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三孔的作文(热门19篇)
一生承诺
2024-05-10 08:53:27
其它
其它

曲阜三孔的作文(1)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东鲁”乃山东曲阜,“素王”则是孔子。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创始人,孔于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一睹圣人风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城门,这座城门包括瓮城、城台和城楼,名叫“仰圣门”。它现长1300多米,始建于明正德八年,距今424年。虽然在历史的洗礼下仅剩下两门两城角,但是仍然能感受到城门当年的威严和庄重。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世子孙的家族专用墓地,现存占地面积3000余亩,墓葬10万余座,碑刻4000余道,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氏族墓地。

走入孔林神道,顿时眼花缭乱。神道上,不仅有成排古柏(导游介绍孔林内古树达万余株),还有翁仲、望柱、石兽、角端等。悠悠神道,让人感受到孔子遗泽的绵长和儒家思想的恒久。神道正中是一块高大的“万古长春”坊矗立其中。“万古长春”坊正对孔林大门,寓意孔子的思想犹如松柏长春,万古不衰。该石坊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是曲阜现存最大、最精致的石牌坊。整个石坊长22。71米,宽7。96米,气势宏伟,造型独特。不仅刻有盘龙、凤凰、舞狮等,还刻有祥云、瑞草、牡丹等吉祥图案,雕工十分精美,让我大开眼界。

我们坐着观光车来到洙水桥前。咦?真奇怪,洙水桥下的水竟然是从东往西流的!导游介绍这是“孔子坟前水倒流”的景观。紧临洙水桥南侧是简朴、庄重的“洙水桥”坊,该牌坊顶刻圆雕石兽,独角披麟,仰天蹲座,正中雕刻“洙水桥”三个大字,相传为明代严嵩所书。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孔子墓前的甬道。甬道是世人拜见孔子的通道。这里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尊翁仲像,一为文,双手秉圭,一为武,双手执剑。

孔子墓是孔林内游客最多的地方,人们一波接着一波来祭拜孔子。孔子墓前有两块石碑,一块为元代所立的“宣圣”墓碑,另一块为明代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之墓,南为其孙孔伋之墓。这种“品”字形墓葬布局俗称“携子抱孙”,寓意世代昌盛,绵延不绝。恰好此时有许多人在司仪官的带领下进行拜师礼,我们也在孔子墓前鞠躬如仪,诚心拜祭。司仪官那洪亮的声音高起低落,一遍又一遍地回荡在林间……

这次去曲阜孔林,我们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荡漾在孔子的敦敦教诲之中,令我们受益匪浅。


曲阜三孔的作文(2)

山东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驰名中外,它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并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今年我就去贵宝地畅游了一番。

首先,我们去了孔庙。在中国,孔庙有很多,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应属位于曲阜的第一座孔庙,它又称圣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这个石门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来历呢?”我心里暗想,在听导游语音机里介绍道“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这就是金声,以击磐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走完孔庙,那当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有大堂、有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伟。我印象最深的是鲁壁,秦始皇焚书时,孔子九代孙孔鮒将《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孝经》等儒家经书,藏于孔子古宅的墙壁中,才为我们现代保留了这么多好的古典文学。

最后,我们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到了孔林,我立刻有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因为孔子的灵魂,就沉睡在这里。进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段黄色的木头,看了简介才知道,原来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所种的黄连树,又称楷树,在唐朝被一道雷劈开,后人为了纪念,便把仅剩的树干供在了修砌的小亭子里,并立一碑“子贡手植楷”,其中植字里面只有两橫,代表着孔子出殡那天,少了子贡一人。最后,我们来到了孔子墓前,我怀着虔诚的心向孔子拜了三拜。在这一片安静祥和的气氛中,我再次感受到了儒家精神的博大精深。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使我也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魅力!


曲阜三孔的作文(3)

山东曲阜的“三孔”是我们今天的目标——孔庙,孔府,孔林,这个地方闻名于全世界。这里是我们祖国大圣人的故乡,更是集结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丰富的实物遗迹的地方,还是儒家文化的源头。这就是为什么会吸引着中外游客到此游历的原因吧,今天我们也到此,灵魂如此贴近孔子。

刚到城墙门口,墙上四个金色大字“万仞宫墙”便映入眼帘,据说这是乾隆爷亲笔御赐的,可见其的稀罕和珍贵。这其中的“万仞”说起来源头可大了,当时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别人的赞扬之下,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正了说法,认为自己只有一仞之高而自己的老师孔子却有万仞之高!我认为这其中还用到了对比的手法:子贡的城墙只有一仞之高,世人们就直接可以看透他,孔子的城墙万仞之高,所有人都没有办法看透。意味着读透孔子何其艰难。

进了城墙,走过一片小树林,来到了“圣时门”。东为文官,西为武官,中为皇帝,只其中有什么门道呢?原来是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有关,东属木,化木逢春这是文人之技,西为金,常说金戈铁马这是战士的代表物。导游浩杰一发话,全体皆听话“想当什么就走那个门”全体同学的默契在一瞬间爆发出来,一窝蜂似的往中门奔去。我不想当皇帝只想当一名奔战四方的武官,昂首挺胸的走向了西门,等到所有人都过了过来,导游一句话打破了多数同学的皇帝梦“这年头哪来的皇帝,还想当皇帝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乱臣贼子那么多的原因了!”我们哈哈大笑,被导游的幽默逗乐。一道道门,一种种寓意,一件件事情逐渐被我们所探索。

跪搓衣板这么有意思的现代化用语竟然出现在了这!还有坐冷板凳,这说起来来头也可不小,为了一个官职来回坐来坐去,就是没有被宣见,一天等下来,就连板凳都没有坐热!导游的讲解,我们哪个不是捂着肚子笑个不停地。笑完过后,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后花园,不要说没进来之前还以为会很无聊,但这一进来,香气扑鼻,花儿灿烂,虽不是清晨美景却是傍晚夕阳,感觉整个人就好像被阳光所包围着,花香围绕着。

过了孔府与孔庙就还剩下孔林还没有游历了,虽然所有同学都腿酸背疼,但是却靠着毅力所坚持着,咬紧牙关死死坚持着。一进孔林中的孔子墓陵园,四周十分寂静,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庄重起开,自觉的压低声响,这其中有孔子、孔鲤、孔伋祖孙三代之墓最为出名,围绕在一起。墓前的花朵与供品是新鲜的,想必来祭奠孔子游人是络绎不绝了。我们有许多同学直接跪下庄严磕起了头。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这些调皮孩子也对孔子送上深深的敬意。

行走三孔,虽然短促,行程紧张,对我来说还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曲阜三孔的作文(4)

曲阜这个小城市中诞生了一位圣人——孔子,他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到了曲阜,实是到了儒教的圣地,曲阜有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孔府则是孔子后世嫡系子孙居住的府邸;孔林是孔氏家族的墓地,不仅下葬孔子家族成员,曲阜及附近大凡姓孔的人均可入葬。

曲阜三孔之中,最有气概的便是孔庙了,孔庙的后门与孔府的正门相通,连在一起游览,更显气概。孔庙是历代皇帝来祭拜孔子的地方,步入正门,参天古树夹着中间满是青苔的石板路从脚底延伸,树叶密铺着成了打伞,下面不仅有游客还有一些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石碑。一块,两块,三块……啊,来祭祀的皇帝可真多,据说有些皇帝还立了不止一块,足可见人们对圣人的崇敬,我又开始回忆那些《论语》中的句子,眼前一片古色古香,又气势磅礴,这些句子更是博大精深,我也对这一位大圣人崇敬起来了。

更令人吃惊的是,孔子在百姓们的心中地位比皇帝还高,孔庙造得气势恢弘壮丽,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修得更是五光十色。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在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颗宝珠,故名之曰:“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刀法刚劲凌厉,图案波涌云绕,气势磅礴。据说皇宫里龙的图案都是尤木头雕刻的,远不及石头的刚强有劲,有以次皇上到了孔庙,当地县官怕皇上起疑,便用黄布把柱子包了起来,皇上到了很奇怪,问:“为何要以黄绸包柱?”县官回答:“此是假龙,您才是真龙,两龙相交,必有一损,微臣是担心皇上,请勿见怪。”这足可见孔子比皇上还令人崇敬、倾佩。

孔林占地面积最大,一共有20万个灵魂居在此地,其中最大的面便是孔夫子之墓,据说有人盗过孔子的墓,但是孔子入墓不求荣华富贵,也没有带陪葬品,只是穿了一身白衣,清清白白地过去了,孔子一生都过得十分清平,死去时也很顺其自然,他把自己葬的位置是抱子携孙式,意思是自己好不算好,要儿子孙子都好才算好。一个个坟堆立在这一片土地上,树在坟堆前倾着身子,虫子叫着,我望着孔夫子之墓,心中又升敬佩之情。

曲阜不仅是孔孟之乡、诗书之地、礼仪之邦,还是神农故都、黄帝诞生之地、殷商故国、周汉鲁都,这里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还以拥有大量珍贵的地上、地下文化而蜚声中外,曲阜真是个文化聚集地呀!我学到了很多……


曲阜三孔的作文(5)

游学的第三天,我们将走近孔子,走近儒家文化。

下午,我们每人佩戴着一个耳机安静地聆听导师讲解关于孔子的故事。

先参观的是孔庙,孔庙中有许多著名的雕塑,我看到一个雕塑长的与乌龟很相似,但导师说这个东西出现在明清,叫赑屃,是龙王的第六个儿子,它的背上驮着一块十分巨大的碑,导师说这个是世界上最好看规范的楷体,当代的书法家都在临摹。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孔府,孔府中有许多老物件。有现在大家熟知的“冷板凳”,它的由来十分不同寻常,原名“阁老凳”,古代有个大臣,晚年时在朝廷中被众臣弹劾,有一天,他坐在皇帝的门外想见他,只等来了6个小时的冷落。于是这凳子就叫“冷板凳”。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府的避难楼,当遇到劫难时,孔府中的人就会到这里避难,可以足不出户生存三个月,但是孔子的高尚品德使人们一直对他十分尊敬,避难楼建立至今,但还从未被使用过。

接下来,我还去了孔林,郭沫若曾说过:“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体”里面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孔子的弟子自贡,作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学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拿出许多资产支持老师。并且一直跟随在老师身边,多次化解了老师所遇到的险情。当孔子去世时,别的弟子守孝3年,而他却守孝6年,师徒之间的感情之深可见一斑。子贡也在尽服丧义务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远。因此,我对他也充满了敬仰,而我对孔子的故去,充满了感慨。

三孔所迸发出的文化内涵,师徒之间表现出的浓浓深情,一刻不停地在感染着我。


曲阜三孔的作文(6)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着我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几家人一起去了曲阜,参观了孔子故里。

我们开车跑了很长时间的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下车踏进曲阜,迎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古朴而典雅的古城墙。我们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门票,这时我们的妈妈们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宣传牌上写着:只要能背过论语三十条或者能完整背过一章,就能免门票。妈妈就对我和小伙伴们说:“平时你们在班里都背诵过论语百句,这次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每个孩子都展示一下自己吧。”排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队才轮到我们,幸亏平时在家每天早晨诵读《论语》,我兴奋充满自信地走进二号背诵厅。刚开始紧张地嗓子都快说不出话了,我深吸一口气,镇静下来开始背诵了,几分钟之后我终于顺利地背完第一章节。那位监考老师说我背诵的真棒并当场给我发了荣誉证书,我顿时觉得以后应该多多背诵经典,并且把功夫用在平时。

紧接着爸爸给我们找了一个导游阿姨解说,我们第一站去了孔庙。孔庙是孔老夫子教学的地方,里面有许多庙宇和很多几百年前挺拔的松柏树,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成殿”,这是孔庙的正殿,是孔庙的核心,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气势磅礴,香烟缭绕。我还知道了“门当户对”、“勾心斗角”等这些成语的真正来历。

然后我们穿过一条卖纪念品的小巷去了孔府,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居住的地方。我们没有去孔林,导游说孔林是孔子和他子孙的墓地。通过游览,让我了解到了古代圣人的许多知识,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儒家文化。这些丰富的知识比金钱更为宝贵。


曲阜三孔的作文(7)

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也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大年初六,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到曲阜参观著名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走在曲阜的大街上,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身边经过的那一辆辆乘载游客的马车,非常威武壮观。我们有幸坐上了马车队张队长亲自驾驭的马车,就像《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外出坐的马车一样,一边看着张队长得心应手地驾驭着马儿,一边在颠簸中体味着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首先,我们去了孔庙。它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走进大门,就发现“金声玉振”四个醒目的大字。导游阿姨告诉我们:“金声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金声是在乐曲的开始演奏,而玉振是在乐曲的结尾演奏,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无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乐曲。我们离开金声玉振,踏上壁水桥,穿过弘道门,来到奎文阁,最后到了我们此行的终点——杏坛。这是当年孔子给三千弟子讲学的地方。在游览孔庙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棵棵高大的古树,看见了散落在庙中各种各样的古碑,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筑。真不愧是中国目前三大古建筑之一啊!

走完孔庙,那当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有大堂、有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伟。最让人奇怪的是孔府的后花园里有一面墙,上面有一幅画,画上有山有水有树,更让人奇怪的是画中有一条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在你的脚下,意为“条条大路通罗马”。

最后,我们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冢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它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们。我爱你,曲阜!作为中国人,我为你感到骄傲!


曲阜三孔的作文(8)

暑假,我和爸爸到山东曲阜旅游,曲阜因是孔子的故乡而格外出名。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绵延数千年,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乃至东方人。在一个万里晴空的下午,我们满怀敬意,专程游览了曲阜“三孔”景区,即孔庙、孔府、孔林。

我们首先参观了孔庙。这是后人为纪念和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孔庙建筑壮丽,历史悠久,保存完好。走近孔庙,我看见城门上有着“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原来这是乾隆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敬之情而亲笔题写的。古代的“仞”是一个长度单位,等于八尺。据说,人们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而子贡却说:“人学到的知识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那么高,而我的老师孔子这道墙却有数仞。”孔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驮着碑的动物了,它长得像乌龟却并不是乌龟,它是龙的儿子,叫“赑屃”。许多人到了孔庙都会来摸摸这个赑屃,他们说:“摸摸赑屃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赑屃的腚,一辈子不生病。”我也入乡随俗,将赑屃摸了个遍。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孔府,这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府第。我看见大门上写着“圣府”二字,旁边还写着一幅妙趣横生的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我发现这里有两个错字,“富”字少写一个点,“章”字的那一竖通到了“立”字头。原来啊,“富”少一点表示“富不到顶”,“章”那一竖代表“文章通天”,多有趣呀!接着我们来到了“大堂”,这是宣读皇上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子、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二堂也是后厅,是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三堂,也叫退厅,是处理家庭事务的地方。我最喜欢的还是孔府的后花园,那比北京故宫的面积还要大呢!这里有奇花异草,许多参天大树,有“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等。

最后,我们来到孔林,这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这里风景秀美,有参天古树,绿草茵茵,这儿曾经有着小桥流水,但随着时间流逝,桥下本来流淌的小溪干枯了。走进孔林,就像走进了空调房一样,非常凉爽。孔子墓就在孔林的中心,墓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好多人专门来到孔子墓前缅怀这位圣人。

啊,“三孔”真是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这样游览只能算是走马观花,我多么希望下次再到曲阜来细细参观呀!


曲阜三孔的作文(9)

曲阜——听了一定不陌生吧,这里就是孔子的故乡,既然来了山东,就一定要到这里来看看,让女儿受到一点古典文化的熏陶吧。

10日早上我们从泰安出来,乘坐长途汽车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曲阜市。一直以为曲阜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呢,来到这里才知道,曲阜也就相当于咱们这里的一个县级市,最高的楼房不超过三层,没有大型的超市和商场。听出租司机说,这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姓孔。出租司机一听我们口音是外地人,要是孔庙,结果先把我们拉到了一个类似孔子博物馆的地方,告诉我们孔庙只是空房子没什么好看的,真正的`物品都在这里。我们犹豫着下了车,可是这里没有什么游人,也没在网上听人说起过这个地方,我们决定不去看了,可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开始说小孩子免票,后来看到我们要走,又说只花一个成人的钱,就可以都进去参观。他越是这样,我们立马决定不看了,肯定是被司机骗了,只好步行了前往孔庙了。

孔庙就是祭祀孔子的庙宇,旁边是孔府,原来孔子的家在这里只有三间茅草屋,他的后人到明代以后陆续修建了孔府。离孔府三公里的地方就是孔林,这里是孔氏家族的墓地,最前面是孔子、孔子的儿子、孙子的陵墓,往左走是明代墓群,右边是清代墓群,有名一点的有墓碑,写着孔子的第多少世孙,没名的只有一座坟。我们一家三口在到达孔林时,下起了小雨,我们打着伞,绕着人家墓地走了一圈。

其实曲阜之行,感觉一般,除了对孩子有一些熏陶外,其他没有什么可看之处。参观完毕,在曲阜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饭店,吃过晚饭之后,我们登上了回济南的长途公共汽车。


曲阜三孔的作文(10)

早知曲阜是孔子的家乡,这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于是,今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去到曲阜参观著名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首先,我们去了孔庙。在中国,孔庙有很多,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应属位于山东曲阜市南门内的第一座孔庙,它又称圣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东方三大古建筑群。我们沿着护城河慢慢向前走,导游阿姨边走边介绍说:“护城河是一条很奇怪的河,它不是顺道而行的,而是逆行的……”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地走到了孔庙。

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生辉。“这个石门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来历呢?”我心里暗想,终于,我把这个疑问说了出来,“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这就是金声,以击磐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这个小典故,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导游阿姨应声回答,真不愧是导游阿姨啊!

走完孔庙,那当然要走走孔府啦!孔府是孔子的子孙后代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厅、有大堂、有楼房。东边是庙,西边是学堂,中间是建筑物。建筑物十分高大、雄伟。孔府的后花园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小锦鲤,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最后,我们去了孔林,孔林是孔子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园内古木森森,林下墓家累累,碑蝎林立,石仪成队。

曲阜三孔,雄伟壮丽,它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


曲阜三孔的作文(11)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作为一名山东人,大葱大蒜卷煎饼地吃到了9岁,竟然还没有去曲阜拜过孔圣人,实在是说不过去呀!从汉代起,孔子就被历代皇帝尊为“圣人”,奉为“万世师表”。《论语》我们都看过、学过,这次真想去看看孔子生活、讲学和安葬的地方呀。

10月4日这一天,秋高气爽,人流如织,不!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才对。我们挤啊挤地买了门票,又挤啊挤地来到了孔庙前,到处是导游嘈杂的讲解声,有时,三四个导游碰到一起,同时开讲,就像三四个复读机讲同一篇课文一样,高低错落,游客们只好自行调整好耳朵,伸长脖子,根据声音传出来的内容主动对应到相应的景物上去,再像牛吃草一样反刍一小会儿。记住,是一小会儿,不然的话,导游就领着团队走远喽!

孔老夫子,我,就这样,来拜见你了!孔庙的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共有九进院落。棂星门里建了两座牌坊,南面的是“太和元气坊”,建于明朝的嘉靖年间,北面的是“金声玉振坊”,有趣的是那个“玉”字,是当时的山东巡抚写的,这个“玉”我看纯粹是个错别字儿,那一点竟然点到那中间那一横上去了,真有趣,巡抚也写错别字?听了导游讲解,我才知道,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古代男人带玉佩都戴在腰间,所以“玉”那一点儿点到了中间,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这表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有中正、适中、中和的意思,我朱均怡的这个名字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呢,均,平均,不偏不倚,不会高到极致(枪打出头鸟嘛)永远也不落后。当子贡问道古代的两位贤人谁更贤时,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说:“然则师愈乎?”孔子说:“过犹不及。”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质之稳定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达不到这个度就是“不及”,过分和不及都不好。怡,舒适愉快也,这种快乐是怡然自得的,是心旷神怡的,没有大起大落后的大喜大悲,嘿嘿,是不是很有哲理呀?

杏坛,传为孔子讲学处,坛旁一株古树,是孔子亲手种下的;大成殿为孔庙的主殿,殿中供奉孔子塑像,两旁为4配和12哲的塑像。

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别以为孔府是孔子住的地方,孔府其实是孔子的长子、长孙们居住的地方,整体建筑像个大衙门。孔子小时候生活很苦,3岁丧父,孔母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而忽视对孔子的文化教育,到十七岁时,孔子已学得彬彬有礼,身高1.91米,堂堂伟丈夫,然而,就在这时,他的母亲也去世了,从此,他失去了亲人的庇护。

中午12点的孔府太阳高照,热气腾腾,孔府里的游人像大批大批回流的大马哈鱼一样,会客厅,阁楼,后花园被塞得满满的,连屋梁上的空气也被七七八八的讲解声冲爆。我们终于在夫人小姐们“寂寞”的后花园的池塘边挤下了一小块儿地方掏出了根火腿肠,啃着苹果开始了这著名的“孔府家宴”。孔府家的小姐即使做最奇异的梦,也不会梦到她的“深院锁清秋”的后花园会像火腿肠一样被灌满。

下午,我们是穿行于大大小小的坟墓中的,有20多万个坟头呢!都是孔家的子子孙孙,占地三千多亩,这里有树木十万多株,种类繁多,据说是从四面八方移来的品种。有的树被劈成两段,就剩根那里留着一点点儿,定睛一看,还活着呢!有一棵树是乾隆皇帝走累了靠着的,结果长成了龙形,据说是有了乾隆皇帝的灵气才长成的。

傍晚,夕阳金黄的余晖洒在我们的脸上、身上、手上,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余晖就是孔子的灿烂文化!


曲阜三孔的作文(12)

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动身出发去山东曲阜。坐在车里,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又说又笑。车子行驶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曲阜。我们先去游览了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

我们来到了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这是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那么高。

进入孔庙,里面有许多参天的古柏,形态各异,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柏树香气。我们随着人流往里走,看到了金声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

走过一座拱桥,我们来到了棂星门,这是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历史上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孔庙真大啊,像个大皇宫。一路上,我们参观了太和元气坊,圣时门,汉石人,成化碑,奎文阁,十三碑亭等古建筑。

当我来到大成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成语“勾心斗角”竟然被用在了建筑上。大成门的建筑结构就是 “犬牙交错,勾心斗角”。中间插进为“勾心”,左右四角尖端相顶为“斗角”。这是古代工匠为了节省建筑空间而发明的,你们说有意思吗?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教出了很多有成就的学生。孔子当初是在土台上大杏树底下给学生讲课的,到了宋代,为了纪念孔子讲学,修建了杏坛。杏坛的建筑结构较为别致。这种结构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见的,四面悬山,十字结脊,巨角重檐,黄瓦朱栏,雕梁画栋,精美华丽,从四面观看形状一致,具有独特的建筑特点。亭周围有方正石栏,亭前水波花纹石雕香炉,传系金代遗物。哈哈,这可比我们的教室豪华多了。不愧是中国第一课堂啊!

大成殿。这是孔庙的主殿,它和北京的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建筑,又称东方三大殿。四周环有28根用整个石头雕成的龙柱,工艺精湛,造诣很深。我围着大成殿绕了一圈,真大啊,这真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建筑。

孔庙的一石一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真为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


曲阜三孔的作文(13)

去年我们全家去山东,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孔子的故乡——曲阜。

我们来到曲阜,在城中散步,我惊奇地发现每一个垃圾箱上都有一句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计其数。更让我惊奇的是,曲阜不亏是“礼仪之邦”,每个人都很有礼貌,没有人往地上扔垃圾,更没有人随地吐痰。不像在有些城市,大街上乱糟糟的。

走着走着,我发现一座城墙,导游说:“这就是万仞宫墙,后人把宫墙比作学问,人们觉得孔子的学问很高,足有万仞,万仞宫墙因此得名。这四个字还是乾隆皇帝写的呢!”我们穿过万仞宫墙,就是孔庙了。我向前一看,就发现“金声玉振”四个醒目的大字。我问导游:“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导游回答:“金声和玉振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金声是在乐曲的开始演奏,而玉振是在乐曲的结尾演奏,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孔子的思想完整无缺,像一首完整美妙的乐曲。我们离开金声玉振,踏上壁水桥,穿过弘道门,来到奎文阁,最后到了我们此行的终点——杏坛。这是当年孔子给三千弟子讲学的地方。在游览孔庙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棵棵高大的古树,看见了散落在庙中各种各样的古碑,以及大大小小的古建筑。孔庙真大,它是中国目前三大古建筑之一呢!

走出孔庙,我回头看着孔庙里人来人往,热闹的情景,心想:人生曲曲折折水,世事更更迭迭山。曲阜孔庙,数千年来,你以鲜活的生命在这里存在着,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们。我爱你,曲阜!作为中国人,我为你感到骄傲!


曲阜三孔的作文(14)

山东曲阜市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就出生在这里。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两千年前的鲁国,孔子杏坛设教,收三千弟子,讲授六艺,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学,博采众长,使曲阜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游学之都。

伴着微微的春风,怀着敬仰的心,我走进曲阜,开启了为期两天一夜的研学之旅。那天是周六,我起了个大早,揉了揉困倦的双眼,打了个哈欠,开始了我美好的、充满希望的一天。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人到达了曲阜。“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跟随着孔子的脚步,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研学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三孔(孔府、孔林、孔庙)、六艺城,体验了“韦编三绝”课程和“孝道”课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晚上的“孝道”课程。王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孝,如何尽孝等一系列问题。

在课程中,我不时听到耳边传来的啜泣声,就连我自己,也深深的被老师的讲授所感动。想到自己的父母,我的眼眶也渐渐充满了泪光。我在心里发誓:回去后一定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他们给予我生命,谢谢他们把我抚养长大。我一定要好好孝敬我的父母。好好学习,平时不让他们担心,不让他们生气。课程结束时,我看向周围,每一个同学都在还沉静在自己的情绪中,有的还在擦着不住的眼泪。我想,这次课程不仅给我,也一定给在场的每一个同学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深深地知道,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学必有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拜师礼”让我亲身体验了何谓“尊师重道”。我们通过参拜孔子、参拜我们的老师,懂得老师的深深教诲。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次的曲阜之旅仅仅是一个开端,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内心的热血之情。我要努力成为一个合格少先队员,传承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


曲阜三孔的作文(15)

山东曲阜的“三孔”是我们今天的目标——孔庙,孔府,孔林,这个地方闻名于全世界。这里是我们祖国大圣人的故乡,更是集结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丰富的实物遗迹的地方,还是儒家文化的源头。这就是为什么会吸引着中外游客到此游历的原因吧,今天我们也到此,灵魂如此贴近孔子。

刚到城墙门口,墙上四个金色大字“万仞宫墙”便映入眼帘,据说这是乾隆爷亲笔御赐的,可见其的稀罕和珍贵。这其中的“万仞”说起来源头可大了,当时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别人的赞扬之下,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正了说法,认为自己只有一仞之高而自己的老师孔子却有万仞之高!我认为这其中还用到了对比的手法:子贡的城墙只有一仞之高,世人们就直接可以看透他,孔子的城墙万仞之高,所有人都没有办法看透。意味着读透孔子何其艰难。

进了城墙,走过一片小树林,来到了“圣时门”。东为文官,西为武官,中为皇帝,只其中有什么门道呢?原来是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有关,东属木,化木逢春这是文人之技,西为金,常说金戈铁马这是战士的代表物。导游浩杰一发话,全体皆听话“想当什么就走那个门”全体同学的默契在一瞬间爆发出来,一窝蜂似的往中门奔去。我不想当皇帝只想当一名奔战四方的武官,昂首挺胸的走向了西门,等到所有人都过了过来,导游一句话打破了多数同学的皇帝梦“这年头哪来的皇帝,还想当皇帝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乱臣贼子那么多的原因了!”我们哈哈大笑,被导游的幽默逗乐。一道道门,一种种寓意,一件件事情逐渐被我们所探索。

跪搓衣板这么有意思的现代化用语竟然出现在了这!还有坐冷板凳,这说起来来头也可不小,为了一个官职来回坐来坐去,就是没有被宣见,一天等下来,就连板凳都没有坐热!导游的讲解,我们哪个不是捂着肚子笑个不停地。笑完过后,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后花园,不要说没进来之前还以为会很无聊,但这一进来,香气扑鼻,花儿灿烂,虽不是清晨美景却是傍晚夕阳,感觉整个人就好像被阳光所包围着,花香围绕着。

过了孔府与孔庙就还剩下孔林还没有游历了,虽然所有同学都腿酸背疼,但是却靠着毅力所坚持着,咬紧牙关死死坚持着。一进孔林中的孔子墓陵园,四周十分寂静,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庄重起开,自觉的压低声响,这其中有孔子、孔鲤、孔伋祖孙三代之墓最为出名,围绕在一起。墓前的花朵与供品是新鲜的,想必来祭奠孔子游人是络绎不绝了。我们有许多同学直接跪下庄严磕起了头。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这些调皮孩子也对孔子送上深深的敬意。

行走三孔,虽然短促,行程紧张,对我来说还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曲阜三孔的作文(16)

这天是大年初一,按理说,家家都应该在家里休息,或者是走亲戚串门去拜年。可我们不一样,我们在这一天里,偏偏要出去旅游。这不,今天我们就去了济宁的曲阜去参观孔子的故居——“三孔”。三孔就是孔府、孔庙、孔林。这三孔,那可是闻名于世,远近闻名呀。我们也慕名至此,参观一下孔子的圣地,瞻仰一下孔圣人。

一大早准备好了东西,我们就上车出发了。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赶到了曲阜。停好车,买票以后,我们就进入了本次旅行的第一站——孔府。走过去,看见一个高高的门框,一个高高的牌子——“圣府”。原来,这孔府也叫圣府。看了下资料,原来它的旧称是衍圣公府。

往前走,我们看见了一个小小的屏门,那就是重光门。我们挑了一条小道走,走到了一个很大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屋子。进了屋子里,看了看资料,哦,原来这就是大堂了。大堂里陈列了不少东西,相如金瓜、朝天镫、钩连枪、更鼓、云牌……还有一些官衔牌,都是孔子的官衔。

过了二堂与三堂,我们来到了前上房。(由于走小门的关系我们没有看到内宅门)听导游说,这里是孔子接待客人的地方。围着栏杆进不去,不过我模模糊糊的看到里面有一些古董,古玩之类的,好像很值钱,嘻嘻嘻。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后花园了。后花园很美,有个很大的假山,假山前面有个湖,里面还有几条游来游去的鱼。不过,由于是冬天,花什么的都没开,院子里光秃秃的,不过更有一种荒芜美,呵呵呵。

离开了孔府,我们来到了孔庙。孔庙很大很大,进入大门以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好几棵合抱粗的柳树,不,合抱都抱不起来呢。再往前走,就看见了几只乌龟,不,应该是玄武(配合一下气氛)。他们的背上还背着几块石碑,上面还有字。不过有些石碑被砸了,据说是文革时候砸的,万恶的文革,哼!

孔庙,孔庙。应对着这个名字,走过了不少门,我也见过了不少庙。走到最后,便看见了最大的一个庙——大成殿。大成殿真的很雄伟,让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在那里肃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我们最后一个目的地——孔林。孔林是三孔之中面积最大的。商量以后,我们决定,坐车游览。因为当时已经时近下午,如果下步走的话,可能要到晚上才能出来。上了车,等了一会儿,就开车了。

孔林通俗点说,就是个孔家御用墓地,只有孔族人才能在这里被埋葬。我还知道了许多知识,老百姓的墓碑是平头的,有点威信的,平头带顶的。至于那些上面还有蟠龙的,那就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人物了。孔林的损害严重,许多墓碑都被砸了。这也是文革时期红卫兵弄得,真可恶!

离开了三孔,坐在车里,我回忆着今天的曲阜一日游,感觉受益匪浅。我了解了孔子的故居知识,还涨了不少见识,此番旅行,可真是——不枉此行呀!


曲阜三孔的作文(17)

新的一周,新的开始。

周末刚考完试,结束了最近紧张急切的复习生活,今天跟团里的小伙伴还有老师一起去了曲阜采风游玩,内心是无比激动的,也是满满的期待。

原本熬了这么多天,都没怎么好好休息,本想着考完试回来一定要睡到昏天黑地,不过因为是你们,累点也开心着。

一大早,起床收拾,匆匆的收拾好就出了门,还好带了晕车药,不然这么久的车程真是要了命了,不过还好,一路上很是安稳。

到了目的地,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行程。到了曲阜,三孔自然是必逛的,孔府敦厚古朴,孔庙虔诚圣洁,还有孔林,据说埋葬了孔家历代先人的地方,走在旁边的小路上,心中总不免升起几分敬畏,心诚则灵,其实所有人们美好的愿望都是对生活的期许,因为热爱,所以有所期盼,所以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无论梦想多么遥不可及,总该勇敢去尝试,大胆去争取,因为人最大的自由在于可以拥有选择的权利。

是幸运的吧,有些意外又有些感动,大学里遇见这样一群人,收获了无比珍贵的情谊,愿以后的日子大家都能够勇敢地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愿一世长安。


曲阜三孔的作文(18)

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孔子,还教我们孔子语录,如 “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师告诉我们,孔子是二千多年前的圣人,他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怎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圣人呢?我有些好奇。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前往曲阜朝圣。曲阜的孔府、孔庙和孔林统称“三孔”,如今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碧辉煌的孔庙是各朝帝王朝拜孔子的地方,大成殿的'大柱子雕着盘龙花纹,蔚为壮观,来到这儿,虔诚之情油然而生。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它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里面一幅巨大的“戒贪图”震撼人心,后花园占地面积约13万余平方米,古雅幽静令人叹为观止。占地200万平方米“至圣林”即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此地宏伟壮观,庄严肃穆。之所以称为孔林,是因为“陵”是皇家用的,为了表达对圣人的敬重,便取其谐音“林”。

游完“三孔”,我们又去了孔子生迹园,那儿的蜡像馆记录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其中“孔子相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孔子问官于郯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孔子55岁周游列国,有一次,他遇到七岁的项橐,项橐问他:“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项橐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啊!”博学多识的孔子被项橐的聪明才智所折服,连连慨叹“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孔子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的内涵,也许正是这么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造就了一代圣人。

圣人故里一日游结束了,面对孔子塑像,我们挥手告别,却挥不走孔子谦虚好学的故事。妈妈微笑着问我:“现在,你知道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了吗?”我认真地回答:“他是个值得我学习的圣人!”


曲阜三孔的作文(19)

今天,我们去参观曲阜的三孔:孔林、孔庙、孔府。

我们先走进一座古老的城墙,流星孔庙,进了大门,我看到路旁有很多开矿各异的老树,它们差不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树杆像被拧过的毛巾,树枝像条长龙。旁边立着几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上面虽然被弄上了污垢,但是,这些文字并没变形、模糊。有一块石碑,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一块碑,听说它是明朝的皇帝赐给孔子的。

最后,我们到了大城殿,时而点着蜡烛,正中间是孔子的塑像,他的神态严肃,看不出一点幽默感。

流星过了孔庙,我们就去参观孔府。这些房子都是孔子的后代吃住的地方,时而放着两台出行用的轿子,两张整洁漂亮的床,还有一些乐器。房子后边是个美丽的后花园,这里奏花儿争艳,夏天这儿绿树成阴,秋天这里落叶缤纷,冬天这儿白雪皑皑,这旁边还有一座小假山构成了一道美景。

出了孔府,一直向北,就到了孔林,进门一看,真像个天然植物园。门前是条小河,叫洙水河,过去这条河,就是孔子和他儿子的坟墓。

通过曲阜三孔,才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石老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