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里作文(热门6篇)
留下
2023-10-21 03:55:02
其它
游记

成都锦里作文(1)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姐姐去锦里游玩。

当我们来到锦里的门口,只见里面人山人海。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只见老街两边是各种各样的美味小吃:赖汤圆,担担面,张飞牛肉,“三大炮”……。其中,我对三大炮记忆最深刻,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很特别。你们猜“三大炮”是什么东西吗?不知道吧!我告诉你们是“糍粑”。师傅在制作的过程中,在给糍粑上料的时候,用力掷向一个大鼓,于是发出响亮的鼓声,就像放炮一样,所以得名“三大炮”。

除了中国的这些小吃还有许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吹糖人,皮影,刺绣……等等。我还请阿姨专门给我吹了一只机灵的猴子。


成都锦里作文(2)

我和妈妈下午去的武侯祠和锦里古街。

武侯祠是刘备和他的文臣武将还有诸葛亮共同的祠堂。一条武侯大街东西向穿越祠前,对着庙门的一道高高的屏风,和泉州紫云屏有一比。祠堂有分前后两院落,第一落正庙是刘备正像以及侧旁孙子刘瞻的塑身。据说魏军攻城之际,刘瞻直谏其父刘禅要和魏军背水决一死战,而最终刘禅是弃城投降,刘瞻奋战之后自决而亡,这也是他和刘备归于正堂的原因吧,而不是他的父亲刘禅。正堂两旁分别是关羽和张飞塑身像,右关羽左张飞及儿孙像共处。

跨越左右回廊的塑像群分别是东侧刘备之有名的文将,西侧三国时期刘备有名之武将等。穿过刘备正堂,再向后,就是诸葛亮的正堂,左右两侧分别是儿子和孙子塑像。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均是战死沙场,其孙子战死沙场时还不到二十岁,真是可歌可泣可忠可赞。诸葛亮是在去攻打魏国的途中染疾而死。出师表名扬天下,前出师,后出师,字字为金,声声啼血。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及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武侯诸葛亮。这也是我们提到武侯祠就会误以为只是诸葛亮祠堂的原因吧。其实武侯祠是刘备及其诸多将臣的祠堂哦,你可不要弄错了。

成都著名的锦里小吃一条街紧邻着武侯祠,巷口从右边半包围着祠堂向后一直平行于武侯祠堂最北段的桃源三结义的桃林,绵延数里,全是各色各样的小吃,中有小桥流水茶楼戏坊民间杂耍甚是热闹。其中就有最有名的川剧变脸,另有现代歌手演绎的多首名曲,等等不一而足。论吃,估计我去过的那些地方能和这里相比的没有其一,论玩我还是觉得这里的文艺范儿更足一些。还记得赵雷的《成都》吧,对,就是这样,抿一口小吃挑一只单曲,坐在熙熙的人群中,忘记了学习,忘记烦恼,眼前闪烁的全是美食,有胃口就尽情的吃吧。这里的美食伴着每一片时光都在音乐的音符里跳跃,跳跃,跳跃在舌尖,洋溢在味蕾。喜悦是这里的美食特有味,特有味,真的,辣的麻的卤的甜的咸的酸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吃不到的。怎么样,要不要来尝一尝?还有身着汉服的窈窕美女姐姐,更是跟景色增添了美景,很有情致。

怎么样,心动了吧。成都在这里等你。


成都锦里作文(3)

锦里之名来源于成都以前的名字“锦官城”,取之锦字,“里”也就是民居了。锦里也就是老成都的缩影。如今的锦里已经是集商业、文化、旅游于一身的街道。这条街始终保持着传统蜀文化的元素,也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戏台等。给每个来游玩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去锦里玩。一进入锦里,我发现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大街上,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两边各种各样的手艺人让我驻足观看:有捏泥人的,有画糖画的,还有艺人做一种叫“波丝糖”的——先用一团糖饼,慢慢熬炼,再反复拉伸,直到拉成细如发丝的糖丝。据说这种糖是以前进贡给皇上吃的呢!再往前走,富有浓郁三国特色和川西民居的商店一字排开:有皮灯影、蜀锦、蜀绣等,让人目不暇接。在锦绣馆里有很多蜀绣品,我们的蜀绣精品——双面绣“芙蓉锦里”和“竹马林鸡”还被评为国家级珍品。四川的蜀绣和苏绣、湘绣与粤绣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离开锦绣馆,来到锦里客栈。这座客栈以清末明初的建筑为主,以客栈、隐庐、芙蓉三座风格各异的建筑群组成,院内有廊坊、天井、花园,假山耸立、流水潺潺。别过客栈再穿过一条巷子,一个古老的戏台映入眼帘。仰望戏台,思绪万千,仿佛看见了以前戏台上出将入相的历史过往······

紧靠着锦里的是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祭的庙宇。步入大门,眼前赫然矗立着六个石碑,其中最大最有文物价值的一块是“蜀汉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在这里供奉着刘备、诸葛孔明,关羽、张飞以及蜀汉英雄们。其中我和爸爸最喜欢诸葛孔明,因为他机智聪明、运筹帷幄,帮刘备打了很多胜仗。我也很敬佩关羽——他竟能看着书接受刮骨疗毒之痛!为了表达敬意,我和爸爸一起点了两柱清香。

从20XX年开始,武侯祠就开始延续以前的传统活动“赶庙会”,在庙会上成百上千的花灯照得夜如白昼,街两边一株株装饰桃花在灯光的映衬下栩栩如生,分外妖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盏名为“孔明灯”的灯,又名“许愿灯”,这灯的做法非常简单:几片竹片,半椭圆的灯身,几张白纸贴在竹片上,在下端放上蜡炬,孔明灯就完成了。然后许个心愿点燃蜡炬,孔明灯就带着祈愿慢慢地升上天空。看着满天如星星一般一闪一闪的孔明灯,我也许了一个心愿,愿天下所有人的心愿心想事成!好人一生平安!

关于游成都锦里作文5

一年最热的季节,也是最热闹的季节,非夏天莫属,而在这个暑假,家里人带我去了成都,而在成都,作为吃货的我也是一饱口福,接下来让我为大家带来我在成都的所见,所闻还有所尝吧!

到了成都,我们住在了繁华的春熙路,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饥肠辘辘的我们就来到了成都著名的龙抄手总店,因为店里的美食都没吃过,所以我们就订了两份不同的套餐,牌子上有的小吃都分别品尝。在这总是小雨不断,气候湿润的城市,一碗价格不贵的龙抄手真是不二的选择。

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的特色景点——锦里,真是有够古色古香的,他们真的是很有古代建筑的风格,进了锦里门,2米宽的巷子,路两边都是商户,挂着串串大红灯笼,有喝茶的,喝咖啡的,卖特色脸谱情侣衫的、卖脸谱工艺品的。继续前行不远处就能看到荷花池,粉嫩的荷花,翠绿的荷叶,不自然的让我想到了孩童时期学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嘉句。

距离锦里向北走,还有一处必去之地,那就是宽窄巷子。之所以这样命名,可想而知,是由一宽一窄巷子得名而来。这儿与锦里相比就显得安静多了,感觉总有一些韵味,再向大家讲述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对了,记得提醒大家哦!宽窄巷子里有一部分是私人住宅,他们平时都是掩着大门,漂亮大气的门头上挂着一小块木质的牌子,上面写着“私人住宅,请勿打扰”八个大字。越走越是目不暇接,每个宅子都有想停下来照一张相片作为留念的念头 到了成都哪有不吃火锅一说,通过各方考察,比较知名的火锅有几家,我们直接奔向青羊区皇城老妈成都金沙店。一下出租车,我们两惊呆了,火锅店修的跟城楼门子一样,全是青砖垒成的,大气的不得了。一进门,热情的服务员把我们带到了二楼大厅坐下,点好菜之后,我四处观察了一下,装修不算超豪华,但显得体气派,桌椅摆放很疏散,根本不像陕西这边的火锅店,几平米之内恨不得摆上它好几张桌子。幽静的古典音乐,昏暗的灯光,真是心情舒畅啊!没一会菜和锅底全到齐了,看着口水都止不住了,先来两杯鲜榨芒果汁碰杯之后,顾不上说话就蹭蹭蹭的开始行动了,青竹笋、虾滑嫩、海木耳、鹅肠脆、鲜羊肉等分分下锅,在这吃那叫一个痛快,花钱不多吃的还叫一个舒心。就这样出了大门,我两想起了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老话,径直向住的方向慢慢走去。回想起来,成都的火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麻辣无比,难以下咽,而是辣中带香,香中带麻,现在想起来还会口水直流呢!

这几天来,赏了美景、看了熊猫、体验了刺激、饮了美食。一下子,觉得现实中的不愉快、不平静都渐渐抚平了。 现实中的生活和学习时常会让人感觉到疲惫,新生念头真想出去好好玩一次的时候,总会被这事那事妨碍无法实现。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口,同时又会遇到很多美丽的地方,在我们闲暇的时候,放慢脚步,停下来好好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一切。借着庾澄庆的那首《让我一

次爱个够》,那我们何不如让我一次玩个够呢!



成都锦里作文(4)

我看见了会冒烟的水果,我感觉好神奇呀。我们走着走着听到有个叔叔用四川口音边拉着长音叫喊,“火锅底料---火、四川调料——火”,一边喊还一边用木头锤子砸着石头缸里的辣椒。感觉像是一个喝醉的人,特别好玩。石头缸的旁边还放着一个石磨,里面也放着辣椒,叔叔又开始磨辣椒,他边磨边扭屁股,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感觉叔叔磨辣椒一点也不费力,可是为什么我磨感觉特别费力呢?难道是因为我太小了吗?我每转一圈就会有一些辣椒面掉出来,直到我没有力气的时候才放弃。我知道这种磨现在已经不太长用了,所以我感觉这个东西很稀奇,不愧是古街呀!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名字叫“一只酸奶牛”的店前。我买了一杯哈密瓜味的手摇酸奶,我的哥哥买了一杯百香果味的酸奶,我感觉很奇怪,手摇酸奶是什么呢?原来是里面有冰沙,摇一摇让冰沙与酸奶结合,甜甜的、凉凉的,真是抗暑神器呀。我和哥哥互相品尝了一下对方的酸奶,哥哥的奶好酸哪,哥哥也觉得我的好喝,一直想喝我的酸奶,我是不会让的计划成功的。

我们边闹边往前走,突然,我看到了漫威人偶,差点就错过去了,幸好我眼力好,我在那停留了很久,有好多人物我都很喜欢,有钢铁侠、毒液、灭霸、蜘蛛侠、奇异博士…。我真的好想进去看看哪,可还是被妈妈拉走了。

妈妈把我拉到了钵钵鸡店前,我说“钵钵鸡不就是鸡肉吗?”妈妈说“那可不是,钵钵鸡是一种冷串串。”我感觉很疑惑,串串不都是热乎乎的吗?怎么还有凉的?妈妈给我们买了几串,吃起来又辣又香,我很喜欢。我知道四川食物的特点就是辣,原来我最不能吃辣的了,现在我感觉这个钵体鸡真得好香啊,我也不管辣不辣了。

我很喜欢锦里。


成都锦里作文(5)

成都锦里游记作文篇1

走进成都锦里,一阵古朴的味道从四面八方袭来:窄窄的小苍两边里仿清建筑物,实木门窗,镂空花饰,一面面挑旗,一串串红灯笼无不把人带进古老的过去。我正沉浸在厚重的历史里,“苑儿,你闻到了什么?”大姨摸摸我的头。“噢,是咖啡味儿。”一股浓郁的香味弥散在空气里,肆意钻进每个人的鼻子里、心里。瞧啊,这里的酒吧、西餐厅又显示出古代与现代气息的融合,凝重中不失时尚。

这里的游客很多,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他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来的,还有不少金发蓝眼的外国人呢!

街道两旁有许多小摊点,那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瑰宝:丝绸馆、吹糖的、剪纸的、民俗画的、小糖人、皮影……丝绸馆给你展现了古代是怎样织布的。吹糖的民间艺术者像一个魔术师,让你看到一团小小的糖神奇的变化过程。它随着吹糖人的舞动,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小猪,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小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随着长长的人流,我们走过了木制的戏台,来到了小吃一条街。各式各样的小吃摆在你面前,香味四溢,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天色渐渐暗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成都锦里游记作文篇2

在我们到成都的第四天,白天溜达了好几处去处,晚上自然不会缺少去锦里。当我们晚上到达锦里的时候,这里灯火通明,没想到这里的锦里,就像青岛的“劈柴院”,古色古香,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各有各的味道。一条巷子向里延伸,民间工艺,特色的东西如同庙会一样,都在这里展示出来。

远处的吆喝声,游人的嬉笑声,在黑夜的灯光下妖娆多姿。我第一次看到了皮影,原来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现在近距离的看着的时候,有种亲切感,猪八戒和熊在跳舞,硕大的身体,摇啊摇,衬着背景音乐可爱极了。深巷藏高人,有一位在米上刻字作画的人,如此小的地方,却字如风,画栩栩如生。一路看来,顺巷子走,“嘿!”突然有一个人,猛得跳了出来,下了我一跳,金铜色的脸,身上也是金铜色,这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行为艺术中的“铜像人“手拿扇子,一看就是绍兴师爷的装扮,别说真是逼真,惟妙惟肖。

晚上的锦里,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白天的锦里,又是另一种状态,不同的时间接待不同的需求。这就是现在大都市里,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展示。

成都锦里游记作文篇3

杜甫曾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锦官城就是指成都,所以成都又名锦城。在锦城里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如:武侯祠、四川博物馆……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锦里了。

来到锦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牌,石牌又高又大,上面写着“锦里”两个大字。走进锦里,巷子两边是古乡古色的房屋。房屋前有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工艺品。有熊猫娃娃、葫芦串串,还有用面粉捏的小人站在木架子上。它们形态各异,面带微笑的样子可爱极了。一路上我看稀奇看古怪,看得我眼花缭乱。突然我看见一个邮亭。我喜欢集邮,忙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张锦里的纪念邮票。我拿着邮票刚走了几步,吹糖人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用糖吹出来的十二生肖,这可是民间的绝艺。我急忙拉着妈妈也跑了过去要吹一只兔。阿姨捏好一个糖团,抽出一根长长的细丝,让我沿着当中的一个小孔吹气,并且只能吹不能吸。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用力一吹,我边吹阿姨边捏,鼓起来啦!鼓起来啦!一只活灵活现的兔子捏出来了!我拿着吹出来的兔子,看看这儿,看看那儿,真是越看越喜欢呀!

随后我又看了皮影戏、木偶戏、川剧。锦里真是个好地方,我真喜欢它。


成都锦里作文(6)

成都锦里游记作文500字篇1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曹叔叔等人去成都,到了成都,人山人海,我们很快找了个宾馆住下来。

到了晚上,踏上天桥,往下一看,川流不息的车子,霓虹灯闪闪发光,天空如白昼。很是漂亮。

我们来到锦里,这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街道是用四四方方的石板铺成的,房子是用木头做的,年代久远,古色古香非常古老。每家每户都挂满了灯笼,灯笼上门画着三国的人物:诸葛亮,刘备,张飞,黄忠,赵云,关羽……

在这里我看到了唱川剧的,还看到了老式的茶馆,那里面的茶壶大大的,茶壶嘴巴长长的,大约有一米多。还有卖小吃的,脸谱的,笔墨纸砚……让我眼花缭乱。

忽然,我在一个摊子上看见许多小动物挂在一个架子上,不知是什么做的。

我问老板这是什么,老板说“是糖人”。我很好奇,就叫妈妈给我买一个。老板问我属什么,我说属羊,老板开始吹羊了。他先抓了一坨糖,捏圆,一摁,然后卷起了,接着捏出了尾巴,一吹,就鼓起来。再把头和脚捏好,一吹头脚都鼓起来了。最后一捏一拉山羊胡子就捏出来了。糖人就捏出来了。我感到非常神奇。爸爸说“这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还有捏泥人,捏面人。”

锦里真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充满神奇。

成都锦里游记作文500字篇2

成都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这趟旅程我有幸一睹它的风采。

锦里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大气,周围的竹林青翠欲滴,小路旁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

因为是节日,锦里人涌如潮,几乎没有空闲之地,妈妈打趣道:“在这里人不会摔倒,因为没有地方!”为了防止走失,我紧紧地拽着家人的衣角,就这样,也好几次险些被冲散。锦里街道两旁有很多现场制作的小吃摊,我吃了几种,基本上全都是辣的。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三种我认为最有特点的小吃:“龙须糖”,卖家把糖浆放到制好的香喷喷的炒粉里,像拽拉面一样不停地拉伸糖浆,直至细似龙须,把它们再挽成一个个规则的小圆柱,整齐地摆到盒子里。便可以吃了,感觉入口即化,满嘴留香,只是有点粘牙。“伤透心凉粉”,把豌豆做的凉粉切成一条条的,配上特制的香辣麻的调料,我在吃的时候感觉此凉粉的确名不虚传,伤透心得辣啊,眼泪都快出来了!“三大炮”,它的名字怪怪的,却是对制作方法的写实。把做好的糯米团“嗵嗵嗵”扔到前面—个盛满炒粉的大簸箕里,使它上面粘满了炒粉,像三个大元宵,再放到调制好的配料里,每碗里就三个团,三大炮由此得名。那配料里放了许多的红糖和芝麻花生等物,吃起来感觉爽而不腻。

锦里还有很多卖工艺品的店铺,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一家卖蚕丝被的小店,现场制作,有一位穿着蓝底白花衣服的阿姨在整理茧,只见她把煮熟的已经清空内心的茧从手中穿过,套在手上抽丝,动作优美利落。店内的人熙熙攘攘,她却专心工作,连头都不抬一下,确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了。

怪不得锦里吸引这么多的人来,它真是好吃好玩应有尽有!

成都锦里游记作文500字篇3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去锦里玩。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在纵横交错的巷子里,有古香古色的建筑,有吸人眼球的店招;有流水石桥,有池塘荷花,还有各式各样的精美的工艺品,比如手编草帽,米粒刻字,剪纸;当然,还有成都的传统特色食品,糖画······我最喜欢那里的当当作响的“三大炮”,想到这就忍不住要流口水。在锦里的一条小巷,我们遇见一群中学生在宣传环保。

有一个姐姐还叫我在他们的宣传签名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在路边他们展示了一些精致的“小玩意”,那些“小玩意”都是人们丢弃的垃圾做成的,有雪碧瓶做的花束,有包装袋做的收纳盒,真没有想到,我们平日里扔掉了不少宝贝啊。拿着姐姐给我的小传单,我和爸爸来到一个小亭子休息。

在亭子边的池塘里,我发现了几只黑乎乎的鹅,但爸爸对我说它们是黑天鹅。咦,怎么是黑色的呐?我只见过白天鹅,还没有见过黑天鹅呀!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嗯,有只黑天鹅的腿怎么受伤了啊?似乎是被哪个调皮的小朋友用石头打伤了,池塘里还有一些丢弃的垃圾。这么可爱的小动物,怎么忍心伤害它们呢?那池塘是它们的家啊?我的心好难过,伤害小动物就等于伤害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小动物呀!从锦里回家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环保,天鹅,大自然需要我们共同爱护,我默默下定决心,我要象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做一个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