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实现高考改革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

轻轻的想念
精选回答

前不久,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沪、浙两地公布了各自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有的给予充分肯定的意见,但也有意见认为,改革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应该把考试科目的选择权全都交给学生,把招生录取的自主权全部下放到高校;还有意见则认为,改革走得太快,当下的高考模式很平稳,不必“推倒重来”。这些不同意见实质上都拷问着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到底应趋向于公平选才,还是应趋向于科学选才,究竟怎样对待二者的关系?
形式公平是第一维度的公平
过去对高考“公平”的理解,更多的是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等角度出发的。所谓“权利公平”与“机会公平”,就是人人有权参加高考,打破了人才“唯成分论”的禁锢。特别是“文革”后恢复高考之举,在当时无疑是极大的思想解放,为诸多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而“规则公平”则是指通过高考改革,逐步确立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和原则。能否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都由“分数说了算”。统一考试、公开程序、消除暗箱操作,实施“阳光高考工程”,实际上都服务于规则公平。很显然,这是形式上的公平,是第一维度的公平。
实质公平是第二维度的公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对高考招生“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产生困惑与质疑。尤其是在“优先发展”思想的带动下,一些在优质资源上占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学和城市高中实现了迅速、超常规发展,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不断扩大。于是,高考中的“区域公平”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这既有考试内容不适合农村学生的问题,也有省际分数线高低、招生计划多寡的问题。公平的高考制度理应向西部省份、偏远农村等经济落后、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倾斜,但这又带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高考移民”问题。与此同时,以成绩来衡量能力、以应试决定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现行高考制度也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和根本任务相抵牾。为此,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对高考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多次改革,先后推出了“三南方案”、“3+2”方案和“3+X”方案。2003年起,又赋予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5%的自主招生权。2004年,在上海、北京自行命题基础上,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扩大到11个省、市。这些多样化、不拘一格的改革,其指向是为了实现“能者上、庸者让”,让学业优秀、具有创新能力的考生能够到理想的大学上学,让高校能够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招到适合的学生,凸显出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其科学性毋庸置疑,同时也将“分数论”带来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进一步提升到内容公平,从形式公平走向了实质公平。
如果说,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是社会层面的公平,是老百姓所说的“公平选才”,那么,保证学生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发展和能力激励,推动高校差异化发展则是在教育内涵意义上的公平,也是专家学者们所认定的“科学选才”。社会层面上的公平以群体为观照,它要求高考必须把所有高校和学生“一视同仁”,拒绝有任何的例外或补偿;相反,教育意义上的公平则要求高考能微观到每一所高校和每一个学生,反对用分数来量化一个人的才能,也不认为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创新等深层次的品质能通过一张卷子可以直接测量获得。从社会层面上的公平走向教育意义上的公平,是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公平最终的实现方式。
需要“二维一体”而不是“二维择一”
从理论上说,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应该趋于一致。但实际上二者经常会发生冲突,这在高校自主招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作为统考制度的完善和补充,高校自主招生具有试题开放、标准多元、便于选拔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指出是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积极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改变以高考分数为唯一选才标准的高考招生制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显然,高校自主招生就是为了矫正统一高考招生选拔标准过窄和功利化的导向,对人才培养、基础教育发展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其公平性问题始终无法很好地解决,在选拔方式与标准上,明显存在“城市导向”,忽视农村教育实际,使农村考生处于劣势地位;在招生指标分配上,它也偏向重点中学,忽视普通中学,由此扩大了重点高校招生中生源的社会阶层差距。特别是媒体曝光了个别高校的自主招生腐败现象后,这一创新性的高考招生制度事实上已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所以,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高考制度怎么改革,都必须坚持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两个价值维度,辩证处理好二者关系。在此次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招生计划分配的改革走向,“3必考+3选考”的科目设置,取消艺术体育特长生加分,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等路径选择,就是这种“二维合一”而不是“二维择一”理念的体现。如科目设置就是很好注脚。显然,必考课越多、分值越大,则加大了考试统一性力度,考试招生在形式上就越公平;而选考课越多、分值越大,则扩大了学生和高校的选择权,科学性就愈发能得到彰显。相对折中与妥协的方案,虽无法实现人人皆大欢喜,却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也给高考改革划出了一块缓冲区。既有科学选才的指向,也有公平选才的考量,让二者紧密“咬合”,协调同行,有利于实现高考改革的预设目标,更可有效防范因民意纷争而引起不必要的社会震荡。

鲜花怒放 2021-06-10 04:03:07

相关推荐

心理学类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我国心理学类比较好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心理学类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北京师范大学2北京大学3华南师范大学4西南大学5华东师范大学6浙江...
展开详情

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最新 高职专科学校哪个好

在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名中,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排名第一位,武威职业学院排名第二位。2022氢能技术应用专业大学排行榜最新排名高校名称等级学校数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5★22武威职业学院4★2...
展开详情

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有哪些比较好的院校

会计学比较好的院校有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会计学专业大学排名排名高校名称1上海财经大学2东北财经大学3江西财经大学4厦门大学5...
展开详情

浙江美术综合分530的大学 可以报考哪些院校

浙江省美术综合分530分的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也有很多,如浙江万里学院、丽水学院、衡水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浙江美术综合分530的大学1、浙江万里学院的以下专业动画:综合分538环...
展开详情

2024年450分左右的警校 有哪些院校

2024年450分左右的警校有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福建警察学院等。每年分数线都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年实际录取情况而定。450分左右的警校...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1、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2、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3、横批:可心就好。
上联:良辰吉日喜迁新居;
下联:人兴家旺宜住高楼。
4、横批:乔木莺迁。
上联: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下联: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5、横批:栋宇聿新。
上联: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下联: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6、横批:方寸福地。
上联:添居室金玉满堂;
下联:栋梁起流芳百世。
7、横批:四海升平。
上联:一马平川进新居;
下联:珠光宝气福满堂。
8、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9、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亏除去部首有多少画

“亏”字除去部首,还有两画。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虧”始收录于《说文解字》,许慎认为是形声字,从亏雐(hū)声,本义指气不足,引申泛指缺损,再引申指短、少、差欠,又引申为毁坏,还引申为道义上的亏欠、对不起。又作幸好、幸亏讲。另外“亏”也表示讥讽。

疾行的意思

“疾行”读音jí x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快速行走。
出处:
1、《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疾行,至于鄂渚,遥望大江,茫茫浩浩,波涛万顷,无舟可渡。伍员前阻大水,后虑追兵,心中十分危急。”
造句:
1、他骑马疾行,在父亲咽气前到达了家中。
2、大队骑马背枪的胡子在山道上一路疾行,偶尔一两个山中猎户看到这群胡子,无不躲得远远的。
3、适才我看到你骑在疾行的巨无霸背上,仍然谈笑自若引吭高歌,如此临危不惧,气定神闲的大将风骨,岂是平常人所能及的。
4、杨龙和林凤仙驾着火龙,在万丈虚空之上穿云破雾,瞬息千里,飞速地朝着东南方向疾行而去。

会操是什么意思

会操,读音为huì cāo,汉语词语,意思是会合举行操演。该词是一个军事术语,古今语意不同,在清朝末年,又称为秋操、大操,意指新军的军事演习,在今天,专指军队的队列训练。
出处:《大辞海·军事卷》:“会操:集中部属对已训课目、内容进行的操演。多用于队列训练,目的是检验训练效果,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常由连、营、团级单位组织实施,并组成评判组,按指定的单位或个人顺序轮流操演,结束后进行讲评。”
造句:
1、每天早晨,同学们在操场上会操。
2、我今天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以检阅官身分出席这次结业会操。
3、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结业会操,再一次以检阅官的身分,与入境处的结业学员见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