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85本科学历的,对CFA考试有兴趣,哪位大神可以解答一下?

一帘幽梦 cfa考试
精选回答

我也是985本科学历的,因为想考证,就去了解了一下!CFA适用于想进入金融投行银行从事工作的人群,同时搭配FRM效果更佳。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亦称“特许金融分析师”。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她由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资格考试。ICFA 协会主办的CFA课程和考试,被认为全球投资专业里最为严格的考试,在投资知识、专业标准及道德操守方面制定了全球准则。凡CFA特许状持有人,可以向其客户、雇主和同事表明他已经修读了一套严谨的专业课程,知识涵盖了广泛的投资领域,并且承诺遵守最高的职业道德准则。因此,CFA特许状被投资业看成一个“黄金标准”,投资者也希望找到那些持有CFA特许状的专业人士,因为这一资格被认为是投资业界中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承诺。CFA协会是一家全球性投资专业人士会员组织,负责在世界各地主办CFA® (Chartered FinancialAnalyst®;译名为「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课程,并为投资业发表研究成果、开展职业发展项目和制定自愿的、以道德为基础的专业和投资表现报告标准。CFA协会在1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100,000名会员 (其中包括遍布于全球88,000多名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并在57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36个会员协会。目前,香港和中国内地分别共有3800多名和近1700名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2019年,中国内地共新增230多名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其宣言就是:“通过教育、诚信和专业水平方面所设定的最高标准,引领全球各地的投资专业。建立和保持高水准的职业素养和诚实信用,推进全球投资界的利益”,其核心价值观为:诚信、专业、服务、合作。世界金融市场的成长对合格投资专业人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投资人和雇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金融分析人员的知识、诚信和专业化程度,从而信赖他们管理资产。“注册金融分析师”就是基于这样一个标准。CFA协会于1962年设立的CFA考试课程,专为投资专家、证券分析师、基金管理人和投资顾问而设,自学考试课程达到研究生水平。其考试重点是国际最前沿的金融理论和技术,范围包括投资分析、投资组合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经济学、投资表现评估及专业道德操守。CFA资格证书被授予广泛的各个投资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包括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交易员等等。CFA考试内容分为三个不同级别,分别是方式是Level I 、LevelII和Level III。考试在全球各个地点统一举行,每个考生必须依次完成三个不同级别的考试。CFA资格考试采用全英文,候选人除应掌握金融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英文专业阅读能力。顺利通过CFA课程,即是达到一种成就,能获得雇主、投资者和整个投资界的高度尊重。随着CFA考试参考人数的不断增加,“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自2003年起,将Level I考试由每年一次增加为每年两次,除了5月/6月在全球160个考点举行一次外,2003年12月将在包括新加坡、香港等考生较为集中的23个地区再举行一次。因而,从2003年起Level I考生将有两次机会参加考试。中国内地已经开设考场,每年6月份的考点有北京、上海、广州、香港,12月份的考点有北京、上海、香港。中国考生普遍觉得考试难度很大、费用高,全部考完至少需要2-3万人民币。考试内容大致有:①伦理和职业标准;②财务会计;③数量技术;④经济学;⑤固定收益证券分析;⑥权益证券分析;⑦组合投资管理。目前,CFA协会拥有80000多名注册会员,其中包括来自全球120个国家或地区的67000多名CFA特许持有人,以及遍布52个国家和地区的131个会员协会。对于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职业前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和加入WTO以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加速一体化,国内国际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将增加对本土化金融人才的需求。随着外资商业银行的准入,为了抢占内地市场的份额,外资银行新一轮的扩张已经开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目前在国内,金融类的从业人员更多地局限于银行和股票、期货等几个有限的市场。当前,雇佣CFA人士最多的世界著名机构包括:美林、高盛、摩根、花旗、普华永道等。而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随着金融创新和业务的扩展,已经延伸到很广泛的领域。衍生产品、固定收益产品、风险投资、PE等相关领域均有待国内新一代的金融人才去开拓。目前,国内机构普遍存在着投资分析水平不高、金融投资分析专长的合格人才奇缺等问题。对高端金融人才存在着迫切的渴求:许多公司的在招聘时明确提出,要有工作经验,拥有专业证书(CPA、CFA、FRM)人员优先,尤其是外资机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今后十年内每年将需要十五万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CFA证书持有人的前景非常乐观。基本年薪30—50万元。

去掉浮华虚夸 2022-09-22 07:02:11

相关推荐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