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怎么写

纯情老男人
精选回答

毛笔书法中的非白怎么写?

首先纠正下,是“飞白”而非“非白”,但值得肯定的是你这个问题提的很专业奥!记得在一个书法鉴定栏目里看到有一位鉴定专家说道,鉴定启功先生作品真伪的条件之一就是启功先生的每一个字里几乎都有“飞白”存在。

言归正传,“飞白”,从字面上看,“飞”代表了速度!那么“飞白”就是由毛笔书写时极速行笔所致的书写效果。

当然这种效果所产生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它不是简单的“飞”就能“白”的,有的人在书写时毛笔是“飞”出去了,但远远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白”,这种白它几乎是纯白,而真正的飞白是在书写过程中由毛笔与宣纸之间形成的恰到好处的适度摩擦所致!那么怎样才能形成书法里所谓的“飞白”呢?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飞白一定不是枯笔行笔的缺墨现象,如果大家把这种现象错误的理解为飞白那就错了,这种现象在书法里严格来说是不允许的,因为它属于残笔或叫做败笔,当然在画作里为了达到某种特殊效果这种枯笔是完全有必要的,比如画一些植物的枝干或藤蔓时。

如果在一幅书法作品里有这种现象过多出现那就以为着书写者的书写能力也就是对毛笔的驾驭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而恰恰是在毛笔足墨情况下均匀分布在纸上的墨汁颗粒并与颗粒之间有一定比例的合理空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书法“飞白”!可见要达到这种要求的飞白就必须多加练习揣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对书写者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要有对毛笔有相当的把控力,既要在行笔过程中稳得住笔还要有适当快的行笔速度,这样才能在书写时行笔的笔迹里留下足够量的墨粒同时又有足够量的墨粒间隙。

但有一个问题大家要特别注意,那就是行笔必须是中锋行笔,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说过,飞白所产生的必须前提条件是需要墨粒均匀分布,如果你是侧锋行笔那一定不会是均匀的,因为这样的行笔效果首先从基本要求看,侧锋靠笔肚那面一定墨量很少,甚至有时候会形成半面枯笔,那这个就已经是破坏飞白的基本条件了!总之,我们要练好书法一定要多加揣摩才行,曾经看到有一位书法古人形容:“用笔千古难”,可想而知要写好书法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也不能气馁,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就变得容易了吗!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毛笔书法中的飞白(而不是“非白”)笔,是一种特殊笔法,相传为汉末蔡邕见役人以扫帚写字而创立的“飞白书”,后来在王献之等人的传承下成为一种经典笔法。

唐太宗甚至全篇以飞白笔写出了著名的《晋祠铭》。

毛笔书法中的飞白怎么写?根据我的经验,一般用三种办法可以写出这种效果:1、第一种办法是用侧锋疾扫侧锋是用笔腹擦着纸面快速扫出去,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写就,形成一种飞白效果。

如《明 · 王铎 · 弱侯半山园》“更”字 字,应该以侧锋写出的飞白。

2、第二种办法是逆锋写例如《唐 · 杜牧 · 张好好诗》“散”字的第一笔,原本是一横画,作者用逆锋往右下斜插,逆锋就会破锋,因破锋而形成飞白。

3、第三种办法是用枯笔徐徐自然写出当毛笔中的墨汁即将写完时,自然会形成枯笔,这个时候不宜疾扫,而应该缓缓自然写出,这样的飞白才会有力度。

像《宋 · 米芾 · 苕溪诗帖》洲字、《清 · 傅山 · 孟浩然诗》寒字的飞白,典型就是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

以上三种方法,读者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敬请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冷酷的云 2023-09-04 13:23:48

相关推荐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有志不在什么

是“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意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释义:樵子拍手大笑不停,对子牙点头叹道:“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大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是思想斗争的折磨。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

“窥镜而自视”的“而”的用法表承接关系。
该句出自西汉·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邹忌)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
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因往晓之的之什么意思

“因往晓之”中“之”是代词,代指人或事。出自《杞人忧天》。
原文节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诗曰“杞国有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