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秦皇求仙入海处

脚踏实地
精选回答

据《史记秦始皇秦本纪》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始皇32年)第四次出巡至碣石,并在此拜海,先后派卢生、侯公、韩终等两批方士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明宪宗成化13年,立“秦皇求仙入海处”石碑一座,以纪胜境。秦皇岛,古属碣石地域,因秦始皇东巡驻跸于此而得名。秦皇求仙入海处占地19公顷,古树参天,濒临大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景区既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秦始皇求仙的史实,再现了秦文化光辉灿烂的古老文明。

首先映入朋友们眼帘的是秦阙门。产生于西周时期,秦汉时代在城门、宫殿前或祠庙前都建有阙门。据说阙门是“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也就是悬挂法令、布告用以昭示国人的地方,而祠庙、居室前的阙是“装饰,别尊卑”,就是说:阙是一种标志,表明宫殿、居室、神祠及坟墓的范围,大臣到此必须肃然起敬。

秦皇求仙入海处的秦风阙门,仿秦汉阙门形式,外观重檐四阿顶,四阙三门,其中门楼为重檐牌楼式,正阙两座,左右带副阙;另有连接高墙的旁阙两座。正阙高10.8米,宽3.2米,厚3.2米;副阙高8.46米,宽1.4米,厚1.4米;旁阙高同副阙,宽3米,厚3米。正阙上层梁坊下按东西南北四方位浮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正门横匾是由赵朴初先生书写的“秦皇求仙入海处”。

在阙门的前面这对二神兽叫“天禄”,传说中天禄是一种头上长角,肋生双翅会飞的动物,是吉祥的象征。在此我祝愿大家旅途顺利、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进入阙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始皇碣石行大型群雕。秦始皇一生曾五次出巡“亲巡天下,周览远方”,每次出巡时,都有隆重的车仗和庞大的车队,场面非常壮观。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组群雕以秦始皇出巡时声势浩大的历史场面,用生动形象的始皇像、车马及人物造型,再现了秦始皇华夏一统,千古一帝的风采,此群雕长40米,宽5米,高6.6米,是我景区继秦始皇巨型雕像之后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大家可在此摄影、留念。

在青云路的两侧整齐排列的是十二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在我国,从西周末年开始,贵族子弟都带上面具,扮成神兽的模样,跳驱鬼除瘟疫舞蹈。东侧我国北方最大的孔雀园,三百只孔雀徜徉其中。

此刻您看到的是史记刻石。上面刻着“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这段文字充分证实了秦始皇到此求仙的真实性,是我们兴建秦皇求仙入海处的历史佐证之一。

接下来,带领大家参观的是“

战国

风情”景区。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

战国

时期,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当时整个社会充满矛盾,战乱不止,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霸的局面。“

战国

风情”就是围绕

战国

七雄在政治、军事、农业、

商业

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取其精华建造而成的,使游客在观赏的同时既获取历史知识,又寓知识于娱乐之中。真是“抚千古在一瞬,揽七雄于目前”。“

战国

风情”牌匾这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出自张爱萍将军之手。

通过吊桥,我们进入了齐国。首先朋友们看到的是稷下学宫,稷下指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创办于

战国

时期,齐宣王出于开疆拓土的需要,在稷下广筑学馆,招徕天下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在此讲学议论。可以说是

战国

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一个缩影。现在正在此讲学的法家的代表慎道。

现在,朋友们已随我来到齐国的

商业

街。

战国

时代由于

商业

手工艺发展很快,城市也空前繁荣。曾有一位舌辩之士这样形容齐国曰“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袂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虽然有些夸张之处,但足以说明临淄是当时

商业

大城。

战国

风情的齐国一条街就是再一齐国冶铁、盐业、青铜器制作,手工艺、织布以及茶馆、酒寮等市井风貌。当然,朋友们可在现代“齐国”的工艺品店、木刻店选购喜欢的物品作为旅游纪念品。

接下来,这座浮雕是“孔子闻韶处”。韶,传说是我国远古舜时期限的一种非常高雅乐舞,因韶有九章,也叫“九韶”。

史载,齐景公31年(公元前517年)当时孔子35岁,孔子与齐国太师讲座音乐时第一次听到了本国早已失传的韶乐,所以《论语》中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乐随着历史长河而湮没了,但孔子闻韶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扁鹊行医”。扁鹊原名秦越人。

战国

时期齐国人。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采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被我国的中医界一直延用至今,虽说此处建立不久,但扁鹊的头部已让游客摸得很光,为什么呢?传说,摸一摸扁鹊的头可以消除头痛。

燕国是

战国

时期的北方大国,秦皇岛属燕国地界。八卦迷宫,八卦是远古人们记事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八卦迷宫是根据八卦的八个方位建成的,里面有32个房间,96扇门,进入生门,您可以自由往来,进入迷门,您就得费些时间了,在此预祝各位都能走出凯旋门。

面前的这座楼阁,就是黄金台。

战国

时期,齐强燕弱,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即位,励精图治,志在雪耻,在蓟都高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英才,于是一些贤士能人纷纷投燕,一时间燕国人才荟萃。燕国也兴盛一时,借古论今,我们祖国开放伟大事业不也正是需要人才吗?朋友们请看,“壮士行群雕”。它是根据荆轲刺秦王临行前的史实而建的。描绘的是,在燕国的易水之滨,有许多白衣素冠的人正为两个人送行,其中之一是荆轲,另一位是年仅十三岁的秦舞阳,离别时刻,荆轲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便义无返顾地踏上征程。荆轲虽身死而事败,但他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易水岸边的两句悲歌也成了千古绝唱。共3页,当前第1页1

现在我们来到了仙人祠,祠内供奉有东王公,西王母,福、禄、财、寿诸神及卢生、徐福、韩终、侯公、石生五位方士,因祠内有仙也有人,合称“仙人祠”。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自称始皇帝,希望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永远流传下去,他想永远统治中国,于是派遣许多方士漂洋过海,寻求长生不死的仙药,这些方士有的到了日本、韩国,也有的一落不明。仙人祠就是为这些方士修建的祠堂,以纪念他们为中、日、韩

三国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看,祠内香烟缭绕,请您进去参观吧!

现在我们已来到赵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建都邯郸。赵国西北一带居住着游牧民族,他们善于骑马射箭。赵国是

战国

时期的军事强国,赵武灵王在位时,借鉴胡人作战的

经验

大胆地进行军事改革,并文有上卿蔺相如,武有大将廉颇等一批名士,使得秦国很长时间不敢侵犯赵国,威震四方。“赵风综合体”以大型浮雕形式表现了胡服骑射、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窃符救赵、纸上谈兵等一系列流传千古的史实。

走出赵国,我们步入韩国,韩国有一位

战国

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出身贵族,与李斯是同学,曾多次向韩王建议变法,但均末采纳,于是发愤著说,后人辑成《韩非子》一书。韩非的理论被秦始皇看到以后,非常赞赏,以武力将韩非请到秦国,但韩非为李斯所妒,被陷入狱,次年服毒自杀。但他的治国思想却为秦始皇采用,对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起到了重大作用。

走过碧清的池水,雪白的石桥,潺潺的流水,使我们似置身于幽雅的苑中。周游列国,走过沧桑的历史,孰能无感?情发于中,哪能无诗?“留诗亭”专为文人骚客留下珍贵墨迹而建,以兹纪念。

朋友们,此时我们已到达魏国。魏文候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在位期间任用李悝改变法制,吴起改革军事,西门豹作地方县令,使魏国强大起来。

再往前行,看到的是“魏王假看斗鸡”,魏国的最后的一位国君叫做“假”他非常昏庸无道,使国家灭亡,以此告诉我们后人,只有勤业,敬业才能成功。

朋友们随我进入

战国

时期的南方大国---楚国参观吧。楚国,约占有今湖北省等。楚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华夏文化相融,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现在,朋友看到的这个雕塑是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主张举贤任能,立法富国,联齐抗秦,遭到上官大夫斯尚等人的造谣中伤、被流放。屈原报国之志忠忠耿耿,返遭谗言诬陷,激起他极大的愤怒。由此他以诗抒怀,著有《离骚》、《天问》中他提出172个问题。流放之后,他无时不在忧国忧民,当他得知首都“郢”被秦攻破后,深感无力救国,于是投汨罗江自尽而死,以身殉国,人民同情这一伟大的爱国诗人,就把苇叶包的糯米,即现在所说的粽子投入江中,以示祭奠。从此,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全国性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我们每年一届的望海大会也在端午节举行。传说来源于秦始皇派方士求仙入海的童男童女的亲人们盼望他们早日归来,即到海边祭祀,久而久之当地居民形成逛码头的习俗。

现在,请欣赏“秦百戏”表演。

“百戏”是对以杂技为主的幻术武术,滑稽表演,音乐舞蹈等各种表演艺术的总称.观看表演,将使您进一步领略到杂技艺术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

求仙苑是我们今年开发出的一处新景观,苑内百草丛生,百花争艳,古碑林立,配以碧清的湖水,白色的亭廊,构成了一幅水陆相连的美丽图画.现代碑林有贺秦皇岛开埠碑,《浪涛沙北戴河》碑,古代碑林有杨琚《秦皇岛》曹操《观沧海》、《碣石门辞》等碑刻组成。

现在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国家----秦国。您看到建筑在高高台阶上的宫殿,就是秦皇求仙入海处的主体建筑—求仙殿,请朋友们随我到殿内参观吧。

秦帝国军事艺术陈列馆,是根据陕西丽山秦文化研究会最新研究成果,以秦兵马俑二号坑为原型,通过展示秦俑形象,秦出土兵器,铜车马及秦代战阵等内容为主,为广大游客展示秦帝国军事思想、军阵气势。当时先地蝗兵器,以体现光辉灿烂的古文明。

朋友们请随我看一看秦始皇送韩终入海求仙的场面,请朋友人注意安全!

全景馆:以真实的海浪效果,逼真的半岛造型,迎风招展的旗帜和动态的人物造型,加上周围山峰叠起,古长城和烽火台等布景衬托。采用真船、真水、真浪等真实效果,再现了秦始皇率群臣举行盛大仪式,碣石岸边为方士送行的场面。

登上求仙殿二层大厅,这里正进行着秦皇歌舞表演,节目有秦皇登基大典,秦皇乐舞、求仙仪式、古筝表演等,以舞蹈表演的形式,为您真实的再现秦始皇华夏一统,千古一帝的风采。

最后,请朋友们随我们到秦皇求仙路上走一走。

“求仙牌坊”是进入求仙路的门户,它高6米,石柱顶端有6个道教中用来盛仙药的葫芦。通过牌坊我们进入甬道,甬道两侧是威风凛凛的兵马俑,他们的服装、发式、年龄及面部表情各不相同。甬道中还摆设着象征帝王权力的九只巨鼎,经过六个平台七十二级步阶,我们来到祭坛,即秦始皇举行求仙仪式的地方。朋友们请看这巨大的秦始皇雕像,它高6米重80吨,表情虔诚,双手高举酒爵,企盼着出海的使者能带回长生不死之药,以图永远统治中国。共3页,当前第2页2

秦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勤劳智慧的先人们一创的古老文明依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继承祖先的灿烂文明,发扬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开辟伟大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参观,我们已游完秦皇求仙入海处,说再见之前,请把您的意见或建议留给我们,以便我们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优良传统,开辟伟大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参观,我们已游完秦皇求仙入海处,说再见之前,请把您的意见或建议留给我们,以便我们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优良之处长久发扬。

共3页,当前第3页3

山高水长 2024-04-21 10:56:02

相关推荐

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

题目内容: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最佳答案:D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考点核心:板块漂移学说: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
展开详情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

题目内容:某同学举办主题为“多彩的城市生活”图文展览。“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幅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最...
展开详情

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题目内容:如果你在宋代过春节,那么你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
展开详情

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②都是自信的误区 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

题目内容:自负和自卑的相同点是()①都是成功的绊脚石②都是自信的误区③都以自我为中心④都是良好的心理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最佳答案:A答案解析: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自负的人过高的估计自己,它...
展开详情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

题目内容:amolFeS与bmolFeO投入到VL、cmol/L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①(a+b)×6...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