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说明文600字(集锦6篇)
竹影清风
2023-08-29 09:03:15
其它
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600字(1)

知了的大嗓门非常有名,夏天几乎从早到晚都能听到知了的叫声,它们好像不知疲倦,永远在说:“知了!知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知了都能“唱歌”。只有雄知了才能发出叫声,雌知了们都是“哑巴”。雄知了的肚子上有两个半圆形,叫做鼓膜。通过肌肉带动鼓膜的振动,知了就发出了我们熟悉的长鸣声。

但是,知了身长只有二至五厘米,也就和我们的拇指差不多,鼓膜更是小如米粒,如何能发出响彻天空的鸣叫声呢?原来,知了身体还有几个特点,比如,它们的肚子几乎是中空的,能把鼓膜发出的声音放大,就和我们敲鼓一样。如果没有这些身体特征的帮助,仅靠鼓膜每秒约一万次的振动,知了也许只能发出蜜蜂、蚊子般的嗡嗡声了。

人类靠说话来交流,知了也是用叫声来交流的。但世界上有两千多种知了,它们混在一起、叫成一团,能分清是谁在和谁说话吗?别担心,每种知了的叫声都不一样,它们有着自己的“方言”。而且有的知了只在白天叫,有的在黎明和黄昏时也会叫,还有的只在天黑后叫。这样,它们就能轻松找到自己的同类,不会“鸡同鸭讲”。

有个成语叫做“噤若寒蝉”,你们是不是也发现了,知了只在夏天鸣叫,其它季节都销声匿迹了?这就和知了的生命周期有关了。知了在秋季产卵,度过寒冬后孵化成幼虫。幼虫把自己藏到土里,一待就是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直到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在夏天的晚上从土里爬出来,羽化成我们熟悉的知了。在鸣叫完整个夏天后,结束短暂的生命。

知了是我们身边熟悉的昆虫,但也藏着不少自己的小秘密,等待我们继续去发掘它的神奇之处。


事物说明文600字(2)

最近我喜欢上了“pai”,可不是苹果的ipad,也不是肯德基的香芋派,它是来自数学国度的“π”,又名圆周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神奇的数学》中认识了它,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万般喜爱的感觉,应为它太有趣了!

先来说说它“有趣的名字”。和其它数学名称不一样,这个名字就像梵高的抽象画,让人摸不着北。看了书中的介绍,我才了解到“π”原来是个希腊字母,它是圆周率的代称,用于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哦,原来圆周率有个稀奇的洋名叫“π”。

再来听听它“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个师塾先生经常想出些怪招来惩罚学生。有一次上课学生们又顽皮了,于是他惩罚学生们把圆周率小数点后的22位数字背出来,自己却跑到山顶上的一个寺庙里与和尚喝酒去了。这么长的一串数字,学生们怎么也背不出来。这时,一个学生突发灵感,用谐音编了一套顺口溜:“山顶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煞尔(932),煞不死(384),乐尔乐(626)........”果然,用顺口溜的方法记忆,大家不过一会全背会了。哈哈,听起来很有趣吧,不过“动脑筋、巧记忆”的确是个学习的妙招哦。

最后说说它“有趣的音乐”。你一定听过很多音乐吧,如交响乐、摇滚乐、轻音乐,但由“π”变身而来的音乐你听过吗?我查阅了百度,有音乐家把“π”的数字变成了旋律,音乐虽没有大的起伏,却蕴藏着个性的变化,仔细聆听还真的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不得不感慨“π”变身音乐后的那份美妙和神奇。

其实“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有趣,它还应用在人体科学和自然科学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的发展,如今的“π”已精确到小数点后的31.4亿位了,科学家告诉人们π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永远不会有终点的,就像我们对科学的探索一样,永无止境!


事物说明文600字(3)

火锅起源于秦,在当时只有王公大臣才能吃到,因为菜品花样繁多,所以在江南非常盛行。到了现代,因为科技的发展,所以火锅被改良了,既有肉还有菜,大大地改善了火锅的口味。

在南方,火锅以菜为主,因为菜品多,口感好,非常受到贵族的欢迎。在两千多年前,普通人甚至富人都吃不起,因为菜品多,每样菜都要去世界各地采购,所以人们都是吃不起的。但是,(即使)皇帝每吃一次也是可以让皇帝心疼的。每一次,各地买来的食材,进献给皇帝,最后才能吃到火锅。

在北方,人们吃的盐水煮野菜加肉,这就是火锅的原型。因为火锅的原料不好集齐,所以只有高宗年间的唐代、清、明这三个时间点,京城的人才能勉强地吃到完整的火锅。

到了现代,火锅花样繁多,比如鸳鸯火锅、三味火锅……所以火锅成了大江南北的美食。

火锅曾经因为清汤好吃,还是麻辣好吃,引起过一场小小的讨论,最后出现了鸳鸯火锅。(这种火锅用铜片将锅隔成两半,造成一个太极图形,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入锅烫涮的原料可随人意。一边是麻辣的,一边是清汤,这样吃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选择。)

各地的火锅因为地方不同,习惯不同,口味不同,而火锅也不同了,比方说这个国人说英语,那个国人说法语,都是不同的,比如重庆吃辣,火锅也辣;东北吃辣差一些,火锅微辣;江南人不吃辣的,火锅就不辣了。

火锅的菜品也是因地而异,江南以菜为主,如:藕、笋等江南盛产的菜品为主;漠北则是以肉为主;东北则是菜肉互加。

吃火锅的筷子不是竹子的,是木筷子,而且木筷子比平常的木筷子耐烧,且长,所以不会被蒸汽(熏)烧手。

火锅的锅样式翻飞,最古老的就是黄铜炭锅了,加入几块燃烧的炭,就可以(把锅里的食材煮熟)吃了。

我们应该相信,在未来火锅的口感可以更进一步鲜美,样式也可以更加先进。


事物说明文600字(4)

桥是什么?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桥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离开了心爱的母校,离开了好朋友,离开了我的老师,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学校——第十小学。

“唉,这是谁呀?”“她进错教室吧?”“该不会是转校生吧……”第一天,我走进了这个教室,老师给我安排了位置,我既激动又忐忑不安地坐在那里,心情乱七八糟的。就这样,我干干巴巴地熬过了一节课。

下课了,我想念母校的那些伙伴们,倍感孤单。突然,一个扎着长长马尾辫的女孩走了过来,热情地对我说:“嘿,你好啊!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陈柳溪。”我回答道。“哈哈,你的名字真好听,我叫张一轩,我们可以做好朋友吗?”“好哇。”我鼓起勇气。心想:太好啦 !我终于有好朋友啦!接着,我们一起渡过了一个美好的大课间。我们建起了一座友谊的小桥。

可是,没几天,我们的小桥便摇摇欲坠……

一天中午,我一如既往地去取饭,但是,我却把她的饭落在了餐厅。而她却没有吃到饭,当她看到我坐在那正享用“美食”时,把我的饭抢了过去。“你干嘛 ?”我生气地喊道。“哼,都怪你。”我们把饭抢来抢去,“啪”的一声,饭洒在了地上。一瞬间,那美味佳肴变成了垃圾。“你,我们还是永远不要做朋友了。”“好啊,当初就不该找你做朋友!”在这一刻,我们友谊的小桥塌在了水里……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我们都不想和对方说话,都离对方远远的。我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后来发现,我错了。我不该这么做,我鼓起勇气向她道歉,没想到她原谅了我。我们又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们友谊之桥虽然没有赵州桥的历史悠久,没有长江大桥的伟大壮观,但在我心里,我们的友谊之桥是最好,最棒的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变得更加牢固了。


事物说明文600字(5)

来到南京的街头,你一定会被那玲琅满目的小吃给迷住,而这些小吃中的王者就属蟹黄汤包了!

蟹黄汤包是南京传统美食,在明清时期已经享有盛誉。制作馅心汤包的原料十分讲究,要精选上等新鲜猪肉皮、农村散养的草老母鸡、猪膀骨,熬制六到八个小时才能真正成为“汤清不腻、稠而不油、味道鲜美”的汤包馅心。如果说馅料,体现了蟹黄汤包的巧手匠心,那蟹黄汤包的灵魂,则来自于蟹黄和蟹肉。每年九、十月,正是盛产螃蟹的时节。这时候捞来的螃蟹肉厚肥嫩,味道鲜美,用那厚腻金黄的蟹黄做出的`汤包总是令人垂涎欲滴。

不仅如此,蟹黄汤包的皮也很有特色,为了提高汤包的口感,那皮一定要擀得薄薄的,这样蒸制出来的汤包才会既晶莹软滑又富有嚼劲。一口咬下去,里面金灿灿的蟹黄随着汤汁一起把鲜味漾进你的喉咙,那是一种令你难以忘怀的鲜美。

急脾气的人往往会错过这种鲜美,一口一个蟹黄汤包下肚,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中有《汤包》一篇,文中提到吃汤包时汤溢到手上,一举手顺着胳臂流到后背,这画面一想就觉得可怕。所以吃的时候,要掌握吃它的要领,记住四句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喝汤,再吃皮先拿一根吸管插入汤包中间的开口处,慢慢吸吮那鲜美无比的汤汁。吸完之后,再将汤包蘸些醋,塞入口齿之中,香味便经久不散。

现在南京的小巷还隐藏着经营多年的老铺子,铺子里的大爷总会热情地向对你讲起蟹黄汤包的历史,谈起当年拿汤包祭祀先主的诸葛丞相和将汤包列为贡品的乾隆皇帝。如今,历史长河滚滚而去,蟹黄汤包却随着时光流转而沉淀出愈发浓郁的滋味……

如果你也想领略它的美味,赶紧去亲自尝尝吧!


事物说明文600字(6)

事物说明文600字篇一

是秋冬两季常见的一种水果,它不仅味道甜美,而且营养丰富。

橘子大多是椭圆形的,两边扁而平;大小不一,小的和乒乓球一样,大的则是比拳头还要大。橘子的皮很粗糙,上面布满了疙瘩,但是摸上去很凉,凹凸不平。还没有成熟的橘子是青色的,正在成长的是黄中带绿,完全成熟时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当然是金灿灿的啦,很讨人喜欢的。

把橘子皮轻轻地拨开,又黄又嫩的橘子片不仅味道香,而且香味还是很浓呢。拨开时,就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用鱼网状的筋络包着,肯定又香又甜,馋得我直流口水。它们一瓣瓣地,整整齐齐地围成一圈坐着。每个橘片,可以看到里面隐藏着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小水珠果肉,也想几十个小兄弟围在一起说悄悄话,这多可爱呀!

橘子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金橘呀,无核橘呀,柑橘呀……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无核橘。爸爸说:“橘子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橘子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柠檬酸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还有生津解渴、润肺止痰、抗癌等疾病,因为它的红叶素比较高。但它还有好处:就是它可以做成药,来治疗冻疮,还可以把它放到汤里做调味料。”哈,别看橘子这么小,它的用处可多着呢!

橘子虽小,可全身是宝啊,它深受人们的喜欢。我爱橘子。

事物说明文600字篇二

我有一个长方形的铁皮喷塑文具盒,它长20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除了图案,汉字,英文以外,其余都是浅蓝色的,美观大方。盒面上那精致的图案,更是引人注目:那活泼的小红兔,正对着我“微微笑”。还有一些调皮的小桔子,它们表情不一:有的开怀大笑,有的目瞪口呆,还有的愁眉苦脸,有趣极了。

文具盒不光图案逼真,漂亮,而且样式新颖,使用方便。轻轻打开“文具城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居住”在内的文具还真不少呢。盒内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性格爽直的钢笔和几支普通的铅笔,都被削得尖尖的放在那里,无声无息,仿佛在酣睡。一支黑色三角形的水芯笔也排在哪儿。由于用钢笔写的字拿普通橡皮檫是擦不去的,所以改正纸也“加入”了“文具队”的行列。因为这个文具盒不是很大,我只好把改正纸“嵌”在盒盖上。掀开上层,下层又分成几个格:又细又长的格内,分别“住着”自动铅笔和铅芯;自动铅笔旁又有两个差不多大小的“房子”,“房主”分别是刨笔刀和橡皮檫。它们都默默无闻地“躺”在直尺上,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在直尺上“甜睡”。在它们的房子以西,还有一个格,它是我的文件夹,专门用来放通知单,“小数据”等一些物品。

啊!文具盒,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管着我的学习用品,为我服务。谢谢你,愿你伴我公度小学的美好时光,你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

事物说明文600字篇三

这是我们璀璨的文化。

中国戏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结晶,是我国的国粹,是世界文化历史的瑰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璀璨的明珠。外国人也说京剧是“东方歌剧”,昆剧是“戏剧之母”。

北方有京剧、评剧、二人转、黄梅戏;新疆有自己的曲子戏;江苏省有越剧、昆曲;我们广东省也有潮剧、粤剧。每一种戏种对代表着每一个地方的民族特色。中国的戏种真是五花八门啊!我国戏曲有三百多种,传统戏剧就是数以万计了。

虽然它们都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但是它们现在仍然流传至今,流传在民间,它们都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情。具有“东方歌剧”之称的京剧和“戏曲之母”昆剧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杰出代表。

中国戏剧,去还是留?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看戏剧的人渐渐减少了,科技也渐渐取代了传统。人们开始追求现代化的文化了,如“电影”、“电视”等等。人们可以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但是却很少人再去关注我们的传统戏剧了,除了老一辈的人仍然热衷于它。

难道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伟大的国粹就要失传了吗?不!我们应该采取采取一些措施了,不能让我们的戏剧消失。我们不仅要跟随时代的脚步,还有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多听听戏剧,找回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风情,组织大家一起想老人们学唱戏剧。

戏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既独特又有趣。让我们共同回味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沧桑,领略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情。我相信,我们的民族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灿烂,让东方之珠更加耀眼、更加璀璨!

事物说明文600字篇四

我们家的阳台上,有一盆刺梅,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刺梅的枝干有七八条,上面长着很多刺,从远处看,像是一条条长长的毛毛虫在使劲的往上爬,似乎上面有什么好吃的在等待着他们。他的叶子是小小的椭圆形,白天它的叶子是舒展的,圆圆的、绿绿的,就像一片片翡翠;这些叶子多长在枝干的顶端,形成一簇簇,很好看,像在一起分享阳光;到了夜晚,它的叶子就会卷起来,像是睡着了似的。

刺梅是一种很好养的花,因为它非常顽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它总是坚强的挺立着,即使两个月忘了给他浇水,它也照样能长出新叶子,好像在告诉我:“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我的生长!”。

刺梅也是一种通人性的花,每次我爸爸一给它浇水,它就会摇头晃脑,一副很舒服的样子,到了第二天,准会开出朵朵红艳艳的小花,来感谢主人对它的关爱,所以我和爸爸特别喜欢它。

刺梅不仅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还使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做人也要向刺梅一样坚强,要不断得成长,不断得绽放。

刺梅真美,我爱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