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京剧起源于哪个朝代)

梦情夜星
精选回答

1、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

2、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

3、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风行。

4、 “弋阳腔”也叫“高腔”,诞生于江西弋阳一带,长期在民间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5、它在流动演出中,不断地从各地戏曲中吸收营养、掘取精华。

6、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相结合,逐渐丰富、衍变,就形成了“京腔”。

7、 逐渐,“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

8、“京腔”演员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而不少“昆曲”演员也改演“京腔”戏。

9、这一时期,“京腔”也着实辉煌了一段时日。

10、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

11、全国各省有名的戏班,都被召进北京演戏庆寿。

12、首先,“安庆徽”戏班的名旦高郎亭应命率 “三庆班”入京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来。

13、这是徽戏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曲舞台。

14、当时,被统称为“四大徽班”。

15、 “四大徽班”为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的庆典演出结束后,没有南返,留在了北京。

16、从当年的十月中旬起,他们就转入民间戏曲舞台献艺了。

17、 “徽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带,所以,又被称为“安庆徽”。

18、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声腔以〔二黄调〕为主,以〔昆腔〕、〔徽调〕、〔吹腔〕、〔四平调〕为辅,十分丰富。

19、“徽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演出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20、 “四大徽班”能同时走红于北京,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同是“徽戏”,却各具特色。

21、“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戏;“四喜班”擅长演以“昆腔”见长的剧目;“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观众长久看中老年的戏,乍看童伶戏,顿觉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员大多精于翻扑跌打,擅长武戏,而当时北京戏曲舞台上武打场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瞩目。

22、在当时北京城内,大街 “徽”、“汉”两个剧种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鉴、不断改进,再加上受北京语言的影响,声腔逐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时人们把这种发生变化后的唱腔称之为“京调”。

23、 “徽戏班”的挑梁演员程长庚和“汉戏班”的著名演员余三胜,为了生计,北上至京,分别加入了当时在北京的“三庆班”和“春台班”。

24、北京唱念俱佳的“票友”张二奎“下海”后,从“和春班”,又加入了“四喜班”。

25、他们的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26、他们凭借自己精湛的唱念功力和渊博的艺术才能,在“京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地方戏曲“声腔”、“表演”之精华,融会贯通,纳为己用。

27、他们保留了“徽戏”的激昂,“汉戏”的委婉,吸取了“昆曲”的小巷,随时可以听到对“四大徽班”的赞扬之声。

28、“徽戏”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戏园几乎都被“徽戏班”占领。

29、 清嘉庆、道光年间,“汉戏”也流传到北京。

30、“汉戏”旧称“楚调”,也叫“汉调”,声腔以〔西皮〕为主,以〔二黄〕为辅。

31、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衍变为“襄阳腔”,后又经过当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 “汉戏”的〔西皮〕。

32、湖北黄陂、黄岗的“二黄腔”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才衍变为“汉戏”的〔二黄〕。

33、 “汉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早期就经常同徽戏相互影响。

34、“汉戏”进京的时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声势浩大的“徽戏”所占领。

35、“汉戏”若单独成立班社,实难与“徽戏”匹敌。

36、所以“汉戏”进京后,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戏班”,形成了“徽”、“汉”合班的演出方式。

37、这就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8、 静穆、“乱弹”的繁茂,对 “京调”进行了不间断的创造和革新,逐渐使其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

39、终于,在咸丰年间,一个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的新剧种——“京剧”诞生了。

40、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晋京,到京剧的诞生。

41、大约经历了六十年左右的孕育过程。

42、 京剧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

43、它不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地方剧种,而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弋腔”和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又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衍变而成的“国剧”。

云淡天高 2023-08-19 12:40:59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未雨绸缪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出自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造句:
1、面对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2、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3、我们要未雨绸缪,各位同学应及早温习功课以迎接考试。
4、如何预测这些变化,未雨绸缪,取得市场的先机,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5、年轻时就要未雨绸缪,为年老生活所需做好储蓄。

好的故事写于几年几月几日

《好的故事》创作的时间是1925年1月28日。《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原文节选: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这篇散文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全文以情绘景,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把自然景物写得优美、壮观,创造了饱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诗的意境。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关于江南五言绝句: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采莲曲》唐·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偶步》清·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不论和无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无论,表示连词:不管;不论。古义是不要说,更不用说。
不论,指不进行深入讨论、考察或评论;不管,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2、引证释义不同:
无论:
①连词。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一样。
②不必说;且不说。
③犹不止,岂止。
④不追究。
不论:
①不考察,不评论。
②不议论,不谈论。
③连词。不仅;不但。
④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
3、出处不同:
“无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论”出自战国·荀子《荀子·性恶》:“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4、词性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仅作为无条件连词使用。
“不论”既作为连词使用,又同时保留了动词词性,成为兼类词。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