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数学复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5垂直关系试题理北师大版

过去的就过了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8版高考数学复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5垂直关系试题理北师大版本文简介: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5垂直关系试题理北师大版1.直线与平面垂直图形条件结论判定a⊥b,bα(b为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a⊥αa⊥m,a⊥n,m、nα,m∩n=Oa⊥αa∥b,a⊥αb⊥α性质a⊥α,bαa⊥ba⊥α,b⊥αa∥b2.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

2018版高考数学复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5垂直关系试题理北师大版本文内容: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8.5

垂直关系试题

北师大版

1.直线与平面垂直

图形

条件

结论

a⊥b,bα(b为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a⊥α

a⊥m,a⊥n,m、nα,m∩n=O

a⊥α

a∥b,a⊥α

b⊥α

a⊥α,bα

a⊥b

a⊥α,b⊥α

a∥b

2.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

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α⊥β

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l⊥α

【知识拓展】

重要结论:

(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

)

(3)直线a⊥α,b⊥α,则a∥b.(

)

(4)若α⊥β,a⊥β?a∥α.(

×

)

(5)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直线a与b垂直.(

)

1.(教材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平面β

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D.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

答案

A

解析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知A不正确,直线l可能平行平面β,也可能在平面β内.

2.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若α⊥β,因为α∩β=m,b?β,b⊥m,所以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b⊥α,又aα,所以a⊥b;反过来,当a∥m时,因为b⊥m,且a,m共面,一定有b⊥a,但不能保证b⊥α,所以不能推出α⊥β.

3.(2016·宝鸡质检)对于四面体ABCD,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AB=AC,BD=CD,则BC⊥AD;

②若AB=CD,AC=BD,则BC⊥AD;

③若AB⊥AC,BD⊥CD,则BC⊥AD;

④若AB⊥CD,AC⊥BD,则BC⊥AD.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①如图,取BC的中点M,连接AM,DM,由AB=AC?AM⊥BC,同理DM⊥BC?BC⊥平面AMD,而AD平面AMD,故BC⊥AD.④设A在平面BCD内的投影为O,连接BO,CO,DO,由AB⊥CD?BO⊥CD,由AC⊥BD?CO⊥BD?O为△BCD的垂心?DO⊥BC?AD⊥BC.

4.(2016·济南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MD⊥平面ABCD,NB⊥平面ABCD,且MD=NB=1,G为M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MC⊥AN

B.GB∥平面AMN

C.平面CMN⊥平面AMN

D.平面DCM∥平面ABN

答案

C

解析

显然该几何图形为正方体截去两个三棱锥所剩的几何体,把该几何体放置到正方体中(如图),取AN的中点H,连接HB,MH,GB,则MC∥HB,又HB⊥AN,所以MC⊥AN,所以A正确;由题意易得GB∥MH,又GB平面AMN,

MH平面AMN,所以GB∥平面AMN,所以B正确;因为AB∥CD,DM∥BN,且AB∩BN=B,CD∩DM=D,所以平面DCM∥平面ABN,所以D正确.

5.(教材改编)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投影为点O.

(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答案

(1)外

(2)垂

解析

(1)如图1,连接OA,OB,OC,OP,

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A=PC=PB,

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

(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H,D,G.

∵PC⊥PA,PB⊥PC,PA∩PB=P,

∴PC⊥平面PAB,AB平面PAB,∴PC⊥AB,

又AB⊥PO,PO∩PC=P,

∴AB⊥平面PGC,

又CG平面PGC,

∴AB⊥CG,即CG为△ABC边AB的高.

同理可证BD,AH为△ABC底边上的高,

即O为△ABC的垂心.

题型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1

(2016·全国甲卷改编)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5,AC=6,点E,F分别在AD,CD上,AE=CF=,EF交BD于点H.将△DEF沿EF折到△D′EF的位置.OD′=.

证明:D′H⊥平面ABCD.

证明

由已知得AC⊥BD,AD=CD.

又由AE=CF得=,故AC∥EF.

因此EF⊥HD,从而EF⊥D′H.

由AB=5,AC=6得DO=BO==4.

由EF∥AC得==.

所以OH=1,D′H=DH=3.

于是D′H2+OH2=32+12=10=D′O2,故D′H⊥OH.

又D′H⊥EF,

而OH∩EF=H,且OH,EF平面ABCD,

所以D′H⊥平面ABCD.

思维升华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a⊥α?b⊥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

(2015·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

求证:(1)DE∥平面AA1C1C;

(2)BC1⊥AB1.

证明

(1)由题意知,

E为B1C的中点,

又D为AB1的中点,因此DE∥AC.

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

所以DE∥平面AA1C1C.

(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所以CC1⊥平面ABC.

因为AC平面ABC,

所以AC⊥CC1.

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

BC平面BCC1B1,BC∩CC1=C,

所以AC⊥平面BCC1B1.

又因为BC1平面BCC1B1,

所以BC1⊥AC.

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

因此BC1⊥B1C.

因为AC,B1C平面B1AC,AC∩B1C=C,

所以BC1⊥平面B1AC.

又因为AB1平面B1AC,

所以BC1⊥AB1.

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2

如图,四棱锥P-ABCD中,AB⊥AC,AB⊥P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

(1)求证:CE∥平面PAD;

(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

证明

(1)方法一

取PA的中点H,连接EH,DH.

又E为PB的中点,

所以EH綊AB.

又CD綊AB,

所以EH綊CD.

所以四边形DCE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E∥DH.

又DH平面PAD,CE平面PAD.

所以CE∥平面PAD.

方法二

连接CF.

因为F为AB的中点,

所以AF=AB.

又CD=AB,

所以AF=CD.

又AF∥CD,所以四边形AFCD为平行四边形.

因此CF∥AD,又CF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CF∥平面PAD.

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

又EF平面PAD,PA平面PAD,

所以EF∥平面PAD.

因为CF∩EF=F,故平面CEF∥平面PAD.

又CE平面CEF,所以CE∥平面PAD.

(2)因为E、F分别为PB、AB的中点,所以EF∥PA.

又因为AB⊥PA,

所以EF⊥AB,同理可证AB⊥FG.

又因为EF∩FG=F,EF平面EFG,FG平面EFG.

所以AB⊥平面EFG.

又因为M,N分别为PD,PC的中点,

所以MN∥CD,又AB∥CD,所以MN∥AB,

所以MN⊥平面EFG.

又因为MN平面EMN,所以平面EFG⊥平面EMN.

引申探究

1.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EMN⊥平面PAC.

证明

因为AB⊥PA,AB⊥AC,

且PA∩AC=A,所以AB⊥平面PAC.

又MN∥CD,CD∥AB,所以MN∥AB,

所以MN⊥平面PAC.

又MN平面EMN,

所以平面EMN⊥平面PAC.

2.在本例条件下,证明:平面EFG∥平面PAC.

证明

因为E,F,G分别为PB,AB,BC的中点,

所以EF∥PA,FG∥AC,

又EF平面PAC,PA平面PAC,

所以EF∥平面PAC.

同理,FG∥平面PAC.

又EF∩FG=F,

所以平面EFG∥平面PAC.

思维升华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

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2016·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

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证明

(1)由已知,DE为△ABC的中位线,

∴DE∥AC,又由三棱柱的性质可得AC∥A1C1,

∴DE∥A1C1,

又∵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

∴DE∥平面A1C1F.

(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1B1C1,

∴AA1⊥A1C1,

又∵A1B1⊥A1C1,且A1B1∩AA1=A1,

∴A1C1⊥平面ABB1A1,

∵B1D平面ABB1A1,

∴A1C1⊥B1D,

又∵A1F⊥B1D,且A1F∩A1C1=A1,

∴B1D⊥平面A1C1F,

又∵B1D平面B1DE,

∴平面B1DE⊥平面A1C1F.

题型三

垂直关系中的探索性问题

例3

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CF⊥平面DEF,AB⊥BC.

(1)设平面ACE∩平面DEF=a,求证:DF∥a;

(2)若EF=CF=2BC,试问在线段BE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平面DFG⊥平面CDE?若存在,请确定G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在三棱台ABC-DEF中,AC∥DF,AC平面ACE,DF平面ACE,∴DF∥平面ACE.

又∵DF平面DEF,平面ACE∩平面DEF=a,

∴DF∥a.

(2)解

线段BE上存在点G,且BG=BE,使得平面DFG⊥平面CDE.

证明如下:

取CE的中点O,连接FO并延长交BE于点G,

连接GD,GF,

∵CF=EF,

∴GF⊥CE.

在三棱台ABC-DEF中,AB⊥BC?DE⊥EF.

由CF⊥平面DEF?CF⊥DE.

又CF∩EF=F,∴DE⊥平面CBEF,∴DE⊥GF.

?GF⊥平面CDE.

又GF平面DFG,

∴平面DFG⊥平面CDE.

此时,如平面图所示,延长CB,FG交于点H,

∵O为CE的中点,EF=CF=2BC,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证△HOC≌△FOE,

∴HB=BC=EF.

由△HGB∽△FGE可知=,即BG=BE.

思维升华

同“平行关系中的探索性问题”的规律方法一样,一般是先探求点的位置,多为线段的中点或某个三等分点,然后给出符合要求的证明.

(2016·北京东城区模拟)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M为棱AC的中点.AB=BC,AC=2,AA1=.

(1)求证:B1C∥平面A1BM;

(2)求证:AC1⊥平面A1BM;

(3)在棱BB1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平面AC1N⊥平面AA1C1C?如果存在,求此时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连接AB1与A1B,两线交于点O,连接OM,

在△B1AC中,∵M,O分别为AC,AB1中点,

∴OM∥B1C,

又∵OM平面A1BM,B1C平面A1BM,

∴B1C∥平面A1BM.

(2)证明

∵侧棱AA1⊥底面ABC,BM平面ABC,

∴AA1⊥BM,

又∵M为棱AC中点,AB=BC,∴BM⊥AC.

∵AA1∩AC=A,∴BM⊥平面ACC1A1,

∴BM⊥AC1.

∵AC=2,∴AM=1.

又∵AA1=,∴在Rt△ACC1和Rt△A1AM中,

tan∠AC1C=tan∠A1MA=.

∴∠AC1C=∠A1MA,

即∠AC1C+∠C1AC=∠A1MA+∠C1AC=90°,

∴A1M⊥AC1.

∵BM∩A1M=M,∴AC1⊥平面A1BM.

(3)解

当点N为BB1中点,即=时,

平面AC1N⊥平面AA1C1C.

证明如下:

设AC1中点为D,连接DM,DN.

∵D,M分别为AC1,AC中点,

∴DM∥CC1,且DM=CC1.

又∵N为BB1中点,∴DM∥BN,且DM=BN,

∴四边形BNDM为平行四边形,

∴BM∥DN,

∵BM⊥平面ACC1A1,∴DN⊥平面ACC1A1.

又∵DN平面AC1N,∴平面AC1N⊥平面AA1C1C.

17.立体几何证明问题中的转化思想

典例

(12分)如图所示,M,N,K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CD,C1D1的中点.

求证:(1)AN∥平面A1MK;

(2)平面A1B1C⊥平面A1MK.

思想方法指导

(1)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问题的指导思想是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交替使用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线线关系是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基础.证明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平面几何中的结论,如证明平行时常用的中位线、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证明垂直时常用的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

(3)证明过程一定要严谨,使用定理时要对照条件、步骤书写要规范.

规范解答

证明

(1)如图所示,连接NK.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四边形AA1D1D,DD1C1C都为正方形,

∴AA1∥DD1,AA1=DD1,

C1D1∥CD,C1D1=CD.[2分]

∵N,K分别为CD,C1D1的中点,∴DN∥D1K,DN=D1K,

∴四边形DD1KN为平行四边形,[3分]

∴KN∥DD1,KN=DD1,∴AA1∥KN,AA1=KN,

∴四边形AA1KN为平行四边形,∴AN∥A1K.[4分]

∵A1K平面A1MK,AN平面A1MK,

∴AN∥平面A1MK.[6分]

(2)如图所示,连接BC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B∥C1D1,AB=C1D1.

∵M,K分别为AB,C1D1的中点,

∴BM∥C1K,BM=C1K,

∴四边形BC1KM为平行四边形,∴MK∥BC1.[8分]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B1⊥平面BB1C1C,

BC1平面BB1C1C,∴A1B1⊥BC1.

∵MK∥BC1,∴A1B1⊥MK.

∵四边形BB1C1C为正方形,∴BC1⊥B1C.[10分]

∴MK⊥B1C.

∵A1B1平面A1B1C,B1C平面A1B1C,A1B1∩B1C=B1,∴MK⊥平面A1B1C.

又∵MK平面A1MK,

∴平面A1B1C⊥平面A1MK.[12分]

1.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α∩平面β=直线l,则(

)

A.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平面α

B.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α

C.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直线l

D.垂直于直线l的平面一定与平面α,β都垂直

答案

D

解析

对于A,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与平面α平行或相交,故A错误;

对于B,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与平面α垂直、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α内,故B错误;

对于C,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与直线l平行或相交,故C错误;易知D正确.

2.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α⊥β,mα,nβ,则m⊥n

B.若α∥β,mα,nβ,,则m∥n

C.若m⊥n,mα,nβ,则α⊥β

D.若m⊥α,m∥n,n∥β,则α⊥β

答案

D

解析

A中,m与n可垂直、可异面、可平行;B中,m与n可平行、可异面;C中,若α∥β,仍然满足m⊥n,mα,nβ,故C错误;故选D.

3.(2016·包头模拟)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垂直底面A1B1C1,底面三角形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BC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C1与B1E是异面直线

B.AC⊥平面ABB1A1

C.AE与B1C1是异面直线,且AE⊥B1C1

D.A1C1∥平面AB1E

答案

C

解析

A不正确,因为CC1与B1E在同一个侧面中,故不是异面直线;B不正确,由题意知,上底面ABC是一个正三角形,故不可能存在AC⊥平面ABB1A1;C正确,因为AE,B1C1为在两个平行平面中且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故它们是异面直线;D不正确,因为A1C1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1E相交,且A1C1与交线有公共点,故A1C1∥平面AB1E不正确,故选C.

4.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把△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BD⊥AC;

②△BAC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棱锥D-ABC是正三棱锥;

④平面ADC⊥平面ABC.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BD⊥平面ADC,故BD⊥AC,①正确;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BC上的高,平面ABD⊥平面ACD,所以AB=AC=BC,△BAC是等边三角形,②正确;易知DA=DB=DC,又由②知③正确;由①知④错.故选B.

5.如图所示,直线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ABC内接于⊙O,且AB为⊙O的直径,点M为线段PB的中点.现有结论:①BC⊥PC;②OM∥平面APC;③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等于线段BC的长.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对于①,∵PA⊥平面ABC,∴PA⊥BC,

∵AB为⊙O的直径,∴BC⊥AC,∴BC⊥平面PAC,

又PC平面PAC,∴BC⊥PC;

对于②,∵点M为线段PB的中点,∴OM∥PA,

∵PA平面PAC,OM平面PAC,

∴OM∥平面PAC;

对于③,由①知BC⊥平面PAC,

∴线段BC的长即是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

故①②③都正确.

6.如图,∠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和△P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

答案

AB、BC、AC

AB

解析

∵PC⊥平面ABC,∴PC垂直于直线AB,BC,AC;∵AB⊥AC,AB⊥PC,AC∩PC=C,

∴AB⊥平面PAC,∴与AP垂直的直线是AB.

7.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交于点E.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设B1F=x,

因为AB1⊥平面C1DF,DF平面C1DF,

所以AB1⊥DF.

由已知可得A1B1=,

设Rt△AA1B1斜边AB1上的高为h,

则DE=h.

又2×=h,

所以h=,DE=.

在Rt△DB1E中,

B1E=

=.

由面积相等得×

=x,

得x=.

8.如图,P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射影,给出下列结论:

①AF⊥PB;②EF⊥PB;③AF⊥BC;

④AE⊥平面PBC.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②③

解析

由题意知PA⊥平面ABC,∴PA⊥BC.

又AC⊥BC,且PA∩AC=A,

∴BC⊥平面PAC,∴BC⊥AF.

∵AF⊥PC,且BC∩PC=C,

∴AF⊥平面PBC,

∴AF⊥PB,又AE⊥PB,AE∩AF=A,

∴PB⊥平面AEF,∴PB⊥EF.

故①②③正确.

9.(2016·保定模拟)如图,在直二面角α-MN-β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α,一直角边ACβ,BC与β所成角的正弦值为,则AB与β所成的角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作BH⊥MN于点H,连接AH,

则BH⊥β,∠BCH为BC与β所成的角.

∵sin∠BCH==,

设BC=1,则BH=.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AB=,

∴AB与β所成的角为∠BAH.

∴sin∠BAH===,

∴∠BAH=.

10.(2016·全国乙卷)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平面ABEF为正方形,AF=2FD,∠AFD=90°,且二面角D-AF-E与二面角C-BE-F都是60°.

(1)证明:平面ABEF⊥EFDC;

(2)求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

(1)证明

由已知可得AF⊥DF,AF⊥FE,

DF∩FE=F,

所以AF⊥平面EFDC,

又AF平面ABEF,

故平面ABEF⊥平面EFDC.

(2)解

过D作DG⊥EF,垂足为G,由(1)知DG⊥平面ABEF.以G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1)知∠DFE为二面角DAFE的平面角,故∠DFE=60°,则|DF|=2,|DG|=,可得A(1,4,0),B(-3,4,0),E(-3,0,0),D(0,0,).

由已知,AB∥EF,AB平面EFDC,EF平面EFDC,

所以AB∥平面EFDC,

又平面ABCD∩平面EFDC=CD,

故AB∥CD,CD∥EF,

由BE∥AF,可得BE⊥平面EFDC,

所以∠CEF为二面角C-BE-F的平面角,

∠CEF=60°,

从而可得C(-2,0,).

所以=(1,0,),=(0,4,0),=(-3,-4,),=(-4,0,0).

设n=(x,y,z)是平面BCE的法向量,则

即所以可取n=(3,0,-).

设m是平面ABCD的法向量,则

同理可取m=(0,,4),则cos〈n,m〉==-.故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为-.

1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面AED⊥平面ABCD,EF∥AB,AB=2,BC=EF=1,AE=,DE=3,∠BAD=60°,G为BC的中点.

(1)求证:FG∥平面BED;

(2)求证:平面BED⊥平面AED;

(3)求直线EF与平面BED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如图,取BD的中点O,连接OE,OG.

在△BCD中,因为G是BC的中点,

所以OG∥DC且OG=DC=1.

又因为EF∥AB,AB∥DC,

所以EF∥OG且EF=OG,

所以四边形OGF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FG∥OE.

又FG

平面BED,OE平面BED,

所以FG∥平面BED.

(2)证明

在△ABD中,AD=1,AB=2,∠BAD=60°,

由余弦定理可得BD=,进而∠ADB=90°,

即BD⊥AD.

又因为平面AED⊥平面ABCD,BD平面ABCD,

平面AED∩平面ABCD=AD,

所以BD⊥平面AED.

又因为BD平面BED,

所以平面BED⊥平面AED.

(3)解

因为EF∥AB,所以直线EF与平面BED所成的角即为直线AB与平面BED所成的角.

过点A作AH⊥DE于点H,连接BH.

又平面BED∩平面AED

=ED,

由(2)知AH⊥平面BED,

所以直线AB与平面BED所成的角即为∠ABH.

在△ADE中,AD=1,DE=3,AE=,

由余弦定理得cos∠ADE=,所以sin∠ADE=,

因此,AH=AD·sin∠ADE=.

在Rt△AHB中,sin∠ABH==.

所以直线EF与平面BE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2.在直角梯形SBCD中,∠D=∠C=,BC=CD=2,SD=4,A为SD的中点,如图(1)所示,将△SAB沿AB折起,使SA⊥AD,点E在SD上,且SE=SD,如图(2)所示.

(1)求证:SA⊥平面ABCD;

(2)求二面角E-AC-D的正切值.

(1)证明

由题意,知SA⊥AB,

又SA⊥AD,AB∩AD=A,

所以SA⊥平面ABCD.

(2)解

在AD上取一点O,使AO=AD,

连接EO,如图所示.

又SE=SD,所以EO∥SA.

所以EO⊥平面ABCD.

过O作OH⊥AC交AC于H,连接EH,

则AC⊥平面EOH,

所以AC⊥EH,

所以∠EHO为二面角E-AC-D的平面角.

已知EO=SA=.

在Rt△AHO中,∠HAO=45°,

OH=AO·sin

45°=×=.

tan∠EHO==2,即二面角E-AC-D的正切值为2.

天籁之声 2022-07-04 13:02:53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森是木字旁还是木字头

“森”是木字旁,森(读音sēn)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中说“森,木多貌。”可见,“森”的本义是树木茂密的样子。后引申为众多。又由本义引申为阴森,幽暗的样子。
“森”是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森”字由三个“木”字按照品字结构组成。但商代甲骨文刚开始时并不是按照这种结构组成的,而是在一条直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森”的结构才开始变化,且延续到后世。
“森”字是会意字。由三“木”构成,意思是由特别多的树连在一起,由此也产生了森林的含义。“森”的本义是指树木茂密的样子。杜甫《蜀相》中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里引申为众多之义。张九龄《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中说“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森林里光线幽暗,故引申为阴沉、幽暗的样子。

后是半包围结构吗

“后”是半包围结构。
后,读音hòu,是合并字,合并“后”与“後”。“后”,从人从口,司的镜像,君后也,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本义是发号施令者,即君主。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后(先王)。帝王的妻子:皇后、太后。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
出处:
1、东汉·许慎《说文》:后,继体君也。
2、《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青后、后镜、后郑、主后、后叙、后时、望后、后幅、后开。
反义词:先、前。

金瓯是什么意思

金瓯的意思是金的盆盂;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酒杯的美称。
金瓯,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 ōu。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例句:
1、《明史·钱龙锡传》:“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
2、清·黄遵宪《感事》诗:“金瓯亲卜比公卿,领取冰衔十日荣。”
3、唐·司空图《南北史感遇》诗之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
4、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翻图史,凿田畴,睢阳世世如金瓯。”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什么意思

“浅尝辄止,逾而不规”的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越出规矩。
浅尝辄止,汉语成语,拼音是qiǎn cháng zhé zhǐ,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又指博而不精。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难。
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近义词:半途而废、浮光掠影。
反义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