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嫣梦雨烟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本文简介: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本文内容: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

意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2005年高考的选考内容。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二、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2005年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三、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四、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文言文阅读方法――五步阅读法。

一、预读

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2)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4)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5)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二、抄读

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是(1)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2)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3)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4)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5)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

三、解读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具体做法是(1)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3)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4)课堂专题讨论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四、品读

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具体做法是(1)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2)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3)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五、诵读

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具体做法是(1)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2)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3)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4)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5)指导写作读后感想或思想评论以求陶冶情操

文言文答题技巧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看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快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全都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该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国一词多义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类型的题目有三中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应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中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冷暖自知 2022-07-04 12:47:03

相关推荐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 有什么好的素材

要想作文写得好,一定要好好运用作文素材,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高考作文素材1.永远做一个勤奋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放亮,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
展开详情

什么牌子的点读笔适合小学生 哪个好用

点读笔还都不便宜,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几支笔买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未必够。每个点读笔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哪个最好最适合孩子用呢?哪个点读笔比较好趣威反应迟钝是我的直观感受,具体能够点读的书需要在趣威官网上找...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什么方向

利用陀螺经纬仪可以测定真北方向,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集成在一起的测量仪器。它利用陀螺仪本身的物理特性及地球自转的影响,实现自动寻找真北方向,从而测定任意测站上任意方向的大地方位角。
陀螺经纬仪由陀螺仪和经纬仪两部分组成。经纬仪于1730年由英国人发明,经过金属经纬仪的漫长过程,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光学经纬仪,60年代以来进入电子经纬仪阶段,现已相当先进,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陀螺仪是陀螺经纬仪的主体,主导着整机的发展进程。
陀螺经纬仪按定向准确度可分为工程级和精密级。定向原理除了英美曾经用过的速度式外,一般都用摆式。陀螺仪和经纬仪整体使用,结合方式有下挂式和上架式两类。下挂式仪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的精密级仪器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均属此类。
陀螺经纬仪的使用方式与构造特点有关。一般上架式仪器都用人工测法,下挂式仪器多用自动测法。自动测法仪器主要采用自动跟踪法、多点光电计时法和光电积分法观测。其中,光电积分法最为先进。人工测法主要采用跟踪逆转点法、中天时间法、记时摆幅法和多点记时法观测。

罢了是什么意思

罢了,汉语词语,拼音是bà le,语气词,用在陈述句的末尾,有“仅此而已”的意味,对句子的意思起冲淡的作用,前面常跟“不过”、“无非”、“只是”等词呼应;表示容忍,有勉强放过、暂时不深究的意思。
出处:
1、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他委实不肯便罢了,教我怎生断理?”
2、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他把我嘲,难恕饶,你说与我知道,怎肯干休罢了?”
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我不说你也罢了,你还问我这些话,这也可笑!”
4、刘大白《洪水》:“人也漂流去,倒也罢了;剩下这没饭吃没屋住的人们,是洪水底洪恩吗?”
5、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只大虫来,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
6、《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可就罢了我了!慢说我没有这样的家当,便有,我也不肯这样做法。”
7、《西游补》第五回:“你四人回去罢了,千万替我谢声。”
8、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官人还问我姐姐。你只打点迎亲罢了。”
9、《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每日清早上是我弟媳妇出来屋后抱柴,你明日众人伏在那里,遇着就抢罢了。”
10、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谁又参禅,不过是一时的玩话儿罢了。
1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
12、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二》:“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
13、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
14、《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罢了!我上了这小畜生的当了!”
造句:
1、他不会真的打你,无非吓唬吓唬你罢了。
2、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罢了。
3、他不愿意去也就罢了。
4、这道题很难吗?罢了。

搁浅的意思

搁浅,汉语词语,拼音为gē qiǎn,意思是船因水浅搁住不能动。也比喻事情遇到阻碍而中途停顿。
出自《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盐船搁浅了,我们快帮他去起拨!”
近义词:停止、停息、停留、中止、停顿、停滞。
反义词:沉没、漂浮、畅游。
用法:作动词,形容某件事暂时停顿。
例句:然而最可恶的是她现在要用的辞句,先生都没教过,英文读本上也找不到;她写了半行就搁浅了。
造句:
1、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至纯至美的欢乐已搁浅在童年,童年已变得十分遥远和亲切。
2、最远处那戈壁连绵起伏的沙梁,在夕晖尽染中,宛若被定格的金波荡漾的海面。晚风中摇曳的芦苇,就像没来得及起锚远航被搁浅在滩涂的帆影。
3、我倚在时光的寂深处,想象爱情恒远的缠绵。所有的故事,潋滟成文字里的幽怨,搁浅在无眠的夜里。行走在文字里的眷恋,染透了葱翠的思念,漫过记忆的潮岸,荡漾成午夜里一道寂寞的风景。

丰年好大雪 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意思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指当时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谐音“雪”)家,家产丰厚,珍珠如土般堆成山,金银似铁到处都是。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清代作家高鹗所补。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