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的经历(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
1、鉴真,是唐朝著名的和尚。
2、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
3、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
4、724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
5、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6、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
7、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
8、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
9、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
10、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
11、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12、763年,鉴真在日本奈良逝世,被安葬在唐招提寺。
13、鉴真的弟子还为他塑造了一尊干漆坐像,至今仍存放在唐招提寺里,成为日本的“国宝”。
14、鉴真东渡,对促进中日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鉴真东渡日本是违法唐朝国禁的私下行为,国家不调度过海大船供他东渡,因此仅能租用私人的近海小船,这是前五次东渡失败的原因 唐天宝12年即公元753年12月20日,66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一行的陪同下,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在5次东渡失败后,第6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15、鉴真,俗姓淳于,江苏扬州江阴县人,出身佛徒家庭,708年21岁时在长安实际寺受戒,正式取得僧籍。
16、5年以后,一直到他东渡为止的40年中,他讲经、建寺、造像,由他授戒的僧侣先后达4万多人,其中有不少是以后成名的高僧。
17、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
18、七、八世纪时的中国,即盛唐时代,阶级矛盾比较缓和,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和技术各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因此周围国家都派遣使节、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
19、日本当时处于奴隶社会,封建制的萌芽已逐渐增长。
20、7世纪以后随着和中国交往的增加,他们直接向中国派遣使团和留学生,学习中国的经验。
21、743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到扬州请鉴真东渡弘法。
22、荣睿、普照是733年由日本派遣,来中国邀高僧去日本传法授戒的。
23、他们经过10年的访察,才找到了鉴真。
24、鉴真当时已55岁,为了弘扬佛法,传播唐代文化,欣然接受了荣睿、普照的邀请,决定东渡日本。
25、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
26、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
27、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28、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
29、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30、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泊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
31、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32、鉴真未因失明而灰心丧志,又过了5年,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毅然决定再度出航。
33、753年10月19日,他离开扬州龙兴寺,11月16日乘第二艘遣唐使船从沙洲的黄泗浦出发,直驶日本。
34、12月20日中午,这位夙志不变、决心东渡弘法的盲僧,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在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的秋目浦上陆,随行的有普照、法进和思托等人。
35、40多天后,鉴真一行到达当时的京都奈良,受到天皇为首的举国上下的盛大欢迎,轰动日本全国。
36、他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763年5月初6日在日本圆寂,终年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