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说的阅读答案

橘香
精选回答

下面小编整理了祖母说的

阅读

答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祖母说

徐则臣

①从12岁时出门,读书,上学,再读书,一晃又是12年。每年回家两次,名为归乡,实是小住,总是鬼撵着似的匆匆去来。回到家也难得外出,关在房里读写,偶尔出去也只是房前屋后遛上一圈,漂泊不得安宁的心态常让我感觉自己是故乡的局外人。除了周遭的亲戚,稍远一点的都在逐渐陌生,那些曾是我的同学和少时玩伴的年轻人,多半已经婚嫁生养了。生疏是免不了的,要命的是他们的孩子,完全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我与这个村庄无关。

②尽管这样,我依然没能太深地发现村庄的变化,大约是这种变化正在缓慢进行,而我一年两次的还乡多少也对此有些了解,孩子们的成长与谁家的一座平房竖起来并不能让我惊奇。都是生活的常识了,有些东西的确在人的心里也展开了它们的规律,它们的生长节奏不会让我们意外,也就无法把它称作变化。我常以为我的村庄是不会变化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相同,院门向南开放,白杨和桑树还站在老地方,后河水的荣枯也只是遵循着时令的安排。当我从村庄的后面的那条土路走向家门时,沿途的景物让我失望地一成不变。我就想,还没变。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村庄却像脱离了时光的轨道,固执地守在陈旧的记忆里,生活仿佛停滞不前,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

③若是从生活质量论,现在的村庄绝不是一片乐土。小城市正跑步奔向小康,大都市早已在筹划小资和中产阶级的生活,而乡村,比如我的家乡,多年来依然没有多少起色,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当看到他们为人民币深度焦虑,而将正值学龄的孩子从教室里强行拽出来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她也能与时俱进、富足祥和啊。那些田园牧歌的美誉,那些关于大自然的最矫情的想像,加在乡村的枯脑袋上是多么的大而无当。生存依然是日常最重大的话题的村庄,要田园牧歌和大自然的想像干什么。看到他们和若干年前一样扛着茫然的铁锹走进田野,我常觉得自己在这片大地上想起诗歌是一种罪过。他们当然需要诗歌,但更需要舒服滋润的一日三餐,和不再为指缝里的几个硬币斤斤计较,需要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把粮食高高举过头顶。

④可是祖母说,村庄一直在变,一天和一天不同。她又向我历数我离家的这半年中村里死了多少人。祖母越来越执著地谈论死亡了。这几乎是年迈的一个标志,在乡村就像老人斑一样不可避免。祖母80岁了,有理由为众多的生命算一算账。祖母说,东庄的某某死了,才68岁;南头的某某得了癌症,没钱治,活活疼死掉了;路西的某某头天晚上还好好的,一早醒来身子都僵了,那可是个能干的女人,65岁了还挑着一担水一路小跑;后河边的某某也死了,一个炸雷轰开了柴门,把他赤条条地劈死在床上,那声神出鬼没的雷怎么找到他的呢,不到60,刚刚把白胡子蓄了两寸长;还有卖烧饼的媳妇,一口气生了三个丫头,刚得了个儿子没满三岁,莫名其妙地一头钻进烧饼炉里,拽出来人已经烧焦了。

⑤祖母坐在藤椅里,在阳光下数着指头,讲述死亡时只看天。她说日子一天一个样了,他们那一代人差不多都没了,出门满眼都是不认识的人。他们都走了,少一个人就多空出一块地方,能感觉出来院子里的风都比过去大了,没人挡着,风想怎么吹就怎么吹,来来往往都不忌讳了。

⑥这是祖母的变化。村庄越来越让她不认识了,世界因为死亡在一点点地残缺,她所熟悉的那个村庄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已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了,剩下的最终是面目全非的别一样的生活。在祖母变化的生活里,不停地走进陌生的面孔,那些身强力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这正是我所不解的,他们像血液一样奔突在村庄的肌体里,但是为什么多年来故乡依然故我,连同我们的土地都要为粮食焦虑?

(选自《散文选刊》2013年第5期)

1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两项都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 )

a.第③段“为指缝里的几个硬币斤斤计较”一句展示出村民为人民币深度焦虑的场景,他们因贫穷而变得心胸狭隘,唯利是图。

b.第④段通过祖母之口列举一系列的死亡事件,既反映了故乡里村民生存状况的难堪和困厄,也隐含了作者对当今偏僻农村发展现状的忧虑。

c.第⑥段“她所熟悉的那个村庄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了”,含蓄地表现出村庄老人老境的孤独和悲伤。

d.作者认为,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村庄却像脱离了时光的轨道,“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根本原因是死亡现象频繁、劳动力减少。

e.文章语言朴实自然,笔调冷峻凝重,慨叹深沉,深藏着作者对社会、人生、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关怀。

17.文中②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8.作者认为村庄“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而祖母却说村庄“一日一个样”。文章的内容是否相互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9.作者在文末发问,“为什么多年来故乡依然故我,连同我们的土地都要为粮食焦虑?”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6.ad(a“心胸狭隘”“唯利是图”牵强附会,不符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写作意图,“斤斤计较”只因对人民币的深度焦虑,为生活所迫。d“死亡现象频繁”只是祖母的观点,且是现象,不是原因。村庄并不缺乏“像血液一样奔突在村庄的肌体里”、“身强力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所以,“劳动力减少”的说法有误。)

17.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第②段将故乡与“外面的世界”对比,突出了故乡的道路、房屋、景物等生活环境一成不变,停滞不前(1分)。第③段将故乡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小城市”和“大都市”人们对比,突出了故乡人们的生活质量依旧低下:为温饱劳碌奔波,“为人民币深度焦虑”,淡漠孩子的教育,缺失精神文化生活(1分)。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中,村庄多年来的“一成不变”给人以深刻具体的印象,更能启发人们深入思考(1分)。(大意对即可,4分;如答其他方面,如“叙议结合”等最多给2分。)

18. 从内容上看,这两者并不矛盾。作者认为乡村“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主要是从居住环境落后和生活质量低下角度来说的。祖母说村庄“一日一个样”,是从村民死亡现象频繁来说的。两者联系紧密,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更能全面反映村庄的现状(2分)。正是因为自然条件落后和生活质量低下,村民才整天为温饱劳碌奔波,为人民币深度焦虑,进而过早过多死亡,这两者有因果关系,突出了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紧迫性,深化了主题(2分)。(大意对即可,酌情赋分)

19.长久以来,村民依旧为温饱劳碌奔波,村庄一成不变,贫穷落后。在对比城乡的巨大差距后,作者为村庄的现状

伤感

为当代农村的发展深沉忧虑。(2分,结合全文理解

句子

含意。)?村庄与外界隔离,人们观念固执守旧,导致与时代发展脱节;因短期经济效益而漠视教育,缺失精神文化生活,导致农村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发展条件匮乏,生产方式落后,身强力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遵循旧律在土地里刨食。(2分,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隐含观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联系实际,可提出促进农村发展的建议;也可谈当代农村与作者故乡的不同之处。(4分)(本题结合文本4分,需扣住原文内容答题;联系实际4分,能扣住农村发展话题,自圆其说即可。)

谁是谁的主角 2024-04-16 16:01:43

相关推荐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马致远元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文人代表,号东篱,常被称为马东篱,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作品风格典雅,语言精妙,他的作品在元代时期就很有名气,广受人们的喜爱。马致远的戏曲作品以神仙道化作品为主,故他有“马神仙”...
展开详情

李清照早期词风是什么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作品多为婉约风格,属于婉约派代表词人。她有“婉约之词宗”之称,开创了重要的词体“易安体”,该词体对词坛影响深远。李清照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天才女作家,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描写黄山天都峰的诗句

描写黄山天都峰的诗句:
1、孤峰突兀现青虚,喜若羁人望故都。神马已驰身尚远,却疑真有二文殊。——李弥逊《次韵公显宫教实见天都峰》
2、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3、九上黄山绝顶人,纵横古今感微尘。笑煞天都峰巅客,人间咫尺数烟云。——刘海粟《画天都峰自题》
4、维帝有下都,作镇此南国。孤撑紫玉楼,横绝太霄碧。晶荧砂窦红,夭矫泉绅白。晴云无尽藏,竟日袅幽石。诸峰三十五,离立侍傍侧。会稽眇小哉,请议职方籍。——范成大《天都峰》
5、山川形胜雄江东,九华辉映天都峰。传闻早已汤胸臆,恨不插翼长相从。朅来随牒官秋浦,城郭奔驰厌尘土。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闲两作烟霞主。黄山登鉴原无由。何期易地太平游。清池轩害日舒丽,突兀楼观撑深幽。凭高徙倚敞心目,绝壁半天横碧玉。回溪千里指顾间,螺髻分明三十六。壮怀高向紫霄悬,俯视培楼真一拳。古今秀色餐不尽,笔端收拾生去烟。萍踪倘未逐流水,古刹相望二三里。暇时风月得交游,鸥鹭同眠勿惊起。——石应孙《游黄山》

一的因数有几个七的因数有几个十的因数有几个

1的因数有1个,就是1本身;7的因数有两个,就是1和7;10的因数有4个,就是1和10、2和5。假如a*b=c(a、b、c都是整数),那么我们称a和b就是c的因数。需要注意的是,唯有被除数,除数,商皆为整数,余数为零时,此关系才成立。反过来说,我们称c为a、b的倍数。
整数(integer)是正整数、零、负整数的集合。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n、…(n为非零自然数)为负整数。则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

使人耽之若是的使是什么意思

“使人耽之若是”的“使”是假如的意思。
出自《晋书·王羲之传》:“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意思是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使字的意思是:
1、派遣。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子黄愬二庆于楚,楚人召之。使庆乐往。杀之。”
2、命令。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3、致使,让。出自韩愈《秋怀诗》:“其言有感触,使我复凄酸。”
4、出使。出自韩愈《送殷员外序》:“今子使万里外国,独无几微出于言面,岂不真知轻重大丈夫哉!”
5、假使。出自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使尽用其策,西北边故所没地,可指期而有也。”

作业本是什么意思

“作业本”的意思是:指学生或其他学习的人专门用来做作业的本子和通常辅助教材的练习册。例如课堂作业本,像数学本、外语本、作文本,有的被用作草稿本之类的本子。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或较为复杂的工种,都需要详细的记录数据;操作规程完成记录的专用记录本也称“作业本”。
“作业本”造句:
1、这作业本的封面设计得很新颖。
2、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抽查我们的作业本。
3、没有老师的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去讲台领取作业本。
4、我的作业本丢了,急的我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5、作业本高高地堆成一摞所有的本子一尘不染。
6、这种作业本,由于质次价高,所以摆在柜台上半个多月,一直无人问津。
7、用姐姐寄来的钱买铅笔盒、作业本和书包,还绰绰有余。
8、她漫不经心地走到老师面前,把作业本交到老师手上。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