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小报是什么意思

心疼自己每一秒
精选回答
徐州市18000名能报什么大学?

填报志愿一般都是看考生全省排名,仅仅徐州市排名不好说能报什么大学。

建议你去徐州市教育局招生办咨询一下,你就知道了。

有人说徐州有两汉文化,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徐州的文化?

谢谢悟空邀答。

作为我国历史上古九州之一的徐州,无论是悠久的两汉文化成就,还是显赫的两汉文化地位,都是屈指可数的。

而作为大汉王朝建立者的家乡故里,徐州文化更是延绵数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那么,有人说徐州有两汉文化,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徐州的文化呢? 所谓两汉文化,是指我国的东汉和西汉整个大汉朝代的历史文化。

而徐州这个古老的城市,实际上已有近六千年的文明史,二千六百多年的建城史。

是彭祖养身和烹饪文化以及两汉文化的起源地,历来就以“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著称于世。

在徐州的众多历史文化古迹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和汉画像石最为出名。

徐州汉文化景区中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内容极其丰富多彩。

既是汉代文化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历史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对于研究汉代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而作为众多古汉墓之一的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

整个墓葬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俨然就是一座宏伟精致的地下宫殿。

徐州还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汉画像石不仅全面记录和反映了汉王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为研究汉文化提供了真实形象而具体的实物资料。

所以,它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石刻并称为“江苏三宝”。

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自汉代以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文化故事,更会让人联想到楚汉之争的风火硝烟,以及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帝王气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

对于徐州文化来说,特别是两汉文化,还有许多方面,比如武术曲艺、民间手工艺、餐饮养生文化等等,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作为江苏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城邑,以及两汉文化的发源发祥地,徐州素来就有着“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美誉。

而正是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繁荣昌盛的两汉王朝,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汉族、汉字、汉语等汉文化的不朽流传。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明清文化看北京, 两汉文化看徐州。

上世纪80年代,徐州有识之士提出这个说法,目的是宣传徐州,以徐州特有的两汉文化为特色,打造徐州旅游品牌,期许达成提到“两汉文化”即想到徐州的垄断性效果,从而发展经济,所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那么,徐州的两汉文化如何?徐州能否代表两汉文化呢?这是有人存疑的地方。

可以肯定的说,徐州的两汉文化在全国独一无二,徐州完全可以作为两汉文化的代表。

先说说徐州。

《尚书·禹貢》分天下为九州(兖冀青徐豫荆扬梁雍),作为古九州之一,徐州的文明史达6000年,与华夏文明同步。

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公布,徐州的建城史延至3000多年。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单树模教授在其著作中写到“商王武丁43年(约公元前1185年),大彭国亡于商”。

大彭国即今天的徐州,800岁彭祖很多人都知道。

然而,古代徐州最辉煌乃是两汉时期。

首先,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在徐州。

《史记》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汉高祖刘邦,徐州沛县丰邑人,史称“沛公”。

刘邦“丰生沛养”,发迹于徐州,经过与西楚霸王“吾宁斗智,不能斗力”的四年楚汉相争,逼的项羽霸王别姬,自刎乌江,建立了与当时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的西汉政权,陈躺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可见汉之强大。

与后来明太祖的淮西集团一样,刘邦的创业团队——萧何曹参王陵周勃樊哙等,都是他的老乡。

“丰沛政治集团”掌握着西汉的最高权利,他们制定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政策一直延续下来,形成了今天“汉族汉字汉语”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其次,徐州两汉文物丰富而独特。

记录与典籍史册的文化还需有实物的验证。

徐州出土的两汉文物丰富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是两汉文物“三绝”:楚王陵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

两汉四百年余,在徐州留下了18座王陵墓葬,业内称为“汉代十八陵”,其中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狮子山楚王陵最具代表,出土的金缕玉衣现保存在徐州博物馆。

狮子山兵马俑,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有官员俑,卫士俑,发辫俑,甲士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笔者不止一次参观观赏,完全可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媲美。

汉画像石与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

汉画像石是东汉人刻在礼堂,墓室的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特殊地位,徐州出土了700多块,对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丧葬习俗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可与敦煌壁画相提并论。

西安洛阳虽为两汉都城,但黄帝陵墓没有发掘,除却秦砖汉瓦,可研究观赏的两汉文物不多。

因此徐州的两汉文物尤其是“三绝”的价值更加凸显。

最后,人作为文化的主体,徐州籍的学者很多。

古人读史,常叹“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两汉时期徐州的文臣武将如过江之鲫,被称为“千古龙飞地,王侯将相乡”。

那么,有没有搞学术研究的文化人呢?有,如编著《说苑》的刘向,著名目录学家刘歆,主编《淮南子》的刘安,中国土生土长宗教——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等等,都是徐州人。

另外,反映徐州两汉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很多,如戏曲《霸王别姬》《三让徐州》,古典名曲《十面埋伏》等。

学术界有种说法,世界研究黄土却没有到过中国的黄土高原,不能称为黄土专家。

同样,研究两汉文化不到徐州,也不可能算是真正的学者。

两汉文化看徐州,欢迎到徐州旅游观光。

怡然似梦 2023-08-22 16:19:58

相关推荐

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

宋朝是文学作品发展的高峰时期,有很多文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秦观等一大批优秀的诗词作家,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游鉴湖秦观原文翻译游鉴湖[宋]秦观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
展开详情

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

雨果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出生6周后,雨果随父母到处奔波。雨果幼时便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几个时期雨果的创作生涯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创作...
展开详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什么小说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歌德的父亲非常严肃,相反,母亲用不同于父亲的温柔母爱来安慰、保护着歌德、鼓励和引导他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歌德正确理解文学的能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展开详情

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改革了宋代时期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引领了宋代词风的发展。李清照写词极佳,她的诗作也是一绝,李清照的诗作代表《夏日绝句》,其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展开详情

李清照前后词风的变化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开创了新的词体,将婉约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引领着宋代婉约词做的发展。李清照在古典文学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冠绝一时,被誉为“婉约之词宗”、“词国...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鸟的第一笔是撇还是点

鸟的第一笔是撇。鸟的笔顺: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鸟,汉语常用字,读作niǎo或者diǎo,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长尾飞禽,后引申为能飞的昆虫、地名等。
引证解释:
1、又星名,朱鸟,南方七宿名。《书·尧典》:“日中星鸟。”
2、又国名。《山海经》:“盐长之国有人鸟首,名曰鸟氏。”
3、又山名,鸟䑕。《地志》:“在陇西郡首阳县西南,禹贡,终南惇物至于鸟䑕。”
4、又《山海经》:“鸟危之山,鸟危之水出焉。”
5、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少皡挚之立也,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
6、又秦之先有鸟俗氏。《史记·秦本纪》:“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索隐曰:‘以仲衍鸟身人言,故为鸟俗氏。’”
7、又丹鸟,白鸟,俱虫名。《夏小正》:“丹鸟者,丹良也。白鸟者,蚊蚋也。”
8、又妙音鸟。《法华经偈颂》:“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注:“迦陵频伽,妙音鸟也。鸟未出声时,卽发音微妙,一切天人声皆不及,惟佛音类之,故以取况。”
9、又《正韵》:“尼了切,音袅。义同。”
10、又《集韵》《类篇》并与岛同。
11、又《字汇补》:“子削切,音爵。”
12、又叶都缕切,音女。《史记·自序》:“穆公思义,悼肴之旅。以人为殉,诗歌黄鸟。”
13、又叶丁柳切,音近斗。《前汉·叙传》:“沐浴尸鄕,北面奉首。旅人慕殉,义过黄鸟。”

日暮残阳的诗句

日暮残阳的诗句:
1、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来鹄《惜花》: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为惜红芳今夜里,不知和月落谁家。
3、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韦庄《忆昔》: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6、马戴《送僧归金山寺》: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7、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8、谭嗣同《道吾山》: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9、岑参《还东山洛上作》:
春流急不浅,归枻去何迟。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云晴开螮蝀,棹发起鸬鹚。
莫道东山远,衡门在梦思。
10、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欲上青天揽明月全诗

“欲上青天揽明月”出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昨天的日子渐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什么意思

“形单影只”汉语成语,形容孤独一人,没有同伴。
“茕茕孑立”指孤独无依的样子,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形单影只”的出处:《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茕茕孑立”的出处:《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孑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形单影只”造句:
1、那只形单影只的白天鹅悲伤的鸣叫,刺痛了所有人的心。
2、王奶奶形单影只,一个人生活了30多年。
3、他没有朋友,不管去哪里,他总是踽踽独行,形单影只。
4、他的成绩开始下滑,讨厌团体活动,总是形单影只。
5、小林刚来这里,人地生疏,形单影只,大家应当主动关心他。
“茕茕孑立”造句:
1、他没有亲人,茕茕孑立,十分可怜。
2、小王因为职位被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很是懊恼。
3、这位老人,没有子女,没有至亲,落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老人很早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多年来,茕茕孑立,一个人过着艰难的生活。
5、他对这个茕茕孑立的孩子动了怜悯之心。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