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查大结局是什么

伤感与温情
精选回答

《密查》大结局的时候,宣案幕后黑手终伏法,武仲明为抗战而牺牲。

害死宣侠父将军的正是国民政府的特务制度,也是胡慕雄最不屑的制度,也是起初胡慕雄看不上武仲明的原因。武仲明决定查下去,但是胡慕雄告诉武仲明,蒋敬文并非真正的幕后真凶,真的凶手是那个请求蒋介石下令密裁宣侠父的那个人。胡慕雄是个好将军,为了不牵连到他,武仲明选择了在这个时候与他脱离了关系,因为武仲明知道这一次他已无回头路。

张毅、葛寿芝和武仲明拿着刘天章和徐亦觉的那两张奖金批条出现在了蒋敬文面前,蒋敬文开始坐立不安了,葛寿芝和张毅准备拿徐亦觉开刀,可是蒋敬文誓死要保徐亦觉。就在局面僵持的情况下,武仲明竟然烧掉了那两张批条,让葛寿芝和张毅十分的气愤,因为这样蒋敬文的把柄就没了。见状蒋敬文内心的愤怒彻底爆发了,目标直指葛寿芝和张毅,要将二人赶出西安去。而这个时候武仲明突然发病,葛寿芝将其送回了家。在武仲明的家门口围满了军统特务,而且武仲明的房间也被监听,监听者是蒋宝珍和徐亦觉,而监听的对象正是武仲明和葛寿芝。

对于武仲明烧毁纸条的做法,葛寿芝心中很是气愤,他认为武仲明自作主张,将蒋敬文的怒火全都引到了自己身上。因为向蒋敬文建议密裁宣侠父的人正是葛寿芝。葛寿芝手上有一批力量,以葛寿芝为首的自新分子。葛寿芝想把这股力量打造成与中统、军统分庭抗礼的第三方力量,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葛寿芝需要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密裁宣侠父就是很好的契机。本来似乎已经成功了,可是武仲明又一次功高盖主,让形势变得负责得多。这句话,彰显了葛寿芝对武仲明起了杀机。

监听中的蒋宝珍终于忍不住冲了进来,葛寿芝让人将他们拦住,并掏出了一样东西交给了武仲明,这样东西正是蒋介石下令密裁宣侠父的手谕,也是葛寿芝的免死金牌。他把手谕交给了武仲明,这个时候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相信,很可惜他选错了。武仲明拿出枪对准了葛寿芝,他很明白在葛寿芝眼里他只是个工具,武仲明脑袋的那一枪正是葛寿芝打的。这一次武仲明没有犹豫,直接将葛寿芝击毙了。这一幕,让徐亦觉确认了武仲明是共产党,可是他还是下不了手,任凭武仲明将那张密裁宣侠父的蒋介石手谕带走了。

而这时戴笠给徐亦觉发来电文,要徐亦觉不惜一切办法抢回手谕,徐亦觉不得已下令让手下追击武仲明,等所有人走后,蒋宝珍落下了眼泪,原来临走前,武仲明将手谕交给了她,武仲明只是引开追捕的幌子。蒋宝珍只好忍住悲伤带着手谕离开了。面对军统的围追堵截,武仲明身中数枪,几乎无路可走,而这个时候八办的人和师应山纷纷前来营救武仲明,幸运的是虽然身负重伤,云处长还是赶在武仲明被害前救下了他,可是武仲明却没有选择跟云处长离开,而是执意要求要回行营,因为那里才是他的归宿。

当徐亦觉带人赶回破反专署时,武仲明已经安坐在椅子上,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气力。武仲明希望能够死在徐亦觉手里,徐亦觉怎么能下得去手。而这个时候武仲明抓起了徐亦觉拿枪的手,用坚定的目光看向徐亦觉。随着一声枪响,武仲明牺牲了。为了抗战统一战线的团结,武仲明知道他必须死,能够死在自己的兄弟手上,也是他的一个心愿。而徐亦觉则彻底瘫倒在地,陷入巨大悲痛中无法自拔。而蒋敬文则以不公开身份的形式将武仲明进行了厚葬。

蒋宝珍继续以军统身份为党工作,在解放战争中与杨辉联手获取了重要军事情报,而师应山也受到武仲明的熏染,成为了一名中共特工,西安解放前夕,策反西安军警大投诚。沈兰同志伤愈后继续从事监听工作。在中共强有力的证据和问责下,蒋介石终以宣侠父是我的学生因为不听话而杀之为理由进行搪塞,同时坐实了国民党是破坏抗日民族战线始作俑者的骂名。一个月后武汉会战失利,广州和武汉三珍相继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两年后黄桥事件、皖南事变相继爆发,国民党同室操戈,国共两党在抗战中走向又一次分裂。这是两个政府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在中华民族面临为难之际,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同胞的尊严和自由,他们挺身而出,放弃各种恩怨,甚至是生命。他们是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他们比泰山还重。

看透 2023-10-21 18:42:19

相关推荐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一派胡言歇后语上一句

“一派胡言”歇后语上一句:
1、狐狸扮观音。——一派狐言。
2、狐狸吵嘴。——一派狐言。
3、狐狸打官司。——一派狐言。
4、狐狸精告状。——一派狐言。
5、狐狸精骂架。——一派狐言。
一派胡言是汉语词汇。拼音:yī pài hú yán。释义:指不切实际的言语。最早出自明末作家冯梦龙的《警世恒言》。
1、《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济川听了他一派胡言,也不同他分辨,自去收拾不提。
2、清代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十二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3、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回:回家之后,虽说有马老爷教他的一派胡言可以抵制,毕竟是贼人胆虚,见了太太总有点扭扭捏捏说不出话来。
4、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和国民党那些大官们叫的什么联饿、联共、扶助农工,全是一派胡言。”

理直气壮什么意思

理直气壮,汉语成语,读音是lǐ zhí qì zhuàng,意思是因为理由充分,所以说话气势壮。出自《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近义词:振振有词、义正言辞。
反义词:强词夺理、理屈词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造句:
1、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反对他的荒谬论调。
2、只有大公无私,说话做事才能理直气壮。
3、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倡导科学,反对迷信。
4、他表面上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5、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帮助那些贫困户尽快脱贫。

爱而不得什么意思

“爱而不得”是指爱一个人却不能拥有他,因为他不爱你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一起。
“爱而不得”造句:
1、这前后半生辛苦,爱而不得,只因太执着。
2、长相守,本就是苦的。因爱而不得,求而不能。这世上,哪里有真正的长相守?都不过是,今朝欢愉,一世长殇。
3、爱而不得之后,最卑微的愿望大概就是能换一种身份陪在她的身边。
4、爱极生恨,总是那颗少女爱而不得的心。就如她说的那样——我若得不到你,就毁掉你!
5、有时候执念会让人越陷越深,爱而不得的心是很孤独的。我理解那种感受,再多人的关心,也抵不过最爱的人一个眼神一个拥抱!
6、人生,最无奈的不是爱而不得。是爱而不得而不得不爱。
7、或许在人的一生中,总有很多爱而不得,恨而无力。
8、那是怎样一种无助而绝望的感觉,你离他很近,但你却爱而不得,愿意把他拱手让人,只为了让他幸福。

拜谢的意思

“拜谢”是汉语词汇,拼音:bài xiè,释义:行礼表示感谢;十分感谢。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解狐荐其雠於简主以为相,其雠以为且幸释己也,乃因往拜谢。”
造句:
1、适逢感恩节到,拜谢恩情当主张;昔年滴水恩,没齿都难忘。
2、万圣节即将到来之际,把鬼神拜谢;谢诸鬼诸仙,向神灵许愿:愿朋友步步高升多赚钱,家庭和睦又美满,没病没灾又健康,生活甜蜜又悠闲。
3、拜谢诸君,愿天佑吾民,天佑吾邦。感谢你们,上帝保佑你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