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热门16篇)
凉城故人
2023-12-03 04:00:20
其它
其它

社火(1)

每逢春节,甘肃的各个境内便要大型举办一次文化娱乐活动----社火。“社火”,顾名思义,于“火”有关,离不开烟火。社火有白天的和夜晚的,分别叫做“白社火”,“黑社火”。

民间通过把古代戏剧人物化装出来,通过铁芯子,高跷,骑马等等表现各种姿势,演唱。而现代,形式更繁多了,将耍狮子,闹灯笼,游旱船,跑秧歌,打腰鼓,太平鼓,春牛,跑驴等等统称为社火的范畴。

相传明朝初年,大将徐达攻打兰州王保保城,久攻不克,徐达便将瑞鼓改为长形鼓,再将兵器暗藏在里面,摇身一变,成了一只社火队,混过关卡,破了城池。时值今日,为缅怀英杰,祈求太平,好些社火队里仍有腰鼓,乾坤鼓,太平鼓等等。特别是太平鼓,表演套路繁多,形式多样,有走路鼓,红拳架子等等,三指顶鼓,旋转举起沉重的大鼓,悠过头顶,十分娴熟,实为力与美的结合统一,显示了北方雄浑,豪壮的神韵。

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社火盛会,西和县秉承传统古老的文化氛围,又兼容民间现代舞蹈形式,使得今年社火有完美了一截。

西和县城街道内,各个单位的社火仪仗队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序幕。猎猎的彩旗,咚咚的锣鼓,悠扬的唢呐声由远而近,远远映入眼帘的是用铁棍做成骨架,外表装饰绘画,花朵,彩绸,矛剑枪戟的彩车。另有些架子上换站着或绑缚着装扮成各种各样的戏剧人物小孩,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站在高处的装饰物上,显得玄妙奇巧,威武特别。高跷更是绝妙,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扮装成戏剧人物的化身踩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面,伴着和谐的锣鼓声迈着娴熟的步伐,让人惊叹不已。游旱是民间男女老少最喜欢的一种节目,船用竹,木,麦杆扎成,外蒙彩布,扎上纸花。非常轻巧。表演时将选一位美丽漂亮的媳妇,当然不分男女,将其系在舞者的腰间,入坐船状,另有几人扮装艄公,和船中的姑娘同舞对歌,犹如水面行舟。活灵活现。“妞秧歌”让人哑然失笑。 当男扮女妆的大媳妇摆动着扭动的身姿时,全场的人都几乎鼎沸起来。“进状元”,“卧牛”可以说是我们地道的拿手戏,他们都象征岁月的和平盛世,物阜民丰,招财进宝。最后扫尾的就是“耍龙”,“打狮子”和“打熊”了!这种暨表演与武打一体的体系演练,正是象征了驱赶瘟疫,迎喜接福的用意吧。中国是龙的传人,龙是吉祥物,当龙在场中盘旋飞舞时,人们都抢着站在中间,让龙把自己缠上一圈,以暗示带来吉祥如意。

改革开放的今天,我相信家乡的社火将变得更完美,更精彩!


社火(2)

说起来,时间过得真快,再一个月就到春节了。我真希望春节早些来到,我盼望着一家人 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办年货,过佳节。

我要回老家和亲人团聚。平时我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老家离得很远,一年只能回几次。我太想念姥姥、爷爷、奶奶、姑姑等好多亲人了。我想和他们说说话、拉拉家常,向他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我要亲眼目睹家乡的巨大变化。前几天听爷爷打电话说,村里通上了柏油马路,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不少农家盖起了楼房,看上了闭路电视,安上了电话,用上了手机、洗衣机、摩托车等现代用品,很多过去买不到的蔬菜,现在随时都能买到。我想到村里的柏油路上走一走,到各家各户看一看,盛一杯自来水尝一尝,感受一下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和方便。

我还要感受一下家乡春节的热闹气氛。农村的春节可热闹了。家家户户大门口都会贴上喜庆的对联,到处燃放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精彩的锣鼓社火表演引得人们驻足观看。我要挨家挨户欣赏向往幸福的对联,和爸爸妈妈一起放鞭炮,看一看社火表演。

虽然每年的春节大致一样,但随着年龄的正在,我也越来越能感受到,背井离乡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回家啊!我相信,这个春节一定会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社火(3)

大年初三的早上,我和爸爸步行去鼓楼看社火。

一路上看到很多人,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面带微笑、扶老携幼的向城市中心行进。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汇聚成人的海洋。很快就看到了鼓楼,今天的鼓楼打扮的焕然一新,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穿着唐装的老人,坐在城市的最中心,等待着社火演出的开始。

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鞭炮声,紧接着锣鼓喧天,社火演出开始了。鼓声随着春风飘荡在酒泉的上空,催赶着还没有到来的人们的脚步。

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狮子,狮子是有两个人来舞的,一个做狮头,一个做狮尾。狮子在鼓点的变换中时而龙腾虎跃,时而扭扭屁股,时而摇摇头。爸爸说摸摸狮子会沾上喜气,一年里我会变得更聪明。在表演的间歇,我悄悄地摸了摸狮子的黄毛,棉棉的像头发。最精彩的要数大头娃娃的出场,引来人们阵阵掌声。大头娃娃摇着可爱的大头,总是一副笑脸。真不知他遇到啥好事,可能是收了很多的压岁钱吧,高兴地合不拢嘴。骑毛驴、跑旱船、扭秧歌,让人目不暇接。

当社火队伍远远的看不清时,我仍不愿离去,真想让他们掉过头来再演一遍,那样该多好!


社火(4)

元宵节早上,我起了个大早,叫醒爸爸妈妈,吃了早饭,就急急忙忙地出门了。你猜我们去干什么呢?我们要去看社火!

到了广场,已经是人山人海,我们选了一个好位置,静静地等待着表演队伍的到来。随着一阵热闹的鼓声,表演队伍缓缓走来,大家都激动地站了起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老汉推车,前面一个老爷爷扭,后面一个老爷爷推车,车上还坐了个老奶奶。瞧!那老奶奶一手拿着羽扇,一手拿着大烟斗,还不时地朝人群吐个烟圈,逗得观众哈哈大笑。紧跟着的是铁棍,八个身穿红色衣服的老爷爷抬着一个轿子,那轿子很奇怪,不是里面坐人,而是上面站着两个身穿戏服,挥着长袖的女孩儿。看那几个抬轿的爷爷是多么卖力,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却怎么也挡不住他们满腔的热情。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身穿黄衣、头裹红头巾的老爷爷。他头上“顶”着一个小女孩,仔细一看,小女孩脚下踩着一个铁台子。哪里伸出来的铁台子呢?原来老爷爷身上背着一个架子,像书包似的,架子上伸出的铁台子,小女孩就站在铁台子上。走路的时候整个小女孩的体重都压在老爷爷的身上,但一点也感觉不到老爷爷吃力,老爷爷真厉害!

社火真有趣!它不仅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社火(5)

过春节,最热闹的要数社火了。平凉城里过年前,各单位、各乡镇就开始办社火。社火正月初十就开始上街表演了,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结束。

到元宵节,全市各单位、各乡镇和所属各县的社火队,都到平凉汇报演出。那时街道里人山人海,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社火接待站,市上在人民广场设有大型社火接待站。各处的社火队早早地在平凉的东大门——三角城集合,按系统列队进入市区。沿着十里长街,边走边表演,直到人民广场作汇报表演,参加竞赛评比,最后领取奖品和补助费。

我站在阳台上,社火队从解放路十字街走过,我看得清清楚楚。社火队伍很长,从早上九点直到下午三点,才通过。要说社火热闹,要数华亭县的社火队伍最雄伟气派。华亭有“华煤集团”,财大气粗,那社火队可热闹了,走在最前面的是“轰天大炮”队,他那炮可不是一般的纸炮,而是用炮筒射向高空才爆炸的。声音比打雷还响,震得我在楼上坐不住,用两手捂住耳朵。所以我叫它“轰天大炮”,不夸张吧!华亭社火的特点是古装高跷、彩车为主。以戏剧人物居多,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白蛇传中的“断桥”······他们的服饰华丽,队伍雄壮,气势宏大,振奋人心。

要说社火的精巧、好看,还要数庄浪、静宁的社火队了。他们的社火人物造型,设计精巧,真是巧夺天工,无与伦比。如彩车高芯“借芭蕉扇”,孙悟空用一只脚尖、独立在铁扇公主向上刺去的剑尖上。孙悟空肩上扛着把大蒲扇,一闪一闪的真好看。再如“哪吒闹海”中的哪吒,足蹬风火轮、腰系混天绫、肩跨乾坤圈、手执火尖枪,从空而下,刺向龙王,正触到龙角上,就这么一点连接处,不知能工巧匠们是怎么处理的,巧妙极了!不知上面的小演员怕不怕?观看的人都吓得目瞪口呆,惊出一身冷汗来。绝了,艺人们的手艺太高超了!社火能玩到这样的程度,真让人难以想象啊!

平凉各单位、各乡镇的社火,多以彩车为主,地面上的队伍也够庞大的。一个系统往往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参加表演,有生龙活虎的龙灯、狮子,还有阵容庞大的模特队、秧歌队、腰鼓队······

各队有各队的装扮特点,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特色。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整个平凉城都处在一片喧哗热闹的气氛中。一年来的喜悦,一年来的欢庆,都在这社火的人流中。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的人们,都看社火去吧!一年一次的这个难得机会,绝不能错过!


社火(6)

盼望已久的社火表演终于来到了。今天是正月十五,我们兴高采烈地去广场看社火。

到了广场,远远就看见一队社火,我们走过去。前面有两个人手举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寺滩乡永川村社火队。接着就是21名学生手举红、蓝、黄颜色的旗帜,气昂昂地跟着,有两条大龙紧随其后。人们蜂拥而上抢着钻龙,奶奶抱着弟弟,婶婶拉着我一起钻龙,我问婶婶。钻龙是什么意思呢。婶婶笑盈盈地说。钻龙和钻狮子都是一个意思,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能祛病消灾、平平安安。再往后看,有两头小狮子,领头的舞狮者不断将狮子举起,摇晃着铃铛示意人们钻狮子。

"嘭,嘭,嘭,嘭……锵,锵……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广场,紧随其后的社火表演开始了,我们赶紧找了个显眼的地方坐了下来,观看主席台上的社火表演。首先上场的穿着黄白衣服的人敲起了太平鼓,旁边穿红色衣服的人敲起了铜锣,鼓音威震四方,而铜锣的`声音清脆响亮,两音合一,形成了美妙的交响曲,预祝来年我们国家太平。人们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鼓演在一声响亮的声音和人们的叫好声中结束了。

接着一群身穿藏服的姑娘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最后一个姑娘手捧着白色的哈达用藏语说了声。新春愉快!。舞蹈就在一声祝福声中结束了。最精彩的要数耍狮子表演了。一个人拿着球在前面跑,后面跟着狮子,那个拿绣球的人耍起了狮子。过5分钟后,节目表演完了,人群开始散去,我们恋恋不舍的回了家。

知道睡觉,我还想着社火那精彩的表演。


社火(7)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的群众性活动,它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普遍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高跷、旱船、舞狮、耍龙、秧歌等就属于社火,它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的家乡,时序刚过腊月初八,村中爱好社火的人们就攒掇在一起,商量起了闹社火的事情。哪些人踩高跷,哪些人跳棒槌,哪些人打鼓子,还有旱船、舞狮、耍龙、膏药匠等人员确定下之后,于是便在统一指挥下,一边跳起来,一边忙着去置办行头,社火训练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社火队组建起来,主要是要出门走户,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上,边走边耍,边走边闹,每到一处,都会有鞭炮迎接社火队的到来。这一闹一耍,整个活动从正月头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才算正式结束。

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欢歌唱起来……三天年刚过完,正月初四一大早,就会从村委会大院里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原来,今天要装束社火了,很快的,社火表演者的队伍便出现在了村庄的街道,那在前面开道的两个大狮子引着闹社火的队伍,先是去东方迎喜神,紧接着,就开始了本村人家去拜年贺喜。再后,是要去外村、机关单位等拜年的。若要被选中,前些年还要代表一县或一乡去参加区上或市上的社火调演。

那演出的队伍中有扮丑花的、烧脖头、骚青年、媒婆子,还有大头和尚、娃娃乐等人物,真是包罗万象,雅俗共赏,皆大欢喜。懂历史的,会看出“猪八戒背媳妇”“空城计”、“大破天门镇”、“七品芝麻官”等,不懂历史的小孩子们以看热闹为主,看哪个扮相好,一时间,扮演者和围观者自然融入一起,都沉浸在热闹非凡的节庆中,一起去体会休闲,去感染世界,去分享五谷丰登的喜悦。

社火游街时,社火的队伍往哪里游,人群就往哪里跟随;社火向哪边走,眼神就往哪边瞄。到处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身影都追随那红红火火、流光溢彩、神采飞扬、魅力四射的社火挪动脚步。游街结束后,就会来到一个专门表演的场子,举行完一些仪式之后,才开始表演。

踩高跷的姑娘、小伙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古装,手中摇着扇子,唱着民俗歌曲,脚下高跷来去自如,不断变换着阵式。还有另外一个场子中,棒槌、鼓子、花丫头、旱船、太平车子等又在膏药匠的指挥下跳的更欢,声响更猛。你瞧,巨龙舞起来了,狮子上天梯了,大花轿抬上来了,多姿多彩的龙船划过来了,民族舞跳起来了,嘴里叼着烟斗的男扮女装的老太太、小姑娘扮成的老太太、动作夸张而又滑稽的媒婆……一个个角色都令人忍俊不禁,喜笑颜开。当然,有时在两队社火互相接迎、欢送的时候双方也会发生一些摩擦。但那是一种热闹,一种气势,更是一种艺术。

在庞大的社火队中,耍狮子、龙灯舞、太平鼓是社火队的精华,尤其是表演太平鼓的鼓手们个个激情四射,阵阵铿锵的鼓声如万马奔腾,春雷滚滚,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韵味全体现在撼人心弦的鼓声中。

每至此时,整个乡村沉寂了一年的土地好像已开始苏醒了。社火队走到了哪里,仅那艳丽明快的色彩,都会在这黄土地的冬日里卷起一股暖暖的春意。


社火(8)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的群众性活动,它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普遍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高跷、旱船、舞狮、耍龙、秧歌等就属于社火,它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的家乡,时序刚过腊月初八,村中爱好社火的人们就攒掇在一起,商量起了闹社火的事情。哪些人踩高跷,哪些人跳棒槌,哪些人打鼓子,还有旱船、舞狮、耍龙、膏药匠等人员确定下之后,于是便在统一指挥下,一边跳起来,一边忙着去置办行头,社火训练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社火队组建起来,主要是要出门走户,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上,边走边耍,边走边闹,每到一处,都会有鞭炮迎接社火队的到来。这一闹一耍,整个活动从正月头开始,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才算正式结束。

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欢歌唱起来……三天年刚过完,正月初四一大早,就会从村委会大院里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原来,今天要装束社火了,很快的,社火表演者的队伍便出现在了村庄的街道,那在前面开道的两个大狮子引着闹社火的队伍,先是去东方迎喜神,紧接着,就开始了本村人家去拜年贺喜。再后,是要去外村、机关单位等拜年的。若要被选中,前些年还要代表一县或一乡去参加区上或市上的社火调演。

那演出的队伍中有扮丑花的、烧脖头、骚青年、媒婆子,还有大头和尚、娃娃乐等人物,真是包罗万象,雅俗共赏,皆大欢喜。懂历史的,会看出“猪八戒背媳妇”“空城计”“大破天门镇”“七品芝麻官”等,不懂历史的小孩子们以看热闹为主,看哪个扮相好,一时间,扮演者和围观者自然融入一起,都沉浸在热闹非凡的节庆中,一起去体会休闲,去感染世界,去分享五谷丰登的喜悦。

社火游街时,社火的队伍往哪里游,人群就往哪里跟随;社火向哪边走,眼神就往哪边瞄。到处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无论大人小孩、男女老少,身影都追随那红红火火、流光溢彩、神采飞扬、魅力四射的社火挪动脚步。游街结束后,就会来到一个专门表演的场子,举行完一些仪式之后,才开始表演。

踩高跷的姑娘、小伙子们,穿着花花绿绿的古装,手中摇着扇子,唱着民俗歌曲,脚下高跷来去自如,不断变换着阵式。还有另外一个场子中,棒槌、鼓子、花丫头、旱船、太平车子等又在膏药匠的指挥下跳的更欢,声响更猛。你瞧,巨龙舞起来了,狮子上天梯了,大花轿抬上来了,多姿多彩的龙船划过来了,民族舞跳起来了,嘴里叼着烟斗的男扮女装的老太太、小姑娘扮成的老太太、动作夸张而又滑稽的媒婆……一个个角色都令人忍俊不禁,喜笑颜开。当然,有时在两队社火互相接迎、欢送的时候双方也会发生一些摩擦。但那是一种热闹,一种气势,更是一种艺术。

在庞大的社火队中,耍狮子、龙灯舞、太平鼓是社火队的精华,尤其是表演太平鼓的鼓手们个个激情四射,阵阵铿锵的鼓声如万马奔腾,春雷滚滚,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韵味全体现在撼人心弦的鼓声中。

每至此时,整个乡村沉寂了一年的土地好像已开始苏醒了。社火队走到了哪里,仅那艳丽明快的色彩,都会在这黄土地的冬日里卷起一股暖暖的春意。


社火(9)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正月十五才结束,对我来说最热闹的要数社火了。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是对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鞭炮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让人不禁感觉到新年就要到了。每一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屋外整理得干干净净,放鞭炮,烧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我就一直盼望着正月十三的社火能早点到来。

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活动。有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家乡什川的社火,一般要从正月十三耍到正月十五,但正月十五最热闹。一大早,什川的大街小巷就挤满了人: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小孩,还有从远道赶来的许多客人。他们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今年的社火。

不一会,锣鼓喧天,鞭炮声、太平鼓声响起来。人群立刻安静下来,人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着,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先是秧歌队,接着是活泼可爱的狮子、抖空竹的老爷爷、划旱船的老奶奶、震天响的太平鼓队……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具有皋兰地方特色的“铁芯子”了。铁芯子的高度一般为5至7米,分为三四层,每个铁芯子上都有二到五个五六岁的小孩,按照戏中人物的造型穿着亮丽的服装,并设置于四轮推车上。每个车子上人和物都通过巧手打扮得栩栩如生,讲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八仙过海》、《孔融让梨》、《大闹天宫》……一个个铁芯子都表达着家乡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社火看得人眼花缭乱,炮竹声震耳欲聋,人们有说有笑地谈论着,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了。家乡的社火真美呀!

四年级:魏怡琼


社火(10)

正月十四,我来到文化宫,等待着我梦寐以求的社火表演,更加期待着妈妈今天的演出。那里已经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到处洋溢着过节的喜庆气氛。

关于社火起源有两种传说:一是“护清官”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朝代无法考证),有个清官叫庄王,他“察民情,知民俗,体民疾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某年朝里出了奸贼诬陷庄王聚众谋反,皇上降旨要将庄王满门抄斩。老百姓得悉后,大家出谋划策营救庄王全家。此时正值正月十五闹元宵。老百姓们就把庄王一家全部化装成社火。庄王化装成卖膏药的,男眷化装成鼓子,女眷化装成拉花,儿童化装成和尚娃(捧槌娃),其他杂役化装成傻公子、丑婆子、大头和尚以及帮场人物等,混杂在百姓中逃出城去,庄王得救,留下了每年春节办社火的风俗。二是火化蒲州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蒲州地方(据说是山西的蒲州)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美满的生活。有一年东海龙王的儿子化做人形来到蒲州城里游逛,他在市街上看准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想霸占她,当他调戏这位姑娘的时候被几个老百姓揍了一顿,他回到龙宫向龙王诉说蒲州百姓的许多坏话,龙王十分生气,请求玉帝惩处蒲州百姓。玉帝降旨火化蒲州。关圣帝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意拯救蒲州百姓,她变作老妪来到一个人家求食,这家人热情款待了他,临行时留诗一首:“正月十五月浑黄,预防灾星起南方,红灯高悬庭堂外,夜过了时凶化祥。”这家人不解诗意,请老学究破解。老学究端详一阵说:“哎呀,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欲救难于你家。诗中说正月十五,月色浑黄不明,南方者丙丁火也,有火灾。要你在门前挂个红灯,这样就可以化凶为吉”。这家人把挂灯避灾的办法告诉了自己的亲友,老学究也告诉了自己的亲友。一传十,十传百及至正月十五的晚上,蒲州城里家家挂起红灯,远看一片火海,关胜帝君向玉帝报说:“蒲州已经火化”,玉帝站云端见蒲州一片火海,信以为真,遂做罢论。

我还在愣神,社火的队伍就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化着浓浓的妆,像唱戏里面的古代人物,有拿着扇子扭秧歌的,有带着长胡子老爷爷划旱船的,有猪八戒背媳妇的,有小媳妇骑毛驴……真是精彩啊!

“看!妈妈!”我大喊。他们听到我的声音,顺着我的手看去,果然看到了妈妈在向我们招手呢!

妈妈的节目演得不算晚,只见开场曲响起,妈妈向舞台中间跑去,这场表演就正式开始了。震撼的声音响彻文化宫上空。

慢慢地,舞台上的人巧妙地围成了一个旋转的圆。又令人连反应都没有反应过来地形成一个方阵。这时,动作突然停止了,只见一男一女在舞台上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优美的舞姿结合在一起,这近乎完美的结合,令人无一不驻足痴望。

接下来是舞狮子,八只“狮子”起舞争鸣,那场面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紧接着,一个个高跷能手登上舞台,五彩交映,仿佛天使降临,如痴如醉,仿佛令人腾之云雾缭绕之中,连台下的所有观众“不可幸免”享受成为“天使”的美妙感受。

时间像沙子一样从手中偷偷地溜走,新的“沙子”又再次捧在手中。

在这些“沙子”中间,有一颗,是属于一年一度的社火的……


社火(11)

昨天下午,奶奶神秘地对我说:“明天上午九点有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社火表演,你去不去看呀?”“什么?社火表演?”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太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社火表演。”晚上,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了后,妈妈就毫不犹豫地说:“好,我明天带你去看社火表演。”耶!我再一次一蹦三尺高。

早上,我急急忙忙地起了床,赶快吃完了早饭,就抓紧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马路上。这里人还没有多少。我左右看了看,发现了一个又靠前又在中间的位置还没有人。就是那里了,我赶快来到了那个位置,站好,准备着看社火表演。

等呀等呀!我们还没有看到社火表演,我不停地问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开始呀?”那时的一分钟可真是像一年呀!正在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这时,一个整整齐齐的自行车方队慢慢地向我们骑来。当他们骑进的时候,我一看,只见他们头上戴着头盔,穿着统一的红衣服,我再仔细一看,让我大吃一惊。这个自行车方队竟然由老奶奶和老爷爷组成,这是老年骑游队。再一看,他们一个个笑眯眯的',精神也特别饱满。老年骑游队过去了,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往远处一看,一些穿着黄衣服,头上包着黄头巾的人,有的打着腰鼓,有的敲着镲,真是震耳欲聋,地好像都晃了起来。

咦?那是什么?我踮起脚尖,头使劲往上伸,看见从远处的上方飘来了一条长长的龙,龙头晃来晃去,显得神气十足。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些穿着红色衣服和黄色衣服的叔叔在拿着舞龙棒舞龙,只见他们各自拿着自己手中的棒,跑来跑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边好奇地想一边往前看,只见一个人拿着一个铁棍,上面有一个可以来回转动的球,爸爸告诉我这是双龙戏珠的宝珠。突然,那个拿宝珠的人开始左摇一摇,右摇一摇,龙一直盯着宝珠,跟着宝珠跑,慢慢地,龙有规律地叠起来了,然后,龙又欢快地抖着身子,拿宝珠的人一下子把宝珠举得高高的,龙也跟着站了起来。

龙继续向前走着,嘿!狮子上来了。看!那一只只狮子随着前面打鼓的节奏,跳来跳去,跳得特别高,有的狮子和别的狮子在一起,好像在玩耍,也好像在说悄悄话。还有的狮子头摇来摇去,仿佛在说:“今年的社火我又来了,我跳得好吗?大家一定很喜欢我吧!”最后,还有漂亮的旱船,大大的花车,穿着漂亮衣服跳舞的舞队,推着油桶的叔叔……真是太有趣了。

精彩的社火,我觉得表现出了我们民族的节日的喜庆,也在庆祝明日的元宵节。


社火(12)

家乡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正月十五才结束,对我来说最热闹的要数社火了。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是对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鞭炮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让人不禁感觉到新年就要到了。每一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屋外整理得干干净净,放鞭炮,烧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我就一直盼望着正月十三的社火能早点到来。

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活动。有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家乡什川的社火,一般要从正月十三耍到正月十五,但正月十五最热闹。一大早,什川的大街小巷就挤满了人:有老人,有年轻人,有小孩,还有从远道赶来的许多客人。他们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今年的社火。

不一会,锣鼓喧天,鞭炮声、太平鼓声响起来。人群立刻安静下来,人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着,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先是秧歌队,接着是活泼可爱的狮子、抖空竹的`老爷爷、划旱船的老奶奶、震天响的太平鼓队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具有皋兰地方特色的铁芯子了。铁芯子的高度一般为5至7米,分为三四层,每个铁芯子上都有二到五个五六岁的小孩,按照戏中人物的造型穿着亮丽的服装,并设置于四轮推车上。每个车子上人和物都通过巧手打扮得栩栩如生,讲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八仙过海》、《孔融让梨》、《大闹天宫》一个个铁芯子都表达着家乡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社火看得人眼花缭乱,炮竹声震耳欲聋,人们有说有笑地谈论着,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了。家乡的社火真美呀!


社火(13)

在我的家乡陇南每年正月时间,各村都要举办社火会,庆祝新的一年。你要问我什么叫在我的家乡陕西每年正月时间,各村都要举办社火会,庆祝新的一年。你要问我什么叫社火,我也是听奶奶说的。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农业文化着称的中间,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

今天,奶奶带我去看社火,那里人山人海,看社火的人还真不少呢。我们到了玩社火的地方,只看见有打鼓的、跳舞的、玩杂耍的,社火队上的人们的脸上都画着各种脸谱,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是在为火神表演节目,逗火神高兴,这样,火神会给人们新的一年带来好运。真有意思。我也是听奶奶说的。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农业文化着称的中间,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

今天,奶奶带我去看社火,那里人山人海,看社火的人还真不少呢。我们到了玩社火的地方,只看见有打鼓的、跳舞的、玩杂耍的,社火队上的人们的脸上都画着各种脸谱,扮演着各种角色,他们是在为火神表演节目,逗火神高兴,这样,火神会给人们新的一年带来好运。真有意思。


社火(14)

昨天下午,奶奶神秘地对我说:“明天上午九点有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社火表演,你去不去看呀?”“什么?社火表演?”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太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社火表演。”晚上,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听了后,妈妈就毫不犹豫地说:“好,我明天带你去看社火表演。”耶!我再一次一蹦三尺高。

早上,我急急忙忙地起了床,赶快吃完了早饭,就抓紧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马路上。这里人还没有多少。我左右看了看,发现了一个又靠前又在中间的位置还没有人。就是那里了,我赶快来到了那个位置,站好,准备着看社火表演。

等呀等呀!我们还没有看到社火表演,我不停地问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开始呀?”那时的一分钟可真是像一年呀!正在我等得不耐烦的时候,这时,一个整整齐齐的自行车方队慢慢地向我们骑来。当他们骑进的时候,我一看,只见他们头上戴着头盔,穿着统一的红衣服,我再仔细一看,让我大吃一惊。这个自行车方队竟然由老奶奶和老爷爷组成,这是老年骑游队。再一看,他们一个个笑眯眯的,精神也特别饱满。老年骑游队过去了,我隐隐约约地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往远处一看,一些穿着黄衣服,头上包着黄头巾的人,有的打着腰鼓,有的敲着镲,真是震耳欲聋,地好像都晃了起来。

咦?那是什么?我踮起脚尖,头使劲往上伸,看见从远处的上方飘来了一条长长的龙,龙头晃来晃去,显得神气十足。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些穿着红色衣服和黄色衣服的叔叔在拿着舞龙棒舞龙,只见他们各自拿着自己手中的棒,跑来跑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边好奇地想一边往前看,只见一个人拿着一个铁棍,上面有一个可以来回转动的球,爸爸告诉我这是双龙戏珠的宝珠。突然,那个拿宝珠的人开始左摇一摇,右摇一摇,龙一直盯着宝珠,跟着宝珠跑,慢慢地,龙有规律地叠起来了,然后,龙又欢快地抖着身子,拿宝珠的人一下子把宝珠举得高高的,龙也跟着站了起来。

龙继续向前走着,嘿!狮子上来了。看!那一只只狮子随着前面打鼓的节奏,跳来跳去,跳得特别高,有的狮子和别的狮子在一起,好像在玩耍,也好像在说悄悄话。还有的狮子头摇来摇去,仿佛在说:“今年的社火我又来了,我跳得好吗?大家一定很喜欢我吧!”最后,还有漂亮的旱船,大大的花车,穿着漂亮衣服跳舞的舞队,推着油桶的叔叔……真是太有趣了。

精彩的社火,我觉得表现出了我们民族的节日的喜庆,也在庆祝明日的元宵节。


社火(15)

一路上看到很多人,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面带微笑、扶老携幼的向城市中心行进。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汇聚成人的海洋。很快就看到了鼓楼,今天的鼓楼打扮的焕然一新,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穿着唐装的老人,坐在城市的最中心,等待着社火演出的开始。

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鞭炮声,紧接着锣鼓喧天,社火演出开始了。鼓声随着春风飘荡在酒泉的上空,催赶着还没有到来的人们的脚步。

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狮子,狮子是有两个人来舞的,一个做狮头,一个做狮尾。狮子在鼓点的变换中时而龙腾虎跃,时而扭扭屁股,时而摇摇头。爸爸说摸摸狮子会沾上喜气,一年里我会变得更聪明。在表演的间歇,我悄悄地摸了摸狮子的黄毛,棉棉的像头发。最精彩的要数大头娃娃的出场,引来人们阵阵掌声。大头娃娃摇着可爱的大头,总是一副笑脸。真不知他遇到啥好事,可能是收了很多的压岁钱吧,高兴地合不拢嘴。骑毛驴、跑旱船、扭秧歌,让人目不暇接。

当社火队伍远远的看不清时,我仍不愿离去,真想让他们掉过头来再演一遍,那样该多好!


社火(16)

民间通过把古代戏剧人物化装出来,通过铁芯子,高跷,骑马等等表现各种姿势,演唱。而现代,形式更繁多了,将耍狮子,闹灯笼,游旱船,跑秧歌,打腰鼓,太平鼓,春牛,跑驴等等统称为社火的范畴。

相传明朝初年,大将徐达攻打兰州王保保城,久攻不克,徐达便将瑞鼓改为长形鼓,再将兵器暗藏在里面,摇身一变,成了一只社火队,混过关卡,破了城池。时值今日,为缅怀英杰,祈求太平,好些社火队里仍有腰鼓,乾坤鼓,太平鼓等等。特别是太平鼓,表演套路繁多,形式多样,有走路鼓,红拳架子等等,三指顶鼓,旋转举起沉重的大鼓,悠过头顶,十分娴熟,实为力与美的结合统一,显示了北方雄浑,豪壮的神韵。

改革开放的春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社火盛会,西和县秉承传统古老的文化氛围,又兼容民间现代舞蹈形式,使得今年社火有完美了一截。

西和县城街道内,各个单位的社火仪仗队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序幕。猎猎的彩旗,咚咚的锣鼓,悠扬的唢呐声由远而近,远远映入眼帘的是用铁棍做成骨架,外表装饰绘画,花朵,彩绸,矛剑枪戟的彩车。另有些架子上换站着或绑缚着装扮成各种各样的戏剧人物小孩,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站在高处的装饰物上,显得玄妙奇巧,威武特别。高跷更是绝妙,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扮装成戏剧人物的化身踩在一米多高的高跷上面,伴着和谐的锣鼓声迈着娴熟的步伐,让人惊叹不已。游旱是民间男女老少最喜欢的一种节目,船用竹,木,麦杆扎成,外蒙彩布,扎上纸花。非常轻巧。表演时将选一位美丽漂亮的媳妇,当然不分男女,将其系在舞者的腰间,入坐船状,另有几人扮装艄公,和船中的姑娘同舞对歌,犹如水面行舟。活灵活现。“妞秧歌”让人哑然失笑。 当男扮女妆的大媳妇摆动着扭动的身姿时,全场的人都几乎鼎沸起来。“进状元”,“卧牛”可以说是我们地道的拿手戏,他们都象征岁月的和平盛世,物阜民丰,招财进宝。最后扫尾的就是“耍龙”,“打狮子”和“打熊”了!这种暨表演与武打一体的体系演练,正是象征了驱赶瘟疫,迎喜接福的用意吧。中国是龙的传人,龙是吉祥物,当龙在场中盘旋飞舞时,人们都抢着站在中间,让龙把自己缠上一圈,以暗示带来吉祥如意。

改革开放的今天,我相信家乡的社火将变得更完美,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