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三中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一纸红颜 计划 工作计划
精选回答

浦口三中语文中考复习计划本文简介:浦口三中语文中考复习计划初三备课组2012年3月6日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以及《2012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优分率。求真务实,上好每一节课,抓紧每一分钟,练准每一道题,迈实每一步。重视基础,重视规范,力争提高我校中考语文成绩。二、复习要求:依纲扣本、系统

浦口三中语文中考复习计划本文内容:

浦口三中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备课组

2012年3月6日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以及《2012年南京市中考指导书》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优分率。求真务实,上好每一节课,抓紧每一分钟,练准每一道题,迈实每一步。重视基础,重视规范,力争提高我校中考语文成绩。

二、复习要求:

依纲扣本、系统归纳、夯实基础,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三、方法措施

1、深入研究中考命题思路,将试题进行题型整理、归类,明确考点,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2、做好知识的前后联系,加深记忆,培养能力。

3、处理好讲、学、练、评、补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课堂结构。

4、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5、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做到每堂课都要有目标,每个环节都要有针对性。

6、精选训练题,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从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7、复习方法多样化。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优化复习的各个环节。不搞放羊式,教师的引导、组织、点拨要到位。

8、复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整理学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9、努力挖掘优生的潜能,完成知识的系统化,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困生取得适当进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10、加强后期学习管理,确保复习效果。

四、复习进度

第一阶段(3月12日—4月30日):以“课本”为本,以“说明”为纲,以“训练”为线,抓纲务本,分类整理,优化组合,寻找规律,总结答题技巧。

Ⅰ、语基类:

A、学习目标:夯实基础,力争不丢分,少失分。

B、教学构想:分项专题复习,逐项过关。

C、考查要点:a.

字音、字形

b

成语运用

c

标点符号

d

语法知识

e修改病句

f图文转换

g

古诗文默写

h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

i名著阅读

D、复习准备:初三语文教师共6人,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每人负责1—2项,从中寻找规律,归纳答题技巧到题型示例,再到专项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集中印刷,做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E、具体措施:由复习到检测,每项知识点得到初步了解、掌握,在以后的综合练习中再次巩固。但有的项目,如字、音、形、古诗文名句等项目可能反复训练、巩固、加强,部分同学尚需三次巩固强化。

值得一提的是,古诗文默写不能一开始就压缩、提重点,以防学生的依赖思想和有疏漏之处,我认为利用早读时间把该背的所有篇目有计划地通读一遍,然后再做名句默写练习。

Ⅱ、阅读类:

之一:古诗词赏析

A、

学习目标:明确情感主旨;赏析重要诗句。

B、

教学构想:明确古诗词中考考点,储备应试知识,指导答题方法。

C、

考查要点:a明确情感主旨b理解词句含义c赏析字句的表达效果d分析艺术手法和风格e描绘画面f理解常见意象的内涵g划分朗读节奏

D、

复习准备:梳理知识点,专项训练,方法指导。

之二:文言文阅读

A、学习目标:立足于课内文言知识点的复习与总结,并能灵活迁移到课外,力争多得分。

B、教学构想:按册复习,重点篇目各个击破。

C、考查要点:a

词义(包括常用文言实词、五个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b

句译(特殊句式及翻译方法——以直译为原则,力争做到“信”“达”“雅”

D、复习准备:复习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把重点篇目的课文要点结合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要求,一课一测一结。题目型设计要全面,囊括文言文所有考查要点。对每课出现的重点实词要勾画、背会。五个文言虚词的用法要总结归纳,掌握它他用法规律及判断词义的技巧。

E、具体措施:a

在前一天的家庭作业中,布置好复习任务

b

第二天,课堂上给学生5分钟复习提问的时间,然后考试。

c

一天一课。

F、裨补缺漏:对于检测成绩很不理想的同学,让其再补考一次,目的是通过反复练习,加强记忆,这样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完之后,在以后的综合练习中此项考查又一次得到巩固。

G、课外延伸:每周做两篇课外文言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语感,扩大知识面。

之三:现代文阅读

A、学习目标:优化阅读练习,确保多得分。

B、教学设想:分文体复习,先总结各文体知识要点点拨答题技巧,然后实题演练。

C、考查要点:

a

感知内容,概括要点。

b

把握结构,理清思路

c

体味重点词句的语境义和作用。

d

借助修辞理解文重要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e

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的语句,能提出自己看法和疑问

f

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g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了解说明文文体特点。

h

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论点与材料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议论文文体知识特点。

D、具体内容:

(一)一般记叙文:

1、弄清要素和线索。常见的线索有六种:物(具体实物)线、事线、人线、地线、时(时间)线、感情线。

2、正确分析段落结构,概括段意。分析段落、层次的依据可以是:时间的转变,空间的转换,人物、情景的变化,选材内容或角度的变化等。概括段意的方法有:提取内容要点概括法,提取中心句法,具体描述法等。

3、提炼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一般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表现出来,可从分析题目、开篇、结尾、议论抒情句等入手。特别是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应引起重视。

4、理解重要词、句的特定(深层)含义,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理解词语,不可脱离语言环境,可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立意、多方面多角度揣摩的方法去理解、体味、领悟。

(二)小说和散文:属于文学体裁。《大纲》的阅读内容和要求中特别提到:要“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阅读分析文学作品,与上述一般记叙文阅读分析的要点、方法基本相同,不过小说、散文还各有侧重的方面:

阅读小说:1、要从中心事件或生活图景入手,在情节的变化发展和矛盾冲突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外貌言行、神态心理等,从而把握其思想、情感、品质、精神,进而领悟文章主旨。

2、有时考题会涉及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借文学形象来表现,因此,对形象、主旨、作者感情三者的分析,可兼顾考虑,相得益彰。

3、区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类别及作用,能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环境描写的作用有:烘托气氛或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

4、重视“体验法”。所谓体验,就是读者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与人物形象同呼吸,共命运,在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对准确感受人物形象大有帮助。平时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直谛,积累心理体会,是阅读体验的必要基础。

阅读散文:除可借鉴上述有关小说的要点、方法外,还要注意:

1、理解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可以是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生活图景。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爱莲说》的“莲花”等。理解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对把握文章主旨大有裨益。

2、了解散文的线索及想象、联想、以物喻人、托物抒怀、欲扬先抑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3、分析、领悟散文的哲理。可抓住文中的警句或从“形象”入手来分析。

4、在语言的欣赏、感悟方面:要培养感悟语言的敏锐性。在解读词语的表层意义时善于联想和挖掘其潜在或深层意义。如:“赤”字不但可解为“红”,还可联想到温暖、热烈、忠诚;看见“落叶”,能感受到秋的寂寥、萧索,或想到“落叶归根”、“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等。

(三)实用文之说明文:

1、说明文一般分两大类:实(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通俗性。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引用、列图表等。作用总的说来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4、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时间顺序即以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顺序,如由古及今、由今溯古等;空间顺序即以实(事)物的方位或形貌特征为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由外到内、由左往右、由低至高、由大到小……(或反之);逻辑顺序,即对事理的性质、内涵进行解说,顺序表现为:从主到次、由因至果、由现象到本质等。文章的结构形式也能表现出文章的说明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概括—具体,并列式,递进式等。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并不单一,而是复合交错的。判断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说明顺序,只能依靠读懂文章本身。

5、说明语言: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具有准确、简明、严密等特点。

(四)实用文之议论文:

1、把握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在开篇或文中结尾部分明确提出观点、主张,中心论点较易把握;有的则不然,必须自己归纳、概括。对这类文章,可用如下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各段要点,相同意思归并,基本理清引论、本论、结论部分;

(2)看论据材料都在讲一个什么意思,再反复对照引论部分提出的问题或观点、结论部分强调或照应前文的哪个观点,就能大体上抓住中心论点了。

2、理解准确、严密的语言,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议论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准确、严密,感情鲜明。要重视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内容,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议论文的思想感情离不开中心论点,要注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及反语、感叹、祈使、反问、双重否定等句式的表达作用。

3、

理解论证方法及其在论证过程中的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至于作用,总的说来就是为中心论点服务,增强说服力。

Ⅲ、写作类:

A、学习目标:出新出彩,力求高分。

B、教学设想:按照《中指》中作文指导进行训练,将训练与阅卷要求结合起来。重点训练不同两大文体即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重点训练记叙文写作。每周一次作文。

C、考查内容:有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重点是全命题作文训练。

D、复习准备:让学生每天养成以下积累习惯:a

语文积累

b

读好文章,读以前整理的读书笔记

c

熟背古诗词名句、名人名言及事例

d

关注生活、人生、社会热点,尤其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

E、具体措施:

a、

开设写作知识专题讲座,系统进行作文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写作有法有序,下笔能心中有数。

第一讲:2012年中考作文完全解读

第二讲:中考作文的审题

第三讲:中考作文的立意

第四讲:中考作文的拟题

第五讲:中考作文的题记

第六讲:中考作文的开头

第七讲:中考作文的结尾

第八讲:中考作文的选材与构思

b、

精选佳作范文,引导学生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

c、

每次作文重评析,每次评析推荐优秀篇目要多一些,尤其是偶尔一次作文出彩的同学,要大力表扬,以鼓励信心和士气。

d、张贴优秀作文,找出出奇制胜的根本,弥补自己写作不足。

e、注意书面书写要整洁,字数要达到要求。

f、每天练字20个,确保考试能拿到卷面满分。

第二阶段(5月1日—5月31日):综合训练阶段

将第一阶段分项复习的知识点编排在一起,以试卷的形式进行综合训练。主要以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和江苏省13市中考试题为参照,精选优秀试题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检测,查漏补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回炉补火”。

第三阶段(6月1日—6月12日):再回头强化训练。

对于1、2轮复习检测中,出现的问题知识点现再回到课本上来,进行特别强化训练,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考试心理训练。对于差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夯实基础,鼓励写作,坚决杜绝交白卷现象的发生。

7

逝去的青春 2022-06-28 18:30:47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翻译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的翻译是你只需要担心自己能否自立,不要担心别人不懂你。
该句话出自晚张之洞所写的《诫子书》。
节选内容: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译文:你的前程,正可谓不可限量,国家正是在用兵的时候,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记住记住,别忘别忘。
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

志存高远的前面是什么

原句为“志当存高远”,前面是“夫”。出自《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译文:
一个人的志向应当保持高尚远大,仰慕先贤人物,断绝情欲,不凝滞于物,使贤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诚恳地有所感受,能屈能伸,抛弃琐碎的东西,广泛地向他人咨询、学习,除去狭隘、悭吝,这样即使未得升迁,又何损于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实现?如果意志不坚定,意气不昂扬,徒然随众附和,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就将继续伏匿于凡庸人之中,终究不免于卑下的地位。
《勉侄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勉励侄子诸葛恪而作。全文虽87字,字字珠玑,却包含着对侄子诸葛恪的种种期盼,并演变出志存高远一词。

望天门山把什么比作什么

《望天门山》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奇妙的比喻,把天门山比作打开的天门。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20个字

《山居秋暝》古诗翻译: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译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