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就业研究

花太香 范文 工作总结范文
精选回答

学生综合素质

就业

近几年,被父母捧在掌心的“90后”陆续步入职场,已经成为求职的主力军。“90后”大学生还没有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就被贴上了过于自我、追求个性、功利心强、责任感差、不肯吃苦的标签。这一群体中的很多人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和要求也往往让人瞠目结舌。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民办高职院校“90后”学生在毕业求职中将面临比其他高校毕业生更大的压力。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根据人社部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6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6万人,又刷历史新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一直显现逐渐递增的发展态势,2011年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毕业生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699万人,2014年毕业生727万人,2015年毕业生749万人。面对一年胜过一年的毕业生人数,似乎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年,高校就业难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去哪儿成为大学生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对于当前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呈现两极化,本科以上学历以及有专业技能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较受欢迎,普通大专生遭遇就业尴尬。而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难上加难。造成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高校扩招、政府政策、社会就业环境、教育体制问题等客观因素,这些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学生自己可以左右的。但造成就业难也有毕业生个人的主观因素,其中综合素质不高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与行业转型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应结合自身状况,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就业竞争力。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如下:

(一)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扎实,学习能力不强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是客观事实,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在掌握知识的量上与质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属于高考发挥失常,但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低分层次。他们文化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普遍不爱学习,到了大学这个学习“天堂”后就更想要放松了,而且有些学生上学的意愿不强,是被父母所逼来学校的。有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老师所授的知识不大关注,“60分万岁”

一直是很多学生的“追求”,上课或昏昏欲睡或玩手机,旷课现象屡见不鲜,

很多学生只是来大学走个过场,谈个恋爱,混个毕业证,在这种态度下,很难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不可能扎实,专业学得“半生半熟”。个别好的学生在大环境下也容易随波逐流,缺乏恒心和毅力。

(二)自我意识较强,自律意识薄弱

“90后”的独生子女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到民办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不少人比较傲娇,

习惯了家中养尊处优,那种自我为中心,往往在上了大学之后没有收敛,依然我行我素,一方面强调别人应该认可、理解、接受和尊重自己,另一方面却忽视对等地理解和尊重别人。他们自我意识较强,而自律意识较薄弱,自我控制力较差,这使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时间观念差、迟到、拖沓、没耐心、懒惰等。

(三)独立能力弱,抗压性差

由于优越的成长环境和身为独生子女的情况,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很多家长都把学生的事情给包办了,替学生承担了所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责任,这使得学生的独立能力较弱。而且在他们平坦和顺利的成长道路上,缺少直面挫折和失败的机会,导致不少学生心理素质偏弱,耐挫性缺乏,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四)人际交往能力差,沟通协作能力不足

俗话说,大学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小社会,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逐渐复杂。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在上大学之前还未树立坚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加上受家庭环境和背景的影响,进入大学后学生容易迷茫,在同学中找不到正确的价值定位,自信心缺乏,不能或不愿与他人交往,有的甚至表现出社交恐惧。可以说,现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沟通的现状很不乐观,多数学生缺乏沟通交流能力。他们没有集体观念,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就算参加也是以宿舍为单位,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这些导致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人际融合能力较弱,沟通协作能力不足,不能很快适应环境。

(五)定位不清,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面对生源的压力,可能会存在招生人员在招生过程中未对学校的相关专业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经常出现对学生意向专业的过分渲染,为学生描绘一个毕业后能快速、轻松进入工作岗位的美好愿景。绝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所学专业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够,不能准确定位自己,对行业期望值较高。部分学生所关心的工作问题是工资多少、福利怎样、加班费怎么算、什么岗位、工作环境怎么样、工作量大不大、累不累等,通常希望找到一个工作轻松、待遇高、福利好、职位高的工作,而极少考虑到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二、用人单位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目前,单位招聘人才不再只是单纯的看重专业能力,他们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了,希望招到的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这显然直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用人单位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哪些呢,具体可概括为:

一是优良的个人品质,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是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以胜任岗位的需要。

三是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是要具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断自我发展与开拓,能够满足单位动态发展的需求。

五是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快速地融入团队,与他人沟通协作。

总之,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学历证书已经不再是用人单位决定是否聘用一名员工的最终判断标准,更重要的是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展现出来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不仅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毕业生,更需要的是一个具有良好人品、正确价值观以及坚韧不拔的自我发展和开拓能力的毕业生。然而,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却很低,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尤其是在职业道德、角色定位、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等基本综合素质方面都不能使人满意。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内容与途径

新形势下,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是影响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想为自己在就业中增加砝码,满足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就需要在大学生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

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民办高职生要具备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民办高职院校应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对诚信教育的重视程度。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其次,充分利用在校课堂教学,通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传输诚实守信的观念,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实处。

再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讲座,海报宣传,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活动,深化诚信体验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解,并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最后,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舆论环境,强化学生的诚信素质,共建诚实守信的和谐校园。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素质是很看重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民办高职生应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关知识,除了课堂教学外,应多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经济,要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安排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环节,并且把具有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的“双证”培养计划落实到实处。

(三)要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据有关调查显示,民办高职生的信息意识相对薄弱。在这个信息铺天盖地的社会中,民办高职生若想要赢得先机,那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提高自己及时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一方面,学生应主动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懂得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拓视野,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同时应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扩充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

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在常规的课程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把信息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渗透到各种教学或以课程学习和真实的问题的解决当中。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站、微信、论坛等信息平台的作用向学生传递信息,并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举办多样性的信息知识讲座,多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进行相关行业动态讲座,加强双方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就业信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吃苦耐劳已成为了多数用人单位招收民办高职生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用人单位更青睐那些勤奋、上进、肯吃苦的年轻人。大学是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时期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尤其是在职场上,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学生时代就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要耐得住寂寞、敢于拼搏、不断进取、经得起各种困难的考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就要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在校内可以设置勤工助学岗、志愿奉献岗,为学生搭建思想教育平台。在校外可以联系用人单位,为学生搭建专业技能平台。

(五)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现代社会所需的民办高职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否则也难以担当起未来工作的任务。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最佳时期,学生可以依托班干部、学生会、社团、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来锻炼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合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营,创新课堂形式,提倡小组制进行各个课堂项目任务的完成,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六)要有一定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就是从思想上、言行上约束自己的能力,自律主要强调的是“自”,自律习惯一旦养成,会形成主动的自我管理,无形中锻炼了学生自己做主的决策能力,更是实现了自我独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自律对于民办高职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习惯了轻松的校园生活,思想散漫,纪律松弛。平时课程老师不会再像初高中一样严厉对待你,追在你身后要你读书,要你做作业。一切的学习都要靠自己的自觉,要靠自己的自控能力和能否坚持的决心。要培养民办高职生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较高的自律能力,一是在民办高职生的日常管理中应突出自律能力的培养。二是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各个教育环节贯穿自律教育,大力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应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这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民办高职生只有认真学好课程,强化实践锻炼,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才是实现自身就业的最大资本。

参考文献:

贾东荣.论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职业技术教育,2011.

万东.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就业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于遵萍.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5.

张庆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不如笑着放手 2022-07-10 09:24:17

相关推荐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题目 作文标题及范文

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教育能够对人起到良好的引导,下面是关于教育的议论文题目及范文,一起来看!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言传身教家庭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风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
展开详情

名人友谊小故事简短20字 关于友谊的作文素材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友谊的名人小故事和经典名言,赶快来看吧!名人友谊小故事1.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
展开详情

好记星现在怎么样了 有什么用

好记星品牌(以下简称好记星)2003年成立于上海。好记星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分支机构。好记星凭借十多年的教育产品研发经验,以移动互联网科技为手段,通过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教育平台。好记星平板电脑怎么样好记星...
展开详情

金融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前景怎么样

金融专业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招生时是文理兼收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在金融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科是偏文或偏理的。像是经济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就比较偏向文科;而像是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
展开详情

法理学学什么

教学的着重点在于系统学习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理学的范式,实现视野的更新和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提高,实现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深化,深化理论知识和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形成博厚的知识框架。法理学课程法理学是...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浅冬的意思

浅冬的意思是刚刚入冬。
浅(拼音:qiǎn、jiān)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形声字,古字形从水,戋声。浅本义指水不深,也指房屋等处所窄小,引申指时间上的距离短。此外浅也引申为内容、见识、学问、颜色等不深,用作抽象意义。“浅”另有一个音读jiān,古书上叠用成“浅浅”,用来形容水流声,现代已不常用了。
出处:
1、《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2、《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关组词:深浅、浅水、浅色、搁浅、肤浅、粗浅。
反义词:深。

高尔基的代表作

高尔基的代表作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母亲》、《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市民》、《意大利童话》、《在人间》、《俄罗斯童话》等。

人物介绍: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哥罗德镇的一个木工家庭。

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10岁时,开始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搬运工、看门人、面包工人等。

1884年,参加民粹党小组,阅读民粹党人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动。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6年,高尔基受列宁的委托,由芬兰去美国进行革命活动,在美国出版长篇小说《母亲》。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岛。

1913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从事无产阶级文化组织工作,主持《真理报》的文艺专栏。

1921年10月,高尔基出国疗养。1928年,高尔基回到苏联,在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罗斯作了两次长途旅行观光后决定回国定居。

1934年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回国后的高尔基作为苏联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但20世纪30年代苏联出现的种种问题又使他与斯大林及现实政治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

高尔基有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二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来新生活主人的召唤。

艺术特色: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中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人物影响:

在作家辞世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对他的兴趣还是出现持续性的高涨。在欧美各国,不时掀起了“高尔基热”。尤其是高尔基的剧本,不断被搬上各国舞台,或拍成电视、电影。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底层》和《仇敌》等在美国上演或播出,《仇敌》被剧评家认为“是已经播出的节目中最好的剧目”。在联邦德国,上演过高尔基的《瓦萨·日列兹诺娃》,而演出《避暑客》时,被评论家誉为文艺复兴以来的盛事。而在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地,也都上演过高尔基的剧本。

高尔基的创作对美国进步作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他创作中的“个人的社会活力”(指个人变革自我、变革社会和变革自然的创造力)主题与“死物奴役活人”的主题,以及处理这类主题的艺术风格,更是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高尔基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的作品,为中国广大读者所喜爱,教育和鼓舞我国人民为消灭剥削制度和建设新社会而斗争。

夜夜心是什么意思

“夜夜心”的意思是因为狐独而夜夜悔恨。出自唐代李商隐《嫦娥》,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还是年轻人

“慈眉善目”形容老人。意思是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出自《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造句:
1、我们都被她慈眉善目的样子蒙骗了。
2、老爷爷慈眉善目,一定是个好人。
3、孙爷爷长得慈眉善目,又爱给我们讲故事,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4、这个大娘,慈眉善目的,一见到她就觉得亲得不得了。
5、这位老人脸上总是挂着笑,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6、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境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