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读音
你在读书期间,遇到语文老师读错字(念白字)时,你是持什么态度的?
我在中学时代,有一位教我语文的年青老师,他长得很帅,梳着大背头,讲着湖南人的普通话,有时免不了把个别字词的发音念错。
这时,班上的语文课代表会自告奋勇地站起来给他指正,老师就习惯性地用左手将漂亮的头发往后一捋,自嘲地一笑,说:“我又唸错了,你们给老师指出来,有奖!″老师给我们的奖励是:下午带我们去校外公园写观察日记(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一般是自习课),同学们就像飞出去的小鸟,那种高兴劲就没法提了。
我们都很喜欢自己的语文老师,虽然他比我们只大了不到十岁。
就是这样一位发音不太准确的语文老师教了我们两年的语文。
后来的结果是,全区几次统考语文,我们班的成绩都名列前矛。
我中小学都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读书,老师的素质,并不是太高——那个时候,年龄比较大的,大部分都是高中生,甚至有几个老师,只有初中水平。
所以,说白字,那还是一种常见现象。
其实,我们不应该过于指责那些老师,因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人,都会受到各种影响。
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个老师,学生希望他不要“刚愎自用”,他马上就反问,我的钢笔不自己用,难道还要拿给你用?我们那个时候,也就善意的笑笑——我们的老师,对我们都很好的。
我这里特别讲讲我自己作为语文老师的时候,读错字的经历。
我想,大家能够从中,感受到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前面说过,我中小学都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老师上课,都是不用普通话的。
我小学的老师,连拼音都不懂,还是我上了大学学了拼音之后,回去教他的呢。
因为没有受过严格的发音训练,到了大学,闹了很多笑话。
好在自己还比较努力,顺利通过普通话考试,成了中学语文老师。
但由于拼音基础确实还是不好,加之受方言的影响,我在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语速比较快的时候,还是会出现“f”“h”不分的现象,比如“黄昏”我有时会年成“黄分”。
开始的时候,学生会笑话我,我给他们讲了我上学的情况,那些孩子,就开始商量,如何让我避免类似的情况,“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
然后,就推选出了两个普通话义务纠错员,上课的时候说错的字,这两个孩子会记下来,下课后,会把我拦住,“每个字读两遍”,有时候还要我加快语速——后来,我几乎不会出现这类问题,功劳,都在政协孩子的身上。
前段时间,学生聚会,那两个普通话义务纠错员也来了,回忆起当年的事,她们还说,“最开始好怕您不高兴哦”。
总之,老师不是完人,偶尔读错字也不伤大雅;作为学生,还是要对老师多一些理解,在适当的时候,善意的提醒;但作为老师,还是要不断学习,尽量不要出现错误,以免误人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