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考色彩水粉笔七种用法详讲

落花随流水
精选回答

1.随形体结构用笔指出要想塑造好物体的立体感,就要依靠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五大调子去表现物体,伴随着形体结构的转折,明暗与色彩都会发生变化,用笔的方向、起

1.随形体结构用笔

指出要想塑造好物体的立体感,就要依靠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五大调子去表现物体,伴随着形体结构的转折,明暗与色彩都会发生变化,用笔的方向、起止要随着形体结构的转折来用笔,也可以理解成依照明暗关系与色彩关系来用笔。因为形体结构的转折与明暗变化、色彩变化是紧密联系的。用笔的大小要随着形的大小而改变,简单的结构,大的部位、形状,我们可以用大笔去表现,如背景等。复杂的小结构、小的部位、小的形与细节,要用小笔去表现,如高脚杯、瓷器的口部、碟子的厚度等等。只用大笔触必然显得空、不精致,只用小笔触易琐碎、放不开。两者要互相结合。

2.用笔要果断、准确、概括简练

每画一笔都要稳妥、形色兼备,考虑不好,不要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就要果断、准确、干脆利落。一旦笔触落于纸上,就不要轻易描抹、改动。力求一次画好,这就好比是“金口不开,开口不改”。除此之外,用笔还要概括简练,这就要求我们大胆恰当地一笔解决一个块面、一个转折等,也即一笔完成一个任务或几个任务。如一笔同时解决明暗、纯度、色相、块面、虚实等。我们能一笔画好,绝不用两笔,尽可能用少的笔触塑造好物体。避免用笔琐碎、刻意地反复描、涂、抹,此是水粉画用笔之大忌。由于水粉材料的限制,反复地描、涂抹会使底色泛起、变脏,描、涂、抹会使人感到死板僵硬、机械、不放松、不爽快,因而也就失去了绘画感。此所谓人为太过天趣尽失。

3.用笔要活泼、自然、统一

指出活泼就是要画得生动、灵活多变。笔触过于规整、雷同就会使画面显得拘谨、呆板。统一就是对变化的节制,是笔触上的共性。变化与统一是辩证的,笔触只求变化就会看上去很乱。乱即变化,不乱即统一,变化与统一是矛盾的双方,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双方的平衡点。中国画论要求用笔时要做到:“乱中不乱,不乱中又有乱”“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不齐之齐,齐而不齐”。这都是这方面很好的论述。“乱中不乱”说明这种乱应该是有控制的乱,失去了控制,那是真正的乱,而非我们需要的活泼,“不乱中又有乱”即在一个度的把握之下,尽量求得变化。自然就是要画得放松、毫无拘束。中国画论上说:“‘自然’二字是画之真诀、自然是活勉强即死、一有勉强即非自然。”要求用笔做到“纯任自然,如不经意”,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不经意是好像不经意,并非真正不经意。要想做到画面上的如不经意,还需要我们很经意地去追求,很认真地去对待、去思考、去研究、对画面的效果斤斤计较。反过来说,这种经意在画面上不能有一丝一毫地显露出来,要看上去“如不经意”,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只有熟练地掌握绘画技巧、规律,才能在作画时画得毫无阻碍,纵笔挥扫,气势一贯。作画时看似不假思索其实是千思百虑形成的本能。如果是真正的不假思索、忘乎所以地乱画并不是自然、放松,而是乱了方寸。用笔轻浮、似是而非也不是自然、放松,而是软弱无力的表现。

4.用笔的动作与速度

用笔的动作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笔法,有摆、拖、贴、点、揉、擦、涂等。摆、拖、点、贴都是一笔一笔地画。摆:有一定的力度和运笔方向,可长可短。拖:在运笔过程中渐渐抬起,有一定的方向和力度,笔干一些。点:比贴面积小一些,可以有一定方向,也可垂直起落。贴:力度轻一些,在画面上垂直起落。揉:指转动而联贯的用笔。擦:指用干笔轻轻在画面上扫,笔与纸不即不离。涂:指连续排列的用笔。以上笔法也可以互相结合使用,如先摆后拖、先摆后揉、先揉后拖等等,这都是连贯的动作。除此之外,还有罩色、洗等用法。

用笔的快慢看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要稍快一些,太慢则不爽快、不出效果,尤其是拖。但有些笔法过快也不行,如摆、涂得过快会出现飞白。速度与笔上水分之间的关系要把握好,水分适中可以画得快一些,水分少而画得快易出现飞白,飞白美术培训时,对于调色的常识教授比较困难,对于初学者,有两个难点令人困惑,一是面对静物看不出色彩变化,二是看出颜色调不准色彩。看不出色彩,不是色盲、色弱,就是方法不对。看出颜色,调不出来,很大程度与经验有关。调色前,首先做到观察准确,然后把看到的色彩进行分解,看看它与调色盒里哪种颜色最接近,还需要哪几种颜色?颜色的分解最好两种或三种,不可太多,多了就容易脏。一块颜色可以分解出几套方案,要用最接近最简略的色彩搭配。为避免用色雷同和习惯用色,可以尝试其他调色方案。接下来进行比例的调配,比例不正确,调出的颜色不是倾向不对,就是过而不及。美术培训老师一定要慢慢引导不可操之过急例如画黄梨的亮部,用土黄加淡绿再加白色,调出来可能缺少绿色倾向,或可能太生绿,也可能太粉气。因此调色时一定集中精力,看准、分解准,多试验、多对比,保持新鲜敏锐的感觉,慢慢的,调色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过多会影响画面效果。

5.用笔要有先后次序

在颜色较复杂、重叠的情况下,先画面积大的地方,后画面积小的地方,如一个瓷罐上有高光,但面积小一些,应将高光下面的颜色画好,再点高光。又如一个不锈钢制品上面有许多深浅不一的色条,也有大面积的蓝灰色,应先将蓝灰色铺好底,再画深浅不一的色条,又如可画好背景后,再画水果的把。

先画薄的地方再画厚的地方,这分两种情况:一是先画薄的地方,然后向厚的地方转移;二是分层画的时候,先画得薄一些,再渐渐地画厚。

先湿后干,如果有些部位和笔触需要湿一些,有些部位笔触需要干一些,尤其是干与湿互相重叠的情况下,应先用湿画法画,随着颜色的变干而过渡到干画法上。先画暗部后画亮部,即先从物体的暗部画起向亮部过渡,这样不容易画粉,是较常用的一个次序。

其他次序,由于水粉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它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次序,除了由暗向亮画以外,也可以先画亮部再过渡到暗部,也可以从明暗交界线向两侧过渡,还可以铺一下亮部灰面(中间色),然后将亮部提亮,再将暗部画暗,后加反光和高光。各种画法并用可避免概念化,而使画面手法灵活多变,用何种方法看需要而定。

6.用笔要追求变化

指出用笔要活泼、自然,就要追求变化,用笔要有聚散疏密、强弱虚实、干湿厚薄、大小长短、曲直方圆、深浅宽窄、明度色相纯度、点线面、方向、节奏、急缓等变化。在疏密的变化上,中国画理论特别注意三或五这两个数字,要么二为密一为疏,要么三为聚二为散。三与五都不是确切数字,只是一个大概比例。聚散疏密是辩证的,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虚实是互相对立的,互相衬托、对比、依赖,没有虚就没有实,没有实就没有虚,虚实相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避免一些情况的发生,如方向太一致、无变化、对称,对称则呆板,又如笔的形状雷同,明度、纯度、色相一样,疏密一致,虚实无变化;用笔大小、长短、宽窄雷同,用笔不可等距离、不可横平竖直,用笔要曲直相结合等。

7.用笔的继承与发展

在用笔上,我们可以借鉴古今中外前人的经验,我们今天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前人早就研究过,并且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也要向西方学习,因为那里是水粉画的故乡。我们尤其要注意学习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在笔法的运用上我国有独到的见解,历代均有画论、文章。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魏晋南北朝谢赫的《画品》、五代荆浩的《笔法记》、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明清时期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教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发展自己的风格,达到前人所说的“有法之无法,方为至法”的境界。最后我们还要向大自然学习,这是绘画的源泉和灵魂。自然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和法则,也是绘画的语言和法则,画理与自然之理是相通的。各种变化在自然界中浑无人工痕迹,自然而然。我们在绘画中就是要追求和达到这种状态,即所谓“参乎造化,妙合自然”。

总之,绘画之所以有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同于照相的手工性,即人工的痕迹。用笔正是这种人工痕迹的体现,太原画室的老师指出人们用笔体现自己的感觉和趣味,这种感觉和趣味会因时间和自己的认识的变化而改变。这体现了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个体上的用笔差异性。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审美主张和趣味。一个人不能不受时代的影响,这就使每个人的用笔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造成个性与共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心理、生理、性格及对艺术的认识理解、学习经历、世界观等。人们总是追求创新,因为旧的形式和趣味不能表达新时代的思想和感受。这就是画家石涛所提倡的“笔墨当随时代”。当人们达到了用笔的最高境界时,也就达到了画理与自然之理相通的境界。

畅聊往事 2021-07-20 10:28:49

相关推荐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吗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本。江西农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
展开详情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身体素质良好、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必须具备本科学历或符合报考院校招生的特殊要求。考研需要什么条件一、合法身份必须是中华...
展开详情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

高考体检能带隐形眼镜吗眼科检查必须为裸视。戴隐形眼镜者要保证在检查视力前能够摘掉(需要带隐形眼镜盒及清洗液)。在检查视力前3-5分钟,也可抓紧时间望一下远方、做一下眼保健操或点几滴缓解眼部疲劳的眼药水,使眼球调...
展开详情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

一般大学毕业多少岁大学毕业的年龄通常为22岁。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为7岁,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专科3年就可以毕业,此时毕业的年龄就是21岁。大学毕业年龄偏大的原...
展开详情

东北大学在哪

东北大学在哪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人工...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泉思如涌还是思如泉涌

是思如泉涌。
思如泉涌,汉语成语,拼音是sī rú quán yǒng,意思是才思像喷涌的泉水,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旧唐书·苏颋传》:“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造句:
1、文章的得意之处,必是思如泉涌时而作,而搜索枯肠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2、对文章进行编辑可以在最后进行,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你思如泉涌,创造出最好的作品。
近义词:才思泉涌、文思如泉。

衣是独体字结构吗

“衣”是独体字结构,读作yī、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义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后为衣服的总称。又引申为覆盖在或包在物体表面的东西。以上义读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盖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动词,读yì。
“衣”的出处:
1、《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
2、《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3、《小园独立》:“新泥添燕户,细雨湿莺衣”。
“衣”造句:
1、他胆大心细,每一件事都做得天衣无缝。
2、这真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啊!
3、爸爸卖的产品真是天衣无缝。
4、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5、他俩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怎么写诗押韵

写诗押韵的方法:
一、要明确古诗的绝句和律诗是不同的。
对于绝句:五字一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一般由四句组成,可分为律绝和古绝。
对于律诗:五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个字一句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二、押韵区别:
绝句在押韵上,根据形式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其中律绝最严格,和律诗一样,要讲究平仄相对,押韵严格。但是“古绝”一类的绝句就没有这么要求的严格了。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还有一句平仄调配的变通规定,为常用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意思就是:一三五字不比拘泥于平仄相对,但是二四六字一定要,“平”对“仄”或“仄”对“平”。
三、写好押韵,要注重诗词上下句中,对子的使用。
对子歌,也是人们总结的平仄相对的对子,所组成的一首歌谣,是一种对偶句。它言简意深,词语对仗,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例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四、通过讲究诗中的“平”、“仄”相对,再配合对子歌,使诗中词语对仗,勤加练习就能写出押韵的诗。

形容清冷疏离的气质诗词

形容清冷疏离的气质诗词有:
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2、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李清照《丑奴儿》
3、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4、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李延年歌》
5、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李白《西施》
6、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