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优质10篇)
浮梦
2023-11-01 01:40:56
四年级
随笔

《人云亦云》(1)

一群喜鹊在女儿山的树上筑了巢,在里面养育了喜鹊宝宝。它们天天寻找食物、抚育宝宝,过着辛勤的生活。在离它们不远的地方,住着好多八哥。这些八哥平时总爱学喜鹊们说话,没事就爱乱起哄。

喜鹊的巢建在树顶上的树枝间,靠树枝托着。风一吹,树摇晃起来,巢便跟着一起摇来摆去。每当起风的时候,喜鹊总是一边护着自己的小宝宝,一边担心地想:风啊,可别再刮了吧,不然把巢吹到了地上,摔着了宝宝可怎么办啊,我们也就无家可归了呀。八哥们则不在树上做窝,它们生活在山洞里,一点都不怕风。

有一次,一只老虎从灌木丛中窜出来觅食。它瞪大一双眼睛,高声吼叫起来。老虎真不愧是兽中之王,它这一吼,直吼得山摇地动、风起云涌、草木震颤。

喜鹊的巢被老虎这一吼,又随着树剧烈地摇动起来。喜鹊们害怕极了,却又想不出办法,就只好聚集在一起,站在树上大声嚷叫:“不得了了,不得了了,老虎来了,这可怎么办哪!不好了,不好了!……”附近的八哥听到喜鹊们叫得热闹,不禁又想学了,它们从山洞里钻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扯开嗓子乱叫:“不好了,不好了,老虎来了!……”

这时候,一只寒鸦经过,听到一片吵闹之声,就过来看个究竟。它好奇地问喜鹊说:“老虎是在地上行走的动物,你们却在天上飞,它能把你们怎么样呢,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嚷叫?”喜鹊回答:“老虎大声吼叫引起了风,我们怕风会把我们的巢吹掉了。”寒鸦又回头去问八哥,八哥“我们、我们……”了几声,无以作答。寒鸦笑了,说道:“喜鹊因为在树上筑巢,所以害怕风吹,畏惧老虎。可是你们住在山洞里,跟老虎完全井水不犯河水,一点利害关系也没有,为什么也要跟着乱叫呢?”

八哥一点主见也没有,只懂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不管对不对,以至于闹出了笑话。我们做人也是一样,一定要独立思考,自己拿主意,不盲目附和人家。不然,就会像人云亦云的八哥一样可悲又可笑了。


《人云亦云》(2)

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

他拿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

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说:“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麽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麽味儿也没有。”

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人云亦云,失去自我判断的信心及能力呢?在真伪难辨的视听环境中,还能冷静地坚持真理,不为表象所迷惑,不为压力所改变,那才是真正的智者啊!年轻的朋友,您愿意成为这样的智者吗?


《人云亦云》(3)

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天气:多云

俗语说:“不要人云亦云啊”。听别人说一就是一,别人说二一定是二,必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记得上一个星期二,我跟李海洋一起值勤,他神神秘秘的告诉我:“孔劲松,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千万不能外传”。我答应了他,他告诉我:“西苇水库出现水怪了三米多长,一米多高,嘴张开可以一口吞下一个人呢!听说还有一位老师拍了下来,并且怀疑每年死的人都是它吃下去的,并在击中它后,从它的肚子里找出了几具白骨呢!现在西苇水库都封了,不让去了,怕有产下的小水怪”!我听得毛骨悚然,但有些不相信,便问他:“真的”。他回答:“真的,不信你自己看看去”!我听他说得那么肯定,也就信了。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不可能!上星期你姨还去了呢!”

我听了,还是有些不信。今天我们去了西苇水库,那里风和日丽,波光粼粼,怎么看也不像出现过水怪的样儿啊!我又问了开船的伯伯,他有些疑问,说:“什么水怪?还吃人?哪儿有的事啊!”小学生不要跟着人云亦云,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何况还有的时候,亲眼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呢!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孔劲松


《人云亦云》(4)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天气:多云

俗语说:“不要人云亦云啊”。听别人说一就是一,别人说二一定是二,必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记得上一个星期二,我跟李海洋一起值勤,他神神秘秘的告诉我:“孔劲松,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千万不能外传”。我答应了他,他告诉我:“西苇水库出现水怪了三米多长,一米多高,嘴张开可以一口吞下一个人呢!听说还有一位老师拍了下来,并且怀疑每年死的人都是它吃下去的,并在击中它后,从它的肚子里找出了几具白骨呢!现在西苇水库都封了,不让去了,怕有产下的小水怪”!我听得毛骨悚然,但有些不相信,便问他:“真的”。他回答:“真的,不信你自己看看去”!我听他说得那么肯定,也就信了。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不可能!上星期你姨还去了呢!”

我听了,还是有些不信。今天我们去了西苇水库,那里风和日丽,波光粼粼,怎么看也不像出现过水怪的样儿啊!我又问了开船的伯伯,他有些疑问,说:“什么水怪?还吃人?哪儿有的事啊!”小学生不要跟着人云亦云,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何况还有的时候,亲眼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呢!


《人云亦云》(5)

“两分钟!”

“三分钟!”

我和妹妹正在争论不休着。这是怎么回事?还是让我想你一一道来吧。

一次偶然,我和妹妹争论着一个问题:刷牙应该持续多长时间?我说是两分钟,妹妹却说是三分钟,我们两人都是互不相让,争论得面红耳赤。后来,妹妹打开了电脑,查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而答案大多是“三分钟”。妹妹讥讽了我几句,怀揣着满心的自豪感乐滋滋地回房了。而我却是满脸的羞涩与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明明记得有过一个广告,是宣传大家做好日常保健的,其中有一句是说“每天两分钟,刷牙最轻松。”的。可是网上的答案怎么都是“三分钟”呢?于是,我换了一个网站,又查了一遍,结果真是出乎意料,全说是“两分钟”。而且还说是科学验证的,持续刷牙两分钟,就会对牙龈产生危害。唉!我迷惑了。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查找,我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日”,找到了正确答案——是“两分钟”。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说是“三分钟”呢?原来,当第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说是几分钟,其他的网友也不管对错,写了一个与第一个人相同的答案,有的人还给这个答案“装饰”了一些语言,这样,回答的人越多,这个答案也就越让人信服,渐渐的也就让人们接受了。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就拿网友评论新版《红楼梦》来说吧。新版《红楼梦》是李少红主演历时四年拍成,还做了许多大型宣传活动。这部戏中的演员大多是表演经验不足的年轻演员,缺点是有的,但总有它的独到之处,而且这些缺点恐怕不是人人都能看出来的吧。可是,新版《红楼梦》上映之前的精彩花絮却让网友评论的褒贬不一,但都是千篇一律,说造型的就先不提了。有不少人说什么“林黛玉演的不够感情,宝玉太幼稚,这部戏真是糟蹋名着啊”等之类的话。那些赞赏者只能说“你们不能这样啊,这好歹也是人家的心血”。看了评论,我就开始疑惑起来,难道网上有这么多的“评剧大师”?能看出专业导演李少红都没看出来的缺点?恐怕又是“人云亦云”惹得祸吧。

唉!可想而知,“人云亦云”使人们信仰着多少错误答案。我想中国古代的迷信活动也是这样引起的吧!

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被错误的答案迷惑着,更不知道真理要多少年后才能重见光明。阿弥陀佛啊!


《人云亦云》(6)

俗语说:“不要人云亦云啊”。听别人说一就是一,别人说二一定是二,必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记得上一个星期二,我跟李海洋一起值勤,他神神秘秘的告诉我:“孔劲松,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千万不能外传”。我答应了他,他告诉我:“西苇水库出现水怪了三米多长,一米多高,嘴张开可以一口吞下一个人呢!听说还有一位老师拍了下来,并且怀疑每年死的人都是它吃下去的,并在击中它后,从它的肚子里找出了几具白骨呢!现在西苇水库都封了,不让去了,怕有产下的小水怪”!我听得毛骨悚然,但有些不相信,便问他:“真的”。他回答:“真的,不信你自己看看去”!我听他说得那么肯定,也就信了。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不可能!上星期你姨还去了呢!”

我听了,还是有些不信。今天我们去了西苇水库,那里风和日丽,波光粼粼,怎么看也不像出现过水怪的样儿啊!我又问了开船的伯伯,他有些疑问,说:“什么水怪?还吃人?哪儿有的事啊!”小学生不要跟着人云亦云,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何况还有的时候,亲眼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呢!


《人云亦云》(7)

政治课常讲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在别人眼里看来没有利用价值的事物,可能对自己而言大有裨益。因此,不要小看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许在将来,甚至是现在对自己都是大有用处的。切勿人云亦云,丧失良机。

零散不规则的木头在木匠眼里是毫无利用价值的废品,不能用在作品中;可在艺术家眼中却是好材料,并庆幸自己发现了这些木头,可以创作出新的作品。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以木匠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事物,多少天赐良机就这样白白流失,而我们却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好木头,从而只能唉声叹气的继续寻找。但艺术家的眼光是独特不合常理的,所以能够发现这些零碎的木头有他们独特的用处。而实际上,我们很少人能用艺术家的眼光看待那些看似没有利用价值的木头。这或许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我们总是抱怨一切,仿佛上天就是看我不顺眼,让我事事不顺心,没有一件东西是对我有用的,但身边总有比自己厉害百倍,活得有滋有润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都怀有一种跟着大众脚步前进的思想,不想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最终只剩下平庸。

一次次枯燥乏味的练习,无穷无尽的作业,令人身心俱疲的各种考试。在我们眼里就如同痛苦的根源,最常有的心态就是硬着头皮上,如同要求木匠利用那些接近边角料的木头完成作品,着实强差人意。可是现实中,有多少人就是这样熬过来的?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轻松的学习,在用羡慕的目光看他们的同时,难道不应该反省自己的学习,改变现有的劣势,成为被他人羡慕的对象吗?木匠之所以成不了艺术家,是因为在他的思维中,木头只用于做成用具使用,可在艺术家的眼中,这些不规则的木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可以将它们雕刻成供人欣赏的艺术品。所谓的天才,不就是在一件平凡的事里做出与他人不同且优于他人的能人。其实,人人都可以是天才。

在我们惯性思维中,总有一种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不想脱离群众,跟着大众步伐前进总没错。但是,群众不代表个人,正如在一群木匠中突然出现一个艺术家,是多么的不合群,但往往被称作天才的就是艺术家。所以,即便现在只是一名木匠,要让自己成为一名艺术家,就要物尽其用,不人云亦云。


《人云亦云》(8)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大多数同学都知道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这是唐代大诗人韩愈写的一句话。意思是“事业是不断勤奋努力形成的,而事业却毁于整天的吃喝玩乐;行动是由于自己的思考形成的,而行动却毁于人云亦云。

很多人都像后者一样,不行动,思考就跟别人一样,这样不但使自己事业成了泡影,就连自己也会渐渐落后。

我们班的同学吴自强,自己学习不好,而且整天游手好闲,一见学习就头疼。一旦有事情,他都会主动去做,只要避开学习就可以了。作业整天不做,不是说丢了,就是说掉在家里了,他这种“只要不学习,做什么都可以” 的“精神“,真是让同学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老师严加管教,课代表三令五申,但还是爱莫能助。

在上课时,老是几个同学举手发言,老师、同学说什么,其他同学就人云亦云。有时,善于发言的同学不在了,就成了老师一堂言。

这些现象在校园里越来越多。

我们清醒地认识做事不努力,人云亦云对我们的危害,只有创业、学习勤奋,才能跑到领先的位置;做事、思考不人云亦云,你才会创新!


《人云亦云》(9)


  一群喜鹊在女儿山的树上筑了巢,在里面养育了喜鹊宝宝。它们天天寻找食物、抚育宝宝,过着辛勤的生活。在离它们不远的地方,住着好多八哥。这些八哥平时总爱学喜鹊们说话,没事就爱乱起哄。
  喜鹊的巢建在树顶上的树枝间,靠树枝托着。风一吹,树摇晃起来,巢便跟着一起摇来摆去。每当起风的时候,喜鹊总是一边护着自己的小宝宝,一边担心地想:风啊,可别再刮了吧,不然把巢吹到了地上,摔着了宝宝可怎么办啊,我们也就无家可归了呀。八哥们则不在树上做窝,它们生活在山洞里,一点都不怕风。
  有一次,一只老虎从灌木丛中窜出来觅食。它瞪大一双眼睛,高声吼叫起来。老虎真不愧是兽中之王,它这一吼,直吼得山摇地动、风起云涌、草木震颤。
  喜鹊的巢被老虎这一吼,又随着树剧烈地摇动起来。喜鹊们害怕极了,却又想不出办法,就只好聚集在一起,站在树上大声嚷叫:“不得了了,不得了了,老虎来了,这可怎么办哪!不好了,不好了!……”附近的八哥听到喜鹊们叫得热闹,不禁又想学了,它们从山洞里钻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扯开嗓子乱叫:“不好了,不好了,老虎来了!……”
  这时候,一只寒鸦经过,听到一片吵闹之声,就过来看个究竟。它好奇地问喜鹊说:“老虎是在地上行走的动物,你们却在天上飞,它能把你们怎么样呢,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嚷叫?”喜鹊回答:“老虎大声吼叫引起了风,我们怕风会把我们的巢吹掉了。”寒鸦又回头去问八哥,八哥“我们、我们……”了几声,无以作答。寒鸦笑了,说道:“喜鹊因为在树上筑巢,所以害怕风吹,畏惧老虎。可是你们住在山洞里,跟老虎完全井水不犯河水,一点利害关系也没有,为什么也要跟着乱叫呢?”
  八哥一点主见也没有,只懂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不管对不对,以至于闹出了笑话。我们做人也是一样,一定要独立思考,自己拿主意,不盲目附和人家。不然,就会像人云亦云的八哥一样可悲又可笑了。

《人云亦云》(10)

“人云亦云”惹得祸初一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云亦云”惹得祸初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两分钟!”

“三分钟!”

我和妹妹正在争论不休着。这是怎么回事?还是让我想你一一道来吧。

一次偶然,我和妹妹争论着一个问题:刷牙应该持续多长时间?我说是两分钟,妹妹却说是三分钟,我们两人都是互不相让,争论得面红耳赤。后来,妹妹打开了电脑,查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而答案大多是“三分钟”。妹妹讥讽了我几句,怀揣着满心的自豪感乐滋滋地回房了。而我却是满脸的羞涩与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明明记得有过一个广告,是宣传大家做好日常保健的,其中有一句是说“每天两分钟,刷牙最轻松。”的。可是网上的答案怎么都是“三分钟”呢?于是,我换了一个网站,又查了一遍,结果真是出乎意料,全说是“两分钟”。而且还说是科学验证的,持续刷牙两分钟,就会对牙龈产生危害。唉!我迷惑了。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查找,我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日”,找到了正确答案——是“两分钟”。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说是“三分钟”呢?原来,当第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说是几分钟,其他的网友也不管对错,写了一个与第一个人相同的答案,有的人还给这个答案“装饰”了一些语言,这样,回答的人越多,这个答案也就越让人信服,渐渐的也就让人们接受了。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就拿网友评论新版《红楼梦》来说吧。新版《红楼梦》是李少红主演历时四年拍成,还做了许多大型宣传活动。这部戏中的演员大多是表演经验不足的年轻演员,缺点是有的,但总有它的独到之处,而且这些缺点恐怕不是人人都能看出来的吧。可是,新版《红楼梦》上映之前的精彩花絮却让网友评论的褒贬不一,但都是千篇一律,说造型的就先不提了。有不少人说什么“林黛玉演的不够感情,宝玉太幼稚,这部戏真是糟蹋名着啊”等之类的话。那些赞赏者只能说“你们不能这样啊,这好歹也是人家的心血”。看了评论,我就开始疑惑起来,难道网上有这么多的“评剧大师”?能看出专业导演李少红都没看出来的缺点?恐怕又是“人云亦云”惹得祸吧。

唉!可想而知,“人云亦云”使人们信仰着多少错误答案。我想中国古代的迷信活动也是这样引起的吧!

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被错误的答案迷惑着,更不知道真理要多少年后才能重见光明。阿弥陀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