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茶.(汇总10篇)
光辉岁月
2024-05-04 00:21:22
其它
其它

描写茶.(1)

我家种了两盆苦瓜。经过妈妈的精心照料,苦瓜长势良好,一条条又长又细的卷须紧紧地抓住瓜架,很努力地往上攀登。绿油油的叶子长得蓬蓬勃勃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很快,苦瓜苗就长出了一个个胀鼓鼓的花骨朵,开出了嫩黄嫩黄的花儿,宛如一个个黄澄澄的小喇叭一样,多么漂亮啊!一朵朵娇艳的花儿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蝴蝶和蜜蜂忙忙碌碌地穿梭其间,传花授粉,真让人赏心悦目。闲暇时候到阳台上观赏一下这两盆生机勃勃的苦瓜,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可是,我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真是令人费解!

有一些苦瓜花白天开得很热闹,到了晚上就会合拢起来。第二天,风一吹,就如同一只只黄蝴蝶一样纷纷脱离枝头掉落下来,只剩下光秃秃的花梗。看到阳台上落英缤纷,满地黄花,真让人觉得好可惜。但也有极少数花儿并没掉落下来的,虽然花儿开败了,风采不再,但依然生意盎然。最妙的是,花朵后面还跟着一条 “尾巴”——一个小小的疙疙瘩瘩的苦瓜宝宝!

俗话说:“开花结果”,不是所有的花儿都可以结果的吗?为什么有一些花却不会结果呢?

这件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袋里面,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我上网搜查资料,这才知道了答案。原来,真的不是所有的苦瓜花都可以结果的呢!只有授过粉的雌花才可以结出小苦瓜!苦瓜的花是雌雄同株的,雌花有子房,而雄花没有子房。子房里面有胚珠,胚珠受精后可以发育为种子。当传粉受精后,子房就会发育成果实——也就是苦瓜宝宝啦!第二天就自行掉落的那些花都是雄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所以人们把雌花称为母花,把雄花称为公花。苦瓜花也和人类一样,也只有授过粉的'母花才可以生苦瓜宝宝哦!而雄花在昆虫完成授粉的重任后就会悄无声息地凋谢。当然,如果没有昆虫来授粉,也可以用人工帮它们授粉哦!

大自然所隐藏的奥妙可真有趣呀!


描写茶.(2)

“妈妈!妈妈!我要喝茶!”我向妈妈恳请道。妈妈看着我,摸摸我的头,疑惑说:“宝贝,为什么要喝茶?”我天真地说:“每次看你喝茶,都很香呢!我也想尝一尝!”妈妈笑了笑,答应了,走到茶盘前,准备了起来。

妈妈拿出一盒绿茶,我仔细一看,有一些茶叶细细的,像一根根干枯的小草。还有的茶叶,胖胖的,却扁扁的,像个小小的墨绿色的扁茄子。有几片茶叶,有一点点弯曲,像一把有着绿色刀梢的小刀,仿佛轻轻放在手指上,手指就会割破似得。

妈妈从盒子中撮了一小把茶叶,放进杯子中。我好奇地端起杯子,闻了闻。哇!味道真香!再细细一闻,清香中带着一丝苦味。在鼻尖轻缓掠过,那种美妙的气味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

开始沏茶了。“哗啦”滚烫的开水涌入茶杯中。杯中的茶叶欢腾雀跃着,争先恐后地上下窜。仿佛在过节,茶叶们在大街上游玩似的。咦?茶叶怎么会变成黄绿色的?有一些茶叶伸展着腰肢,看来它们吃饱喝足了,比之前胖了许多,可爱极了!有些茶叶立在水中,像一位站岗的小士兵,站立在那儿,精神极了!还有一些茶叶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不情愿被人看到她的模样,文静地待在杯底。怎么还有些茶叶这么不安分呢?一会儿跳起来,一会儿扑下去呢?

杯中的茶汤被绿色的茶叶染了色,从之前的透明色,几秒钟后成了淡绿色。

“来!快尝尝吧!”妈妈将茶杯递给我,我端起茶,一股清香便扑鼻而来。我喝了一小口,虽然有一丝丝苦涩,但却又一股不知从何而来,莫名其妙的甜,那股清香,在口中回味无穷。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妈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人生如茶,时而苦涩,时而甘甜,总有几段令人回味无穷的事情!”


描写茶.(3)

在雄鸡版图的右下角有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它人杰地灵,古老的文化源远流长,古典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它就是功夫茶的起源地——潮汕。

说起潮汕,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无人不知的功夫茶。在潮汕,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一套功夫茶具,这可不是吹牛,一些富裕人家,甚至还有好几套十分珍贵的茶具呢!

一般的茶具只要一个茶鼓,外加一个紫砂茶壶和几个玲珑剔透的小杯即可。爸爸是个老茶迷。从小我就受爸爸的熏陶,爱上了喝茶。看爸爸冲茶的次数多了,我也将爸爸的冲茶手法铭记于心了。

要冲一杯功夫茶,首先,要按茶壶的大小放入七成茶叶,要是太多,冲出的茶便会过于苦涩;反之,则会太淡。然后,我们便可以将水冲下,注意要把水从高处冲入壶中,这样才有更大的冲击力,使茶香能更快地挥发出来。

接着,将壶盖盖上,用开水淋于壶上,爸爸说,这样一来能使热气内外夹攻,使茶香挥发更快;二来小停片刻,等壶身上的水分干了,就可知茶已泡得差不多了;三来能洗去壶盖旁的茶叶末。淋完壶身后,就该洗杯子了,这一步比较容易,只要将茶杯的内外清洗干净就行了。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也是最能体现你手艺的一步,那就是倒茶入杯。倒茶的时候讲究两个口诀,一是“关公巡城”:将三个杯子摆成“品”字型,茶壶按顺序绕这三个杯子倒,这样,三杯茶的味道才会相同,而不会有淡有浓;二是“韩信点兵”:将壶中的水一点一点平均地分在三个杯里,就大功告成了。

功夫茶不讲究环境,在装修华丽的屋子里喝,能为屋子添上些许优雅;在林间凉亭里,几个人围着一张石桌,一起说笑喝茶,多么的惬意自在!

功夫茶能给潮汕人带来快乐,送走烦恼,潮汕人已将功夫茶嵌入生命里了,谁也离不开。


描写茶.(4)

“潮汕工夫茶,扬名满天下……”听到这首歌,是不是想喝一杯功夫茶了,想知道功夫茶是怎么回事?听我道来。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三寸,冲罐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冲功夫茶的方法也是极为讲究的,分为八步:第一步先洗杯,名白鹤沐浴。第二步舀茶,又叫观音入宫。第三步倒水入壶,叫高山流水。第四步刮沫又称春风拂面。第五步倒茶,叫韩信点兵。第六部要把剩下的茶一点一点地倒叫韩信点兵。接下来就是喝茶了,不过喝茶前要先看一看,闻一闻叫赏色闻香。最后才可以喝了,叫品尝甘露。那喝下去,甘甘的,舒服极了。

“哪里有潮汕人,哪里就有功夫茶……”正如歌中所唱,只要有潮汕人就有功夫茶喝了,因为这是潮汕人的骄傲。


描写茶.(5)

我们潮汕功夫茶闻名天下,可我们还不知潮汕功夫茶是从哪儿来的,我现在就来一探究竟吧!

先从制茶的制作方法开始吧!潮汕人先要从山上摘下碧绿的茶叶,但要注意,只能摘根上的两三片茶叶。摘完茶叶后,就要开始把茶叶娃娃拿去晒太阳了,让茶叶娃娃身体中的水分全部消失后,就让茶叶娃娃运动一下吧!把茶叶娃娃放进盘子里,使劲摇一摇,让茶叶娃娃做一下健康操,这就是所谓的摇青。茶叶娃娃运动完也得休息一下吧,再把茶叶摊开拿出去让太阳公公晒一晒。晒完后还得炒青、包揉、烘干才能把茶叶制完,真是不容易啊!这不,还有一句诗叫做:“闵中茶叶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可见制茶的功夫多么不容易。

知道了制茶的方法后,我开始泡茶了。先把茶具们请出来,只见有茶盖弟弟、茶碗姐姐、茶垫哥哥、三个小如桃核的茶杯三胞胎,还有茶盘妹妹,最后还有茶洗妈妈呢!OK,茶具全到齐,可以开始泡茶了。

首先把杯子洗干净,这就叫白鹤沐浴。接着拿出铁观音倒入茶壶里,古人说它是观音入宫。然后把水倒入壶中,叫高山流水。只见茶壶中逐渐起了许多数不清的小泡泡,我把泡沫轻轻地从前往后刮,这叫做春风拂面。刮完了沫接着来倒茶了,我把三个“三胞胎”茶杯拼成品字,轮流把茶水冲进茶杯里,这叫做关公巡城。冲完了茶还剩下一点点茶,我把茶连续点进茶杯中,这叫做韩信点兵。冲完了茶自然要品茶了,我先看茶闻茶,这叫赏色闻香。最后可以喝茶了,我一口喝下去,只觉得一股甘醇香甜的味道顿时从口到喉而入心,我觉得人放轻松多了,怪不得潮汕功夫茶这么闻名中外。

我喜欢潮汕人的功夫茶,它有着潮汕人那朴实,热情的品质,把浓浓的茶香传给每一个人,还让我知道了原来一包功夫茶的制作这么不容易,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功夫茶。


描写茶.(6)

你知道功夫茶吗?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法,这种茶的泡茶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也需要足够的工夫,所以也叫工夫茶。

我家也有一套功夫茶具。底座是红木制作,右下方有一个排水孔,下面连接着一个翠绿色的圆桶。整个底座上都有一条条凸出的木条。左边,还刻着两句诗:“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显得格外雅致。配着底座的还是两个壶,别看它们的外貌大相径庭,作用可是有天壤之别的!其中一个较小的,是用来泡茶的盛具,另一个则是倒茶的壶。除了这些外,还有八个银白色的,雕刻着精美花纹的陶瓷杯,这是景德镇的瓷器。把陶瓷杯在灯光下照一照,整个杯子就成水晶一样晶莹剔透的模样。还有许多泡茶必需的工具呢!像过滤网,放网的玉手,夹茶杯的木制工具……

闲暇时光,我们一家人就会其乐融融地坐在茶具边,喝喝功人茶,吃吃小点心,谈谈开心的的事,看看电视……我所知道的泡功夫茶的茶叶有“铁观音”,“普洱”,“大红袍”等。“铁观音”的香味是淡淡的,沁人心脾,而“普洱”和“大红袍”的味道则是极其浓郁的。想喝功夫茶,就先要把水烧开,再在壶里倒上茶叶,把开水倒进壶里,泡一会儿,再倒到每个小杯子里。但是,这功夫茶的第一道是不能喝的,这是用来消毒,清洗茶具的。我最喜欢喝的茶是“铁观音”,它泡出来的茶是淡黄色的,喝一口,你仿佛脱离了人间喧闹,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

功夫茶不仅好喝,还有许多功效呢!功夫茶能清肝明目,能养颜美容……老人小孩都可饮,但不可牛饮,否则,会导致失眠哦!

茶香四溢,我的身心都陶醉在这只属于茶的世界中……


描写茶.(7)

今天早上,我吃好早饭后准备泡茶。我拿出家里的一罐龙井茶叶,打开盖子,将茶叶倒出来一点。我发现茶叶是嫩绿色的,闻起来有点像药的味道。我先把茶叶放进纸杯里,再把开水倒进纸杯观察起来。

过了几分钟,我看到原先卷起来的茶叶慢慢地打开了,开水也渐渐地变成了绿色。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问了爸爸才明白,原来是茶叶里的汁都溶化了,所以才会这样。过了一会儿,我想应该可以喝了吧,于是就喝了一口,我觉得有点苦苦的味道,很难喝。爸爸见我是做实验写周记用的,于是对我说:“刚才那茶时间久了,开水也一天多了,这样茶不容易泡开,等会重新烧点开水再做一次实验。”我同意了。

过了一会开水烧开了,爸爸拿来了铁观音茶叶,让我把杯子里的水都倒了重新泡。我刚打开茶叶罐时,一股清香味就扑鼻而来,我发现这个茶叶在泡之前与刚才的龙井茶形状不一样的,这个茶叶一个个卷起来像个小球,不过颜色也是绿绿的。观察了一番后,我取出一点茶叶放到纸杯里,再倒上刚刚烧的开水,没一会我就看到卷起来的叶子就慢慢地舒展开了,香味也越来越浓了。铁观音茶叶跟龙井茶的茶叶不一样,龙井茶的茶叶会浮起来的,而铁观音却是沉下去的。我拿起纸杯慢慢地喝了一口,味道非常清香,可好喝了!

接着听爸爸说,茶叶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味道,有的是红枣味,有的是茉莉花味,好的茶叶泡好后很远距离就可以闻到香味。茶可以起到兴奋、提神的作用。晚上看书如果觉得困了,喝杯茶后,就会精神多了。我还听爸爸说泡茶还是一门学问,它有很多讲究,比如开水温度不可太低和太高,低了就会像我第一次泡龙井茶似的,茶叶是浮起来的,泡不开,最好在90度左右,这样泡才比较好。

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茶叶还有那么多的学问。从这里使我明白,许多事情看似简单,其实我们知道的很多只是表面知识,学习也一样,我们不能只了解表面知识,一定要知道其深刻内含,那才算是真正掌握。


描写茶.(8)

今天,我和爷爷一起品茶,爷爷说我们今天品的是白茶。

爷爷先给了我两片干的茶叶,我把茶叶放在手心里,细细地端详着。只见茶叶的叶子都卷在一起,外面的颜色较浅,上面好像有一层白色的小绒毛,越往内颜色越深。因为晒干了的关系,茶叶上的纹路看得清清楚楚。我把茶叶放到鼻子前闻一闻,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味,便袅袅钻入我的心中。

接着,爷爷给了我一杯泡好的茶汤。只见茶叶在水中舒展开了它那柔软的身子,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宝宝在伸着懒腰。我把茶汤再放到鼻子前闻一闻,一股更加浓郁的清香味便钻入了我的鼻子,而那原本透明的水也渐渐被茶叶染成了碧绿色,在白色瓷杯的映衬下,就像一块宝玉那样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我轻轻将茶杯端起来,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打碎了这块“美玉”。慢慢地抿了一小口茶汤,刚喝到嘴里,一股苦涩的味道便在我嘴巴里蔓延开来。我皱着眉将这口“药水”咽了下去,这时神奇的事情出现了,苦味过后我却感受到了一种美妙的甘甜味,而且茶的清香,更加在我的唇齿之间久久萦绕,不肯散去。

我跟爷爷说:“这茶好神奇啊,跟我平时喝的饮料一点都不一样,感觉刚开始喝很不好喝,喝了以后,却又想再喝几口。”爷爷笑着跟我细细地讲述起茶的功效和茶的品种。我一边品着茶香,一边感叹原来平时家里不起眼的茶竟然这么神奇。

我想为什么人们爱茶,可能茶的道理也和世界上其他道理是一样的,“先苦后甜”,坚持了前面的“苦”,才能感受成功的“甜美”。正当我想的出神,爷爷对我说道:“你可不能再喝了,再喝晚上就睡不着觉啦!”我听后,跟爷爷哈哈大笑了起来。


描写茶.(9)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都是先苦后甜的`,你付出了多少就收获多少。

小的时候,我只喝过白开水,根本不知道有茶这种东西,一次偶然的好奇,我闯入了爸爸的书房,整个房间里充满了茶叶的味道,我闻到了这种芬芳的香气,便大口大口地张开嘴吸着,爸爸的书桌上还放着一杯泡开的茶,可这次他却没放多少茶叶,我便立刻抓起茶杯,把剩下的茶给饮完了,刚喝完,一股草香气就流露在我的口中,满嘴都是香味。

那时我还不知道茶这个名字,就兴奋地跑过去问爸爸:“爸爸,你知道一种特别香,却又跟白开水长得差不多的一种水吗?”爸爸被我蒙住了,“就是那个,那个,又香又好喝的那个……”我连忙迫切地补充道。爸爸工作又忙,没办法只能无可奈何地递给了我一块钱,就匆匆忙忙地走了,我心里却是很不服气,并下定决心要找出这个好喝的“水”。

我觉得爸爸的书房里面还会有,于是我就干等,终于爸爸又泡了一次茶,可当我高高兴兴的再动口时,一种不知名的苦味灌入我的口中,“哇!”我忍不住叫了出来,心里抱怨道:“不对呀,这,这不是我上次喝的那个。”我刚想把茶给倒了,爸爸却突然回来,看见我,连忙阻止了我,还跟我说:“你在干什么?”“这杯水过期了。”爸爸却笑了,说道:“茶是要慢慢品的呀,像你这样怎么能尝出好味道?”我慢慢喝了一口,一股久违的清香又重新出现。

原来,凡事你都要经过尝试,你不试,不可能知道,试一下,说不定会发现新鲜的东西。

今天,我真的收获了许多,许多……


描写茶.(10)

茶,是一种高级的饮料。中国人饮茶, 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或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今天,我或许是心血来潮,突然很想喝茶。于是,我便泡了一杯。我泡的茶是“开化龙顶”。因为听说儿童不宜喝浓茶,所以,我抓了一小撮茶叶,放在玻璃杯中,然后用开水冲泡。出于好奇心,我一直在一旁观察。

刚开始,那些茶叶都浮在水面上,从下往上看,就像一片小树林。过了一会儿,零零散散地有几片茶叶慢慢地沉了下去。有的在水中漂来漂去,有的又漂了上来。后来,水底也变成了一个“小树林”。那时上面漂着一片“小树林”,水底沉着一片“小树林”,中间呢?中间有一些小茶叶在“游来游去”。同时,我看到那些茶叶都张开了。这时,我看了看水,那水似乎没什么变化;我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这种香味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是觉得让人心旷神怡;我又尝了一小口,味道似乎与清水不同,但是我说不出是什么味儿。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杯子里的茶叶,全都沉到了杯底,也全都展开了。我看见杯子里的水是淡绿的,很淡很淡,又微微有一点儿泛黄,绿里透黄,黄里透绿。那香味也浓了一点,但我还是说不出来是什么味儿,只是让我觉得很好闻。接着,我又尝了尝。这时,我觉得茶水微微有一点儿苦,但又不让人讨厌,到觉得有一点儿清凉。喝完后,那味道久久没有淡没,让人回味无穷。

啊!我爱上了喝茶。

人生如茶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倾,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茶?”

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稍倾,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

茶香三里,回味无穷。

每当我看到茶几下的“阿里山观音王”的茶叶罐,便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

有一次,爸爸回家回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爸爸兴冲冲地说:“一个很好的朋友,刚从中国台湾回来,捎来了这听中国台湾著名‘阿里山观音王’,我们大家一起来品尝吧。”爸爸打开外面的纸盒包装,露出雅致的茶叶罐,用手轻轻地打开罐盖,一股清香飘至而来,“好香啊!毕竟是著名的阿里山茶叶啊。”爸爸用烧沸的水先洗涮所有的茶具,然后往茶壶里放入少量的茶叶,冲入开水,用第一遍的茶水再次烫洗茶杯,茶杯烫涮完毕后,爸爸再次往茶壶冲入开水,稍等片刻,爸爸倒出了两杯茶,一杯端给妈妈,一杯给自已,他们便津津有味地喝着,看着他们喝茶的样子,我也想尝尝那芳香四溢的茶,可是我一喝,“真苦”这个概念涌向了我心头,从此我就再也不喝茶了。

十五的月亮真亮、真圆。去年中秋,我们全家十口人,围坐在露台的石桌旁,我们一边喝茶,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十五月色,我们的话题由月亮转到月饼,最后说到的就是茶,爷爷是我们家的“万世通”,他对我们说:“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古时候,人们不把它当做饮料,而是当做药用的,因为人们发现茶叶能杀菌消炎。当时它的名字叫‘苦茶’。后来,有人把茶时焙干,煮成汤,当饮料喝,觉得又香又解渴。慢慢地传开了,许多人都有爱茶了。唐朝的时候,人们喝茶的习惯就很普及了,现在茶已成为世界上三在饮料之一。

爷爷话音刚落,我插嘴道:“这茶是苦的,毫无甜味。”

爷爷却说:“只要你照着我的步奏去做,一定能体会茶的甜味来。“我照爷爷的办法:先品尝一下茶,然后吞进了喉咙,最后吸了一只清凉的空气,好甜。爷爷又开口了,“甜吧,这就叫做苦尽甘来,只要你先度过了难关,回报给你的便是那清醇和甘甜。”

是啊,喝茶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人在困难中努力成长,克服过了难关,回报给你的便是甘甜的劳动成果。

我愿自已能做为一位勇于吃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