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数学复习立体几何第41课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用书

叶随雨落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江苏高考数学复习立体几何第41课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用书本文简介:第41课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最新考纲]内容要求ABC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1.直线与平面垂直图形条件结论判定a⊥b,b?α(b为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a⊥αa⊥m,a⊥n,m,n?α,m∩n=Oa⊥αa∥b,a⊥αb⊥α性质a⊥α,b?αa⊥ba⊥α,b⊥αa∥

江苏高考数学复习立体几何第41课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师用书本文内容:

第41课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最新考纲]

内容

要求

A

B

C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

图形

条件

结论

a⊥b,b?α(b为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a⊥α

a⊥m,a⊥n,m,n?α,m∩n=O

a⊥α

a∥b,a⊥α

b⊥α

a⊥α,b?α

a⊥b

a⊥α,b⊥α

a∥b

2.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α⊥β

性质

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l⊥α

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

(3)若两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4)若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答案]

(1)×

(2)×

(3)×

(4)×

2.(2017·南京模拟)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

(1)若l⊥α,m?α,则l⊥m;

(2)若l⊥α,l∥m,则m⊥α;

(3)若l∥α,m?α,则l∥m;

(4)若l∥α,m∥α,则l∥m,

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1)(2)

[∵l⊥α,m?a,∴l⊥m,故(1)正确;

若l⊥α,l∥m,由线面垂直的第二判定定理,我们可得m⊥α,故(2)正确;

若l∥α,m?α,则l与m可能平行也可能垂直,故(3)错误;

若l∥α,m∥α,则l与m可能平行也可能垂直也可能异面,故(4)错误.]

3.如图41-1,已知P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

图41-1

4

[∵PA⊥平面ABC,

∴PA⊥AB,PA⊥AC,PA⊥BC,

则△PAB,△PAC为直角三角形.

由BC⊥AC,且AC∩PA=A,

∴BC⊥平面PAC,从而BC⊥PC.

∴△ABC,△PBC也是直角三角形.]

4.(教材改编)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

(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____心.

(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____心.

(1)外心

(2)垂心

[∵PO⊥平面ABC,且PA=PB=PC,

∴OA=OB=OC,∴O是△ABC的外心.

(2)∵PA⊥PB,PA⊥PC,PB∩PC=P,∴PA⊥平面PBC,

∴PA⊥BC,

又PO⊥BC

∴BC⊥平面PAO

∴AO⊥BC,

同理BO⊥AC,CO⊥AB,

∴O是△ABC的垂心.]

5.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则折叠后AC的长为________.

a

[如图所示,取BD的中点O,连结A′O,CO,则∠A′OC是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即∠A′OC=90°,又A′O=CO=a,

∴A′C==a,即折叠后AC的长(A′C)为a.]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如图41-2所示,已知AB为圆O的直径,点D为线段AB上一点,且AD=DB,点C为圆O上一点,且BC=AC,PD⊥平面ABC,PD=DB.

图41-2

求证:PA⊥CD.

【导学号:62172224】

[证明]

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所以AC⊥CB,在Rt△ABC中,由AC=BC,得∠ABC=30°.

设AD=1,由3AD=DB,得DB=3,BC=2,由余弦定理得CD2=DB2+BC2-2DB·BCcos

30°=3,

所以CD2+DB2=BC2,即CD⊥AO.

因为PD⊥平面ABC,CD?平面ABC,

所以PD⊥CD,由PD∩AO=D,得CD⊥平面PAB,又PA?平面PAB,所以PA⊥CD.

[规律方法]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

(1)判定定理;

(2)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a⊥α?b⊥α);

(3)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

(4)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核心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

[变式训练1]

如图41-3,在三棱锥A-BCD中,AB⊥平面BCD,CD⊥BD.

图41-3

(1)求证:CD⊥平面ABD;

(2)若AB=BD=CD=1,M为AD中点,求三棱锥A-MBC的体积.

[解]

(1)证明:因为AB⊥平面BCD,CD?平面BCD,

所以AB⊥CD.

又因为CD⊥BD,AB∩BD=B,

AB?平面ABD,BD?平面ABD,

所以CD⊥平面ABD.

(2)由AB⊥平面BCD,得AB⊥BD.

又AB=BD=1,所以S△ABD=×12=.

因为M是AD的中点,所以S△ABM=S△ABD=.

根据(1)知,CD⊥平面ABD,

则三棱锥C-ABM的高h=CD=1,

故三棱锥VA-MBC=VC-ABM=S△ABM·h=.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如图41-4,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图41-4

(1)求证:BD∥平面FGH;

(2)若CF⊥BC,AB⊥BC,求证:平面BCD⊥平面EGH.

[证明]

(1)如图所示,连结DG,CD,设CD∩GF=M,

连结MH.

在三棱台DEF-ABC中,

AB=2DE,G为AC的中点,

可得DF∥GC,DF=GC,

所以四边形DFCG为平行四边形.

则M为CD的中点,

又H为BC的中点,

所以HM∥BD,

由于HM?平面FGH,BD?平面FGH,

故BD∥平面FGH.

(2)连结HE.

因为G,H分别为AC,BC的中点,

所以GH∥AB.

由AB⊥BC,得GH⊥BC.

又H为BC的中点,

所以EF∥HC,EF=HC,

因此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F∥HE.

由于CF⊥BC,所以HE⊥BC.

又HE,GH?平面EGH,HE∩GH=H.

所以BC⊥平面EGH.

又BC?平面BCD,

所以平面BCD⊥平面EGH.

[规律方法]

1.面面垂直的证明的两种思路:

(1)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先证明其中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

(2)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证明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把证明面面垂直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角为直角的问题.

2.垂直问题的转化关系: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判定性质垂直

[变式训练2]

如图41-5,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PA⊥PB,M,N分别为AB,PA的中点.

图41-5

(1)求证:PB∥平面MNC;

(2)若AC=BC,求证:PA⊥平面MNC.

【导学号:62172225】

[证明]

(1)因为M,N分别为AB,PA的中点,所以MN∥PB,

又因为MN?平面MNC,PB?平面MNC,

所以PB∥平面MNC.

(2)因为PA⊥PB,MN∥PB,所以PA⊥MN.

因为AC=BC,AM=BM,所以CM⊥AB.

因为平面PAB⊥平面ABC,

CM?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

所以CM⊥平面PAB.

因为PA?平面PAB,所以CM⊥PA.

又MN∩CM=M,所以PA⊥平面MNC.

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角度1

多面体中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

(2016·江苏高考)如图41-6,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

图41-6

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证明]

(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C1∥AC.

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

所以DE∥AC,于是DE∥A1C1.

又因为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

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

(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A⊥平面A1B1C1.

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

又因为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

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

又因为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

因为直线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

[规律方法]

1.三种垂直的综合问题,一般通过作辅助线进行线线、线面、面面垂直间的转化.

2.垂直与平行结合问题,求解时应注意平行、垂直的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

角度2

平行垂直中探索开放问题

如图①所示,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②所示.

图41-7

(1)求证:A1F⊥BE;

(2)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并说明理由.

[证明]

(1)由已知,得AC⊥BC,且DE∥BC.

所以DE⊥AC,则DE⊥DC,DE⊥DA1,

因为DC∩DA1=D,

所以DE⊥平面A1DC.

由于A1F?平面A1DC,所以DE⊥A1F.

又因为A1F⊥CD,CD∩DE=D,

所以A1F⊥平面BCDE,

又BE?平面BCDE,

所以A1F⊥BE.

(2)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

理由如下:

如图,分别取A1C,A1B的中点P,Q,连结PQ,则PQ∥BC.

又因为DE∥BC,则DE∥PQ.

所以平面DEQ即为平面DEQP.

由(1)知,DE⊥平面A1DC,

所以DE⊥A1C.

又因为P是等腰三角形DA1C底边A1C的中点,

所以A1C⊥DP.

又DP∩DE=D,

所以A1C⊥平面DEQP.从而A1C⊥平面DEQ.

故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得A1C⊥平面DEQ.

[规律方法]

1.对命题条件探索性的主要途径:

(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

(2)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

2.平行(垂直)中点的位置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

[思想与方法]

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1)线面垂直的定义:a与α内任一直线都垂直?a⊥α;

(2)判定定理1:?l⊥α;

(3)判定定理2:a∥b,a⊥α?b⊥α;

(4)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l,a?α,a⊥l?a⊥β.

2.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1)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判定定理:a?α,a⊥β?α⊥β.

3.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

线线垂直面面判定性质垂直

[易错与防范]

1.在解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过程中,要注意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联合交替使用,即注意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的互相转化.

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作辅助线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要作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通常是先找这个平面的一个垂面,在这个垂面中,作交线的垂线即可.

课时分层训练(四十一)

A组

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填空题

1.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导学号:62172226】

①α⊥β且m?α;

②α⊥β且m∥α;

③m∥n且n⊥β;

④m⊥n且α∥β.

[由线线平行性质的传递性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③正确.]

2.(2017·徐州模拟)设l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若l∥α,l∥β,则α∥β;

②若l∥α,l⊥β,则α⊥β;

③若α⊥β,l⊥α,则l∥β;

④若α⊥β,l∥α,则l⊥β.

[①中,α∥β或α与β相交,不正确.②中,过直线l作平面γ,设α∩γ=l′,则l′∥l,

由l⊥β,知l′⊥β,从而α⊥β,②正确.

③中,l∥β或l?β,③不正确.

④中,l与β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3.如图41-8,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41-8

①BC∥平面PDF;

②DF⊥平面PAE;

③平面PDF⊥平面PAE;

④平面PDE⊥平面ABC.

[因为BC∥DF,DF?平面PDF,

BC?平面PDF,

所以BC∥平面PDF,故①正确.

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DF∥BC,

所以BC⊥平面PAE,则DF⊥平面PAE,从而平面PDF⊥平面PAE.因此②③均正确.]

4.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若m⊥n,n∥α,则m⊥α;

②若m∥β,β⊥α,则m⊥α;

③若m⊥β,n⊥β,n⊥α,则m⊥α;

④若m⊥n,n⊥β,β⊥α,则m⊥α.

[①中,由m⊥n,n∥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错误;

②中,由m∥β,β⊥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错误;

③中,由m⊥β,n⊥β可得m∥n,又n⊥α,所以m⊥α,正确;

④中,由m⊥n,n⊥β,β⊥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错误.]

5.如图41-9,在三棱锥D-ABC中,若AB=CB,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图41-9

①平面ABC⊥平面ABD;

②平面ABD⊥平面BCD;

③平面ABC⊥平面BDE,且平面ACD⊥平面BDE;

④平面ABC⊥平面ACD,且平面ACD⊥平面BDE.

[因为AB=CB,且E是AC的中点,所以BE⊥AC,同理有DE⊥AC,于是AC⊥平面BDE.因为A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BDE.又AC?平面ACD,所以平面ACD⊥平面BDE.]

6.如图41-10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条件即可)

【导学号:62172227】

图41-10

DM⊥PC(或BM⊥PC等)

[由定理可知,BD⊥PC.

∴当DM⊥PC(或BM⊥PC)时,有PC⊥平面MBD.

又PC?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

7.(2016·全国卷Ⅱ)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

②如果m⊥α,n∥α,那么m⊥n;

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

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②③④

[对于①,α,β可以平行,也可以相交但不垂直,故错误.

对于②,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存在直线l?α,n∥l,又m⊥α,所以m⊥l,所以m⊥n,故正确.

对于③,因为α∥β,所以α,β没有公共点.又m?α,所以m,β没有公共点,由线面平行的定义可知m∥β,故正确.

对于④,因为m∥n,所以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α所成的角相等.因为α∥β,所以n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所以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故正确.]

8.如图41-11,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都相等,侧棱垂直于底面,点D是侧面BB1C1C的中心,则AD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

图41-11

[取BC的中点E,连接AE,DE,则AE⊥平面BB1C1C.

所以∠ADE为直线AD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

设三棱柱的所有棱长为a,

在Rt△AED中,

AE=a,DE=.

所以tan∠ADE==,则∠ADE=.

故AD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

9.如图41-12,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交于点E.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的长为____________.

图41-12

[设B1F=x,

因为AB1⊥平面C1DF,DF?平面C1DF,

所以AB1⊥DF.

由已知可得A1B1=,

设Rt△AA1B1斜边AB1上的高为h,

则DE=h.

由面积相等得2×=h,

所以h=,DE=.

在Rt△DB1E中,

B1E==.

由面积相等得×=x,

得x=.]

10.(2017·南京模拟)如图41-13,P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射影,给出下列结论:

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

图41-13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

【导学号:62172228】

①②③

[由题意知PA⊥平面ABC,

∴PA⊥BC.

又AC⊥BC,且PA∩AC=A,

∴BC⊥平面PAC,∴BC⊥AF.

∵AF⊥PC,且BC∩PC=C,

∴AF⊥平面PBC,

∴AF⊥PB,又AE⊥PB,AE∩AF=A,

∴PB⊥平面AEF,∴PB⊥EF,

故①②③正确.]

11.(2017·盐城模拟)如图41-14,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

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

(1)DE∥平面AA1C1C;

(2)BC1⊥AB1.

图41-14

[证明]

(1)由题意知,E为B1C的中点,

又D为AB1的中点,因此DE∥AC.

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

所以DE∥平面AA1C1C.

(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

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

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所以AC⊥平面BCC1B1.

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

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因此BC1⊥B1C.

因为AC,B1C?平面B1AC,AC∩B1C=C,

所以BC1⊥平面B1AC.

因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

12.(2016·苏州期末)如图41-15,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A1C1与B1D1交于点O.

(1)求证:A1,C1,F,E四点共面;

(2)若底面ABCD是菱形,且OD⊥A1E,求证:OD⊥平面A1C1FE.

【导学号:62172229】

图41-15

[证明]

(1)连结AC,因为E,F分别是AB,BC的中点,所以EF是△ABC的中位线,

所以EF∥AC.

由直棱柱知AA1綊CC1,所以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C∥A1C1.

所以EF∥A1C1,

故A1,C1,F,E四点共面.

(2)连结BD,因为直棱柱中DD1⊥平面A1B1C1D1,A1C1?平面A1B1C1D1,

所以DD1⊥A1C1.

因为底面A1B1C1D1是棱形,所以A1C1⊥B1D1.

又DD1∩B1D1=D1,所以A1C1⊥平面BB1D1D.

因为OD?平面BB1D1D,所以OD⊥A1C1.

又OD⊥A1E,A1C1∩A1E=A1,A1C1?平面A1C1FE,A1E?平面A1C1FE,

所以OD⊥平面A1C1FE.

B组

能力提升

(建议用时:15分钟)

1.如图41-16,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沿AE,AF,EF把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P点在△AEF内的射影为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41-16

①O是△AEF的垂心;

③O是△AEF的内心;

③O是△AEF的外心;

④O是△AEF的重心.

[由题意可知PA,PE,PF两两垂直,

所以PA⊥平面PEF,从而PA⊥EF,

而PO⊥平面AEF,则PO⊥EF,因为PO∩PA=P,

所以EF⊥平面PAO,

所以EF⊥AO,同理可知AE⊥FO,AF⊥EO,

所以O为△AEF的垂心.]

2.如图41-17,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底面是以∠AB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B1=3a,D是A1C1的中点,点F在线段AA1上,当AF=________时,CF⊥平面B1DF.

图41-17

a或2a

[∵B1D⊥平面A1ACC1,∴CF⊥B1D.

为了使CF⊥平面B1DF,只要使CF⊥DF(或CF⊥B1F).

设AF=x,则CD2=DF2+FC2,

∴x2-3ax+2a2=0,∴x=a或x=2a.]

3.(2016·四川高考)如图41-18,在四棱锥P-ABCD中,PA⊥CD,AD∥BC,∠ADC=∠PAB=90°,BC=CD=AD.

图41-18

(1)在平面PAD内找一点M,使得直线CM∥平面PAB,并说明理由;

(2)证明:平面PAB⊥平面PBD.

[解]

(1)取棱AD的中点M(M∈平面PAD),点M即为所求的一个点.

理由如下:连结CM,

因为AD∥BC,BC=AD,

所以BC∥AM,且BC=AM.

所以四边形AMCB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M∥AB.

又AB?平面PAB,CM?平面PAB,

所以CM∥平面PAB.

(说明:取棱PD的中点N,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

(2)证明:由已知,PA⊥AB,PA⊥CD,

因为AD∥BC,BC=AD,所以直线AB与CD相交,

所以PA⊥平面ABCD,所以PA⊥BD.

因为AD∥BC,BC=AD,M为AD的中点,连结BM,

所以BC∥MD,且BC=MD,

所以四边形BCDM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BM=CD=AD,所以BD⊥AB.

又AB∩AP=A,所以BD⊥平面PAB.

又BD?平面PBD,所以平面PAB⊥平面PBD.

4.⊙O的直径AB=4,点C,D为⊙O上两点,且∠CAB=45°,F为的中点.沿直径AB折起,使两个半圆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如图①).

图41-19

(1)求证:OF∥平面ACD;

(2)在AD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平面OCE⊥平面ACD?若存在,试指出点E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证明:由∠CAB=45°,知∠COB=90°,

又因为F为的中点,

所以∠FOB=45°,因此OF∥AC,

又AC?平面ACD,OF?平面ACD,

所以OF∥平面ACD.

(2)存在,E为AD中点,

因为OA=OD,所以OE⊥AD.

又OC⊥AB且两半圆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所以OC⊥平面OAD.

又AD?平面OAD,所以AD⊥OC,

由于OE,OC是平面OC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所以AD⊥平面OCE.

又AD?平面ACD,

所以平面OCE⊥平面ACD.

绿水悠悠 2022-07-19 21:07:41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是什么意思

鸿鹄之志岂燕雀能知,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见《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愤慨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使用示例:
1、《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2、唐·卢肇《鸜鹆舞赋》:“况乃意绰步蹲,然后知鸿鹄之志,不与俗态而同尘。”
3、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亦省作“鸿鹄志”。
4、《北史·张定和张奫等传论》:“当其郁抑未遇,亦安知有鸿鹄志哉!” 
5、宋·陆游《庵中杂书》诗:“辍耕垄上鸿鹄志,长啸山中鸾凤音。”
6、郁达夫《己未秋应外交官试被斥仓卒东行返国不知当在何日》诗:“燕雀岂知鸿鹄志,凤凰终惜羽毛伤!” 

言有物而行有恒是什么意思

言有物而行有恒(yán yǒu wù ér xíng yǒu héng)是一个文化术语,说话要言之有物,做事要持之以恒。“言有物”即说话或写文章要有实际根据和内容,语言、文字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想当然,不能假大空;“行有恒”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恒心、有原则,说到做到,专心一意,坚持到底,不朝三暮四或半途而废。此术语实际所包含的是一种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专一持守的诚信精神。
出处:《易经·象下》:“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象,易经用语,是《易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用语。《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算卦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易经》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表达了什么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表达了对长安的怀念,对前朝的眷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一说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小学体测项目有哪些

小学一、二年级体测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小学三、四年级体测项目比一、二年级体测项目多了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五、六年级体测项目比三、四年级多了50米×8往返跑。
身高体重:测量身高、体重可以判断人的生长发育和体型。
肺活量: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
50米跑:是一个能体现快速跑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体育项目。
坐位体前屈:它的测试目的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1分钟跳绳:目的在于训练下肢耐力和协调性。
1分钟仰卧起坐:用于测量腹部肌肉的力量,及一个人的体力、耐力。
50米×8往返跑:是有效反映学生灵敏及耐力素质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