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3化学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年少轻狂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3化学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学案本文简介:3化学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考向预测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5.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Ⅰ.客观题(1)考查限定条件的离子能否大量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3化学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学案本文内容:

3

化学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考向预测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5.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Ⅰ.客观题

(1)考查限定条件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2)考查通过实验操作、离子检验,推断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3)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辨析及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4)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Ⅱ.主观题

(1)结合无机化工流程及实验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考查离子检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的描述。

(3)通常以典型物质或工业生产流程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运用守恒规律的应用。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

3.记忆常见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少数盐

强酸:HCl、HI、HClO4、H2SO4、HNO3等;弱酸:H2CO3、CH3COOH、HF、HClO等。

强碱:NaOH、KOH、Ba(OH)2等;弱碱:NH3·H2O、Fe(OH)3、Cu(OH)2、Al(OH)3等。

绝大多数盐:BaSO4、CaCO3、BaCl2等;少部分盐:(CH3COO)2Pb等。

二、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易挥发的物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三、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技巧

①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时采用“少定多变法”。所谓的“少定”即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确定为1,而“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其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确定,不受化学式中比例的制约,是可变的,即量少物质产生的离子数之比符合化学式。如Ca(HCO3)2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Ca2++2HCO+2OH?===CaCO3↓+CO+2H2O;若Ca(HCO3)2溶液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Ca2++HCO+OH?===CaCO3↓+H2O。

②离子反应中的优先原理

a.优先氧化原理(或优先还原原理)

书写时以电子守恒法判断离子方程式中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①确定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顺序。②根据强弱规律,判断反应顺序,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反应。③分步计算。先判断过量,后计算。

b.优先沉淀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应优先生成Mg(OH)2沉淀,而不是MgCO3沉淀。

③多离子反应分析

两种试剂混合,同时存在多个离子反应,分析时可令其中一种离子完全反应,然后分析另一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如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如向1mol明矾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可假设铝离子完全沉淀,则需要氢氧化钡1.5mol,此时明矾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只有1.5mol沉淀为硫酸钡,则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3++1.5SO+1.5Ba2++3OH?===1.5BaSO4↓+Al(OH)3↓,然后将小数调整为整数即可。假设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需要氢氧化钡2mol,而2mol氢氧化钡提供4mol氢氧根离子,故与1mol铝离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则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3++2SO+2Ba2++4OH?===2BaSO4↓+AlO+2H2O;同理可写出任意给定物质的量之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根据相同的分析方法可写出任意比值的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离子反应常见考查形式之一。把握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易错点,即可明确命题者的设错方式,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①忽视物质性质臆造离子方程式

如过量的氨水加入AlCl3溶液中,错写成:Al3++4NH3·H2O===AlO+4NH+2H2O。

②不能合理拆分化学式

如***溶于水,错写成:Cl2+H2O===2H++Cl?+ClO?。

③忽视电荷守恒或原子守恒

如Cu溶于FeCl3溶液,错写成:Cu+Fe3+===Cu2++Fe2+;过氧化钠加水,错写成:Na2O2+H2O===2Na++2OH?+O2↑。

④漏掉部分离子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不完整

如向硫酸氨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因忽视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反应而写成:Ba2++SO===BaSO4↓。

⑤忽视氧化还原反应

忽视氧化还原反应是离子方程式的常见设错形,当离子方程式中涉及HNO3、Na2O2、ClO-等强氧化性物质或离子与SO2、SO、I?、Fe2+等强还原性物质或离子时要特别引起注意。如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错写成:Ca2++2ClO?+SO2+H2O===2HClO+CaSO3↓。

⑥忽视反应环境错写生成物

如离子方程式2MnO+HCOO?+OH?===2MnO+CO2↑+H2O,反应物中含有OH?,即在碱性环境中不可能生成CO2;又如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成:3ClO?+

2Fe(OH)3===2FeO+3Cl?+H2O+4H+,就忽视了碱性环境而错写成氢离子。

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

如CO、HCO、S2?、HS?、SO、HSO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②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CO等大量共存,;Mg2+、Al3+、Cu2+、Fe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SiO、AlO、S2O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

③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lO?、F?、CH3COO?、PO、HPO、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不能与OH?大量共存。

④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S2?、HS?、CO、HCO、SO、HSO、ClO?、F?、CH3COO?、PO、SiO、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2+、Al3+、Cu2+、Fe2+、Fe3+、NH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②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S2O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Cl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3)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和C6H5O?,由于Fe3++SCN?[Fe(SCN)]2+等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

(4)相互促进水解的离子间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

如:Al3+和HCO、CO、S2?、HS?、AlO、C6H5O?,Fe3+和AlO、HCO、CO,NH和AlO等。特别注意:NH和CO、HCO、CH3COO?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五、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关系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六、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取决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剂>物”: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如果物质中某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某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某元素具有中间价态,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

4.根据元素周期表

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6.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不同的还原剂(或氧化剂)与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条件越易或者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强。

7.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

a.根据原电池原理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

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b.根据电解池原理判断: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液时,若混合液中存在多种金属阳离子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相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较弱),若混合液中存在多种阴离子,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相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较弱)。

8.其他条件

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七、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价态变化规律

(1)归中规律:含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这里的中间价可以相同(谓之“靠拢”),也可以不同,但此时必是高价转变成较高中间价,低价转变成较低中间价(谓之“不相交”)。

(2)歧化规律:同一种物质中的同一元素部分化合价升高,另一部分化合价降低,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2.优先规律

在同一溶液里存在几种不同的还原剂且浓度相差不大时,当加入氧化剂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优先被氧化;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氧化剂且其浓度相差不大时,当加入还原剂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被还原。

如:把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Fe2+先失电子;把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I?先失电子。

3.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一定相等。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抛开烦琐的反应过程,可不写化学方程式,能更快、更便捷地解决有关问题。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2)配平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细检查。

(3)配平方法:①正向配平法:如果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反应物,通常从方程式左边进行配平;②逆向配平法:对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或反应物只有一种的,一般从方程式右边配平较简单。

1.(2018江苏卷)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CaSO4CaCO3+SO

B.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IO+6H+===I2+3H2O

C.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3Cl?+4H++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H2↑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物(题中D项)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等(题中B项);④从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题中C项);⑤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

A项,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CaSO4CaCO3+SO,A项正确;B项,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I?+IO+6H+===3I2+3H2O,B项错误;C项,在碱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OH)3+

4OH?===3Cl?+2FeO+5H2O,C项错误;D项,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H2和Cl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D项错误;答案选A。

【答案】A

2.(2018山西联考)常温下,下列有关离子共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Cl?、SiO

B.水电离出H+浓度为1×10?13

mol·L?1的澄淸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Mg2+、Cu2+、SO、NO

C.小苏打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I?、NO、Ba2+、ClO?

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H、K+、AlO、Cl?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B项,在由水电离出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所以在判断离子共存时既要考虑溶液可能是酸性的情况也要考虑溶液可能是碱性的情况。

A.Al3+与SiO会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错误;B.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若为酸性溶液,则四种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若为碱性溶液,Mg2+、Cu2+与O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I?与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错误;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H+可与AlO反应生成Al(OH)3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选B。

【答案】B

3.水溶液中可能存在Na+、Al3+、Fe2+、NH、NO、CO、SO中的若干种离子,且存在的各离子具有相同的物质的量,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A一定是CO2,气体B一定是NH3

B.白色沉淀一定是Al(OH)3

C.溶液中一定存在Al3+、Fe2+、NO、NH

D.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大量Na+

【解题思路】根据题给信息,反应生成有色沉淀,故一定有Fe2+,则溶液中不含有CO,加入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一定含有NO,气体A为NO,A错误。加入过量氢氧化钡,产生气体B,说明溶液中含有NH;溶液Ⅱ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了白色沉淀,沉淀中含有碳酸钡,故白色沉淀不一定是氢氧化铝,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l3+,B、C均错误。根据电荷守恒,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溶液中含有SO,一定不含Na+,D正确。

【答案】D

4.(2018河北武邑调研)工业上常利用反应Cr2O+CH3OH+H+→Cr3++CO2↑+H2O(未配平)来测定工业甲醇中甲醇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的颜色从灰绿色变为橙色

B.Cr2O发生氧化反应

C.若配平后Cr3+和CO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则Cr2O中的n=2

D.若有3.2g

CH3OH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2

【解题思路】灵活应用氧化还原中“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Cr3+为灰绿色,是生成物,溶液的颜色应该变成灰绿色,故A错误;B.反应中CH3OH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被氧化,则Cr2O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若配平后Cr3+和CO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假设生成二氧化碳为1mol,则转移6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r2O

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因此n=2,故C正确;D.3.2g

CH3OH的物质的量为3.2g32g/mol=0.1mol,则转移的电子0.6mol,数目为0.6×6.02×1023,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5.(2018湖北荆门模拟)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OH?、C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Al(OH)3、OH?、CO

【解题思路】考查学生化学反应的先后率知识,注意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顺序是解题关键。还原性:I?>Fe2+>Br?,氧化性顺序是:Fe3+>Cu2+>H+>Fe2+。多种离子均会发生反应时,先发生反应的反应产物与其他物质能大量共存。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具有氧化性,先和还原性强的离子反应,离子的还原性顺序:I?>Fe2+>Br-,故A错误;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金属锌先是和氧化性强的离子之间反应,离子的氧化性顺序是:Fe3+>Cu2+>H+>Fe2+,故B正确;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先是和Ba(OH)2之间反应,其次是氢氧化钾,再是和碳酸盐之间反应,故C错误;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OH?、CO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氢离子先是和氢氧根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6.(2018北京月考)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可将有害的Cr2O转化为Cr3+,然后再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而从废水中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S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随着反应的进行,该废水的pH会减小

C.若该反应转移0.6mol

e?,则会有0.2

mol

Cr2O被还原

D.除去废水中含铬元素离子的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解题思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先根据题信息写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6Fe2++Cr2O+14H+===6Fe3++

2Cr3++7H2O.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解答。难度不大。

A.FeSO4可将有害的Cr2O转化为Cr3+,即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FeSO4为还原剂,错误;B.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6Fe2++Cr2O+14H+===6Fe3++2Cr3++7H2O,故随着反应的进行,该废水的pH值会增大,错误;C.Cr2O中Cr的化合价为+6价,转化为Cr3+,即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3价,即1molCr得到3mol电子,故转移0.6mole?,则会有0.1molCr2O被还原,错误;D.除去废水中含铬元素离子的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6Fe2++Cr2O+14H+===6Fe3++2Cr3++7H2O和Cr3++3OH?===Cr(OH)3↓(复分解反应),正确。

【答案】D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Ag+、Al3+、Cl-、SO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K+、HCO、S2-

C.=10-12的溶液:NH、Cu2+、NO、Cl-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的溶液:K+、Fe2+、SO、NO

【解题思路】A.pH=1的溶液,显酸性,Ag+分别与Cl-、SO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溶液显碱性,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故B错误;C.=10-12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

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2+,酸溶液中Fe2+、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2.(2018安徽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6H+

===2S↓+3H2O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CO2+H2O===2HCO3-

C.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Fe+2NO+8H+===3Fe2++2NO↑+4H2O

【解题思路】熟悉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依据。易错点,B选型中,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的碳酸氢钠会析出。

A项,电荷不守恒,应为S2O+2H+===S↓+SO2↑+H2O,故A错误;B项,因为Na2CO3溶液是饱和的,所以生成的NaHCO3会析出,应为2Na++CO+CO2+H2O===2NaHCO3↓,故B错误;C项,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故C错误;D项,Fe与稀硝酸反应,n(Fe)∶n(HNO3)≥3∶8时,生成Fe2+、NO和H2O,所以n(Fe)∶n(HNO3)=1∶2(>3∶8)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2NO+8H+===3Fe2++2NO↑+4H2O,故D正确。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

【答案】D

3.(2018湖北武汉联考)下列四个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选项

A

将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

将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

B

将少量浓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

将少量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

C

将0.1molCl2通入0.2molFeBr2的溶液

将0.3molCl2通入0.2molFeBr2的溶液

D

将少量BaCl2溶液与NaSO4溶液相混合

将少量Ba(OH)2溶液与MgSO4溶液相混合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题关键: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难点: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注意量和离子还原性离子优先反应规律。

A.将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将过量SO2通入少量Ba(OH)2溶液生成亚硫酸氢钡,无沉淀生成,故A错误;B.将少量浓氨水滴入Al2(SO)4溶液和将少量Al2(SO)3溶液滴入浓氨水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Al3++3NH3·H2O===Al(OH)3↓+3NH;故B正确;C.将0.1mol

Cl2通入含0.2molFeBr2的溶液中,发生反应为2Fe2++Cl2===2Fe3++2Cl?;将0.3mol

Cl2通入含0.2mol

FeBr2溶液反应为2Fe2++4Br?+3Cl2

===2Fe3++2Br2+6Cl?;故C错误;D.将少量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相混合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少量Ba(OH)2溶液与MgSO4溶液相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SO+Mg2++2OH?===Mg(OH)2↓+BaSO4↓,二者的离子方程式不同,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4.(2018安徽质量检测)酸性KMnO4溶液和CuS混合时,发生的反应如下:MnO+CuS+H+→Cu2++

SO2↑+Mn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被氧化的元素是Cu和S

B.Mn2+的还原性强于CuS的还原性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若生成2.24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mol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综合应用。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反应方程式6MnO+5CuS+28H+===5Cu2++5SO2↑+6Mn2++14H2O,根据电子守恒解答。

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没变,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到+4价,只有硫元素被氧化,A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uS>Mn2+,B错误;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CuS,设KMnO4为xmol,CuS为ymol,根据电子守恒:x×(7-2)=y×(4-(-2)),x∶y=6∶5,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C正确;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0.1mo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KMnO4的量为0.1×6/5=0.12mol,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故转移电子为0.12mol×(7?2)=0.6mol,D错误;正确选项C。

【答案】C

5.已知:2Fe+3Br2===2FeBr3,Fe2+的还原性大于Br-。现有16.8g铁和0.3mol

Br2反应后加入水得到澄清溶液后,通入a

mol

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

B.当a=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

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c(Br?)∶c(Cl?)=1∶1∶3

D.当0<a<0.15时,溶液中始终满足2c(Fe2+)+3c(Fe3+)+c(H+)=c(Cl?)+c(Br?)+c(OH?)

【解题思路】16.8g铁和0.3mol

Br2反应铁过量,所以产物为0.3mol

FeBr2。A.a=0.1时,Cl2不足,所以先与Fe2+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B.a=0.45时,Cl2恰好与FeBr2反应,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C.若溶液中Br?有一半(0.3mol)被氧化时,此时0.3mol

Fe2+需要***0.15mol,0.3mol

Br?需要***0.15mol,共用***0.3mo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溶液中c(Fe3+)∶c(Br?)∶c(Cl?)=1∶1∶2,错误;D.0<a<0.15时,Fe2+未被全部氧化,溶液中还存在Fe2+,根据电荷守恒定律,2c(Fe2+)+3c(Fe3+)+c(H+)=c(Cl?)+c(Br?)+c(OH?)成立,正确。

【答案】C

6.(2018吉林延边州模拟)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可转化为Cr3+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Cr2O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

电解条件

阴、阳极均为石墨

阴、阳极均为石墨,滴加1mL浓硫酸

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滴加1mL浓硫酸

Cr2O的去除率/%

0.922

12.7

57.3

A.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的去除率

B.实验③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mol电子,就有1mol

Cr2O被还原

C.实验②中,Cr2O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Cr2O+6e?+14H+===2Cr3++7H2O

D.实验③中,C2O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Cr2O+6Fe2++14H+===2Cr3++6Fe3++7H2O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及电解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活泼金属作阳极时,阳极上金属失电子而不是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要注意阳极铁溶解生成的亚铁离子会还原Cr2O。

A.对比实验①②,这两个实验中只有溶液酸性强弱不同,其它外界因素都相同,且溶液的pH越小,Cr2O的去除率越大,所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的去除率,故A正确;B.实验③中,Cr2O在阴极上得电子,且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mol电子,则有1mol

Cr2O在阴极上被还原,且溶液中还有0.5molCr2O被Fe2+还原,所以一共有1.5mol

Cr2O被还原,故B错误;C.实验②中,Cr2O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r2O+6e?+14H+===2Cr3++7H2O,故C正确;D.实验③中,Cr2O在阴极上得电子,且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离子方程式为Cr2O+6Fe2++14H+===2Cr3++6Fe3++

7H2O,所以导致Cr2O去除率提高,故D正确;故选B。

【答案】B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Fe2O3+6H++2I?===2Fe2++I2+3H2O

B.0.1mol/L

NH4Al(SO4)2溶液与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Al3++2SO+2Ba2++4OH?===

2BaSO4+AlO+2H2O

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6H++5H2O2===2Mn2++5O2↑+8H2O

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ClO?+SO2+H2O===HClO+HSO

【解题思路】B项0.1mol/L

NH4Al(SO4)2溶液与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方程式应为:NH+Al3++2SO+2Ba2++4OH?===2BaSO4↓+Al(OH)3↓+NH3`H2O,B错误;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时,溶液里的氯离子也能被MnO氧化,C错误;D.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时,生成的HClO有强氧化性能将溶液里的SO氧化为SO,故D错误;答案为A。

【答案】A

2.(2018辽宁联考)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Cl?、Mg2+、Ba2+、CO、SO,现取三份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干燥后得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①K+一定存在;②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③Cl-可能存在;④Ba2+一定不存在;⑤Mg2+可能存在

A.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

D.①③④

【解题思路】解离子推断题应掌握的基本原则:①互斥性原则:互斥性原则就是当我们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时,应立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如判断Ag+是否存在,但其不可能与题干中已有的S2?、CO、SO、SO共存,即可排除Ag+;②进出性原则:样就会引进新的离子,那么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无法判断,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离子会随着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或气体而离开,有可能对后续的实验造成影响;③电中性原则:电中性原则就是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总电荷数是守恒的,即溶液呈现电中性.在判断混合体系中某些离子存在与否时,有的离子并未通过实验验证,但我们仍可运用溶液中电荷守恒理论来判断其存在。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与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的离子有:Cl?、CO、SO;(2)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气体是氨气,故一定有铵离子0.04mol,溶液中一定含有NH,并且物质的量为0.04mol;(3)不溶于盐酸的2.33g为硫酸钡,物质的量为:2.33g233g/mol=0.01mol;6.27g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碳酸钡质量为6.27g-2.33g=3.94g,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3.94g197g/mol=0.02mol,故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O、SO,则一定没有Mg2+、Ba2+;再根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n(+)=n(NH)=0.04mol;负电荷为:n(-)=2c(CO)+

2c(SO)=0.06mol,正电荷总物质的量小于负电荷,故原溶液中一定有K+,至少为0.02mol;综合以上可以得出,一定存在的离子有:NH、K+、CO、SO,一定没有的离子Mg2+、Ba2+,可能存在Cl?,则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D

3.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无色溶液时,有如下实验现象:阳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阴极附近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Ba2+、NO、Cl?

B.H+、Mg2+、Na+、SO

C.CO、K+、Cl?、Na+

D.Fe2+、NO、SO、Na+

【解题思路】Na+、Ba2+、NO、Cl?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阴极上不会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H+、Mg2+、Na+、SO之间不发生反应,且都是无色离子,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生成氧气、阴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满足题干要求,故B正确;CO、K+、Cl?、Na+离子用惰性电极电解时,阴极上不会生成白色沉淀,故C错误;Fe2+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要求,故D错误。

【答案】B

4.(2018福建模拟)已知:SO2+2H2O+I2===H2SO4+2HI;向含SO、Fe2+、Br?、I?各0.1mo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离子间氧化还原的反应,反应先后规律的应用。SO、Fe2+、Br?、I?几种离子的还原性顺序是SO>I?>Fe2+>Br?。然后根据反应时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V=n·Vm得出相应正确的图象。

A.由SO+Cl2+H2O===SO+2Cl-+2H+可知,0.1molSO完全反应需要消耗0.1mol***,标准状况下的Cl2的体积为0.1mol×22.4L·mol?1=2.24L,图象中***的体积11.2L不符合,故A错误;B.0.1molSO完

全反应后,才发生2I?+Cl2===I2+2Cl?,0.1molSO完全反应需要消耗0.1mol***,故开始反应时***的体积为2.24L,0.1molI?完全反应消耗0.05***,故0.1molI?完全反应时***的体积为0.15mol×22.4L·mol?1=3.36L,图象中***的体积4.48L不符合,故B错误;C.0.1molSO完全反应需要消耗0.1mol***,0.1molI?完全反应消耗0.05***,故亚铁离子开始反应时***的体积为0.15mol×22.4L·mol?1=3.36L,由2Fe2++Cl2===2Fe3++2Cl?可知,0.1molFe2+完全反应消耗0.05***,故Fe2+完全时消耗的***体积为0.2mol×22.4L·mol?1=4.48L,图象与实际符合,故C正确;D.SO、I?、Fe2+完全时消耗***体积为0.2mol×22.4L·mol?1=4.48L,即溴离子开始反应时***的体积为4.48L,由2Br?+Cl2===2Br2+2Cl?可知,0.1molBr?完全反应消耗0.05***,故溴离子完全反应时消耗***的体积为4.48L+0.05mol×22.4L·mol?1=5.6L,图象中***体积不符合,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5.将一定量的***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1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一定为0.3mol

B.n(Na+)∶n(Cl?)可能为7∶3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解题思路】根据质量守恒,2n(Cl2)=n(Na+),可知***的物质的量n(Cl2)=0.15mol,A错误;根据电荷守恒n(Na+)=n(Cl?)+n(ClO?)+n(ClO),电子守恒n(Cl?)=n(ClO?)+5n(ClO)可知,n(Na+)∶n(Cl?)不能为7∶3,B错误;当n(NaCl)∶n(NaClO)∶n(NaClO3)为11∶2∶1时,得失电子数之比为11∶7,得失电子数不相等,D错误。

【答案】C

6.(2018海南卷)铜是人类发现最早并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使用稀硫酸和H2O2溶解铜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电子工业使用FeCl3溶液刻蚀印刷电路板铜箔,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配制的FeCl3溶液应保持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溶液中Cu2+的浓度可采用碘量法测得:①2Cu2++5I?===2CuI↓+I②I+2S2O===3I?+2S2O

反应①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现取20.00

mL含Cu2+的溶液,加入足量KI充分反应后,用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5.00mL,此溶液中Cu2+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解题思路】本题是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1)依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及题中所给信息,确定氧化剂、还原剂,(2)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结合常见氧化剂及还原剂的对应产物进行判断。(3)根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进行配平,离子方程式还需电荷守恒。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原理的应用。采用列关系式法找出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

(1)H2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跟铜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2)FeCl3溶液刻蚀印刷电路板铜箔,是铁离子把铜氧化成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由于Fe3+易水解,因此FeCl3溶液应保持酸性,目的是防止Fe3+水解生成Fe(OH)3。故答案为:Cu+2Fe3+===Cu2++2Fe2+;酸性;防止Fe3+水解生成Fe(OH)3。(3)反应①中的铜的化合价由+2→+1价,化合价降低,因此,氧化剂为Cu2+。

根据反应关系:2S2O~I~2Cu2+

0.1mol/L×0.025L

x×0.02L

0.1mol/L×0.025L=

x×0.02L,解得x=0.125mol/L;故答案为:Cu2+;0.125。

【答案】(1)Cu+H2O2+H2SO4===CuSO4+2H2O

(2)Cu+2Fe3+===Cu2++2Fe2+酸性防止Fe3+水解生成Fe(OH)3

(3)Cu2+0.125

别拿青春赌明天 2022-07-24 18:31:51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是指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是指佛教建筑形式,即所说的塔,又称浮图。读作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这种建筑最初用以供奉佛骨,后来用以供奉佛像,收藏经书。词语指救人一条性命,犹如建筑一座七级宝塔,功德无量。用以劝人行善,或向人恳求救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

己亥岁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什么

《己亥岁二首》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
原文: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译文:
其一: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其二: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松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山居秋暝是什么体裁的诗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运用了反衬手法和对典故的艺术手法。《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初秋时节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为山水名篇。该诗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个个和各个的区别

个个与各个的区别:指代不同、出处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指代不同:
1、个个:一个一个,每一个。
2、各个:每个;所有的那些个;逐个。
二、出处不同:
1、个个:出自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陕北的部队经过整训诉苦以后,战士们的觉悟提高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很高,一出马就打了胜仗。”
2、各个:出自《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家人们听见老爷得了外任,各个喜出望外。”
三、侧重点不同:
1、个个:指团体或整体。
2、各个:指具体的每一个。
“个个”造句:
1、登上山顶时,我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的。
2、孩子们个个天真活泼,多么可爱!
“各个”造句:
1、围棋比赛时,小华利用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瓦解了对方的攻势。
2、校长负责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