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板胡的历史发展

谁是谁的主角 板胡
精选回答

板胡,是中国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板胡又被称为“梆胡”和“秦胡”等,是胡琴的一种。一提起板胡,大家的耳畔总会响起《月牙五更》里那浓浓的东北风情,或是秦腔伴奏里那重重的西北风味。板胡就是这样一件在民间、在地方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乐器,它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胡琴在唐朝泛指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乐器,包括外国或蒙古和西域传进我国中原的弹弦乐器。而真正拉弦的胡琴在宋代沈括的书中才提到,指马尾胡琴,是一种以马尾作弓弦拉奏发音的乐器。元代,蒙古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结合,此时拉弦乐器(后来被称为“胡琴”)是在唐、宋的拉弦乐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也就是元代开始,这种拉弦乐器才从乐器的泛称中脱离出来,“胡琴”之名才被史书正式采纳。

胡琴属擦奏弦呜乐器,种类繁多,如: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京胡、京二胡、板胡、坠胡、粤胡、椰胡、大广弦、四胡、马头琴、拉阮、琶琴、低弦琴等皆属之,其中以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在乐团中较常见。胡琴这种弓弦乐器在唐代便已是当时三百余种乐器之一,那时叫“奚琴”(亦称嵇琴)。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音乐百科全书——北宋陈畅所著的《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奚,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南北朝时称为库莫奚,隋唐时代称为奚,五代十国时溶于契丹)。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其时,尚用竹片在两弦之间“轧之”发音。唐代诗人皎然(公元8世纪人)在《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轧筝歌》一诗中,对于拉弦乐器的初型“轧筝”写道:“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婉转声相随……”

到了宋代,便发现了用马尾代替竹片的所谓“马尾胡琴”了。如《元史·礼乐志》所描述宋代流传下来的胡琴云:“胡琴制如火不思(“火不思”是从古波斯、阿拉伯流传到中国,并在当时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拨弦乐器),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戾之;弓之弦以马尾。”这种胡琴与现令胡琴稍有差异,火不思的瓢形音箱不能将弓毛夹置弦中,只能在弦外擦奏。现代流行的胡琴,其音箱多为筒形,次为碗形或椭圆鼓形。

在元代,胡琴除用于一般的独奏和合奏之外,还在蒙古人(当时汉人称之为胡人)的军队中广泛地、大量地用于群众性的演奏。《马可·波罗游记》中讲到1268年军队中的情形说:“鞑靼人又有一种风俗,当他们队伍排好,等待打仗的时候,他们唱歌和‘奏,他们的:弦琴,极其好听。”

古代提及“胡琴”的诗词歌赋很多。例如:

唐代刘禹锡(772——842,洛阳人)《和扬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诗:“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 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火前改名。”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先居山西,后迁居陕西)在《筝》中云:“赵瑟情相似,胡琴调不同。”白居易在《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中云:“胡琴铮纵指拨刺,吴娃美丽眉眼长。”白居易又在《醉歌·示使人高玲珑》写道:“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礼毕。”

唐代文人岑参(约715——770,南阳人)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云:“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梦溪笔谈》一书的作者沈括(1031——1095,钱塘人),在他写给军士歌唱的五首词中的第三首有一名诗:“马尾胡琴随汉军(另一版本为:“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见书。”他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邑,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由此可见当时的演奏家徐衍精深的技艺以及超强的应变能力。

此外,唐代末年的音乐家段安节(临淄人)《乐府杂录》(约成书于894年)中的著述;宋代的乐史(930——1007,抚州宜黄人)所撰《扬太真外传》;北宋时期的李肪(925——996,深州饶阳人)所撰《太平广记》;宋代郭茂倩所撰《乐府诗集》中均有关于“胡琴”的记载。明代麟堂秋宴图卷中见到的用以拉奏的胡琴,其乐器的形制己与今天的二胡很相近了。

从以上诸多历史名人所生活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来看,胡琴这件乐器在中国应用的地域是广阔的,流传的年代是久远的,亦是不断的改良。

从年代上来讲,宋代陈畅花费了几十年的心血所完成的《乐书》,在1101年进呈给宋徽宗赵佶,但由于封建皇帝的昏聩,文献价值很高的经典之作,竞被柬之高阁近一个世纪之久,直到南宋时期,陈岐托人辗转于陈畅后人的家中访求到《乐书》副本,才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第一次出版;《乐书》又于元顺帝至正七年(1347年)重新刊印。所以,关于“胡琴”的正式提法,应是成书的年代─1101年。

宋代所称的胡琴,还不是专指拉弦乐器,那时的胡琴是作为弹弦与拉弦并存的一种乐器名称。乐器确实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与进步,即便在将来,乐器仍会不断的改良与变化。

远的不说,近50年以来,在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者的努力下,板胡的制作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新品种加入了“板胡家族”。板胡这件乐器可以说基本上经历了三次有意义的发展:“高音板胡─中音板胡─双千金板胡”。此外还有三弦扳胡,竹筒板胡,秦腔板胡等等,它们都是近几十年来“板胡家族”的“新成员”。

随着板胡形制的发展,板胡的演奏技巧也在不断提高,表现力也更加丰富,板胡也因此成为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特色乐器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独奏乐器,并为民族歌剧、民族歌舞和声乐伴奏。

在上世纪50年代,胡琴大师刘明源将作为评剧伴奏乐器的板胡,进行琴弦、琴弓共鸣箱等部位的改良,然后将它应用于高音板胡独奏,并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器乐大赛中一举荣获金质奖章,从此,板胡这件伴奏乐器便以独奏乐器的面目呈现在世界观众面前,代表作品有何彬编曲的《大起板》等名曲。与刘明源在同届世界大赛中同获金质奖章的张长城,以及著名的板胡演奏家郭富团、原野,他们又分剐将本用于秦腔、等戏曲中作为伴奏乐器的板胡,在制式、琴弦等方面加以改进,并应用于中音板胡独奏,此拳使当时的音乐界为之一振。著名的板胡演奏家李秀琪,也是在同届世界大赛中,以在合奏《翻身的日子》一曲中的板胡领奏,同获金质奖章。他们为推动民族器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邂逅黄昏 2023-08-12 15:36:18

相关推荐

艺考生集训注意事项 有什么要了解知道的

艺术生集训不要忽略了文化课,作为艺术生必须要做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双赢,才能被心中理想大学录取,在这期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要一直学习专业课。艺考生集训注意什么学会针对性强化技...
展开详情

投档会参考学考成绩吗 学考成绩有什么用

将成绩符合的学生的档案投给招生院校。这就是投档,投档不参考于学生的其他条件,只参考他的总成绩和志愿。而根据学校的调档比例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他的投档比例,只要学生的档案被投档,决定他是否被录取的因素就会包含他的学考...
展开详情

提高生物成绩的方法是什么 窍门有哪些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
展开详情

艺术生集训注意事项有哪些 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生在集训的时候也要同步文化课学习,夯实文化基础。考生在专业课集训期间,文化课千万不要丢,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一定要兼顾。艺术生集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培训学校。因为一个好的培训学校,懂得怎么以最快...
展开详情

艺术生什么时候集训好 有必要去集训吗

艺术生集训指的是艺术类学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由学校或自己向学校申请,暂时停掉学校的文化课,到专业的艺术培训学校进行封闭式训练,直到校考结束。美术生集训时间美术生集训,通常从高二下学期开始,5月份开始报名,...
展开详情

精选推荐更多>

白杨礼赞的礼赞是什么意思

《白杨礼赞》中“礼赞”的意思就是崇敬而赞美,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
《白杨礼赞》是茅盾1941年在重庆写的。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妙在何处

“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开”字妙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出楚江的霸气和恢弘。
2、体现出楚江的雄浑和刚强。
3、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楚江隔开的景象。
出自《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什么叫沟通

沟通,汉语词语,拼音为gōu tōng,意思是使双方互相通连,也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没有出处。
近义词:交流、商议、商量。
反义词:堵塞、封闭。
用法:作动词;作谓语;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
例句: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言简意赅,也就是用最少的话把意思表达清楚。
造句:
1、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2、沟通是春天的暖流,充满渴望;沟通是夏天的骄阳,炽热无比;沟通是秋天的大雁,盼望南飞;沟通是冬天的火炉,温暖人间。
3、如果沟通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便引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是通向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是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便引领你走向乘风破浪的境界。

风雪夜归人是什么意思

“风雪夜归人”意思是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首句写日暮山远,次句写投宿的人家,后两句写风雪交加、犬吠人归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白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的家人回来了。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常见热点问答
热点搜索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作文大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