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素描的艺术感觉

海阔天空
精选回答

学画需要良好的感觉,学习素描也是一样,没有好的感觉就学不好绘画。感觉好是天资天赋,如同学声乐有个好嗓子一样。好感觉好嗓子只能是学画和学声乐的好条件,不好好锻炼也

学画需要良好的感觉,学习素描也是一样,没有好的感觉就学不好绘画。感觉好是天资天赋,如同学声乐有个好嗓子一样。好感觉好嗓子只能是学画和学声乐的好条件,不好好锻炼也是不会成器的。

要使感觉敏锐,有深邃的洞察力,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理性训练才能得到。从儿童画中可以鲜明地看到儿童对形象的感觉是天真的直觉。学习素描后,随着理解力的提高,认识到物象的具体性和复杂性,感觉也不再是原始的了,就会越来越感到被认识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的天地太大了。可见,感觉不经过理性的训练是不会深化的。

感觉的提高有自己的规律:

认识事物首先皆从感觉开始,经过理性的分析和辨别,把感觉提到理性阶段;然后,再用提高了的感觉进行再理解再认识,使感觉又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样,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又回到感性,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深化,每次反复都是对感觉的一次提高和锻造。画素描的过程,就是感觉和理解多次反复的过程。谁违背这个规律,不愿去做多次反复的探求,并从探求中发现新的认识,那么,谁的感觉就不会变锐利,就不会看得深画得准。

理解虽重要,但它必竟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提高感觉能力。这里所说的感觉是指有艺术感的视觉感受,理性是不能代替艺术的视觉的,就像逻辑思维不能代替形象思维一样。理解只是提高视觉能力的不可少的手段和途径。

提高艺术视觉的规律是:

从最生动的直觉开始,然后进入理性认识对象的研究阶段,使感觉不断得到提高,这是一般的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规律。作为提高艺术视觉能力的全过程,这只是走完了它的一半路程,还必须经过必然理解的阶段之后,逐步完善那些受理性和规律所约束着和支配着的感觉,使之走向自由的视觉境界。这就是艺术视觉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不最后抛开纯理性认识,就会被各种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所束缚,不能达到艺术视觉阶段。

素描虽然科学性很强,但它终归不是科学而是艺术。故反对只凭道理按规律作画的倾向。艺术依赖于感觉(虽然它,是经过理性锤炼后深化了的感觉)而不是直觉。在长期作业中,在对同一物体的反复研究过程中,始终把握最初的最生动的第一印象也是重要的。

画家的眼睛和普通人的不同,普通人没有必要从事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多次反复的视觉训练。既要作画家,就必须具备画家的“眼力”。一幅素描作业反映作者的眼力,反映作者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没有理解作基础,眼力永远是原始的,不提高艺术视觉能力,眼力又永远会停留在理性阶段,并受理性的控制。

半枫荷 2021-07-05 22:02:00

相关推荐

intellect intelligence区别

intellect、intelligence的区别在于含义不同、用法不同、侧重点不同。intellect意为“(尤指高等的)智力,思维逻辑领悟力;智力高的人;才智超群的人”侧重强调能力;intelligence...
展开详情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校训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校训为崇理敬文、拓美创新、博爱育人、美育中华。该学院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省总工会分校,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备案成立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基本信息...
展开详情

either与neither区别用法

either与neither区别用法:中文意思不同、用法不同。either中文意思为或者……或者……而neither中文意思为两者都不…&h...
展开详情

齐齐哈尔大学是211吗

齐齐哈尔大学不是211大学。该校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不仅是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还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一、黑龙江省有几所211院校黑...
展开详情

often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often的比较级是moreoften,最高级是mostoften。often是一个英语单词,副词,作副词时意为“常常,时常;往往,大多”一般用在主语后情态动词后实义动词前。一、often读音英[?fn]美[?...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寒号鸟文中的得过且过是什么意思

《寒号鸟》文中的得过且过意思是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苟且偷安、聊以卒岁。
反义词:自强不息、力争上游。
示例:
1、清·彭养鸥《醒世小说黑籍冤魂》第一回:“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得过且过,那一个是真心肯戒。”
2、茅盾《林家铺子》:“这年头,谁能顾到将来呢?得过且过。”
3、老舍《四世同堂》:“他们年岁虽轻,却学会了得过且过,他们还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可是不便为这个而不去快乐的参加滑冰。”

一个篱笆三个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一谚语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具体的意思就是指能力再强的人也需要其他人的帮忙,因为人并不是全能的,一个人的成功同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帮助,就像篱笆一样是靠一个桩一个桩围起来的。
出自《古今贤文》中的合作篇。
原文: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古今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推测成书于明代,后来经过明清两代人的增补,形成了今天的全书。

拜谢与叩谢用法

“拜谢”指敬辞,行礼表示感谢;“叩谢”指磕头感谢,泛指表示深切的谢意。
“拜谢”造句:
1、我一定要当面拜谢这位好心人!
2、出海平安归来,仍要拜谢妈祖娘娘和白衣大士,有的还专门请戏班子为天后娘娘唱戏答谢。
3、最后,再次诚心诚意拜谢能坚持将近七年的各位朋友!
“叩谢”造句:
1、每一天,我为你祈祷,为你的生命叩谢上苍,为你许下最美好的愿望,祈求众神赐予你幸福和健康。
2、浮华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叩谢的。
3、一众人族突感身轻体健、百病消除,都知晓是三人所为,又一次诚心叩谢。

苟延残喘能形容自己吗

“苟延残喘”可以形容自己。拼音:gǒu yán cán chuǎn,原义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出自北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遽来居颖,苟存残喘,承赐恤问,敢此勉述。
成语典故:狼是残暴的动物,本性难改。东郭先生救了它,它反而要吃掉东郭先生,幸好一位农民路过,把狼打死了。
成语寓意:这则故事告诉人们小聪明永远比不上大智慧。另外,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人们不能乱施善心。生活常常使一些人挣扎在贫困或绝望的边缘,使他们仅仅能够将生命维持下去。若想摆脱这种窘境,就只能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拼搏。
用法: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1、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
2、明·吴承恩《西游记》:“欲要自尽,又恐父母疑我逃走,事终不明。故没奈何,苟延残喘,诚为天地间一大罪人也。”
3、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穷得当卖全无,虽只区区四金,到也不无小补,又可以苟延残喘得好几日了。”
近义词:苟且偷生、苟全性命。
反义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