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甄选8篇)
学会珍惜
2024-02-15 02:03:46
五年级
说明文

科普小(1)

今天,老哥来到我家了。为了庆祝这一神圣的时刻,老妈决定奖励我们去——买葱。

在路上,眼神飘忽不定的我突然发现了一张陈旧的蜘蛛网,上面布满了灰尘。一只大蜘蛛正在吸食蜘蛛网,我大吃一惊。哥哥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 蜘蛛通常每天都要织一张新网。因为旧网粘上了尘土、灰尘,失去了粘性,又变得不透明了,容易被飞虫发现。经过一天的捕猎,网已经破了,也需重新结一张。蜘蛛先把旧网大口大口地吃掉,然后再结新网。”他正要嘲笑我无知时,我大喝一声“如来神掌!”一座粉红色的五指山屹立在他的脸上,只不过,佛祖的五指山下压的是齐天大圣,而我的这座下面压的是一只——小飞虫……

他气急败坏,可面对我探索科学的理由却又无可奈何。看来他只有画个圈圈诅咒我的份了。我的实验开始了:

我们轻轻地将小飞虫放在小蜘蛛刚刚织好的蜘蛛网上,小飞虫似乎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乖乖的,一动也不动。可这小飞虫乖乖受罚,小蜘蛛却似乎十分淡定,好像不屑于吃小飞虫似的。我们可就纳闷了,书上不是说蜘蛛会先把昆虫的腹部咬开一个洞,吐进消化液,把它的肉消化成液体,再用嘴吸进去,吸完后虫皮就被抛弃在网上的吗?难道小蜘蛛的爸爸把他打了一顿?他抗议绝食?那我们可“同是天涯沦落人。”啊。一个个硕大的问号挤上我的心头。这时一阵风呼啸而来,“淡定哥”无疑将这风声当成了专门为它奏响的凯歌,开始向小虫逼近。可刚走没几步,它又停了下来,然后回到他刚刚织网的地方,继续“淡定”。我好像明白了什么,用树枝敲打网,“淡定哥”终于打破常规主动出击了。

原来小飞虫落网后,挣扎时引起丝网振动,这个振动马上传给了撑挂网的那几根粗壮的丝,搭在这根丝上的蜘蛛的那条腿会感知到,它就知道了有猎物落网了。

啊!原来科学奥秘是如此的神奇。从此,我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后我将多做实验,揭开更多的科学奥秘,成为下一个“法布尔”!


科普小(2)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愈来愈“猖狂”,感染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为了不让更多的人感染,在这里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小知识,他之所以叫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它的头上有一些像王冠似的东西,英文名被命名为“COVID-19”。

并且它的传染力十分强,在这里,我就给大家说一下这几种感染方式。

1.口液,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口腔中的液体进行传播,当正常人和感染上冠状病毒的病人有过口液的接触,可能就会感染上冠状病毒。

2.飞沫,飞沫也是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之一。有时候在地铁上、公共空间里,感染上冠状病毒的人可能通过一个喷嚏就能传播这种病毒。

3.接触传播,如果正常人和冠状病毒的病人有太过亲密的接触的话也可能会感染上冠状病毒。

为了预防病毒,要经常做以下事情:

1、勤洗手

病菌很容易从手上感染,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跟别人握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否感染上了新冠病毒,所以才回家后一定要洗手,并且还要用肥皂将手搓出泡沫,这样才能彻底将病毒杀光。

2、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例如商场、地铁站……人群中有可能流动着新型冠状病毒,所以为了不被感染新冠病毒一定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3、戴口罩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定要要戴好口罩,因为口罩有一定的防御性抵御新冠病毒的,有的人们说现在已经回转了,可以将口罩摘下了,但是现在千万不要摘下口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新冠病毒藏在哪里里,所以大家一定要带好口罩,千万不要摘下口罩。

好了,这些知识你都学会了吗?赶紧学习着保护自己吧!


科普小(3)

在我家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盆栽,有的挺拔魁梧,有的苍翠欲滴,有的娇逗可爱,有的郁郁葱葱......闲来无事,我就特爱招惹招惹这些讨人喜爱的小生灵。

某天早晨,一株奄奄一息的小映山红盆栽映入了我的眼帘。“一定是阳光不充足。”我一边说,一边搬起花瓶仔细观察。这时,一个奇特的现象呈现在我的眼前:花瓶底部竟有一个非常细小的小孔!用单眼从小孔往花瓶里面望去,清晰可见既潮湿又稠粘的土壤。“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仿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许是以前不小心弄破的,或许只有这一盆有小孔。”我猜测起来。“对了,查看一下阳台的盆栽不就知道了。”想着,我便奔向阳台。此时,这个小孔可是吊足了我的胃口,真恨不得马上就知道小孔的秘密。

我来到阳台,接连察看了好几个盆栽,可每一株的底部都有小孔,但比刚才那一盆的孔要稍大一些。对于这从未见过的现象,我更好奇了:“莫非花盆这小孔还有什么用处?”四处望望,家人都不在身边,看来只有依靠互联网了。

打开电脑,不一会我便找到了答案,对于这个小孔,上面是这样解释的:植物成长,需要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在花瓶里的植物,其所能吸收的只有花瓶内部一点点的土壤所富含的各种元素。如果将花瓶底部封死或孔太小,则其首先不能通气,不能够透风,土壤内的空气无法对流。同时,浇水也不能渗透,只能是将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加到过量。不能够通气再加上水过量,只能是将植物的根部给腐蚀,最终导致植物死亡。所以,花瓶底部必须要有适度的孔。

答案是知道了,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对于上面的答案,我也半信半疑,毕竟我对什么“元素”“环境”都不怎么了解,只有事实才能说话。于是,我带着好奇心准备好了各种材料,做起了自己的试验。

首先,我将一株生机勃勃盆栽的小孔封死,再放到一处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像往常一样给它浇水。第二天,盆栽并没有生么变化,只是叶片的末端开始发黄。第四天,一片片翠绿的茎叶渐渐软了下来,花瓶里土壤的水分也越来越多。到了第六天,花瓶里已“水漫金山”,一株好好的植物已奄奄一息。紧接着,我又换了一盆没有封闭小孔的盆栽,每天给它浇水观察,至到第六天,它都依然完好如初。因此,我得出结论:原来,花盆下面的孔是用来通风、换气和排除多余的水分的,如果没有孔,多余的水分没有地方排出来,就会把植物的根泡烂,植物自然就会死去。孔太小,水分排不出去,同样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我家那盆奄奄一息的小映山红就是因为孔太小,无法有效排出水份导致土壤既潮湿又稠粘,泡烂了映山红的根。

真没想到,一个小孔能有这样的用处,看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有它无尽的智慧和妙处呢。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琢磨、勤动手,就能探索出更加有趣的自然科学。


科普小(4)

英国剑桥大学最近在一项研究中,分析了10多个国家的人的饮食习惯和癌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食用淀粉类食物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率越低。比如,以肉类食物为主食的澳大利亚人,结肠癌发病率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中国人的4倍。

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麦等,以及根茎类蔬菜,如土豆、山药、薯类等,此外,还包括各种豆类和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水果。

研究人员指出,淀粉类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抑制肠癌: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经一系列反应有助于增加粪便,促使结肠排泄,加速致癌代谢物排出体外。二是淀粉在肠内经发酵酶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丁酸盐。实验已经证明,丁酸盐是有效的癌细胞生长抑制剂,它能够直接抑制大肠细菌繁殖,防止大肠内壁可能致癌的细胞产生。

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选择含淀粉的食物呢?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超市中粗加工未经去除谷皮的全谷食物,如谷类面包应是首选。购买谷类面包时要注意识别:如果成分表的第一位就是谷类,说明它的谷类含量的确丰富;如果谷类成分排在其他成分或者糖的后面,说明这种食物里谷类成分不多。还有一个方法是:用手拿着面包,如果感觉面包密实紧凑,有明显的麦粒,就是谷类含量丰富的面包.

除了谷类面包以外,用荞麦做成的面条、凉粉、烙饼、蒸饺和米饭等主食也是不错的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E的五谷杂粮粥,比如腊八粥、八宝莲子粥、荷叶粥等则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科普小(5)

在最近几年中,地球越来越热了,秋天要十月才到,夏天四五月就到了,秋老虎也越来越猖狂了,怎么会这样呢?哦,原来是人类自己闯的祸。

在21世纪,人类的科技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二氧化碳这种有害气体也排放的越来越多,让地球变成了“热球”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全球变暖”。在这里就说说全球变暖的几大原因。

第一大: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一般是汽车和某些工厂还有一些大量排放废气的饮食建筑造成的。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辆汽车,而工厂又越来越多,餐饮业越来越发达......地球越来越糟。环境越来越恶劣。

第二大:某些排放巨大的家庭电器。夏天越来越热,于是人们越来越喜欢空调,冰箱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恶性循环。所以排放的甲烷气体多。还浪费电。

第三大:水资源。地球中水占了百分之七十,而能喝的只有百分之二。如果水成了问题生物链就会被破坏,人类就大量开发矿物质,就燃烧出C02气体严重破坏臭氧层。那南极北极就出现臭氧层洞,人类生活遭到严重破坏。

一直这样下去,人类迟早会灭亡,所以我们要从低碳开始,让地球恢复原来美丽的面貌!


科普小(6)

《阳光姐姐科普小书房奔向太空》主要讲了一些孩子在阳光姐姐的引导下,揭开宇宙里隐藏的故事。我读后收益不浅。

人物主要有这些:热爱读书的惜城、爱学习的学霸兔子、喜欢可爱事物的咪咪梦、想吃遍天下美食的阿呆、心思细腻的张小伟、性格内向的江冰蟾、热爱玩游戏的朱子同和被称为“美美”的阳光姐姐伍美珍。

第一天,阳光姐姐带着他们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观。通过参见学习使他们知道了我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是杨利伟叔叔。知道了电视上的火箭画面,是因为工作人员使用摄像机在摄向传到千家万户给大家后。知道了火箭是一节一节拼起来的。知道了火箭只要从南半球发射火箭为什么就会向朝东北方向飞。知道了古代火箭是由箭头、箭杆、箭羽和火药筒组成的。

第二天,阳光姐姐又带他们去了南京的紫金山。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大名鼎鼎的“SOFLA”平流层红外天文观测台。

第三天,阳光姐姐教了他们知识:有6000颗人造卫星,150棵是中国的,做一个宇航员要需要接受艰苦环境下的考验。

随着阳光姐姐的引导学习,同学们的宇宙知识又更上了一层楼。看完这本书,我们感受到:我们从小就要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祖国争光。通过这本书我想说:“小朋友们,虽然宇宙是如此之大,但是宇宙里的知识比宇宙还大,我们从小就应该去学习。”


科普小(7)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 465米/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但精密的天文观测表明,地球自转存在着3种不同的变化。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20世纪初以后,天文学的一项重要发现是,确认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均匀的。人们已经发现的地球自转速度有以下3种变化:① 长期减慢。这种变化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大约增长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所计量的时间,2000万年来累计慢了2个多小时。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学家发现在三亿七千万年以前的泥盆纪中期地球上大约一年400天左右。②周期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从天文测时的分析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有季节性的'周期变化,春天变慢,秋天变快,此外还有半年周期的变化。周年变化的振幅约为20~25毫秒,主要是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的。③不规则变化。地球自转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其原因尚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近数十年来,地球自转减慢还与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其反作用力让地球自转直接变慢,根据动量守恒的原理,这种因素应该是目前造成地球自转变慢的最主要原因了。所以人类为了地球的安全,发射的卫星不应该再借助地球自转的动量。


科普小(8)

现在的小孩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和书都是相当的丰富了,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要给他们在选择上下些功夫。挑些精彩的书籍让他们阅读,会让他们能够得到较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更快乐,更善良。今天我试读了小牛顿科学馆这辑图书的北极熊这本书。觉得心里暖暖的,这本书讲了一些动物的小知识,也讲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还讲了母熊生小熊,养小熊的过程,里面洋溢着浓浓的母爱,轻松的氛围,还有可爱的北极熊的`图片,冰天雪地里一团团白绒绒的棉球,真是让人觉得很是可爱,很是有趣,觉得读这样的书不单单会学到知识,还会让人对动物,对世界产生温柔的爱的感觉,会珍惜、爱护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