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器乐的发展简况

忘记过去 音乐百科
精选回答

在历史长河中,民族器乐伴隋着人民的生活,在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庙会等习俗中,在历代的宫廷、官府的礼仪及宗教活动中,都有着大量的器乐演奏活动。同时在歌舞、说唱、戏曲等姐妹艺术中,器乐得到了发展。

而在民族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中,器乐常常与歌、舞相结合为一体。如《周礼•春官》记载中说的“大司乐…而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组成唐大曲的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散序”,是纯器乐演奏,而第二部分“中序”和第三部分“破”(或“舞遍”)中,器乐与歌和舞相结合。又如:周代的琴歌(自弹自唱)、间歌(奏与唱相间);秦汉时的鼓吹(以打与吹为主,还常加入歌唱)、相和歌(丝竹与歌唱相和)。以及宋代的秧歌和说唱;明代的戏曲艺术中,器乐除有一些单独演奏的段落外,它主要是和歌、舞相结合。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不断涌现一些将声乐曲和舞曲加以器乐化加工而发展成独立的器乐曲。 当然,纯器乐的创作和演奏活动也是十分久远的。《战国策》中所说的“临淄甚实而富,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说明当时民间器乐的演奏活动何等活跃。大家熟知的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说的是伯牙出神入化的演奏,子期心领神会。一个善弹,一个善听,于是二人结成生死之交。在隋唐时期,琵琶是“大曲”乐队中的主奏乐器之一,且琵琶名家迭出,技艺高超,新调繁兴。唐代诗圣白居易,在他写的《琵琶行》一诗中,对琵琶音乐作了极其生动的描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唐殷安节著的《琵琶录》,对当时的琵琶艺术作了记述,其中长安天门街斗乐一则,情节生动有趣,寓意深刻。故事说天门街东有一康昆仑,号称琵琶第一手,他在祈雨时登彩楼弹奏了一曲新翻羽调《绿要》,以为街西无人可与他匹敌。不料街西彩楼上走出一女郎,声言我也弹《绿要》,并把它移于风香调。言毕弹奏时拔弦如雷,绝妙入神。

这使昆仑十分震惊和敬佩,求拜女郎为师。谁知女郎更衣后出来与昆仑相见时,乃是庄严寺和尚殷善本也。 自宋以后,除了宫廷音乐和寺庙音乐中的器乐、古琴音乐、琵琶音乐等等以外,其它器乐表现形式有用箫管、笙、嵇琴、方响等乐器合奏的“清乐”;用笙、笛、方响、小提鼓、拍板、扎子等合奏的“清乐”;一二件乐器合奏的“小乐器”;用胡琴、琵琶、三弦和筝合奏的“弦索”;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等乐器合奏的“十番鼓”,以及“丝竹”、“吹打”“锣鼓、“十番锣鼓等等。可以这样说,现代流行的各种民间合奏、乐器独奏,都是传统民族器乐表演形式的传承和发展。 建国后,民族器乐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在发展新的表演形式、整理改编传统曲目和创作新曲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

在二胡和琵琶演奏艺术方面,国乐大师刘天华所作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他把小提琴的某些演奏技巧与手法融化到二胡演奏中,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他本来也是杰出的二胡、琵琶演奏 技术文档 刘天华之后,刘北茂、蒋风之、陆修棠、张锐、项祖英、张韶等人在三四十年代均是享有盛誉的二胡演奏家。瞎子阿炳在其《二泉映月》中的演奏艺术,情真意切,悲凉深沉,神韵飞动,感人至深,这种民间性创造,与刘天华开创的专业演奏艺术相比,别是一番情趣。另一位盲人演奏家孙文明,其演奏技术高超奇绝、出神入化,对二胡演奏艺术多有奇特独创,奏来令人叹为观止。在琵琶演奏艺术方面,除刘天华、阿炳这两位大师之外,程午加、卫仲乐、孙裕德等在三四十年代也是卓有建树的大琵琶家。建国以后,二胡、琵琶演奏艺术得到迅猛发展。除了老一辈演奏家仍然活跃于乐坛之外,一批新人如刘明沅(板胡、中胡)、刘德海(琵琶)、王惠然(琵琶、柳琴)、王国潼(二胡)、蒋巽凤(二胡)、王范地(琵琶)、张长城(板胡)、闵惠芬(二胡)、萧白墉(二胡)、汤良兴(琵琶)等人在乐坛上或强势崛起,或崭露头角,构成了我国二胡、琵琶演奏天空中的璀灿群星。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在九十年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例如刘德海和闵惠芬,其演奏艺术已达炉火绝青境界,成为举世公认的大师。 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艺术也在长期积累中得到发展。例如曹东扶之于古筝、冯子存之于梆笛、赵春亭之于唢呐,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后来的王铁锤(笛)、胡天泉(笙)、项祖华、李乙(三弦)、张晓峰(扬琴)、任同祥(唢呐),六七十年代在舞台上十分活跃的俞逊发(笛)、王昌元(筝)、郝玉歧(唢呐)、龚一和吴文龙(古琴)以及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后起之秀——二胡界的姜建华、陈军、宋飞,琵琶界的吴蛮、杨惟、杨靖,古筝界的尹群、尹远,唢呐界的刘英等人,均是在各个专业领域才华出众、演奏水准达于顶尖的人物。其中,二胡家闵惠芬、笛子家俞逊发、琵琶家刘德海、古筝家王昌元、古琴家龚一、吴文光、李祥霆等人,不但在全世界华人地区享有盛誉,而且在欧美公众中也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重视。 建国后,民族器乐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在发展新的表演形式、整理改编传统曲目和创作新曲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

怀念十八岁 2023-08-16 11:36:25

相关推荐

电脑如何添加域

先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属性项,更改设置选择更改。计算机名字更改为使用者名字,这样是为了区分域中的计算机,域填写需要加进去的域名,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填写域管理员的账号密码。点击计算机,然后单击右键,...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