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到大四的具体规划 个人计划和目标

日上中天
精选回答

如果你想让自己大学的几年时光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能够学有所得,那么下面这些关于学习的建议,可以做一个参考。

大学规划从大一到大四

大一:敲门

刚入大学,会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适应过程包含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历史,熟悉老师同学,学习校纪校规,掌握上课规律,熟悉校园生活,养成好的作息、生活、学习习惯,明确学习目标,其中又以后两项最为重要。大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度过适应期,把上述事情都做好,为后面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学习方面,大一是打基础的阶段,特别是实行大类招生以及允许转专业的学校,大一的课程差别不大,都以公共课、学科类基础课程为主,所以不能因为刚从高中过来就放松学习,基础打不好,后面的学习就困难。生活方面,可以选择参加学生会、班干部抑或是社团,一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二来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圈子,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不宜过多,一两个就好,不然真的是给自己挖坑,后面忙不过来。生活方面还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作息一定要规律,这是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保证。

大二:登堂

进入大二,已经熟悉了大学生活,学习生也逐渐接触到专业平台较为重要和核心的课程。这一阶段是一个调整和纠错期,也会是一个明显的分化期。学习上,时刻不能放松,毕竟专业课程基础是否扎实涉及到今后你就业发展的问题。有条件的高校,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实验室导师,申请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

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两件事,一是把英语四六级都考过,二是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把要求的学分拿到;社会工作方面,如果自己在学生会社团等干得比较顺心,可以继续发展,争取成为主要负责人,能够锻炼自己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等;如果干得不顺心,建议趁早退出来,把时间和精力都转移到学习或者别的方面能力的锻炼上去。

大三:入室

进入大三,个人的学业成绩差不多定型,个人的发展方向也基本清晰了。这时候应该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做明确的打算。学习方面,专业课会更加细化和深入,逐步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接轨;除了修读课程,这阶段需要做的事情更多,有条件的学校大部分学生会开始进入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准备出国的同学要开始准备英语托福、GRE考试;大三的暑假要申请各大高校的保研夏令营等。对于普通院校的同学来说,保研出国的机会相对较少,考研和就业的准备工作也应该在大三启动,多考一些证书,提前进入考研复习。

不管走哪一条路,进入大三,学习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多,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会相应减少。

大四:出阁

大四的学习任务很简单,绝大部分课程已经修读完毕,主要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部分学校或专业会要求有实习。9月中旬就会确定保研名额,12下旬会进行研究生初试,到大四下学期3、4月份,考研和出国申请的同学同样差不多都能有结果。就业的同学不能错过秋招和春招的招聘机会,认真准备好简历,打理好个人形象,充分做好求职就业的准备。

(出阁一般指女子出嫁,毕业生完成学业后奔赴各地,母校就是娘家,此处用来比喻,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大学四年,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简单,所以不能让自己怀着“玩命高中、快乐大学”的心态来度过。只有目标明确,认真踏实,才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出彩,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新生需尽早规划四年大学生活

就业路

四年大学生活要抓住各种实践机会

就业不仅是大四的事情,就业也需要提前准备,每个大学生从踏入校门起就应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以后的发展设定长远目标。大学四年能不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还在于能不能实实在在规划好这四年生活。

通过各种方式全面认识自己。自我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身体状况等各方面进行全面了解,这样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带来最直接的帮助。

提早积累工作经验。根据自己对以后就业的想法,早日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好大学四年生活,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以后的求职就业技能。

确定就业目标,分阶段细化计划。

对大学生活的计划有大的就业目标,同时也需要达到目标细化的步骤。执行计划需要恒心和毅力,要抱着对自己未来负责的责任心,自主、自觉地执行大学生活计划。

考公务员

要时刻注意积累知识的广度

如果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决定要考公务员,需要积累哪些知识,以便毕业后顺利加入公务员大军?

考公务员并不像考研,要求对知识的深度有一定的了解,公务员考试更多的是需要知识的广度,就是平时要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涉及,不要专挑一类书看。平时要多看新闻,多关心时事,关心社会热点,这些都对申论的学习很有帮助。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要求考生要多看书、杂志、网页和科技、经济、法制类的相关节目,也就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要涉及,眼界要宽、知识面要广、思维要活跃,如果学生能从现在开始订立目标,有目的地积累相关知识,考试时会觉得很轻松。

一般来说,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概是在10月中旬左右报名,10月左右会有报考信息类的文件公布,11月份组织考试。具体可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读研究生

保送和报考研究生,策略不一

保研:要从大一开始全科修炼

在国内读研,可以选择直升与自己目前就读专业相关专业或者在大四春季参加统考考取研究生。直升研究生又称保研,是根据大学前三年的相关专业课水平排名,来选取本校优秀的应届生直升到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就读。保研的机会相对较少,有此意愿的同学除了成绩过关之外,还需要非常注意各个高校各个专业关于保研的各项要求,从大一开始就修好每一门课,可能对这些同学有比较好的帮助。

考研:大一重点打好英语基本功

除了少部分幸运的同学可以保研外,绝大多数的同学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有机会读研。全国的统考内容包含政治、英语和专业课。其中大一、大二要把基本功英语学好,大三主要复习专业课,这是很多最终考上研究生的学生的复习秘诀。

一般,大四的11月份,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12月份签发准考证并开始准备冲刺,大四的1月份参加考试,在3月考试成绩公布后,4月参加研究生复试,6月份发放录取通知书。

跑调大叔 2024-05-24 12:57:51

相关推荐

soul的用法总结大全

n.灵魂,精神,幽灵,人adj.美国黑人文化的soul可以用作名词soul用作名词时的基本意思是“灵魂,精华”,是可数名词。引申还可表示“高尚情操,热情,感情,精神”,作此解时是不可数名词,其前不加任何冠词。s...
展开详情

slow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慢的,迟钝的,温和的,慢于…的adv.慢慢地,缓慢地vt.&vi.(使)缓行,(使)减速vi.变慢,变萧条vt.放慢,阻碍变形:比较级:slower;最高级:slowest;过去式:slowed;现在分...
展开详情

soft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软的,柔软的,温和的,柔和的,不含酒精的,轻松的n.柔软之物,柔软的部分adv.柔和地,温柔地变形:比较级:softer;最高级:softest;soft可以用作形容词soft用作形容词时,多作“柔软的...
展开详情

sorry的用法总结大全

adj.对不起的,无价值的,低等的,遗憾的,感到伤心的变形:比较级:sorrier;最高级:sorriest;sorry可以用作形容词sorry的基本意思是“感到伤心,觉得难过”,指因损失、创伤、不幸和烦恼等引...
展开详情

snatch的用法总结大全

n.抢,一阵子,一下工夫,很小的数量,vi.作出握住或抢夺的动作,很快接受vt.抢夺,夺得,及时救助,[体育运动]举重变形:过去式:snatched;现在分词:snatching;过去分词:snatched;s...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赠予的意思

赠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èng yǔ,送财物或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当财产、物品等标的物的所有权出现了单方向的转移时,这种行为就是“赠予”。
出处:《新唐书·突厥传下》:“高祖初即位,与和,因数出军助讨贼,故诡臣之,赠予不可计。”
造句:
1、智慧不能创造素材,素材是自然或机遇的赠予,而智慧的骄傲在于利用了它们。
2、时光把它包裹住的礼物赠予。我们不带遗憾地前往。
3、不跟风,不奔俗,快乐心情追随你;不送金不给银,身体健康赠予你;不铺张不浪费,幸福人生属于你。世界问候日,祝福最爱的你。
4、太阳红着脸,披着余晖织成的锦衣,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她微笑着,把温温暖光亮大方地赠予给普天下的人。

女子之嫁也的之的意思

“女子之嫁也”的“之”用于主谓语之间的结构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之”的意思解释: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6、表示领属关系。
7、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
组词:之后、之前、之一、兼之、总之、反之、之子、顷之、之流、之上、加之、之外、有之。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吗

“江郎才尽”能形容自己,“江郎才尽”是汉语成语,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后常比喻才思减退。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造句:
1、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2、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3、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5、他开始恐慌,他怕会失去这段旋律然后从此江郎才尽。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什么

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指的是(地球外部的)大气层。
该句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虽然没有写出本体,但是也能很清楚知道“纱衣”指地球外部的大气层,把大气层比喻成“纱衣”。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
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合适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