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是什么?

月色如水
精选回答

[拼音]:Shang Yang

战国中期政治家、思想家。出身卫国国君疏远宗族,故称卫鞅或公孙鞅。“少好刑名之学”,曾在魏国做过小官,熟悉李悝、吴起等人的变法理论和实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贤。商鞅携带李悝《法经》入秦,深得孝公信任,主持秦国变法,对旧的奴隶制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确立了新的封建制,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跃居六国之上。他因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号商君,故人称商鞅。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王立,秦国的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被秦惠王派兵杀害,并“车裂”以殉,灭其家。(见彩图)

商鞅是先秦法家的主要代表

他以“重法”著称,在法家中自成一派。现存《商君书》(亦称《商子》)是战国中、后期商鞅及其后学的代表作,是研究商鞅一派法律思想的主要依据。书中提出了“定分”、“立禁”的法律起源论和“内行刀锯(刑具),外用甲兵”的暴力说;极力主张封建国君实行“垂法而治”的“法治”,并以反对复古保守的进步历史观和“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作为实行“法治”的理论根据;要求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政体,通过奖励耕战(或农战)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书中还提出了“刑无等级”、“信赏必罚”、“厚赏重罚”、“以刑去刑”等观点,主张用严刑峻法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镇压,以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的变法革新措施和“法治”思想,为后来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比较牢固的基础。

商鞅一派对国家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等问题,都有所论述。他们认为人类社会最初并没有国家和法律,“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后来由于出现了“亲亲而爱私”和“以强胜弱,以众暴寡”的争夺混乱局面,“圣人”为了定“分”止“乱”,规定土地、货财、男女的分界,并“立禁”、“立官”、“立君”加以制裁,才产生国家和法律。他们不隐讳国家与法律的暴力性,强调法律是“胜民之本”,即主要是用来制裁人民的。这正是他们对法律本质的一种看法。

商鞅变法的根据

商鞅认为,古代帝王都是“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他提出“不法古,不修今”的口号,认为法律和制度都应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既不能复古,也不能保守。他将自有人类以来的历史划分为“上世”、“中世”、“下世”和“今世”四个阶段,“上世”“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是指母系社会;“中世上贤而说(悦)仁”,是指传说中尧舜时代的父系社会;“下世贵贵而尊官”,是指国家与法律已然产生的阶级社会;“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是对战国形势的分析。在这种形势下,诸侯国君要想维持自己的统治,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富国强兵,壮大国家的力量,实行“以力服人”的“法治”和“霸道”,而不能象儒家那样讲“以德服人”的“德治”和“王道”。由此出发,商鞅等提出变法的政策和方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奖励农战

为了富国强兵,商鞅等认为必须奖励农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军事力量,奖赏有功于农战的人,惩罚不利于农战的人。国君只要颁布重农、重战的法令,用赏罚的办法加以推行,一切都“垂法而治”或“缘法而治”,就能使国富兵强。

“壹赏”、“壹刑”与“壹教”

为了奖励农战,富国强兵,商鞅等主张:

(1)“壹赏”。赏赐只能施于有功农战和告奸(揭发“犯罪分子”)的人,重点是奖励军功,要求“利禄官爵抟出于兵”。另一方面,压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商业和手工业。对于既无军功又不从事农作的“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无禄而富,无官而长”的人,称为必须铲除的“奸民”。宗室贵族如无军功,也要取消贵族资格,从而使民“喜农而乐战”,达到富国强兵,“无敌于天下”的目的。

(2)“壹刑”。要求“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鞅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此一反过去“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坚决主张刑上大夫,太子犯法也“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这不但沉重打击了贵族势力,为贯彻富国强兵的法令扫清了道路,而且大大提高和加强了君权。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商鞅是第一个主张在适用刑罚上平民与贵族平等的人。

(3)“壹教”。取缔一切不符合法令、不利于农战的思想言论,使“富贵之门”只对努力于耕战的人开放。商鞅等把被他们认为不利于农战的“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说成是“六虱”,坚决反对“国以六虱授官予爵”,实行文化专制。

法、信、权

商鞅一派为了推行以重农、重战和加强君权为内容的“法治”,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即法、信、权三要素:

(1)法。他们认为,推行“法治”首先必须“立法明分”,君主必须自己带头遵守,做到“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在行赏施罚上也应公正无私,做到“不失疏远,不违亲近”。“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为了保证法令的准确性,又郑重宣布,“有敢剟定法令,损益一字以上,罪死不赦”。

(2)信。商鞅要求“信赏必罚”,取信于民,“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罚,则奸无端”。

(3)权。商鞅认为,要使君主的法令能够顺利推行,就必须“尊君”,使君主掌握独断一切的大权,故说:“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权制断于君则威”。只有“秉权而立”,才能“垂法而治”。因此要实行“法治”,就必须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以刑去刑

在法律思想上,商鞅不同于其前辈的特点之一,即公开主张“禁奸止过,莫若重刑”。“重刑”的特定含义包括“刑多而赏少”、“先刑而后赏”、“重罚轻赏”和加重轻罪的刑罚,目的是“以刑去刑,刑去事成”。“以刑去刑”是商鞅等法家主张严刑峻法的理论依据。它是建立在片面夸大暴力作用的基础上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当时取得政权的新兴地主阶级一方面用严刑峻法打击阻挠变法的贵族,另一方面也用以残酷镇压广大人民。

午后茶香 2023-09-11 13:58:16

相关推荐

火龙果水果保鲜的方法

1、在室内要尽量将火龙果放置在阴凉并且没有光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只能存放一天。2、火龙果在切开后有剩余,可用保鲜膜或袋子包起来,放在冰箱中冷藏。3、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因此在冰箱冷藏时,要将温度调为十五度,此方法...
展开详情

心里迷茫的伤感句子

1、暧昧的人,连再见都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本来就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谁也不是谁的谁。2、就算很失望,笑容依然要灿烂!3、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4、朋友之间很少谈论未来,但是未来他们往往还在一起;恋...
展开详情

在西周以下哪一个诸侯国是功臣国

在西周以下宋国诸侯国是功臣国,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
展开详情

伊洛纳银猫在哪里抓

1、玩家可以在菜洞1层、2层的位置刷出银猫,玩家将银猫打出表情就可以进行捕捉了。2、地宫中的银猫属于中立,玩家无法进行抓捕,不过可以使用瓶子砸,砸成敌对的之后就可以抓了,也是打出表情之后进行抓捕。3、玩家在捕捉...
展开详情

土木工程帽子的区别

土木工程在工地佩戴的安全帽分为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四种颜色。红色为管理人员;黄色为运行值班人员;蓝色为现场作业人员包括检修、试验、施工等;白色为外来检查以及参观人员。...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声母有哪几个

声母共有23个,它们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声母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中国的发明有哪些?

中国的发明有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孔明灯等等。
1、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3、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4、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5、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每一年。孔明灯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升空后一旦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孔明灯将直接威胁飞机、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山林以及各类建筑安全,对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极大。

声母是什么?

声母(Initials)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而辅音则是发声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各种阻碍所产生的声音,发音的过程即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韵尾ng属于鼻辅音,但普通话发音系统中,此音已不再作首辅音,故不在普通话声母的范畴内,但在一些方言中,可以声母形式出现。

寇准是哪个皇帝时期的

寇准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时期的人。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