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技巧的掌握要全面

天道酬勤 二胡
精选回答

在许多新的、优秀的二胡作品,如:王建民的《第一二胡狂想曲》、关乃忠的《第一二胡协奏曲》、高韶青的《随想曲》、刘学轩的《二胡协奏曲》等创作乐曲以及《卡门主题幻想曲》(高韶青移植)和《引子与回旋随想曲》(于川移植)等移植的乐曲中,有许多高难度演奏技巧(如:连续快速的大跳把、整个段落人工泛音的使用复杂的无调性旋律以及频繁的变化音与快速半音走句的结合、跳弓与抛击弓和急速的快弓与飞跃断弓等)的应用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乐曲中的技术含量以及使用的频率。

同时,这些作品中也大都使用了较新或较复杂的创作手段,有的在一首乐曲中还表现了多个音乐形象和较复杂的情绪变化。这些以复杂技巧为演奏标志的作品相继出现,无疑对每一个演奏者在技术能力和控制状态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从不同的侧面拓宽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充实了二胡演奏艺术并且推动了二胡演奏技法的革新。

然而,任何事物在其发展变革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的倾向、矛盾和相互平衡等问题,二胡的演奏也是如此。近年来一些演奏者在广泛学习新曲目、掌握新技法的同时,也出现了忽略对传统和民间乐曲的深入学习与研究等倾向。

有些音乐院校的学生对于技术性强、甚至是炫技性的乐曲情有独钟,而对传统的和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乐曲却不感兴趣、甚至于不屑一顾。他们往往盲目地认为这些乐曲技术简单、音乐陈旧,没有什么好学的,等等。应该说这种现象是音乐知识匮乏的表现,是不正常的。正因为这些偏见,导致了他们在演奏这些乐曲时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其结果是音乐的韵味荡然无存,旋律的美感也随之丧失了。这样的演奏不但索然无味、不知所云,而且也谈不上有什么音乐的感染力。其实,这些年轻人都很聪明,他们的演奏能力和音乐的感觉也很好,其中有的还很有潜质。只是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太窄,掌握的演奏技巧也较为单一,以至于影响了演奏才能的正常发挥和演奏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十分可惜的。

在2002年7月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二胡比赛”和十月人民音乐编辑部主办的“龙音杯国际二胡比赛”中,一些选手的表现就充分说明了上述问题的严重后果:在演奏技术性较强的新曲目和移植的乐曲时,这些选手表现得比较得心应手,有的甚至很有光彩,也很有夺冠的希望。然而在演奏指定的传统和民间乐曲时,由于技术和技巧手段的单一、不能全方位的适应乐曲变化的需要,因此在控制能力、对音乐内涵的铨释和各种演奏技巧的衔接等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

最终这种“以不变应万变”式的演奏导致了音乐效果的黯然失色,也使他们失去了夺冠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非常可惜和令人遗憾的。当然,我们学习传统和民间的乐曲不单单是为了参加比赛,也不是为了要显示自己广博的音乐修养。但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掌握了某些演奏技巧、只对演奏某种类型的乐曲有兴趣,那怎么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二胡演奏人才呢?老实说,没有足够坚实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功力和底蕴,没有丰富的演奏经验是不可能成为优秀演奏家的。在这方面许多著名二胡演奏家丰富的艺术历程和精彩的演奏技艺都很有力地说明了问题。

客观地说,那些近年来新创作的、具有现代音乐意味的二胡曲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二胡演奏艺术发展的必然。而那些移植的乐曲更是拓宽二胡的音乐表现力,丰富和革新二胡演奏技巧的巨大动力。对于这些作品我们不但不能盲目地排斥,而且应该认真地学习和掌握。学习、创新和继承之间并没有矛盾,也不应该把它们对立起来。继承是为了发展和创新,学习新的东西、掌握新的技能也是为了更明确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及民族民间乐曲的演奏技艺。二胡是擅长演奏歌唱性旋律、表现细腻情感的拉弦乐器,在许多优美典雅、脍炙人口的传统乐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乐曲中,这些特点及其演奏技巧都体现得非常充分。

可以说传统的和民间的乐曲是二胡演奏的源和流、是优秀演奏的基础,在这些乐曲中浓缩了二胡演奏技巧的精华。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二胡的演奏事业,一个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不但应该及时学习新的乐曲、掌握新的演奏技法,而且更应该认真细致地学习优秀的传统乐曲和民间乐曲,并从其中吸取更多的艺术营养。除了《二泉映月》和《江河水》等家喻户晓的著名乐曲之外,还有许多二胡曲和民间乐曲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掌握和加以研究。其中包括了《汉宫秋月》、《三宝佛》、《熏风曲》和《弹乐》、《病中吟》、《寒春风曲》等乐曲,也包括了诸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以及许多民间音乐(包括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乐曲,同时还包括了一些著名演奏家创作和演奏的具有独特风格韵味的乐曲。这些经典的乐曲及其演奏风格,是二胡演奏艺术立足于世界音乐之林的根基。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在充分地学习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够不脱离实际地发展和创新。试想如果在二胡的演奏中没有了民族的音乐风格和韵味,没有了中国音乐的特色,那么它自身的生命力和存在的根本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了。这种结局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为世人所唾弃的。#p#分页标题#e#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在音乐修养和演奏技艺方面的能力,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负起责任来,在掌握了一般的演奏技术能力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学习更丰富多样的应用技巧和风格性演奏技巧。为此,认真地学习与掌握传统的和民族民间乐曲的演奏韵律及技巧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身体力行、发挥榜样的作用,不但在理论上对这些乐曲有透彻的了解和研究,在实际的演奏中也能够较有说服力地为学生做好示范。只有这样,才会促使他们更加明确和全面地学习二胡的演奏技巧,逐渐成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掌握丰富演奏技艺的优秀音乐人才。

再见昨天 2023-08-11 16:37:42

相关推荐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出自《陈元方候袁公》:“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文: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陈元方机智应变,“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袁公听了,也会暗暗点头称奇。
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有八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六门。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什么定则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用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是表示电流和电流激发磁场的磁感线方向间关系的定则。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N极,那么四指指向就是电流的环绕方向;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科学上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安德烈·玛丽·安培,1775年—1836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在电磁作用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对数学和物理也有贡献。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即以其姓氏命名)。

司马光砸缸是几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是小学人教版一年级的课文。
《司马光砸缸》内容是: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直觉是什么意思

直觉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í jué,意思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语出鲁迅《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造句:
1、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2、他似乎凭直觉知道如何做。
3、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
4、直觉告诉我一定要中奖,果然不出所料。
5、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要莫衷一是的,不然到时候你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了。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