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娜为什么出家?一本佛经《大明咒》令她看破俗世

勇敢去面对 知识百科
精选回答

歌手李娜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并不熟悉她,但是她的歌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首《青藏高原》红遍大江南北,韩红只不过是后来翻唱的,但是就是一位大火的歌手却在事业最顶峰的时候选择了出家,那么歌手李娜为什么出家呢?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李娜原版《青藏高原》

李娜的《青藏高原》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无法超越的经典了,就连韩红都无法与她相媲美,还有一首《好人一生平安》也非常经典,我想现在70、80年代的人应该都会唱吧,但是就是在97年她唱完《青藏高原》之后却是选择了皈依佛门,在歌唱事业的最高峰选择了出家,实在是令人不解,那么李娜为什么出家呢?出家的原因竟然以为一本《大明咒》。

一本《大明咒》令她皈依

歌手李娜出家的原因这要从1995年的时候说起,当时她有几个好朋友都是佛门中人,在一次来看望她的时候给她带了一本佛家经书《大明咒》,让她在心情烦闷闲暇之时可以看看,当时她并未有特别的在意,于是将书放在了书柜当中,并没有去看,还是一直为她的歌唱事业在忙碌。过了几个月之后,一天晚上她是心烦意燥始终是难以入睡,于是突然想到了她朋友之前跟她说的话,便拿出了《大明咒》开始阅读,却没想到这一读却彻底的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从头到尾的读完之后,她心里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可能就是无欲无求的一种心理了,看破俗世,看开了一切,从这个时候她便爱上了佛学,这时是95年年底了,于是在她的要求之下,又和她的几个佛门朋友见了几次面,在长谈中她表示想去寺院去看看,于是朋友就带着她来到寺院,和寺里面的主持长谈,这一谈算是彻底的被洗脑了。

回到家中之后,她夜夜反思自己,认真思考和主持所谈的话,直到97年的时候,做出了最终的决定,那就是放弃自己的歌唱事业,皈依佛门,当时家里的人都非常反对,但却还是无法挡住她剃度的决心,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寺院高墙之中。

1997年5月19日,李娜在创作出了一首惊天之作《青藏高原》之后,离开北京,来到了山西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中的普寿寺女子佛教学院学习佛法,并最终在这里剃发为尼,发号昌圣,一代音乐巨人从此削发为尼,皈依佛门。

四岁出道的陆子艺因为长相乖巧被很多人认识,最出名的就是《天涯赤子心》中乖巧懂事的小君,相信大家都还有印象。后饰演花千骨中幽若一角被大家吐槽,当时15岁,从陆子艺图片看到,她怎么变成一个小胖妹了,与小时候的灵气十足相差甚远但现在有逆袭成功!

一、四岁出道的小童星

相信大家对《天涯赤子心》中那个乖巧懂事的小君应该印象很深刻吧,是一部虐心的悲剧,陆子艺饰演的小君打动了所有观众,十足的演技派小演员。其实陆子艺在很小的时候就出道了,2001年出生的她在2005年,也就是她四岁的时候就出道了!

被看她年纪小,陆子艺可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童星,关键是在演艺圈长大的她称得上是一个老戏骨了,她前前后后一共出演过近二十部影视剧。小时候的陆子艺长相乖巧可爱,是一个十分水灵的小姑娘,在2007年出演第一部剧《纸醉金迷》,后饰演邓超版《倚天屠龙记》中的小杨不悔,不过让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天涯赤子心》中坚强懂事的姐姐小君。

二、饰演《花千骨》幽若被吐槽

还记得《花千骨》中的幽若吗?当是可是遭到了网友们的一片吐槽。许久不见的陆子艺因为饰演了幽若一角又被大家记起。不过不是因为她的演技,而是她的颜值,这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个乖巧水灵的小姑娘相差太远了吧,网友不禁感叹又一童星长残了!

剧中白子画有句台词说道幽若长得像股千骨,被网友们吐槽道着眼睛说瞎话!陆子艺从五岁就开始拍戏,是一位演技相当不赖的童星,并且小时候的她真的相当漂亮可爱,但是当她再出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时,就变成了一个大脸胖姑娘,颜值更是一落千丈。

三、逆袭成功,颜值重回巅峰

但是花千骨播出后,关于剧中白子画说幽若长得像花千骨,在那段时间成为了一个段子,有网友倜傥到如果说花千骨长成这样,在白子画知道她是他的生死劫的时候,可能早就一剑杀了她吧,这样哪儿还有后面发汗水能的一些糟心事!

在媒体的曝光以及网友们的吐槽热议之下,一年之后,陆子艺在微博上晒出了在美国的自拍照,简直美到没朋友,整个人的身材、气质都变了。首先从图中就可以看出确实是瘦了,并且白了很多,又回到了自己的颜值巅峰。

紫衣云梦 2023-04-30 15:10:57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声母有哪几个

声母共有23个,它们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声母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中国的发明有哪些?

中国的发明有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孔明灯等等。
1、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于东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
3、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4、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5、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每一年。孔明灯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升空后一旦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孔明灯将直接威胁飞机、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山林以及各类建筑安全,对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极大。

声母是什么?

声母(Initials)即是韵母前的辅音,与韵母一起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而辅音则是发声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各种阻碍所产生的声音,发音的过程即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韵尾ng属于鼻辅音,但普通话发音系统中,此音已不再作首辅音,故不在普通话声母的范畴内,但在一些方言中,可以声母形式出现。

寇准是哪个皇帝时期的

寇准是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时期的人。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