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游世博防暑有妙招

初夏的雨
精选回答

游客在喷雾装置前感受凉爽

高温游世博防暑有妙招。随着夏季到来,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在上海已经十分常见。连日来,对于世博园里几十万游客来说,最大的考验并非来自长达数小时的排队等待,而是炎炎烈日的炙烤,如何防暑降温成了世博会组织者和游客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当然,最好的建议还是错开高峰晚上游园,可如果实在无法安排,只能白天进园,就得提前做好防暑的准备了。

哪些地方最凉快?

如果在这个夏天,你还没去世博园而正准备去,至少应该提前知道哪些地方最凉快。

事实上,为了应对连日来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尽量防止游客出现中暑的现象,组织者早已在园区内增加了一些降温设备。其中,大规模增加遮阳防晒设施就是专门给排队的游客准备的,大多数热门展馆附近的游客蛇形排队等候区都增加了大面积的遮阳伞,因此游客在选择想要参观的热门展馆时,可以尽量选择有遮阳伞的展馆。此外,组织者还贴心地增加了流动饮料售卖点,以满足游客饮水需要。

另外组织者增加的一大防暑法宝就是喷雾装置,这种将水“打”成细小雾状然后大面积喷出的设备在世博园的座椅边、过道旁随处可见,游客如果发现附近的喷雾装置正在工作,可以凑近休息一阵,凉凉的水雾可以有效地降低周边空气温度,就算沾在身上也会让人感觉很舒服。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展馆都计划在馆外排队处安装喷雾装置。

穿过整个世博园的世博轴也是一个躲避阳光的好去处。世博轴里面虽然没有喷雾降温,但因为其本身就在地下,空间也十分开阔,自然比外面感觉凉爽。而且世博轴里有不少特许商品店和食品连锁店,无论是选购纪念品还是用餐都会得到比较好的享受。沿着世博轴的高架步道,一路都有遮阳的顶篷以及可供人坐下休息的长椅,在这里不仅可以躲在遮阳篷底下走,而且还能把世博园的全景尽收眼底。

哪些东西应该带?

组织者已经为游客尽可能地想办法应对高温,当然作为游客本身来说也应该作好“全副武装”的准备。在允许随身携带的物品里面,就应该准备一些轻巧实用的防暑降温物品。

夏天的上海对流天气比较多,雷雨可能随时而来。一把可以折叠的晴雨两用伞是很多人随身携带的首选,既可遮阳也可挡雨,不用时往包里一塞也很省事。但需要提醒游人的是,世博园不允许携带长柄尖头的伞进入园内,最好携带折叠伞,避免入园时候的麻烦。

如果觉得撑伞麻烦的话,墨镜和遮阳帽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遮挡阳光的作用。可别小看了一顶遮阳帽的作用,因为避免大阳直射头皮是预防中暑的最有效手段。在世博园内可以看到,很多忘记带帽子的游客都不得不把手中的导览图折成帽子戴在头上。其实,园区内的特许商品店就有宽大的遮阳帽出售,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

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以为天气太热就不用带外套,在很多展馆外,工作人员都会善意地提醒游客换上长袖衣服或外套,因为馆内的冷气开得很足,巨大的室内外温差可能会让体质较弱的人受不了。另外,人丹、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小药品也是十分必要。女性游客最好再带上防晒霜,以防紫外线把皮肤晒伤。

哪些东西可应急?

虽然各项措施都布置到位,但据世博局统计每天仍然有数十人因为天气炎热而中暑晕倒。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寻求园内医疗站点的帮助,医护人员会及时给予游客帮助。世博园5个片区各有一个医疗点,询问就近的志愿者是找到医疗点最快捷的方法。

园内的问讯处柜台也备有风油精等药物,游客若出现不适,还可到旁边的休息室调整。另外,执老年证的70岁以上老人和乘坐轮椅的残疾人都不用在烈日下排队,他们可以从专设的“绿色通道”快速进馆。

对于特别怕晒的参观者,不妨抛弃排长队的展馆。例如列支敦士登馆,这里不仅有供参观者躺下来歇息的充气床,还能观赏头顶屏幕里的阿尔卑斯雪景,观赏和休整“一箭双雕”。此外,不要忘了园区内的各个公园和绿地。在浦东园区的滨江地带,有后滩公园、世博公园、亩中山水园等多个大型绿地,浦西园区也有滨江的船台广场、绿地博览广场等休闲区域。当参观者在展馆周边人挤人的时候,这些绿地就会相对空阔。浦西的几个广场还有老少咸宜的艺术表演,与其在热闹馆排长队,不如在这里边歇息边观看,也是一种享受。

坐在花园看日落 2024-01-13 15:13:15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曾巩的老师是谁

在唐宋八大家中,若论资质最平庸、性格最踏实、学习最刻苦的人,那一定是曾巩。曾巩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几位大家,但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原本的模样。曾巩的老师是谁欧阳修。曾巩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老先生可是当时的文...
展开详情

曾巩那届状元是谁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文人最向往的时代,今天通过北宋一届科举考试的榜单,来向大家诠释什么叫做群英荟萃、群星闪耀。曾巩那届状元是谁状元是章衡。在宋朝,有这么一届科举榜单,可以说是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列那狐的故事作者

《列那狐的故事》是由法国让娜·勒鲁瓦·阿莱改编的童话。该作讲述的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狮王的强权、公狼的霸道、雄鸡的弱小无助时,总是能以自己的聪明机警左右逢源。它一方面欺压平民百姓,一方面同强权豪门勾心斗角,乃至战胜强大的对手。
作品所展示的是中世纪法国各种社会力量矛盾和斗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作品以出色的喜剧手法以及市民文学机智幽默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让娜·勒鲁瓦·阿莱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当时的法国,女性作家还是凤毛麟角,让娜·勒鲁瓦·阿莱却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成长,如:《孩子的权利》、《一个诚实男孩的故事》。其最出名的作品是对《列那狐的故事》的改编。

白杨礼赞的作者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白杨礼赞》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写的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寒食帖》,《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廓的意思

“廓”指空阔;清除;物体的周围。
“廓”的出处:
1、《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2、《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3、《荀子》:“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
“廓”造句:
1、事情比较复杂,我先说说它的轮廓。
2、远山的轮廓在雨雾地遮掩下显得有些模糊。
3、美术老师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人体的轮廓。
4、他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勾勒出了她的大致轮廓。
5、我只知道这件事的大体轮廓,具体的情况不太清楚。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