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读后感怎么写

青稞酒
精选回答

《少年闰土》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个机智可爱而又勇敢的阳光少年便浮现在我眼前。

本文讲述了闰土与一位富家小少爷的交往过程。与这位丰衣足食的小少爷来比,闰土仅仅是一位穷苦农民的儿子。但是,小少爷的知识浅薄,从来不知道天下的各种新奇之事。而闰土却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不受拘束。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封建礼教对那些小少爷们加以约束,导致他们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看见一块四角天空。鲁迅先生正是用尖利的笔锋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据老师说,闰土中年以后却变成了一个痴呆人,我非常痛恨旧社会,把闰土这样一位曾经的阳光少年变成了那样。如果闰土生活在现在该多好啊!光明的社会、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他就可以自自在了。

又从富家小少爷知识浅薄的一面来看,我也看到了当今社会教育的一大缺陷,只把学生们缩在课本的死知识里面,却很少吸收课外那丰富的知识,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现如今,又有多少学生还能像闰土一样在课外知识中尽情奔跑呢?

要是我,宁愿当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也不当富贵,但知识浅薄的富家少爷。

《少年闰土》读后感范文(二)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爸爸给我讲过《少年润土》的故事,闰土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今天,我第一次读了《少年闰土》这篇经典文章,这一篇文章是从鲁迅先生的《故乡》中节选下来的。读着读着,一位富家少爷——鲁迅先生和一位乡村穷少年——闰土,交替出现在我脑海里。我对他们都产生深深的崇敬之情,为他们那份纯真、深厚的感情而感动。

文章主要讲了当时住在城市里的鲁迅,过的是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在一次回老家中,偶尔认识了一个乡下贫苦农民的儿子——闰土。他们一起快乐地玩耍,通过雪地捕捉鸟类、海边拾贝、看瓜剌猹、青跳鱼儿等活动,玩的很开心,从而成了最好的朋友。日子在无忧无虑中悄无声息地过去了,离别的日子到来了,他们依依不舍地分别了。离别之后虽然相互之间也互送过一两次东西,但再也没有见过面。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敬佩鲁迅,他不但不歧视穷人,还和穷苦孩子成了好朋友。用现在的话说,鲁迅就是一位富二代。他衣食无忧,想到哪里玩就到哪里玩,想和哪个富家子弟玩就和哪个富家子弟玩。可是他深入生活,不嫌弃贫苦的农村,能与农村的闰土知心相交,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建立是深厚的交情,他不会看不起穷人,没有嫌弃农村,这是一种多么大气的情怀,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格。

我想:鲁迅后来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是与这种品格是分不开的。闰土是个健康坚强、可亲可爱、勇敢机敏的农家孩子,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有着非常优良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少年缩影。鲁迅和闰土之间可以互相影响,都从各自的身上吸取到知识、学到好多本领,获得无穷乐趣!这难道不是留给我们这一代难能可贵的精神动力吗?

《少年闰土》读后感范文(三)

读了鲁迅先生写的《少年闰土》一文,我深受感触。我对文中的少年闰土非常佩服,对文中的“我”能有如许的儿时同伙而感到非常雀跃。少年闰土非但聪慧,活泼,而且知识雄厚,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消逝的印象,使我对他发生了佩服之情。

《少年闰土》主要内容: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潮汛看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读了本文,我对鲁迅和闰土之间的美好情感深深感动。同时,鲁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闰土农村生活的向往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也明确的告诉我们:既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像闰土一样投身自然,获得更多的切身体验。在这篇文章中,多次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感受:“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充分写出了鲁迅的感慨。同样,也写出了我的心声。同学们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每天只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生活天地如此狭小,与见多识广的闰土比起来,我们简直如井底之蛙。也许,当闰土正在雪地捕鸟时,而我却埋头无尽的作业中;也许,当闰土在看瓜刺猹时,我却早已进入梦乡;也许,当闰土在海边看跳鱼时,应该和伙伴玩耍的我却在舞文弄墨……

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是何等乏味。文中鲁迅还写道,“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这些事鲁迅都不曾遇见,让他感到无比新鲜,但在闰土眼中,确实何等平常。真好!

醒过来 2023-09-24 12:06:07

相关推荐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青团的绿色是用什么做的

青团的绿色是用一种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泥胡菜、艾蒿、鼠曲草三种。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曾常用,现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出自《陈元方候袁公》:“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陈元方机智应变,“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袁公听了,也会暗暗点头称奇。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什么定则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N极,那么四指指向就是电流的环绕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司马光砸缸是几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是小学人教版一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内容是: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直觉是什么意思

直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í jué,意思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语出鲁迅《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造句:
1、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2、他似乎凭直觉知道如何做。
3、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
4、直觉告诉我一定要中奖,果然不出所料。
5、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莫衷一是的,不然到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