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匆匆过客
精选回答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从人文史观的角度看,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的影响有多大呢?

法国大革命对文化有很多深远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我主要谈两点,其一,法国大革命催生了并推动了现代民族主义。

其二,法国大革命催生了遍及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度量衡观念。

第一点:法国大革命催生了并推动了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观念的产生基本都要依托于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政治民主化。

试想,如果一个国民永远生活在君主的专制统治之下,他就不会意识到整个国家的情况与自己有关,因为能决定他命运的是那个专制君主,统领一切的也是专制君主,任何国家层面的好事与坏事的责任人都是国王,而不是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很难产生“爱国”、“爱自己的民族”等观念。

但如果政治开始民主化,这位国民有了决定整个国家事务的机会,他就会诞生一种责任感:“我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我也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荣辱、兴盛与衰落都与我个人的荣辱与生活有关。

这就是一种朴素的民族主义情节。

将国民个人与整个国家相联系起来的连接点正是“责任”,当国民意识到自己要对整个国家负责之后,他自然会产生对于国家与民族的热爱。

而只有在政治民主化的情况下,这种“责任”才成为可能,而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促成了政治民主化,使法国变成一个民族国家,而非王朝国家。

催生民族主义的第二个过程是通过划分“外国”来建立一种本民族内部的认同。

人们的任何一种身份认同都取决于如何划分共同体的边界,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出过自己的村子,他不一定会产生“自己村子”这个概念,因为他不知道还有“其他村子”这种东西。

但如果有一天他有幸离开村子去拜访其他村子,或是有外来游客来到他们的村庄,村民就会发现,自己居住了一辈子的村子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村子,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循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语言和习俗的。

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就可以识别出自我与他者,从而产生了“自己村子”这个概念。

而法国大革命以及革命之后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便帮助法国人界定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区别,并构建身为“法国人”的集体认同。

首先,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以及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在君主制盛行的时代十分少见,他们要求废除一切等级制的主张对于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更是如同惊天霹雳一样。

当革命者与外国人发生接触的时候,他们便会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其次,外国的侵略也让法国人迅速划分敌我。

反法联盟的规模在欧洲历史上极为罕见,几乎除了法国以外,所有欧洲列强都加入了反法联盟。

反法联盟侵犯、蹂躏法国领土,让法国革命者们十分愤怒。

为了对抗外敌,法国人的团结意识就变得十分重要,他们意识到为了对抗他者的侵犯,共同体内部的所有人有必要合为一体,于是,一种基于对抗外敌而产生的民族认同出现了:“我们都是法国人,应该暂时抛开一切差异共同对抗敌人。

有意思的是,随着战局的转变,民族主义随着法国人的扩张传播到了其他地区。

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并非在一直被动挨打,也不断向自然疆界扩张。

德法边境的城市和邦国首当其冲,成为被法国占领的对象。

这时,体会到灭国之痛的就轮到这些邦国了,在被法国占领后,他们发现与法国相比,还是与其他德意志人在一起更能让自己产生“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感觉,毕竟他们都操着同一种语言,都有着类似的历史记忆。

而这种感情是法国佬无法给予他们的,因此在法国大革命乃至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此起彼伏。

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第二个文化影响是度量衡公制的建立。

在大革命之前,各国甚至各个地区的度量衡都非常不同,各地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与生活,来定义各种衡量距离与重量的单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度量衡是权力问题,既然各地与各地的度量衡的不同,那么为什么某地区需要舍弃自己的度量衡、接受其他地区的度量衡呢?因此,很难出现一个被全体国民都认同的总量衡。

而法国大革命改变了这一点。

大革命有一项基本原则: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这个法律并不一定是由立法机关所定立的实体法,也可能是依托于自然事物的自然法。

在大革命观念传播之下,法国人开始寻找一种能令所有人都接受的、基于自然理性与自然法的度量衡。

“米”这个概念就是法国人寻找到的结果。

因为一米的距离并不是由某人的思想来确定,而是根据客观而不会改变的天文学计算结果来制定的:一米等于沿着子午线由赤道到南极或北极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

这个概念在法国大革命之中诞生,被革命者四处传播,最终,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基于自然事务的度量衡。

法国大革命历时五年,从1789年巴黎人民起义攻陷巴士底监狱到1794年热月政变,巴黎人民三次起义,是世界近代史规模最大也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以启蒙思想作为武器,所以,从人文史观角度看,有以下几点影响:首先,在政治上推翻法国波旁王朝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的制度,启蒙思想变为现实,冲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有利于民主、人权等人文思想的传播,增强了人们的民主、平等观念。

其次,从法律上颁布了《人权宣言》,拿破仑《民法典》,从法律上为民主、平等、人权保驾护航,促进人文思想发展。

第三,从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反过来也有利民主、平等思想发展。

故乡的云 2023-08-24 14:18:32

相关推荐

雾莲要不要去皮

莲雾不需要去皮。莲雾是可以连皮一起食用的水果,但前提是要将其洗干净。从市场买回来的莲雾可先用流水冲洗一遍,再将其放入有少量食盐的清水中浸泡15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1-2遍即可食用。雾莲雾莲一般指洋蒲桃,也叫莲...
展开详情

茂县有多少人口

茂县,在2015年末,户籍人口为11.16万;茂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属高原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39...
展开详情

板式家具设计需要学习哪些软件

CAD:主要绘制工具,此软件是家具设计师的重点学习软件。3DMAX:产品建模,场景建模主要展示出产品的特质构造。Vray:配合3DMAX,渲染出产品展示产品三维和各种材质的特点。Coreldraw:产品包装图纸...
展开详情

如何带好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团队

实行人为管理,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管理中去。切实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尊重和信任教师。善于用人,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注重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按计划定期让老师...
展开详情

XP系统怎么进安全模式

安全模式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种特定模式,XP系统进入安全模式的方法:1、如果感觉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有一些无法卸载的软件,需要到安全模式中解决,那请先重新启动;2、?在系统未启动之前,一直不停地按F8键,直...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浅冬的意思

浅冬的意思是刚刚入冬。
浅(拼音:qiǎn、jiān)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形声字,古字形从水,戋声。浅本义指水不深,也指房屋等处所窄小,引申指时间上的距离短。此外浅也引申为内容、见识、学问、颜色等不深,用作抽象意义。“浅”另有一个音读jiān,古书上叠用成“浅浅”,用来形容水流声,现代已不常用了。
出处:
1、《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2、《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关组词:深浅、浅水、浅色、搁浅、肤浅、粗浅。
反义词:深。

高尔基的代表作

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市民》、《意大利童话》、《在人间》、《俄罗斯童话》等。

人物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

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二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来新生活主人的召唤。

艺术特色: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中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人物影响:

在作家辞世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对他的兴趣还是出现持续性的高涨。在欧美各国,不时掀起了“高尔基热”。尤其是高尔基的剧本,不断被搬上各国舞台,或拍成电视、电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底层》和《仇敌》等在美国上演或播出,《仇敌》被剧评家认为“是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最好的剧目”。在联邦德国,上演过高尔基的《瓦萨·日列兹诺娃》,而演出《避暑客》时,被评论家誉为文艺复兴以来的盛事。而在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过高尔基的剧本。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

夜夜心是什么意思

“夜夜心”的意思是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出自唐代李商隐《嫦娥》,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还是年轻人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意思是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出自《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造句:
1、我们都被她慈眉善目的样子蒙骗了。
2、老爷爷慈眉善目,一定是个好人。
3、孙爷爷长得慈眉善目,又爱给我们讲故事,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4、这个大娘,慈眉善目的,一见到她就觉得亲得不得了。
5、这位老人脸上总是挂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6、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境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