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水平。学

绝版寂寞情人
精选回答

题目内容:

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我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水

平。学完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后,李老师在帮助学生复习时对部分问题进行了归纳设

计,请你一起来完成设计内容。

【历史线索篇】

⑴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涉及的是哪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其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2分)

【和谐盛世篇】

⑵①在首尾将近300年的大唐王朝,分别出现了“治世”和“盛世”的局面。请你写出其名称及开创者。

(2分)

②比较两位皇帝在位时实行的政治措施,你认为这两个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

【民族关系篇】

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朝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也为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和教训。

①唐朝和元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②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什么特点?(1分)

③元朝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获得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元朝时期形成

的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1分)

【学习收获篇】

⑷通过这两单元的学习,从学史方法的角度和认识历史的角度谈谈你的收获。(2分)

【学以致用篇】

⑸请你仿照此题形式,提出一个不同的主题并设计至少一个问题。(1分)

最佳答案:

⑴①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2分)

评分说明:只写出历史时期只得1分。

⑵①唐太宗:贞观之治(1分);唐玄宗:开元盛世(1分)。

评分说明:全部答出才可得分

②重视农业、重视人才、提倡节俭等。(2分)

评分说明:学生答出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⑶①唐朝实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1分),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造就了唐朝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1分)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1分),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加速了元朝灭亡。(1分)

评分说明:“影响”意思对即可。

②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王朝长期并立,时战时和。(意思对即可,1分)

③回族。(1分)

⑷学史方法的角度:主题归纳;构建知识框架;分类归纳;注重历史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探寻规律等等。(1分)

认识历史的角度: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等等。(1分)

评分说明:从两个角度分别答出言之有理的一点得1分,共2分。

⑸评分说明:学生列出主题并提出问题得1分,只提问题或只列出主题不得分。

答案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隋唐和宋元时期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涉及的是我国隋唐时期的内容,其主要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涉及的是我国宋元时期的内容,其主要特征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考查我国唐朝时期出现的政治局面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治国措施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重视农业生产,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还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时,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人做宰相,还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在农业方面还积极改进生产工具,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等。两者的共同措施有:重视农业、重视人才、提倡节俭等

第(3)问,第①小问主要考查唐朝和元朝的民族政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造就了唐朝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加速了元朝灭亡。

第②小问主要考查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王朝长期并立,时战时和。第③小问主要考查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方法的总结和对历史认识的角度的归纳。结合对历史的学习可以知道,可以用以下方法学习历史:主题归纳;构建知识框架;分类归纳;注重历史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探寻规律等等;认识历史的角度:杰出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等等。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主题可以是:【繁荣文化篇】,问题可以是:

①分别列举两个单元里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②分别列举两个单元里在文体方面的创新。

考点核心: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历史最长、贡献最大的王朝之一。它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使节、学者、僧侣和留学生。中国的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学、瓷器等,正是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从海上来与中国开展贸易的有日本、新罗、印度、斯里兰卡、波斯和大食等国家和地区。

叶自飘林 2024-06-18 16:56:55

相关推荐

苹果ipcc是什么意思

苹果ipcc是爱思助手,具体的意思是:爱思助手又称爱思苹果刷机助手,是一款专业的苹果刷机助手、苹果越狱助手。免费为苹果用户提供百万正版苹果软件、热门游戏、苹果铃声、高清壁纸,免AppIeID高速一键下载。备份数...
展开详情

什么原来什么写句子

1、教室里天天早晨这么干净,原来是小明提前到校打扫的。2、这里原来是一片沙漠,现在已经绿树成阴了。3、坑害顾客的“精品”原来是伪劣产品冒充的。4、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5、噢,原...
展开详情

3公顷500平方米多少公顷

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等于零点零五平方米,3公顷500平方米等于三点零五公顷。...
展开详情

苹果11如何关机重启

苹果11关机重启的方法:同时按住左侧任意音量键和右侧关机键。在出现的滑块中,滑动即可关机。按一次音量加键,长按电源键,直到出现开机标志就可以了。iPhone是美国苹果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系列,搭载其研发的iOS操...
展开详情

为什么解雇教练被叫做下课

球迷间原意是指:球迷要求球队主教练引咎辞职,已经广泛引申到各个领域,几乎与引咎辞职同义了。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该取代或者淘汰的意思,比如:安全轮胎让备用轮胎下课。四川人说话生动形象、幽默,富有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