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集合7篇)
梦中飞翔
2024-02-27 06:31:10
其它
其它

网络社会(1)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害,有些人为了骗取钱财来利用这些高科技。虽然人们都不会被一些简单的骗术所欺骗,但是当今社会又有谁能使破他们呢?

就在昨天我收到一封短信,短信上说:尊敬的手机用户,恭喜您成为《xxxx》的场外抽奖的幸运观众,你将获得的xxx元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我当时的反应就是又是一群骗子。回到家中我耐不住好奇心,就打开了网址,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填好之后,点击领取,在网页的一个角落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在领奖之前,请先支付xxx元保险金。”之前我还是半信半疑,现在我终于知道这是骗人的。但我还是有些忐忑,向爸爸说明了情况,爸爸说没关系,不要理会他,这些都是骗小孩子的。晚上又看了焦点访谈,这下忐忑的心中有放下了。

可是在今天的早上,我的心又悬了起来,一个陌生的男子打电话给我,说:“请问是赵小姐吗?昨天你是否注册了《xxxx》的场外抽奖活动?”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完了,人家打电话来,我没给人家钱,会不会投诉我呀?那位陌生的男子又说了一些我听不懂法律上的专业术语,我听的稀里糊涂的,最后来了一句:“这件事,你是要求私自和解还是在法庭上解决这件事。”我理所当然的选择私下和解,就按照他说的去做,可是我想到我身上一分钱没有,怎莫给人家钱,只好打电话向爸爸求救。爸爸说了我一声蠢,叫我回家。我很是委屈,说如果这是真的呢?爸爸气急了,吼道:“如果是真的,还有我呢,你怕什么怕?”我在外徘徊了好久,最终还是回到家中。爸爸的气也消了差不多了,跟我讲了许多大道理,我感触很多,爸爸又教了我一些在危险的情况下预防措施,说了许多的例子,觉得这社会太险恶了。

经过今天的事情,我的防范意识增加了许些。哎,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太平一些,把这些犯罪集团全部绳之于法呢?


网络社会(2)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害,有些人为了骗取钱财来利用这些高科技。虽然人们都不会被一些简单的骗术所欺骗,但是当今社会又有谁能使破他们呢?

就在昨天我收到一封短信,短信上说:尊敬的手机用户,恭喜您成为《xxxx》的场外抽奖的幸运观众,你将获得的xxx元和一台苹果笔记本电脑。我当时的反应就是又是一群骗子。回到家中我耐不住好奇心,就打开了网址,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填好之后,点击领取,在网页的一个角落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在领奖之前,请先支付xxx元保险金。”之前我还是半信半疑,现在我终于知道这是骗人的。但我还是有些忐忑,向爸爸说明了情况,爸爸说没关系,不要理会他,这些都是骗小孩子的。晚上又看了焦点访谈,这下忐忑的心中有放下了。

可是在今天的早上,我的心又悬了起来,一个陌生的男子打电话给我,说:“请问是赵小姐吗?昨天你是否注册了《xxxx》的场外抽奖活动?”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完了,人家打电话来,我没给人家钱,会不会投诉我呀?那位陌生的男子又说了一些我听不懂法律上的专业术语,我听的稀里糊涂的,最后来了一句:“这件事,你是要求私自和解还是在法庭上解决这件事。”我理所当然的选择私下和解,就按照他说的去做,可是我想到我身上一分钱没有,怎莫给人家钱,只好打电话向爸爸求救。爸爸说了我一声蠢,叫我回家。我很是委屈,说如果这是真的呢?爸爸气急了,吼道:“如果是真的,还有我呢,你怕什么怕?”我在外徘徊了好久,最终还是回到家中。爸爸的气也消了差不多了,跟我讲了许多大道理,我感触很多,爸爸又教了我一些在危险的情况下预防措施,说了许多的例子,觉得这社会太险恶了。

经过今天的事情,我的防范意识增加了许些。哎,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太平一些,把这些犯罪集团全部绳之于法呢?


网络社会(3)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呢?我认为,规则与教化,都必须要有。(开头逐层深入,写作意图逐渐明朗)

今天我想用如今的网络时代,来讲述,规则与教化的重要性。

网络时代,只需要敲敲键盘,人就可以披着匿名的皮,随意发言。需要计较后果吗?不用,没人知道你是谁。所以有些人想,借此机会,在网络上大肆发言,辱骂,陷害别人。可以说他现实中就是这种人吗?也不见得,因为现实的苦闷与失败,他们只敢在网络上,拿无辜的人开涮,以为自己很伟大,其实是最懦弱的一种。这些言论,会极大的影响一些还没有成熟的孩子,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以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需要规则。就是因为网上的规则少,群众大,他们才会借此发散自己内心最阴暗的东西。有些明星,就是因为他们这样肆无忌惮,且不需要承担责任的疯狂网暴,在最美好的年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谁结束生命?是明星?)。而他们(他们是谁?),大概只是愧疚一下,就投入了下一场。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杀了人,没有法律的规定,他们自然不会在意。所以,我认为必须要制定合理的规则,让这些人不再猖狂,还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网络,给予祖国的孩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合理的规则有利于规束他们的言行,并且认识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论所负责。

而有了规则,难道就可以完全控制住了吗?并不是,大部分人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认为法不责众。就在国家发布新的网络条例的第一天,反对网络暴力的第一天,我喜欢的人就因为莫须有的事情被网络暴力,让人觉得极其讽刺。在之前有明星因为网络暴力,患抑郁症自杀后,他们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而现在他们却说,今天他们就要做这片雪花,这是三观多么歪的言论啊,完全没有认为这是一条人命,不尊重生命,甚至当为玩笑话。人家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被当成了网友泄愤的靶子。那些网友就说“我想让他死”,甚至上升到其家人。我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但我知道,他们应该要被教化,被告知何为正确的道德观。尤其是当我看到一个我们学校以前的学生会长,辱骂这位明星的母亲时,我更是心惊。作为幼师,应该有着正确的三观,尤其是她曾为学生会长,更应该带领好同学。她已经毕业了,若是她在教育孩子时有着这种不正当言论,后果大家也知道。所以我们社会,必须要加强教化,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一些在谜团里的人,引导正确的三观。

建设社会文明,需要大家通力配合。不仅需要国家的法律,也要社会的教化,更需要全体中国公民的支持与配合。

我相信,明天的太阳,会更灿烂。(全文脉络清晰,紧凑联系,结尾也保持了这个风格)(结构清晰明了,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网络社会(4)

网络语言是人类社会进入e时代的产物。对于什么是网络语言,一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比如:鼠标、硬盘、下载等。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网虫的语言,比如美眉、恐龙、斑竹、荡等等。[1]吴传飞对网络语言的概念进行了总结认为网络语言的概念分为两个阶段。这是从历时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定义的。第一个阶段的网络语言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这应该是早期的网络语言,也是普遍认为的广义的网络语言。第二个阶段的网络语言指网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虚拟聊天室。[2]吴传飞教授将网络语言回归为自然语言指出网络语言这一特殊语体的一般性。网络语言是人类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所研究的网络语言主要现阶段狭义上的网络语言。

二、社会语言学视角中的网络语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是这样对社会语言学下定义的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察语言,进而研究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语言变异。[3]在网络时代产生的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自然语言又因其独特的变异性区别于其他自然语言。从网络语言的性质的角度来看,它是社会发展中语言的一种变体,是构成语言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此的特别就使网络语言成为社会语言学界的重要研究对象。社会语言学界普遍将网络语言定性为一种社会方言。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是以特定的社会群体网民,网络语言有其独特的使用场合网络平台,其表达方法和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变异。

三、网络词语的变异特点

网络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是书写的言语。既然是书写的言语,那么文字在网络语言中就变得不可忽视。网络语言有其独特的表达方法和形式,它通过语音、词汇等方面的超出汉语规范的变异形成这一语体的特色。它是一种视觉言语,集合语音、文字及语义于一体。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的变异探讨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1. 语音层面的变异

在语音层面,可将网络语言大致分以下几类:谐音词、缩略词、语音连续词。谐音是通过改变原有读音的声调,或者改变原有音节的某个或多个音位实现的。比如:版主斑竹,主角猪脚(人们普遍把主角误读为zhu jiao),妹妹美眉,过奖果酱,大侠大虾等都是通过改变原有读音的声调来达到幽默诙谐的效果,形成网络语言中一类特殊词语。再如粉稀饭灰机男银等是通过改变原有读音中音节的某个或多个音位实现的。

语音层面的变异的另一类是缩略,这里一类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最早大多是粗口,为避免太直白,或者网络屏蔽的时候仍然可以正常表达,这类词直接用了首字母。比如BT表示变态,TMD表示他妈的,BC表示白痴的意思,SL表示色狼的意思。

语音连续词是另一类在语音层面产生变异的词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说话语速较快,在发音的时候舌头在口腔中不可能很到位地每个音都发出,舌位和舌位之间会有过度,舌头连续的运动就使得一些音被替换或者被省略,从而产生了口语中的语音连续词。那么这些口语搬上网络聊天室或者论坛等就出现了网络语音连续词。根据资料搜索,有的词语是方言词汇,比如酱紫是福建省部分地区及南京人读这样子连续成酱紫,这应该是网络语言酱紫的起源。还有其他类似的词,如表表示不要的意思,造表示知道的意思,宣表示喜欢的意思,缪表示没有的意思。

2. 文字层面的变异

网络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是书写的言语。既然是书写的言语,那么文字在网络语言中就不可忽视。字符的变换形成了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文字形体层面的变化在表达出所指意义的同时不乏诙谐幽默,使语言意义更丰满。其中一类是语音没有发生变异的同音词,比如 早炼,表示早恋的意思,同时有一种对现在大多数青年恋爱观的讽刺。再如砖家表示专家的意思,具有讽刺的意味,多指当今社会自称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其实是名不副实,也是对当今这会这一现象的讽刺。另一类是在语音层面发生变异的谐音词,表现在文字的层面,传达出超出词语本义的更多意义,使词语表达更丰满。比如猪脚表示主角的意思,是一种调侃的语气,多指一些颇受争议的主角。此外还有一类是将汉字替换为阿拉伯数字,这类网络词语不仅表达简便快捷而且委婉,同时不乏风趣和幽默。比如:521我爱你,748去死吧,7456气死我了,886拜拜咯等等。

3. 语义层面的变异

网络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变异主要的体现是旧词新用,即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衍生出一些新的语义。进入网络时代后,语言系统中有一些词语产生了新的意义,尤其是在网络平台上的语言,相比那些基本意义,这些词语产生的新语义更为被网民熟知和运用。比如青蛙,原意就是一种动物,网民现多用其指相貌不好的男孩。大虾多用来指善于运用网络,网络技术水平很高的人,这些大虾们常年弓着背在电脑前面兢兢业业形如大虾。如花似玉在网络平台上,更多时候被用来形容女人丑陋。

四、结语

我们不难看出诸多网络词语源自日常的自然语言,通过改变其读音或者文字产生所需的语义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流。这些网络词语大多不符合语言文字的规范,被很多网外人士所不解。那么它们以后将何去何从,命运将如何?我们它们自然发展。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固为宜[4],使用的多了,广为人们所接受、使用了,那么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凡是活的语言,应该无时无刻不在变异中。[5]语言在社会的摇篮里产生、发展,并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为人们所接受的表达方式继续存活,不被人们所接受的表达方式则随着时间的流逝淹没在语言的海洋中。所以我们不必担心网络语言会腐蚀我们正统的语言文字,大可让让它们自由发展。


网络社会(5)

正在生长发育期的我们,由于自我防范意识不够强,容易受到不健康网络内容的侵蚀,沉溺于网络而不可自拔,甚至在网络负面内容的诱惑下走向犯罪。所以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文明上网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和学校是孩子生活的最重要环境,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孩子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不文明上网的害处说给孩子听,让他们接受。要从言行上做表率,以身作则。做到以下几条:1主动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文明教育。对于学生正常上网要求应给予满足,以利于取得他们的信任,建立沟通渠道。

对学生上网时间过长,上网次数过频,上不健康网站,家长和学校应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制止。而对于他们正常健康的交友,聊天应给予指导和支持,这样一方面制止学生上网的负面产生,另一方面支持学生上网的下面要求。使沉溺于网络的孩子戒除网隐,同时也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与子女商量文明上网,明确上网时间和内容,使孩子免受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和侵害。2不论工作多么繁忙,生活多么辛苦,请您继续做孩子们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家长除了以身作则正确使用互联网之外,还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了解和理解孩子的需求,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给孩子朋友式的关怀,多与他们谈论他们的朋友和活动,做他们的知心人。分享孩子从网络世界中得来的乐趣。给孩子宽容而合理的引导,不能以强制手段限制孩子上网的需求,物极必反,孩子会寻找其他上网场所,比如非法网吧。如此,则得不偿失。3教育孩子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引导孩子安全上网、文明上网,不进营业性网吧、并监督孩子不长时间上网等。家长要身体力行,在网络道德言行上给子女做表率,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家长要带头学习网络法律,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要坚持自我约束,坚决抵制网上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以良好的品性修养为子女作表率,为孩子们带好头。4家长和学校也应该让学生多了解网络,加强网络知识的渗透。

如怎样发电子邮件,搜索资料,下载软件,怎样安全上网,防止病毒等,还可以慢慢引导孩子文档输入,电脑绘图,动漫设计,网页制作和程序设计等知识,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局限于上网只打游戏或听音乐了。网络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新生事物的到来会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关键要看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它,要取之好处,去其坏处,它就会成为我们大家的朋友。这就需要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加网络文明方面的学习。努力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等知识,创建文明网络,共建和谐社会!


网络社会(6)

不过,王老师能用分数管住的只是班上五六十名学生。如今,如果你还不认识 “囧”、“槑”、“烎”,你还不会说“杯具”、“酱紫”、“7456”,你还不知道“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那你就彻底“out”了!

网络流行语,一种日渐弥漫的话语时尚。曾经,“词语帮我们记住时代”,今天,网络流行语能担当起记录时代的重任吗?如果能,它又将给我们记录下什么样的时代呢?

全民创造,全民传播

毫无疑问,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新兴的语言现象。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流行语已经蔚为大观,自成体系。语言学家们就将这些“网语”做了分类,包括符号语(如^o,代表一只可爱的小猪),谐音语(如885,帮帮我;酱紫,这样子),字母语(如bt ,变态;pfpf,佩服佩服),旧词新义(如恐龙,指长相很丑的女性;天才,天生蠢才)……

“现在,如果你出差一个礼拜回来,网上就有很多你不懂的生词啦。”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黄集伟对记者说。黄集伟的另一个头衔是“词语收藏家”。从1999年到现在,他已经出版了7本《词语笔记》,记录每年新出现的词语。

在黄集伟看来,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民语文、全民创造、全民写作的时代。“网络交流的及时性,以及分享的便利性,使新创造出来的词语得到快速传播。”黄集伟说,“而在以前,个人创造的词语只能与少数人分享。一些新词,往往在现代汉语词典被更新后才广为知晓。”

“词汇一直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子,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必然会有新的词汇来代表它。不同的是,如今这些新词因网络传播得更快,更广。”南京大学文学院陈光老师说,“鲁迅先生创造 ‘阿q’,我们是通过读小说来了解它。而今天的‘范跑跑’,由网民集体来创造,是在快速传播中被创造。”

确实,网络流行语的创造更加全民化。不管是政府高官,还是一介布衣;不管是学术权威,还是莘莘学子;不管是富贾巨商,还是草根贫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话语创造的主体,哪怕是一次“顶帖”,也推动了创造的进程。

另外,网络交流具有隐匿性,网络由此成为一个自由、放松、想象的空间,网络流行语也就有了更加幽默、简捷、夸张的特点。同时,由于通过键盘与屏幕进行的网络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相比,表情、情绪、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场”的。于是,一些表情与符号自然就成了替代品,从而成为网络语言的一部分。而一些“错别字”之所以能成为流行语,也正是网络“打字交流”的特性造成。网民们为了寻求速度,在打字中忙中出错, “无心插柳”产生了很多另人捧腹的词组。

语言的活水,生活的进行时

就在记者采写本文的时候,新时代“四大害”正作为流行语在网络上传播开来,那就是——“丰田车的底盘,开发商的楼盘,股市的大盘,前男友的硬盘。”

仔细分析,这“四个盘”背后都有现实事件支撑。底盘,来自丰田车召回事件;楼盘,来自房价的过快上涨;大盘,来自股市的暴涨暴跌;硬盘,来自诸多“艳照门”。

这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的另一个特点:反映时代,概括现实。对此,黄集伟称之为是“ 语言的活水,生活的进行时”。

语言的变化发展从来都是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的,网络时代的到来,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一种力求变化的创新心理。由此,网络流行语当之无愧成为信息时代的“社会方言”。

这种“社会方言”在记录现实的同时,也记录着时代的深层心态。2017年,电影《手机》中的一句台词“做人要厚道”不经意成为当年的第一网络流行语。社会学家就指出,实际上是说出对建立社会良好诚信度的希望。2017年的第一网络流行语“打酱油”也是如此。此话是广东电视台就陈冠希事件采访一路人说的,之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打酱油”传递的,除了有审美疲劳外,还包含了一种无奈,甚至是无语。

至于2017年忽然流行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黄集伟认为,背后是“无聊文化”。当时,成千上万“魔兽”游戏玩家在等待服务器重新开放,从而引发一种集体的无聊感。由此,一句最普通的话,被给予了丰富解读。

还有“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和餐具(惨剧)”。来源是易中天在一期《百家讲坛》中瞪大眼睛感叹了一句“悲剧啊”,结果就被网友截了图并上传到了网上,随即成为无数网友争相引用的签名档。“杯具”一词,精妙地传达着现代人对人生况味的集体谐谑。

“一开始,网络流行语只是人们的‘假肢’,但现在,它进入现实成为真实,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黄集伟说。

快速复制,快速覆盖

“尽管存在即是合理,但我对学生的要求是,网络流行语在网上与我聊天时用,在给我发短信时用,但别写到作文里。”王开县说,“因为,网络流行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也没有古汉语传承这条链,是不规范的汉语。”

王老师说出了当下很多人的担心,那就是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的冲击。

“2017年‘保八’成为网络流行语,但实际上,1998年它就是网络流行语。为什么2017年没有人记得‘保八’?”黄集伟说,“网络流行语一方面被快速复制,另一方面则是快速覆盖,快速删除。” 因此,评价网络流行语对语言秩序的影响,黄集伟认为,绝对谈不上“颠覆”,充其量只能是“骚扰”。他用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概括了两者间的关系。“如果你被命运扼住了咽喉,你就挠他的胳肢窝。”

“有人担忧他们会影响到母语的健康,但我个人对此毫不担心。”陈光说。大多数流行语生命短暂,都没有进入现代汉语的主流词汇系统,能够大浪淘沙留下的则是经典。

网民创造语言,词典跟着“拾掇”。主流也在关注“非主流”。商务印书馆就声称,为了赶上时代的趟儿,今后将每隔一年推出新版《新华新词语词典》。从各个领域读者中收集新词条,然后经专家打磨,最终形成精当的释义。


网络社会(7)

一直以来,我们的政府都在努力的推广普通话。只要你稍微的细心一点,在公共场合你都会看到“请说普通话”的标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用语悄无声息的在滋长,然后近乎疯狂的扩散、蔓延。等它浮出水面的时候,我们已经无力挽回。网络用语在它刚露头的时候就开始挑战我们汉语言的权威。特别在少年一代中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家长都开始有点担心这会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有这样一则事例:一个8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对妈妈说,芙蓉姐竟然在北京开演唱会了,好雷人哪!妈妈就纳闷了,“雷人”是什么意思啊?难道是我落伍了?于是他赶快上网查找了资料,发现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新兴的名词。比如886(拜拜啰),7656(气死我啰)等。这些网络名词被人们广泛使用,甚至还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妈妈对此表示很担心,因为女儿现在正在上小学,正是语言学习的时候,要是这么早接触这些网络上流行语,肯定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目前网络上最火的一句话当属“神马都是浮云了”,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句话在网络上一时引起了轰动,越来越多的人把他当做口头禅。其实,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意思。“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叹之意。它的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2019年国庆期间,一则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中,“小月月”横空出世,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并让网友们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了一起,诞生诸如:“小月月还能保持着晕的状态靠在他胸口,神马晕倒无意识论,统统是浮云!”的感叹。而“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了一起,便可组成万能金句,推之四海而风靡。

其实这句话是网友们用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sm”代替,因为打字飞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神马”一词就像曾在网络红极一时的“虾米”一样,走的同样是谐音路线,而这个词语也迅速代替了“虾米”,成了时下最热门的流行语。在考试后,某某同学考了个极差的分数,通常就套用“神马都是浮云了”这句话,考试成绩神马都是浮云。

这是一个万能的网络流行语,就像一块泥巴一样,你可以随便捏成一个形状。我相信网络流行语一般都只能各领风骚一两年,而这个词,必将千古流传,它不仅会风靡网络。甚至在学校乃至社会中流传下去。成为千古名句。除了神马都是浮云这句网络用于,还有许许多多的网络流行语,像“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一类的词。校园里可是网络用语泛滥的地方。几乎每位同学都会把“伊妹儿”、“猫”等网络用语挂在嘴边,而如果你对它们大眼瞪小眼的表示不明白的话,可能会有一票子人来告诉你,你已经out了!然后,当众取笑你。本人的大脑也在随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虽然我的大脑发展速度远不上网络的发展速度,但也不至于落后,这些用词还是略懂一些。即使不知道,也是虚心好学。似乎自己学习网络用语比自己学习汉语还会肯专研。所以,根据这种现象,我们调查了一些同学:

甲同学:网上的语言很有趣,比在课堂上上的更加生动有趣,同学们之间也都很流行这样的对话!

乙同学:刚开始我也不懂,不过后来看得多了,也就了解了一些。其实我并不是很赞同使用网络语言,因为我觉得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任意的篡改是对中华民族502019年历史的玷污。

丙同学:我觉得无论什么事都有他的对立面,我对这件事说不上很支持,但也能够理解,毕竟网络这东西也是为人们服务的,只要用它的人感到开心,不就足够了吗,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

看来同学们对于网络用语问题各有各的看法,我们也不能轻易判定它的好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如果不能理解,也请试着去接受。

其实“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网络用语有很多,它算是新时代的一种网络象征,代表一种潮流。特别是在年轻人一代……它被普遍地使用着。网络用语以其新奇简洁另类的表达风靡网络,更有甚者出现在了中小学生的口语和作文中,而且新的词汇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小断涌现着。我们也不能单单认为这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这是对于我们不好的。父母认为这会对我们青少年有很恶劣的影响,而我们一味的追求时尚和趣味。

不过,抛开网络语言的好与坏,任何的事物都是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其实可以这些网络语言是反映一种社会的态度,现在的人都喜欢在现实生活中讲话很直白,十分干脆爽快,总让人觉得有些刺耳。而在网络上这些流行语可以避免用直白的语言交流意见,通过某些已经达成共识的网络语言表达质疑。况且,网络媒体尤其是各大论坛都对一些关键词进行技术性屏蔽,对其内容审核,导致网友难以畅所欲言,所以取而代之的则是网络用语。它不仅实用,还可以避免这一系列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