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出现在哪个朝代

不惧长久
精选回答
为什么说康乾盛世是假的,为什么到清末人口会达到四亿五千万?

谢谢邀请!在古代,别管穷富,只要百姓能过上安宁的日子,这就是太平,太平了才有盛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太平盛世。

康雍乾时期,除了边疆有点战事,在整个中华大地上,百姓是基本上是安宁的,得到了休养生息,所以说这个时期算得上盛世,这个盛世不算假的。

百姓最厌恶的就是战争,战争不会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就算能吃饱饭,可是战争使百姓不得安宁,居无定所,这叫什么太平,不太平就没有什么盛世之说了。

必定康雍乾时期,百姓没有受什么战争之苦。

古代人口增长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灾荒饥饿、频繁战乱、瘟疫盛行,这些都影响人口的增长。

清朝时期人口增长是蛮多的,一是和平安宁,二是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以前看过一个资料,明朝时期,菲律宾有一个姓陈的华侨,看到吕宋岛上的山芋,心想,如果移栽我国,那就好了。

第一次想带几个回国,过境时被查出,没有带来,第二次带一根山芋秧,藏在腰带里,过境没有查出,来到家乡浙江栽种,产量是吕宋岛上产量的几倍,经过几十年的繁育种植,推广种植到华南、华东、华北,产量蛮高的,虽然不算什么好粮食,但是使这些地区的人能吃上饭,减少饥饿,人口大增。

在西汉的时候,我国的人口就有九千万了,1000多年过去,人口也没增加多少,明清两朝人口大增,除其它原因外,估计和这个姓陈的带来一根山芋秧有很大关系。

至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这是他的不足;清末政府腐败无能,不是康雍乾时代,必定康雍乾时代能算得上盛世。

清朝是满人执政,满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人,不应有民族偏见。

康乾盛世是真的还是假的盛世?国家的确富足,百姓就难说了。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盛世。

康乾盛世特别是乾隆时期是清朝国力的“全盛”时期,社会财富大量增长,比如《啸亭续录》中记载:“本朝轻薄徭税,休养生息,百有余年,故海内殷富素封之家,比户相望。

那为什么会是假的,变成“饥饿的盛世”呢?首先,康乾盛世这种财富究竟是怎样增长起来的?增长在谁的手里?作进一步的考察,便可以看到,财富都积累到皇室、贵族和官僚地主、大商人的手中。

这些统治阶层依靠政治和经济的特权,压榨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地租、赋税、高利贷和商业利润剥削了农民、手工业者的生产物,更进而夺取了农民、手工业者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

因此,康乾盛世时期特别是乾隆时代所谓社会财富的增长,实际上就是统治阶层财富的增长,而这种财富的增长,正是建立在广大农民、手工业者日益贫困的基础之上的。

这就是为什么康乾盛世是清朝所谓的最富庶的“黄金时代”,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土地兼并和农民起义也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最根本的财富来源是土地。

我们来看看乾隆时期,土地分配的情况究竟怎样?它的发展趋势又怎样?根据乾隆时期漕督顾琮奏请限田,每户人家以30顷为限,可见那时拥有3000亩以上土地的地主已经不少。

乾隆初期,湖南巡抚杨锡曾上奏朝廷,提到土地日益集中的原因是“贫而后卖,既卖无力复买;富而后买,已买可不复卖”。

他为此还叙述了土地买卖造成的情况:“近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每岁所入,难敷一年口食。

也就是说50%~60%的土地都在富户手里,以前有一点田地的耕作之户,每年的收入都很难解决一家子人的温饱。

当时的统治阶层正是这样通过土地兼并而积累起大量财富,至于农民却日益陷入贫困饥饿的深渊。

到了乾隆晚年,史料文献相关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惊人的土地集中现象。

比如拿全国最大的地主——清朝皇帝直接和间接掌握的土地来计算,1753年(乾隆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是735万顷,其中内务府庄田、官田、宗室庄田、八旗庄田、屯田共43万顷,大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

到了1812年(嘉庆十七年)全国耕地面积已有788万顷,而直接和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土地增加到83万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

看起来,皇帝手中的土地所占比不算高,但是下面的一个数据就夸张了。

60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只增加了53万顷,而单单皇帝手中的土地就增加了40万顷,这不能不说是惊人的数字。

可以说乾隆时期,全国所增加的田地几乎全部变成皇帝所有。

不但皇帝掌握着大量土地,其他大地主、大官僚掌握的土地数量也是很多的。

比如“怀柔郝氏,膏腴万顷”;再比如“有尉迟氏者居陕西……积资无算……仰给于其家者数万”;还有“山右亢某,家巨富,仓庾多至千数”。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一百十九回说到乡间一个普通地主也是“家财巨万,良田千顷”。

这说明,那时候,以上“万”、“千”等来形容士绅土地的地主非常多。

虽然现在查不到确切的数目、但足以说明那时候官僚士绅和地主们土地数量是相当多的。

当时拥有100万亩土地的士绅地主也开始出现,比如嘉庆初年,乾隆宠臣和珅被抄家,共有土地8000余顷,他的两个家人也各有600余顷,若以当时耕地面积700余万顷计算,则和珅一家就占了全国土地面积的1/800。

此外,据外文记载,鸦片战争时期,直隶总督琦善占地256万亩,更超过了和珅占地的3倍。

至于黄河淮河流域,官僚士绅地主的大庄园也相当普遍,有寨、庄、堡、围(圩)、坞等名称。

比如河南地区“扶沟有孙家庄,惟孙姓者居之,危楼高台,构至百楹,佃户之依以居者,茅舍三十余家”。

还有所谓的围主“长淮以北,迄于齐鲁,坞长民豪,皆曰围主,围主号令,百倍于有司”。

后世有人在合肥调查清代围子的遗迹,围主的每个邸第所占的面积极为夸张,大的占地数百亩,小的也占地一百几十亩,邸第的外围,先开凿壕沟,壕沟内筑建高墙当成围寨,佃户环居于内,守护四处高墙……西乡占地面积最小的张圩子,都住了多达五百人,其他围子里面的规模可想见矣……围子里面所住的所有佃户,有点变成团练兵士,有的变成炮手,有的兼职成为轿夫,完全为佃奴性质,地主对所有佃户婚丧等红白事,都有权进行过问,并有比当地县官还大的刑罚权,这种模式已经和西方中世纪领主模式很是相似了。

长江以南的大官僚大士绅大地主更很多。

康熙时期,大官僚徐乾学、高士奇在江南购置的土地就以万顷、千顷来进行计算。

以后记载南方土地情况的史料文献中都这样记载“田地多属富家大户之产”,“田主不知耕,耕者多无田”,“阡陌开而田大半归富户,而民大半皆耕丁”等等。

有人记载湖南桂阳州的大地主邓氏“田数百顷,以富雄一方……乘马不牧,游食田野数十里”,可以想见这个大地主大豪富的气派。

后世学者根据太平天国运动以前河北、江苏、浙江、山西、湖北、陕西、山东、河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以及东北地区的史料文献相关记载来进行估算,认为当时全国土地有40%到80%是集中在30%到10%的少数人手中,而60%到90%的多数人则没有土地。

特别是山西、河北、江苏等省,甚至有万亩、十万亩、百万亩以上的大官僚大士绅大地主存在。

这个估算大体上是近似的,偏差不会很大。

加上美洲农作物玉米,番薯的进入,中国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却越来越少。

养活四亿五千万人口,说明康乾盛世还是存在的,但是统治阶层的土地兼并反而导致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民陷入贫困。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康乾盛世”又被很多人认为是假的,甚至戏称其为“饥饿的盛世”了。

你非良人 2023-08-24 13:59:29

相关推荐

凄凉的反义词

1、凄凉的反义词是欢乐,喜庆,温馨,繁荣,热闹,和煦。2、凄凉,指悲苦;寂寞;悲凉;冷落。形容环境孤寂、冷清。见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建中寺》:有一凉风堂,本腾避暑之处,凄凉常冷,经夏无蝇,有万年千岁之树也...
展开详情

腿毛少怎么变多

腿毛的多与少主要是由基因遗传及自身的内分泌所决定的,从理论上来说雄性激素越多,雌性激素相对越少的情况下会促进荷尔蒙的释放,毛发的数量也会增多。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可以刺激体内产生雄性激素,会有...
展开详情

鱼丸子要怎么做

1、取胖头鱼一条,放在擦洗干净的桌面上;2、将鱼肉仔细剔下来,红肉和鱼头不用来做鱼丸子,放在一边,只取白色的肉,放在水中泡着;3、将白色部分的鱼肉泡一小时,去掉残留的血水;4、泡好后,沥干水分,装在塑料袋中,拿...
展开详情

红枣泥包子怎么做

1、主料:面粉180g,枣泥适量,元贞糖1小勺,酵母(干)适量。2、水80g,加入1小勺白糖搅匀后倒入酵母粉(铺平水面)。3、面粉180克加入酵母水拌成絮状,揉成团(期间觉得干的话可以用手沾水,一点点的揉进去)...
展开详情

形容小学生的句子

1、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2、踏青,踏青,青也许不是长出来的,青是踏出来的?每年我都到云梦山上来踏青,一面踏青,一面寻找着春天。3、当生活给我们...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第一种: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例如:她磕磕巴巴地说,一句话丌能流畅地表达完整。
第二种: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例如:说上面这个,什么都有,它包括稻鸡、角鸡、鹁鸪等等。
第三种:表示说话的中断:例如:由于穿长袍的丌认识戴礼帽的兄弟,所以问到这位是的时候突然中断,随即后面戴礼帽的回答。
第四种: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例如:“你这个人真是”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作者欲言又止,都丌知道该怎么说了,这就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无限的遐想的空间了。
第五种: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即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时用省略号代替。例如:我在几十分钟内想了很多,重复很多-次,说明我内心想的东西之多。

陀螺的作者是谁

《陀螺》的作者是:高洪波。高洪波,男,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
高洪波,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诗刊》主编等职。代表作有散文集《悄悄话》、诗歌《我想》、《高洪波文集》(八卷本)及《高洪波文存》(九卷本)等,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图画书“快乐小猪波波飞系列”累计销量超百万册,版权输出到法国、韩国、越南等国家。

籴和粜是什么意思

“籴”拼音是dí,为会意字,从入从米,也就是买米的意思,引申开来是买入之意。“粜”拼音是tiào。本意为卖米,引申开来是卖出之意。“籴粜”组合在一起就是买卖粮食的意思。
例句:
1、籴:
(1)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2)你来籴米。将银子来我秤。——《陈州粜米》
(3)籴米毋使钱。——客家话常用谚语。
2、粜:
(1)贩谷粜千钟。——《史记·货殖传》
(2)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3)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唐·聂夷中《咏田家》
(4)想那粜风月的女娘,似饥狼饿狼。——《雍熙乐府》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作者豁达、豪爽,大丈夫当率性而为,视死如归的思想情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赏析:古诗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