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而竭的前两句是什么 三而竭的而表什么

彼岸花开一千年
精选回答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是什么意思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是啥意思

1、这句话应该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

2、再而衰三而竭出自《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3、再,第二次。衰,衰弱。竭,竭尽。

再而衰,三而竭的前面是什么

再而衰,三而竭的前面一句是一鼓作气,完整的应该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是出自《左传》中的《曹刿论战》。 扩展资料

三而竭的前两句是什么 三而竭的而表什么

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节选: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可以使士兵们的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失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中计的,怕有伏兵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才去追击齐军。”

再而衰,三而竭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原文中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明士兵的勇气会随着击战鼓的次数而慢慢减弱,主要说的就是气势最初时最旺盛的道理。告诫我们做事有信心和毅力,要一气呵成而不是断断续续,否则会消耗士气。

再而衰,三而竭的前面一句是一鼓作气。一鼓作气的道理不仅仅可以运用在作战中,同时也可以用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当我们要完成某件事的时候,尽可能一次性做完。

三而竭的前两句是什么

三而竭的前两句是一鼓作气,再而衰,意思是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来自乡间的曹刿以出色的才智帮助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主要说的就是气势最初时最旺盛的道理。做事要一气呵成,还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连三的断断续续,会给你造成负面影响的。“一鼓作气”中的“鼓”指敲战鼓;“作”振作;“气”勇气。在原文中它是指作战时第一次敲鼓最能激起士兵们的锐气,多敲几次鼓锐气也就慢慢减弱了。如今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一鼓作气”来形容做事时要鼓起劲头,勇往直前。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正确表述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形容气势最初时,最旺盛。做事要一气呵成,还要有信心和毅力,如果接二连三的断断续续,会给你造成负面影响的。“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出自《左传 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

三而竭的前两句是什么 三而竭的而表什么

典故

曹刿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三而竭的前两句是什么 三而竭的而表什么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夕夕相惜 2024-05-11 12:52:08

相关推荐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省略号五种常见的用法及举例:
第一种: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例如:她磕磕巴巴地说,一句话丌能流畅地表达完整。
第二种: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在列举多项以后再用省略号,以便读者据以联想省略的内容。例如:说上面这个,什么都有,它包括稻鸡、角鸡、鹁鸪等等。
第三种:表示说话的中断:例如:由于穿长袍的丌认识戴礼帽的兄弟,所以问到这位是的时候突然中断,随即后面戴礼帽的回答。
第四种: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例如:“你这个人真是”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作者欲言又止,都丌知道该怎么说了,这就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无限的遐想的空间了。
第五种: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即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时用省略号代替。例如:我在几十分钟内想了很多,重复很多-次,说明我内心想的东西之多。

陀螺的作者是谁

《陀螺》的作者是:高洪波。高洪波,男,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曾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
高洪波,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诗刊》主编等职。代表作有散文集《悄悄话》、诗歌《我想》、《高洪波文集》(八卷本)及《高洪波文存》(九卷本)等,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图画书“快乐小猪波波飞系列”累计销量超百万册,版权输出到法国、韩国、越南等国家。

籴和粜是什么意思

“籴”拼音是dí,为会意字,从入从米,也就是买米的意思,引申开来是买入之意。“粜”拼音是tiào。本意为卖米,引申开来是卖出之意。“籴粜”组合在一起就是买卖粮食的意思。
例句:
1、籴:
(1)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2)你来籴米。将银子来我秤。——《陈州粜米》
(3)籴米毋使钱。——客家话常用谚语。
2、粜:
(1)贩谷粜千钟。——《史记·货殖传》
(2)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
(3)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唐·聂夷中《咏田家》
(4)想那粜风月的女娘,似饥狼饿狼。——《雍熙乐府》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作者豁达、豪爽,大丈夫当率性而为,视死如归的思想情感。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赏析:古诗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