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香港高校的授课语言是广东话吗?
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其教育体系当然是类似英国的教育体系的。除了中文课以外,基本所有的学科都是英文教材,同样,考试也是英文的考卷。而对于大学来说,要求是以英文作为教授的语言。然而,香港高校里以香港本地的教授居多,如果是本地的教授,在上课之前会先查看班里的学生情况,如果班里全都是香港本地的学生,教授会在第一堂课询问大家是否愿意接受以广东话作为教授语言,一般情况下大家会倾向于广东话的课堂,毕竟广东话讲课更易理解。曾经有一位小伙伴因为自己是班里唯一的内地生,在开始也没有提出异议,硬生生地听了一年的广东话课。然而还没毕业,她就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了。
课堂之外的交流则更是以广东话为主。虽然目前内地生多,大部分香港人也可以讲普通话,但为了更好的融入整个环境,还是建议大家主动去学习,多跟本地人交流,对以后的就业是绝对有很大帮助的。
.上课方式和考核方式跟内地有什么区别?
香港的上课方式包括讲课及自由讨论。一般教授在讲完课程规定的内容之后会留一些问题,针对问题大家可进行讨论。课后教会布置作业,这些作业有些是传统的个人的作业,自己完成自己提交;有些是需要3-5人的小组完成的。小组作业一般是做一个project(课题研究),小组会自行讨论成员的分工,分头行动,然后完成一个完整的report(报告)。在学期某一个时间小组的成员需要一起在课堂是为大家做presentation,跟大家汇报成果。教授会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分数会计入期末的总成绩里。当然期末的总成绩一般还包含期中和期末的两次考试。
很多中国的学生不管是在哪里都只喜欢找中国的学生去做小组作业,觉得更好沟通一些。但这种方式只会让我们越来越融不到当地人的圈子,对个人的提升也是没有帮助的。所以建议有机会的话还是主动去找本地的学生,跟他们组成一个小组,互相学习之余也可以提升语言水平。
.内地生会被香港本地生歧视吗?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内地和香港学生确实会经常因为一些小问题产生摩擦。曾经香港某电视台做过一期节目,主题就是围绕内地生和香港生之间的分歧。在对本地学生的采访中,很多人表示确实对一些内地生不满,比如很多公共区域人太多,再次就是对有些内地学生不讲卫生,房间比较臭,大声喧哗,用完公共地方也不收拾之类问题的抱怨。其实对于内地生来说,这些也无需介怀,只要稍微做些改变,入乡随俗,矛盾也就慢慢可以解决。而且这些改变本身对我们也是有益的。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他们交朋友,他们其实也是非常友好的。
毕业后找工作难不难?
香港高校毕业后找工作的难易程度首先是跟专业有相当大的关系。香港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对金融类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是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很多人最终选择去了投行去做投资顾问,收入也是不错的。理科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高校继续做研究,而文科的呢,相对来说比较难找工作,基本都是毕业后不久就回内地发展了。
除了专业之外,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你的广东话水平。香港以广东话为主,如果你说你找了一份工作不用说广东话,这种几率非常小,即便是真的让你找到了,你也会因为融入不了集体感觉被孤立。所以我的建议是,读书的时候抽空就学,学了对于你就业绝对是有很大益处的。
香港研究生分为两种,授课式(taught)和研究式(research)两种。研究式研究生英文简称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西方教育里做学术研究的都叫做哲学硕士/博士,博士简称phD(Doctor of philosophy)。如果只是单纯赴港读研,内地学生一般会选择攻读授课式硕士,有读博深造打算的才会申请研究式硕士。授课式硕士按修读的专业类型分为以下大致几类:MSc、MA 、MEng、MBA等。授课式硕士最大的亮点是学制短,一年时间完成学业,相比于国内研究生要读三年左右时间来说,为以毕业后工作就业为目的学生群体节省了极大的时间成本。香港的教学模式总的说来跟内地大有不同,刚到香港最直观的上课体验便是很多课程是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会根据需要自编每节课的ppt和handouts,学生事先根据这些材料预习。课后作业的形式很多是写essay,一片essay的完成需要大量的阅读,这种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作业形式无形让学生学会think independently and criti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