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视奏的重要性

懂得失去 古筝
精选回答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筝,近些年来,已在大中小城市蓬勃发展,筝乐的爱好者和习弹者已普及到老中青少幼五代人。由于它优美的音色和特有韵味,自古以来,在宫廷和民间广为流传,雅俗共赏,家喻户晓,古人誉筝是“冠众乐而为师”的乐器。“乐中筝”不但在国内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东南亚地区、港澳台、美洲、澳州海外等地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了使古筝更好地被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接受,使它不但能演奏传统的(古典的民间的)乐曲,而且还能演奏现代作品和流行的外国音乐作品,本人在多年的演奏和教学中,体会到古筝的视谱是个严重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到教学与教材中普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下面针对古筝视奏的重要性和训练视奏的方法,结合个人的体会谈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视奏”的重要性。

1、古筝在管弦乐队中可以作为一种特色乐器而被容存,在民族乐队中也同样占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它独特的音色和韵味,出现在管弦乐队中就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增添了色彩,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借助古筝替代竖琴,起到高、中、低声部的“沟通”作用。在民乐队中筝属于弹拨乐声部,它既能综合多种弹拨乐的手法,又有独特的音色和韵味。因此,50年代以来,在许多舞剧、歌剧、电影、风光片、电视剧中都被大量采用,就是80年代后的通俗音乐、摇滚乐和现代音乐中也有人作了尝试。筝还可作为伴奏乐器单独担负伴奏任务,出现在各种乐器的独奏音乐会上,也是许多乐队组合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由于筝用途之广,我认为更有必要对视奏问题进行研讨,希望能引起弹筝人对这个问题的足够重视。

2、为了充分发挥古筝在中西乐队中的作用,必须改变“弹筝的演奏员多半是视奏能力差,视奏时间太长太慢,跟不上工作需要,耽误大家的时间”长期形成的看法。我认为弹筝人首先要端正对视奏的认识,对筝的视谱和练习必须付出代价,拿出时间和精力,认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求提高视奏的水平,和加强适应工作的能力,独奏效果好、水平高的演奏员,视奏不一定就很好。独奏是一曲一曲的“磨”。只看弦不看谱,背谱演奏;视奏则需要广泛接触,边看谱边演奏。

3、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必须重视视奏这一关键问题。90年代音乐演奏艺术发展的速度惊人,古筝也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飞快发展。为了适应工作需要,我认为在音乐院校的教材中必须增添新的内容,除了独奏的技巧外,重奏、合奏、伴奏所需的各种音型、节奏、调式的训练都应该有,不能象现在这样,不管什么曲子只用一个调弹,最多也只会弹两三个调。有的学生只知道是什么音列是什么调,但实际音高根本不是那回事,至于每个筝弦的音高与钢琴上固定音高是什么关系,不甚了了。不按规定的标准音定弦,往往不是定得太低声音不好听,就是定得太高拧断了弦。有的人因为定弦问题闹了许多笑话。说弹筝人“是小艺人只会口传心授不识谱的模仿”。例如同样一首《秦桑曲》,明明出版的标记为1= D,而有人就让学生用C调弹,结果上下音区不对,左右手来回弹在一根弦上,或者高音弹成低音,低音弹成高音。老一辈筝家由于受各种条件所限,有些间题未能解决而留给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就要适应今天的形势需要,改革筝乐中一些不够科学及落后的东西。这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任务,一定要解决好。

作为教育人的人就要先受教育,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不管是教授还是讲师都应从实践中去学习去摸索,使演出团体和院校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要广泛吸收各派的乃至姐妹艺术的精华,丰富自己,从实践到理论,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首先解决教材编订问题,不能象过去那样“墨守成规”、“纸上谈兵”。解决删除那些没有使用价值、与实践脱节的“教材”。过去,有些高校的高材生分配到工作岗位上连简单的一两小节刮奏都弹得不合指挥的心意,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耽误了别人的排练时间。

我曾看过其它专业的教学和使用的教材,许多东西值得借鉴。编写古筝教材再不能“关门造车”了。要编写各种调及其和弦交换的练习。从筝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分配来看,留校搞教学的总是极少数,大部分是分配到各文艺团体从事演奏工作,不解决教材问题,不密切联系演奏实际,筝乐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4、检验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仅是看学生在国际、国内获奖多少,还要看这个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的能力,参加独奏、重奏、伴奏、合奏是不是一个出色的演奏员,是否有全面修养的好乐手。一个优秀教师教学所用的教材也应该是最有实用价值,经过实践证明效果最好的教材。

二、加强“视奏”能力的学习体会

1、记得在我初学习钢琴(必修课)时,老师在第一堂课就告诉我:“一是要提高乐谱的视奏水平,要熟悉各种乐谱,要学会看各种乐谱在总谱中的标记。一个好的演奏家当他打开一分新谱子,他的眼睛要看清两行之内的谱子(大约十几小节),最低限度也不能少于5小节……虽然他正在演奏1——2小节,但后面的一大段乐谱在他的脑海里闪过,已有了初步的印象。因此他在正式演奏时精神上稍为集中地注意一下就可以顺利地弹出来了……”。在校期间,不管是临睡前还是早晨起床,只要有空就翻翻乐谱,看几段。因而为我以后吹长笛、弹中阮、弹筝,视奏各种音型、节奏、旋律的乐谱,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歌舞团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经常是一有任务就又急又忙,根本不允许事先个别练习,更不允许把谱子背下来才合练,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通常是到了舞台在彩排前或录音棚里边调音响边排练,然后就开录。或者抄完谱子就正式录音。最好的情况是事先合上1——2遍。因此要求演奏员必须视谱快、技术熟练全面,反映灵敏,这样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2、当你接到一份谱子,首先要从头到尾大致看一遍,记住其中的难点,什么地方转调或离调,有多少临时记号等,先做到心中有数,合起来就省事了。如果有一点机会,就小声地把难点试弹一下,必要时做点记号或划一下指法。再看看有什么地方写得不合适,就及时向作者和指挥商量一下,提出修改和弥补意见(因为搞作曲的不可能熟悉所有乐器的技法和性能)。另外,要看看音乐是什么调和用什么调式弹奏更有效果(因为乐谱中标的调不一定合适。这种情况虽然不多,如用别的调比原定调效果更好些。)视奏时,第一遍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全对.但在第二、第三遍时就要求完全正确。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掌握基本要领,加上锻炼,就会一次比一次好。

3、有些作曲家不喜欢写调号,记谱全用临时升降号,有一次我与芭蕾舞团的交响乐队合作排练舞剧《家》时,谱子上没有调号,女主人公梅的音乐是用筝来表现,经过分析,才知道谱子里的#G、#F、#C都是临时记号,用A调音阶弹奏,合起来就不费力了。

4、单行谱容易些,先弄清调号、节奏、音型、按滑音符号,然后再了解乐意、背景、情绪、速度,那么这段音乐用什么手法表现更好些,更丰富些,效果更好些,就深花点气力,这也就是通常说的经过“二度创作”,音乐作品会表现得更完善。双行谱要复杂些。首先要注意左手伴奏部分的节奏、音区、音型、节奏型和用什么指法;右手与左手如何配合,左右手的分散和弦和复调部分如何对在一起。摇指与左手节奏如何配合,这些在演奏中是最困难的。如果个人技术过硬、全面,音乐修养及素质较好,当然对视奏大有帮助。我建议弹筝的人弹弹钢琴会好处很多。

5、除了掌握各种调的弹法外,还应具备移调的能力,这对视奏,更是一种高难的训练。记得有一次因演员感冒了;唱不上去,希望乐队降一个调;这对弦乐、管乐和某些弹拨乐都不成问题。指挥说:“如果中阮、筝、大提琴没问题就可以演出了。”结果我们在没合练的情况下,就直接与观众见面,我变G调为F,顺利完成了任务。这种情况虽然很特殊,但一旦出现,也要能对付。越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越能考验人,越能提高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然,这就需要演员有真功夫。

6、为了工作方便,我建议用线谱会来得快些,独奏曲因为调不复杂根据个人习惯用简谱或线谱、首调或固定调都行,但在合奏中最好用线谱,而且是固定调,这样试奏起来要科学得多,只要记住三种标准音定弦就可解决十二个调的排列了(这个转调音阶排列及其应用问题,以后再专题介绍。)用首调,在演奏旋律时还可以,但碰到复杂的调、转调又多,就不如用固定调,特别是双手拨弹繁多的音符,用线谱,既省事又好看,既迅速又准确。

7、目前音乐录音都用分轨录音,根本不在一起合练,单个进录音棚,带上耳机,看准谱子,数着小节,听着已录好的声部的速度、感情、风格,边看谱、边弹奏、边录音。我团最近排练的大型舞蹈系列剧《月牙五更》,一共用了九个调,许多音乐都是一拍一个调接起来的。如果用首调演奏就太困难了。为了排练和演奏方便,有的乐曲可用五声或七声音阶混合排列,这种作法,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乐曲中常用。只要用红兰铅笔事先在弦上划好标记就可边演奏边移柱转调(当然转调筝就用不着了)。因为在工作中各种现象都会发生,只要你多实践锻炼,就一定能总结出好的办法来。

以上是我个人在多年的演奏、排练工作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和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我想或多或少能对初学筝的人和刚参加工作的筝友们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将这种方法贯于教学,许多学生都有相应的视奏能力。《秦筝》编辑部两次向我约稿,说要以飨读者。如果使筝友们确有收益,我也深感欣慰了。我很愿意与筝友们共同研究探讨,努力使古筝的“视奏”问题,得到最快最好的解决。

雨中飞鹭 2023-08-14 13:38:03

相关推荐

显卡的6P供电怎么接

1、首先需要准备显卡电源线,保证质量完好无损,方可进行接下来的操作;2、接着观察电脑的插口有哪些具体样式,是否与自身的电源线接口相匹配;3、接着准备连接,首先找到电源插口上六加二中的六插口,随后插在显卡上,此时...
展开详情

表示队伍整齐的四字词语

1、堂堂之阵:形容阵容盛壮整齐,也用来形容光明正大;2、鳞次栉比: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3、正正之旗: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4、匪匪翼翼: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5、井然有序:整...
展开详情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高考的成语有:寒窗苦读:在寒冷的窗下苦读:形容读书的艰辛。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成语出处: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
展开详情

儿子欠债父母有义务还吗

成年子女自己欠下的钱,债权人只能让这个成年子女还,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的财产分的很清楚,不存在连带责任。父母对于成年子女的债务不负偿还义务,除非父母作为继承人,在成年子女死亡后继承死者遗产,就需要承担遗产价值以...
展开详情

青团的绿色是用什么做的

青团的绿色是用一种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泥胡菜、艾蒿、鼠曲草三种。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曾常用,现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浮想联翩哪个字错了

浮想联翩没有错别字。
浮想联翩,汉语成语,拼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出自晋·陆机《文赋》:“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思绪活跃。多用作贬义,有时也用作褒义,具体视语境而定。
示例: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造句:
1、李先生每次收到国内的来信,都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2、每次回到故乡,我就浮想联翩,昔日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3、那天夜里,奥克睡在科根家。他合着眼,但却浮想联翩。
4、映在护城河里水面上的樱花仿佛彩灯,让人浮想联翩。

杨志的人物关系

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
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

《邯郸学步》文言文翻译: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寓意:燕国人努力向别人学习,应该肯定,但是他依样画葫芦的生搬硬套并不可取,不但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丢了。
学习不是不能模仿,但必须先细心观察别人的优点,研究邯郸人之所以能够走得优雅的关键之处,除了步法外,那种优雅是否和他们的神态、心境,甚至文化有关?再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来检视,要将步伐调整成邯郸人的样子,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这样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像燕国人那样盲目,一味崇拜别人,结果必然是功夫没学成,不切实际,自己的长处也丢光了。
不过若从“刻苦学习”的角度来看,燕国人的精神应该受到肯定,虽然他的学习方式不对,但是至少“肯学”,比起很多不肯学习、任由自己安于现状的人,燕国人更有改变的勇气。如果有朝一日他领悟诀窍,要优雅地走路便指日可待。

北宋诗人晏几道和晏殊是什么关系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