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担是什么意思 挑担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青山绿水
精选回答

担挑是什么意思呢

挑担子的解释

挑担是什么意思 挑担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比喻 承担 责任 或担负重任。 草明 《乘风破浪》 三:“ 康伯和 也 曾经 认为 冯隶平 的包办代替不合适, 但是 ,他又巴不得有人来替他挑担子,乐得这样办。”

词语分解

挑的解释 挑 ā 扁担等两头挂着 东西 ,用肩担着:挑土。挑夫(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 挑的东西:挑担。 挖取:挑荠菜。 量词, 用于 成挑儿的东西:一挑儿白菜。 选,拣:挑选。挑拣。挑剔。挑肥拣瘦。 古同“ 担子的解释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的总称 ∶难以 负担 的、令人吃力的责任日常工作的 沉重 担子详细解释.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特指货担。《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 》第五二回:“旁边是一个卖汤圆的担子。” 闻一多 《罪过》诗

连襟 妯娌 挑担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妯娌是已婚妇女称呼丈夫兄弟的老婆为妯娌。弟兄的妻子之间,就是妯娌;所以妯娌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弟兄关系的一个延伸。连襟和挑担的意思相同,是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二指彼此知心。

2、对象不同,妯娌一般是女生的称呼,而连襟和挑担是指男生。

3、应用范围不同,连襟连袂,现在还在频繁使用,古人把妻子比喻为衣服,"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姐妹相当于同一块布料裁剪制作的两件衣裳,两个男子分别娶了一对姐妹,称为连襟就很容易理解了,也有叫做:"连桥"。

扩展资料:

襟就是衣服的前胸这一部分,也可以指代胸怀的意思。连襟这个词从表面意思来看,是衣服与衣服相连接。唐代以前,连襟其实指的就是好朋友之间的关系。

而到了北宋时期,这个词义才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这和一个叫洪迈的人相关,洪迈有个堂兄,虽然在朝为官,但是仕途并不顺利。而恰巧洪迈妻子的姐夫时任节度使,于是便顺水推舟给洪迈的堂兄写了一封推荐信。洪迈的堂兄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助力,而后得以升迁。

挑担关系是什么意思?

连襟的意思,陕西方言。

挑担,以肩荷物,如挑担驮载者,杖八十,徒二年。或者指方言连襟的俗称。方言中是连襟的俗称。指姐姐与妺妹的丈夫间的亲戚关系。

简介

特别是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农耕文化的特殊性造成“挑担”称谓的产生。在甘肃河西走廊、山西一片,以及河北保定等地都有相似的称谓,都可能与其地域文化有关。

最后,“挑担”到“连襟”词义发生了转移。“挑担”本来都是挑着东西,后来指挑着的东西之间的关系,进而引申为一种两婿关系,是一种俗称。“连襟”也有相互关联的意思,它们在引申义上有相似之处,后者显得更“雅”一些。

可见,称谓虽为一种外化的符号,但也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山西方言中“连襟”的称谓便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意义。

挑担的读音声调

挑担读音:tiāo dàn。

意思:以肩荷物,方言中是连襟的俗称。指姐姐与妺妹的丈夫间的亲戚关系。

发展:指挑着东西,后来演变为挑着的东西之间的关系,进而引申为一种两婿关系,是一种俗称。

扩展资料:

在普通话中,人们把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雅称为 “连襟”,而在陕西方言中则俗称为“挑担”,也有叫“连襟”的。

封建社会里,小农经济是基础,以父子为核心的宗法制为主导思想,其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是血缘亲族组织,财产的继承权也是由男子来完成,这体现了父权文化的主宰地位。

陕西方言中亲属称谓的称呼也受这一思想的影响。父系的亲属关系一般称为“内”、“大”,母系的多称为“外”、“小”。女方嫁到男方家,要随男方称呼亲戚,叫男方父母也是“爸”、“妈”。

男方叫女方父母为“叔(伯)”、“婶(姨)”。男方称妻子的姐姐为“妻姐”、“大姨子”,妹妹为“小姨子”,弟弟为“小舅子”。可以看出妻系的称谓就不是很严格,那么,称妻子的妹妹或姐姐的丈夫为“挑担”“连襟”更是一种谑称。

挑担是什么意思

详细解释:

1.挑上担子。

《元典章·兵部·禁例》:“各路差使人员往往强拖铺兵并镇店百姓挑担行李及牵船只。”《明律·户律·盐法》:“挑担驮载者,杖八十,徒二年。”

2.做挑运的工人。

《茶香室丛钞·称谓之异》引 清 黎士宏 《仁恕堂笔记》:“ 甘州 人谓姊妹之夫曰挑担。”

相关例句:

1、事实上,这些道路极为狭窄,有些地方甚至只能够容得一人侧身通过,挑担的人都无法换肩,战马更是寸步难行,因而在当地素有“左担道、右担道”。

2、有推手推车的,赶骡马车的,挑担子的,鱼贯而行,往天津运送粮食。

3、绿竹林是慷慨的,老人向它要手杖,船夫向它要竹篙,猎人向它要竹弓,村妇向它要竹萝,厨师向它要竹笋,孩子向它要牧笛,修桥的、挑担的……无论谁来索取,竹林都慷慨地答应,无私地给予,它毫无保留地向人们奉献着。

4、个人品德记心间,尽责任,勇挑担。重情义,重感恩,有理想,志高远。知荣辱,明恶善,衣得体,品貌端。重慎独,严自律,惜生命,身心安!

5、老天津活跃着不少菜贩子,这些人或推车或挑担,后半夜起身,到蔬菜批发市场上货,晨光乍现之时已经赶到城里吆喝着出售了。

6、当初,范华生以挑担走街串巷,叫卖面饺、糖三角为业。

7、你不是戏子,不要过于在乎自己的样子;你不是棋子,不要过于在乎自己的位子;你不是王子,不要过于在乎自己的面子;你不是傻子,不要过于在乎自己的银子;你不是才子,不要过于在乎自己的句子。你就是你,只要不摆谱子,敢挑担子,会过日子,就能幸福一辈子。

连襟 妯娌 挑担的区别是什么?

1、意思不同

连襟的意思是指姐妹的各自丈夫之间的关系。比如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就是连襟关系。

妯娌的意思是指兄弟各自妻子之间的关系。比如哥哥的妻子与弟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就是妯娌关系。

挑担的意思是指姐姐与妺妹的丈夫间的亲戚关系。

2、出处不同

连襟出自沙汀《呼嚎》:“乡长同主席是连襟,诨名王水公爷,因为你一沾上他就会坏事。”

妯娌出自冰心 《寄小读者》十:“因看你丰满红润的面庞,使我在姊妹妯娌群中,起了骄傲。”

挑担出自清黎士宏《仁恕堂笔记》:“甘州人谓姊妹之夫曰挑担。”

3、指向不同

妯娌一般指的是女生。

连襟和挑担一般指的是男生。

挑担是什么亲戚关系 人物关系挑担什么意思

1、方言中“挑担”是“连襟”的意思,指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

2、 “挑担”本来指挑着东西,后来演变为挑着的东西之间的关系,进而引申为一种两婿关系,是一种俗称。

3、特指黑龙江牡丹江一带,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张家口一带,也有此种称呼,但仅用于介绍,并不直呼。

开心我哥 2024-05-10 13:46:30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乔迁新居大门对联:
1、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2、横批:吉祥如意。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3、横批:可心就好。
上联:良辰吉日喜迁新居;
下联:人兴家旺宜住高楼。
4、横批:乔木莺迁。
上联:乔迁喜天地人共喜;
下联:新居荣福禄寿全荣。
5、横批:栋宇聿新。
上联:吉日迁居万事如意;
下联: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6、横批:方寸福地。
上联:添居室金玉满堂;
下联:栋梁起流芳百世。
7、横批:四海升平。
上联:一马平川进新居;
下联:珠光宝气福满堂。
8、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
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
9、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亏除去部首有多少画

“亏”字除去部首,还有两画。
亏(拼音:ku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亏”和它的繁体字“虧”原是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简体“亏”原是“于”的异体字,字形、字义关系不详。清代王筠认为是“吁”的本字,假借为动词“往”义,并由此引申出“到达”、“在”、“比”义,进而虚化出一系列介词用法,这些意思后世多写作“于”。“亏”字后来成为“虧”的简化字。
“虧”始收录于《说文解字》,许慎认为是形声字,从亏雐(hū)声,本义指气不足,引申泛指缺损,再引申指短、少、差欠,又引申为毁坏,还引申为道义上的亏欠、对不起。又作幸好、幸亏讲。另外“亏”也表示讥讽。

疾行的意思

“疾行”读音jí xíng,汉语词语,意思是快速行走。
出处:
1、《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2、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伍员疾行,至于鄂渚,遥望大江,茫茫浩浩,波涛万顷,无舟可渡。伍员前阻大水,后虑追兵,心中十分危急。”
造句:
1、他骑马疾行,在父亲咽气前到达了家中。
2、大队骑马背枪的胡子在山道上一路疾行,偶尔一两个山中猎户看到这群胡子,无不躲得远远的。
3、适才我看到你骑在疾行的巨无霸背上,仍然谈笑自若引吭高歌,如此临危不惧,气定神闲的大将风骨,岂是平常人所能及的。
4、杨龙和林凤仙驾着火龙,在万丈虚空之上穿云破雾,瞬息千里,飞速地朝着东南方向疾行而去。

会操是什么意思

会操,读音为huì cāo,汉语词语,意思是会合举行操演。该词是一个军事术语,古今语意不同,在清朝末年,又称为秋操、大操,意指新军的军事演习,在今天,专指军队的队列训练。
出处:《大辞海·军事卷》:“会操:集中部属对已训课目、内容进行的操演。多用于队列训练,目的是检验训练效果,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常由连、营、团级单位组织实施,并组成评判组,按指定的单位或个人顺序轮流操演,结束后进行讲评。”
造句:
1、每天早晨,同学们在操场上会操。
2、我今天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以检阅官身分出席这次结业会操。
3、我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结业会操,再一次以检阅官的身分,与入境处的结业学员见面。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