光,美丽极了。从远处看,好像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

在离铁桥不远处,有一座立交桥。这座立交桥相互交叉,一眼望去,像一条长龙在空中盘旋。桥上过往的车辆非常多,看的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啊!兰州,我爱你!我祝愿你在伟大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更加繁荣昌盛。我也愿意作为你的未来建设者,以满腔的热情奋发努力地把你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与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