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蜗牛(甄选15篇)
拨云见日
2024-02-08 07:42:37
小学
记叙文

发现蜗牛(1)

雨后,几只蜗牛在花园的花草上爬着。我看到了这几只蜗牛,脑袋里顿时窜出一个大问号。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蜗牛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粘乎乎的线。

于是,我决定自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我顺手抓了几只蜗牛放在地上,并且还放了几张白菜叶,和一些小昆虫在地上。它们闻到了白菜叶的味道,从它那壳里探出头来,向白菜叶爬去,不一会儿,几片白菜叶被它们啃光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锅牛是害虫。

然后我又开始研究蜗牛爬过的地方为什么会留下一条粘乎乎的线了。我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用“残忍”的办法,于是我一脚踩碎了蜗牛的外壳,蜗牛的肉露了出来。我拴了一根小木棍,将蜗牛的肉给挑开。只见在那肉上面有许多吸盘大小的孔,在那些孔里,还有像鼻涕一样恶心的粘液。这下子我可全明白了,原来蜗牛是通过身上的吸盘发出的粘夜。

我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了蜗牛的秘密,我知道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万万千千,我们要学好科学知识,要更加了解大千世界。


发现蜗牛(2)

有人发现了燕子的奥秘,有人发现了牛的秘密,有人发现了老虎的秘密,而我却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今天,刚下完大雨我就快速地跑到院子里玩,并把哥哥也叫了过来。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一直想知道下雨后会有什么奇迹发生,所以我才飞快地跑到院子里。

我和哥哥慢慢地在那湿润的土地上寻找。

“看!”

“干什么呀?”

“有好多蜗牛把头探出来了。”

我和哥哥惊讶地看着蜗牛,并把一只最大的蜗牛拿去观察。我和哥哥想了许多办法让蜗牛探出头来,可它就不探出头。

“看来只能使用暴力的方法了。”我说完就跑进仓库,拿出一个锤子走来。

“你想干嘛?”哥哥吃惊地问。

“当然是把蜗牛壳锤爆呀!”

“你也太暴力了,如果你锤爆蜗牛壳,蜗牛会被你锤死的呀!”哥哥说。

“那——那该怎么办?”我说。

“那用温水喽!”

我把蜗牛拿在手上,哥哥拿来了温水,我们一起用温水朝蜗牛淋下去。“看!哥哥,蜗牛头露出来了!”

我们看到蜗牛的触角是灰黑色的,白嫩嫩的身躯。我碰了蜗牛一下,蜗牛快速地把身体缩了回去。

经过好一会观察,我发现了蜗牛没有骨头,了解到它们喜欢在雨后出现,还发现了蜗牛爬热,它的壳一热就会伸出头来。


发现蜗牛(3)

星期天,刚下过雨,我骑着自行车来到草地上玩。我在草地上骑着自行车。忽然,我看见了一只蜗牛,我下了自行车,把那只蜗牛带回了家。回到家后,蜗牛已经钻回了壳里,我把它放在地上静静地等待着蜗牛从壳里钻出来。等了半天也不见蜗牛动一动,我想着:好一只胆小的蜗牛!想着想着我就去看电视了。看了一会电视我又去看那只蜗牛。咦!那只蜗牛怎么不见了,我四处找它,原来它爬到电脑桌下了。当时我还在想:这么小的一只蜗牛怎么爬得这么快,而且爬得这么远,从我刚才放下它的地方到电脑桌下,足足有五六米远,他也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后来,我又在电脑上查了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原来是蜗牛一边爬一边释放一种粘液。这种粘液有助于它的爬行。这种粘液还可以让地面变得光滑,让它容易爬行。

今天,我不但知道了蜗牛爬得快的原因,还发现了蜗牛的勇气,那就是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年级:王戬


发现蜗牛(4)

今天下雨了,我上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看见了许多的蜗牛,我随手抓了几只回去。回到家我心里想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蜗牛下面为什么会留下黏糊糊的液体?我跑去问了问爸爸,爸爸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你应该自己去探究。我点了点头答应了。

于是我找来一片白菜叶,放在蜗牛旁边,过了一会,爸爸叫我吃饭,我急忙跑去吃饭,吃完饭后,我看了看蜗牛旁的白菜叶都被吃光了,这下我可以证明蜗牛是害虫了。可我还不知到蜗牛地下黏糊糊的液体是什么?我只好把蜗牛的壳踩碎,正是太恶心了,我看到蜗牛身上有许多的小孔,液体原来是从那些小孔里流出来的,我急忙去找爸爸说我知道蜗牛是害虫,蜗牛下面的液体是从蜗牛壳里的小孔里流出来的。我明白了搞科学研究的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推断’代替观察。


发现蜗牛(5)

今天下午,妈妈给我买了一盆花。过了一会儿,外面下起了小雨,于是我把花捧了出去,让它淋了一点儿雨,又捧了进来。

突然,我发现了这盆花上出现了一个硬硬的壳,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小的蜗牛。蜗牛身上背着一个像螺丝一样又大又重的壳,我想:如果我们整天也背着这么大、这么重的壳,肯定会把我们给累死的。蜗牛探出身子,摆动着脑袋,慢慢地向前爬着。它的身子摸上去却是黏乎乎的,我用手轻轻一摸,它就像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一样,立刻把它的头缩进壳,我的手上只留下黏糊糊的感觉。

再仔细瞧瞧,我又发现蜗牛走过的地方,后面都会留下一条长长的湿漉漉的黏线。为什么呢?我通过翻书、查阅资料,知道了这是蜗牛排泄的黏物,可以用来保护腹足,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哇,小小的蜗牛身上,竟然有这么多知识。生活到处充满学问,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种勇于探究的精神,就可以增长很多很多的知识。


发现蜗牛(6)

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都不曾注意过,如:飞蛾在夜晚时常常贴着纱窗飞,苍蝇掉在水里后会很快飞出来。

一天中午,妈妈在厨房大叫:“快来看——蜗牛呀!”我奔过去,桌子上有四只大小、纹理不同的蜗牛。我灵机一动,将蜗牛放入水瓶中,在瓶身上钻了几个小孔,以便空气进入瓶内,这样才不会把蜗牛憋死。我拿起瓶子,走到客厅,坐到沙发上,细细地端详着。蜗牛的粘液呈皮肤色,壳上有细细的斑纹,头的最前端长着小小的眼睛和细细的触角。四只蜗牛似乎耐不住尴尬的气氛,开始攀爬了。它们向不同的方向爬着,像是在举行登山比赛,它们的粘液在爬动时形状不规则,边缘似乎是曲线,过了几分钟,我再一看,呀!蜗牛已经爬到瓶子的中间了,这才短短的几分钟,不是都说慢如蜗牛吗?我抓起瓶身使劲摇晃,我很想再把他们晃下去,看一下他们的速度。我的阴谋并没有得逞,它们只是把触角和眼睛缩回去。我有些生气,拿起瓶子往桌上一拍,哈哈!这回蜗牛被我拍到瓶底了,接着,我将瓶盖扭开。但是,蜗牛趁我不注意时,悄悄钻出瓶口。它的头四处乱转,眼睛随便扫射,看样子相当的警惕,又很像是在寻找自己丢失的东西。我用瓶盖小心翼翼地把它装到瓶子里,扭上盖子。

通过这次观察,我证实蜗牛爬的并不慢哦!


发现蜗牛(7)

【第1篇】

今天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阳台上嫩嫩的花草,忽然看见一片叶子上爬着一只蜗牛,蜗牛爬过的地方,总有一条白色的线,一串串问号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它究竟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蜗牛爬过后的叶子会留下白色的线呢?

于是,我跑去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放下报纸,笑着说:“想知道答案吗?自己去寻找吧!”

我听了后,从草丛里捉了几只蜗牛,再去拿了几片大白菜叶、小馒头……分别把他们放进一个大脸盆里,蜗牛们爬向了菜叶,其它食物碰都不碰一下,不久,菜叶就被吃成一个又一个洞。这下,我断定蜗牛是害虫了。

接下来做下一个实验了,我把一只蜗牛捉在手中,想摸一下蜗牛的吸盘,可是手碰都没碰到,它就缩进壳里去了,我有些灰心。突然,脑中有个想法冒了出来:为何不直接把它的肉取出来呢?于是我拿来一块石头,把蜗牛的壳砸碎,小心翼翼地抽出那块肉,用手一摸,黏糊糊的。原来,这就是蜗牛爬行时为什么能留下白色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起到润滑作用的粘液,由于蜗牛是软体动物,在比它粗糙的表面上爬行,必须有润滑剂才能让它的身体不受到伤害。

这次的观察,让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第2篇】

一天,我正在给花浇水。突然,我看见了一只蜗牛,就随手把它弹飞了,但蜗牛爬过的叶子上有一些黏液,令人恶心。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这个问题突然从我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于是,我捉来了几只蜗牛,在它们的面前放了一小片菜叶,很快,实验结果出来了:全部蜗牛都往菜叶上爬去了,它们开始咀嚼起了菜叶。事实证明,蜗牛是一种害虫。

那么蜗牛留下的黏液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于是,我打开了无所不能的电脑,一搜,我就知道了。原来,蜗牛依靠腹足行进。黏液可以润滑和保护腹足,避免腹足肌肉与地面直接摩擦而受伤。而且,蜗牛的黏液还是一种天然抗生素,能够杀死蜗牛表皮上的细菌。蜗牛还可以作为药物可以治病。

看来,蜗牛对于农作物来讲是害虫,对于人体和药材来讲是益虫。蜗牛的学问可真大啊!


发现蜗牛(8)

雨过天晴,小动物们又活跃起来了:小鸟在枝头歌唱,蝴蝶在一旁翩翩起舞,连小蜗牛都出来散步了。我心里的疑问却不断地冒了出来!蜗牛是怎么行走的?它们的身后为什么有一条银线?蜗牛的鼻子和眼睛在哪里?蜗牛真的一碰到盐就会变成水吗?于是我带着疑问,捉了几只蜗牛回家。

开始实验了,我先拿起一只小蜗牛,想摸一摸它下面是什么构造,可是我的手在离它五厘米的时候,它就缩回壳里了,一连几次都是如此。我十分恼火,想一拳打扁他,可妈妈对我说:“你就这么没耐心吗?”我只好再次坐下,苦苦思考着对付它的办法:突然,我心中的一个火花亮了起来:我可以敲破小蜗牛的壳呀!说干就干,我拿来了小石子,小心翼翼地打碎它的壳,摸了摸它的身体下方。上面有一些“小豆豆”,那是它的脚,还有一些黏呼呼的东西,那似乎是它的排泄物,就是这些东西产生银线,帮助它行走。

蜗牛可以行走,那它有没有鼻子和眼睛呢?我拿来了蜗牛喜欢的美味——白菜叶子放在地上,又放了几只小蜗牛。它们先用大触角晃动两下,又拿小触角摆动了几下,便朝着白菜叶子爬过去“搞破坏”;我把白菜叶子挪个地方,还在旁边放了青菜叶子,蜗牛慢慢蠕动到两片叶子前,用大触角来回摆动“看”了几眼,貌似无法判断,又伸出小触角“闻”几下,这才向白菜叶子爬去,对青菜叶子置之不理。哦,原来是蜗牛把它的大小触角当作了眼睛和鼻子,看过闻过了,就选择它喜欢的食物了。

听大人们说,蜗牛碰到盐就会融化,这是真的吗?我为了验证这句话,在一只蜗牛身上撒了一些盐。二十分钟后,蜗牛已经化为一滩“水”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蜗牛身体里大多是水份,遇到盐后,它身体里的水份被吸干,就变成“水”了。

对于生物,我的认识还很浅薄,今后要多学习多观察,拓展自己的知识,揭开更多有趣的生物秘密。


发现蜗牛(9)

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和妈妈带我去乡下一个公园玩,当我走到公园的时候,眼前一排排大白菜整齐的排列在路的两旁,给人浓烈的田园气息。

这一排排的大白菜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走进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它们的身上有许多圆形的小洞洞;于是我就想帮它们看看是哪个“凶手”,首先我要把大白菜的绿色外衣剪开进行仔细观察;我拔了一颗大白菜剪开后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起来,啊!原来是它!——一只蜗牛;这么新奇的发现我赶紧让妈妈上网帮我查查蜗牛的生活习性,妈妈说:在农田里,蜗牛可是不折不扣的害虫!据说它一般以绿色植物为主要食物,尤其喜欢吃植物的幼芽和嫩叶。蜗牛的外形很可爱,浑身上下没有骨骼只有柔软的肌肉,而且是个大力士,所以小蜗牛每天都要背着它那椭圆形的大房子,难道它不累么?它是软体动物,同时,它们虽然爬得比乌龟还慢很多,但活动能力可一点儿不差,你看是不是,就这功夫,只有杂技演员才比得了吧。

它们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白天缩着不动,到了晚上才会精神百倍地出来活动。所以不细心观察,是不会发现它们的恶劣行径的。听了这些我不禁对白菜担心起来,妈妈说不用担心,这些蜗牛对农田的危害也不是很可怕,要防它作乱,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手段就差不多了。

而且这蜗牛还能治疗很多疾病。听完妈妈的话我才松了口气,我低头继续观察小蜗牛,想跟它来个近距离接触,我正看它的时候,它的头跟触角刚好伸出来,可爱极了,它头上有四只白白软软的触角,两只角是颜色深些的两只比较淡色的,我用放大镜想看看它的眼睛,可是不管我怎么使劲的找也没找到它的眼睛,爸爸看着我猜出了我的心思,爸爸告诉我蜗牛是没有眼睛的,它的感官敏锐而灵活。一对长触角顶端长着眼睛,能分辨昼夜、感知光线的强弱,一对短触角是嗅觉器官,能闻到气味、找到食物。它的嘴巴很小很小,就像一个小黑点,但是但是它们的嘴上功夫厉害,舌头上长着无数细小的牙齿,多的竟达一万多只,只要它们把舌头在嫩叶上这么一刮,就把嫩叶刮进了嘴里,听完爸爸的话我才发现一直小蜗牛竟然这么多科学知识,我想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今天真开心从小蜗牛的身上长进了我的知识。


发现蜗牛(10)

雨季的小路上,落叶上,家门前都会有一只只傻乎乎的蜗牛爬来爬去。只见它们慢悠悠地爬着,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乌龟似的把触角连头一起缩进壳里,那样子真可笑。

笑归笑,我脑里不由得浮起一个问号:书上说蜗牛是有眼睛的,它不只是靠触角识别方向。但蜗牛的眼睛在哪?我怎么看不见它呢?

于是我捉了几只蜗牛,放进玻璃缸里,扔下几片白菜叶,想看看清楚蜗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儿。

第一个探索目标是蜗牛的上身,我想蜗牛的眼睛应该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嘴巴周围吧,我躲在柜子边偷偷观察玻璃缸中“熟睡”的蜗牛。不久,一只大一些的蜗牛从“门口”探出了头,头上的两只触角也伸了出来。只见它慢吞吞地爬到菜叶上,又慢吞吞地找嫩叶,才慢吞吞吃起来。见它吃得正津津有味,我才悄悄地直起身,用放大镜对着它看,朝嘴巴那儿看。也许是它的嘴巴太小了,几乎看不出在咀嚼。但放大镜中的蜗牛嘴巴周围,除了细小的条纹外,没什么像眼睛的。

第一个探索目标——失败!

我的第二个探索目标是蜗牛的触角,因为它吃叶子的时候。都要先用触角碰一碰。

又有一只蜗牛“醒”了,我正好验证一下是不是每只蜗牛吃食时都用触角碰一碰。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只蜗牛爬到菜叶上后,便伸长了触角碰了碰。我便用放大镜对着它的触角看。只见触角的顶端有两颗圆圆的眼睛——跟其他动物一样,眼白中间有一点黑圆点。

我又反复对其他蜗牛作了观察,结果都一样。

第二个目标探索——成功!

真高兴,我发现了蜗牛的眼睛,在触角的顶端。


发现蜗牛(11)

我和妈妈在阳台的花盆里抓到了八只大小不等的蜗牛。我把它们放到装有水的脸盆里。蜗牛慢慢伸出头来,我用放大镜观察它们,我发现蜗牛果真有书上写的一对长一对短的触角,在长触角的顶端有一个小黑点,那是它们的眼睛。我决定拿它们来做实验。

我把两只蜗牛放到盐巴堆里,我发现蜗牛的头马上缩到壳里了,接着从壳里流出一些水,瞬间把盐浸湿了。过了一会儿,蜗牛没动静。我想:蜗牛是不是死了?我敲开蜗牛壳发现蜗牛已经缩成一团,死了,变成了一小团黏液。我好奇和妈妈一起打开电脑寻找答案,原来蜗牛没有很厚的表皮,它的体表分泌了一层粘液,当接触到盐时,由于外界环境的浓度高,体内水分会迅速渗透出来,使蜗牛身体萎缩,细胞缺水,这时的蜗牛好象被晒干一样。细胞的水就出来了。

这个实验真有趣,让我相信了书上所说的内容,也明白了蜗牛怕盐的秘密。


发现蜗牛(12)

星期天的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摆弄着爷爷的“宝贝花草”。忽然,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爬上了叶子。“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留下长长的一条线?”“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号便在我的脑中浮现。

我跑进屋,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亲自实验一下呢?”“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实验一番。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采取“用各种食物品实验乌龟的方法”来测验蜗牛。我先找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几只蜗牛。分别编了号,把它们放在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们都饿极了,爬向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只是每只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面对别的食物却闻也不闻,不大会儿,白菜叶便给吃光了,这下可断定,蜗牛是大害虫。接着,我又进行第二个实验:“蜗牛爬行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首先把它抓上高处,等它的头伸出壳来时,去摸它的大盘,可是我的手还没摸着它,它又缩回去了,心想,这蜗牛真是“胆小鬼”!我弄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真有点泄气了。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事情还没做成就灰心,长大了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忽然一个办法从我的脑海中闪过。“有了,有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用一块尖石块小心翼翼地敲破蜗牛壳,抽出那块肉,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见下面粘糊糊的,隐约还有小粒的东西是它的脚,那粘糊糊的就是蜗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最后,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再碰了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另一对是鼻子。可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子,再拿来个差不多大小的白菜叶,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由于差别不很大,这下蜗牛眼睛可派不上用场啦!只见它用小触手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子了。这下,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大触手有眼的作用,小触手有鼻的作用。

通过这一连串的实验,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必须从小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

四年级:刘喆


发现蜗牛(13)

在我快乐的童年记忆里,我发现我许许多多的小秘密,但这一次令我最意外、震惊。

那是星期五的上午,我准备去小明家找他玩“赛蜗牛”。我来到小明家对他说:“小明走咱俩去玩吧!”他问我:“玩什么呢?”“赛蜗牛,就是蜗牛跟蜗牛比赛看谁跑得快。但蜗牛玩自己找”。“好啊,谁怕谁呀”小明说道。

我们东看看,西瞅瞅,我发现墙上有一只大蜗牛,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拽了下来,大声说:“小明你找到了吗?”只见小明飞快的向我跑来。

我们将蜗牛放在起点,我的蜗牛起名叫“奋斗”,他的蜗牛叫“小小”。我喊道:“预备,开始”。我心里高兴地想:这次我一定赢。我的蜗牛比他的大两倍。正在我得意的时候,小小竟然超过了我的奋斗,此时我心里好着急。喊道:“奋斗,加油,奋斗,加油”。

十秒,九秒,八秒……“时间到,比赛结束”。小小竟然赢了。我发现地上白乎乎的又黏又滑的东西,“会不会有毒啊!”我害怕地问,小明说道:“怕什么,咱们回去问问你爸爸不就知道了”。

我们飞快的跑到家好奇地问:“爸爸蜗牛会吐唾沫吗?蜗牛肚子下面那粘糊糊的东西是什么?”爸爸耐心地和我问讲:“蜗牛是不会吐唾沫的,那粘糊糊的东西是蜗牛的体液,它能帮助蜗牛行走减少摩擦,还能防止蚂蚁等昆虫的侵害”。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时间飞快,转眼一天就过去了,虽然是平平淡淡的一天,但是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发现蜗牛(14)

我家有三只小蜗牛,那是姥姥给我抓来的,我经过观察,发现了蜗牛的许多秘密。

首先我发现小蜗牛喜欢吃黄瓜。刚抓来蜗牛时,我不知道它喜欢吃什么,我就拿来了黄瓜和树叶给它吃,只见三只小蜗牛都慢慢地爬到黄瓜前,大口大口的吃起来,面对树叶闻也不闻,不大一会儿,就把黄瓜吃光了,可以断定蜗牛喜欢吃黄瓜。

其次我发现蜗牛的眼睛和鼻子是长在触角上的。有一次,我把黄瓜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再碰一碰,这才大口吃起来,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一对是鼻子。可是哪一对是眼睛,哪一对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再拿一片差不多大小的黄瓜片,分别放在一只蜗牛面前,由于差别不是很大,这下蜗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场了!只见它用小触角碰碰,便知道哪个是黄瓜,哪个是树叶了。这下我发现长触角是眼睛,短触角是鼻子。

通过实验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真是广大世界,无奇不有,小小的蜗牛竟有这么多秘密,可见,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秘密。


发现蜗牛(15)

今天早上,我去给我种的花浇水。忽然,我发现花盆里有一只蜗牛,我便把它拿了出来,想养活它,便做了一个盒子,把它放在里面。

就这样,蜗牛的家做好了,可有一件事又难住了我,蜗牛吃什么食物呢?如果蜗牛吃庄家,那它就是害虫,我就会把它从楼上扔下去,免得它再伤害我的花;可如果它不吃庄稼,那它就是益虫,我就可以养它了。我希望它是一只益虫,可又不知道它是不是害虫。对了!我拿几样食物放在它面前,看它吃哪一样,就知道它是益虫还是害虫了!我从厨房拿了一片上海青的叶子、一小块猪肉,又从阳台捉了一只蚊子,摆在它面前。我猜它可能是饿了,马上爬到上海青的叶子上吃了起来,对其他的食物看也不看。我这下明白了,原来这蜗牛是害虫。

我正准备把蜗牛扔下去,忽然想起了上个星期看过的一本书,里面说,蜗牛一碰到盐,就会化成液体。我想:如果是真的,它化成了液体,也就死了,就不用我把它扔下去了;如果它是假的,那我再把它扔下去也不迟。反正无论怎么样,我都可以知道一个知识,就证实一下吧!我去厨房偷偷的盛了一勺盐,把盐撒在蜗牛的身上和四周,就出去玩了。不一会儿,十分钟过去了,我把盐扒开,拿起蜗牛的壳看了看,却没有看到蜗牛的踪影,我以为它躲到壳里面去了,就把壳放了下来。可我等了很久,却一点动静也没有,难道它真的化成液体了吗?我回到实验的地方,一看,真的有一小滩液体。原来蜗牛遇到盐真的会化成液体!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蜗牛是害虫,知道了蜗牛遇到盐就会化成液体,同时,我也明白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用实验来解决。

243316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